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控制性高血压对创伤性重症颅脑损伤神经预后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28 13:30:3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创伤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运用控制性高血压疗法的神经预后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在本院治疗的创伤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资料共计102例,按照治疗方式差异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均为不采取血压控制的疗法,观察组均为采取控制性高血压疗法。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48h、72h、1周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再出血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观察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创伤性重症颅脑损伤采取控制性高血压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颅脑神经损伤情况,降低死亡率,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控制性高血压;创伤性重症颅脑损伤;神经预后;死亡率

本文引用格式:杨小波,丁婕.控制性高血压对创伤性重症颅脑损伤神经预后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6):160.

0引言

重症颅脑损伤属于临床神经外科中的严重病症,该类疾病导致患者脑血流灌注不足,导致神经功能发生损伤,对病人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针对该类疾病,临床主治医师采取的措施是控制血压,缓解病人脑血流灌注紧张的状态,从而减轻病人颅脑神经损伤的程度[1]。本研究通过对病患进行治疗并分析,探讨控制性血压治疗创伤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这种治疗方式非常有效,具体研究如下。

\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在本院治疗的创伤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资料共计102例,按照治疗方式差异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男33例,女18例,年龄在43岁至68岁,平均(54.33±3.57)岁;观察组男35例,女16例,年龄在41岁至67岁,平均(56.39±3.62)岁。两组之间的常规资料片相似,可以比较(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了全身CT扫描,其中对照组的重症路脑损伤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用控制性血压治疗,将病人的血压控制在100-150mmHg,主治医师根据病人的平均动脉压状况选择是否进行多巴胺(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357,规格20mg)、去肾上腺素(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2396,规格1:2mg)和为泵静脉注射硝普钠(北京双鹤现代医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2144,规格25mg)的药物治疗[2]。两组病人的治疗周期均为1周。

1.3观察指标

对照组和观察两组患者需要对比观察其治疗前与治疗后48小时、72小时以及1周时间内GCS指标和颅内再出血/死亡的情况。其中GCS评估的主要内容为:病人睁眼反应的敏捷程度,语言反应的流畅程度,肢体运动的灵活程度等,主治医师根据病人的严重程度将患者状态分为13-14分:轻度昏迷、9-12分中度昏迷和2-8分重度昏迷[3]。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对研究内的数据开展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采用率表示计数资料,开展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GCS评分


研究显示治疗后48h、72h、1周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的再出血率以及死亡率

研究显示两组患者的再出血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观察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

 
3讨论

重症颅脑损伤是一种死亡率较高的神经外科疾病,实际上导致病人情况不容乐观的原因是这种疾病的并发症极为严重。此类疾病的早期表现为一般性单独创伤,由于后期颅脑损伤导致的脑供血灌注不足致使病人产生路脑神经的继发性损伤,进而出现病人机体多处内脏器官和供血不足发生衰竭,最后生命戛然而止[4]。肖黎明等研究发现对于治疗创伤性重症颅脑损伤,采用高血压控制的方法对病人颅内再出血的几率几乎没有任何影响,还能更好地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损伤。也有学者提出,控制病人高血压会使其颅内再度出血的概率更加,导致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但从临床治疗对控制高血压以治疗创伤性重症颅脑损伤的较多研究中发现,临床操作以“控制病人高血压”的方法进行治疗,重在改善病人脑血流灌注的状况,减少病人脑神经损伤的程度[5]。本研究对病人的研究结果表明,控制高血压治疗的病人比为控制高血压的病人在治疗后GCS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再出血率,两组病人的临床表现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死亡率,观察组的病人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控制性高血压治疗能够降低病人的死亡率。这些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该治疗方式的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控制性高血压治疗创伤性重症颅脑损伤能够改善病人脑血流灌注情况,减少病人神经损伤的程度,减少病人随之产生的各种内脏器官功能消退或衰竭的继发症状,降低病人的死亡率,因此可见其应用价值较高,临床治疗中可对此种治疗方式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詹世钦,马文斌,李旭,等.神经节苷酯钠对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8,24(05):68-69+86.
[2]张业森,苏贺先.创伤前口服阿司匹林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9,21(02):33-36.
[3]王旭,胡克琦,陈锋,等.不同降压目标值对发病3h内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实验室指标及远期预后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6(19):132-134.
[4]苏睿.渐进减压手术方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颅内压及预后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8,24(24):3782-3785.
[5]罗会选,相毅.颅脑钻孔引流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并发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62(03):162-16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900.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