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月经周期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17 11:56:1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月经周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共6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不同将其分为氯氮平组(18例)、利培酮组(22例)和奥氮平组(24例),比较不同药物服用时间长短及剂量对患者月经异常的影响。结果治疗期间随访发现,利培酮组月经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奥氮平和氯氮平组患者月经异常发生率较低,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不同种类抗精神病药物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月经周期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利培酮作用最为明显,临床诊治时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药物,提高治疗安全性。

关键词:抗精神病药物;精神分裂症;月经周期

本文引用格式:钱飞龙.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月经周期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2):145,152.

0引言

随着近年来人生活方式及生存环境改变,各类精神疾病患病率明显增高,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精神分裂症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1]。精神分裂症的具体起病机制目前尚在研究中,临床调查显示,相对于男性而言,女性精神分裂症发病率更高,多见于青春期性成熟期,并且情绪在月经期波动最为明显[2]。目前临床精神分裂症患者多采用口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但近年来有研究指出,长期或大剂量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可能引起女性患者月经异常,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影响正常生活,降低其治疗依从性[3]。为证实该言论准确性,本文对收治的64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研究,目的即探讨抗精神药物对患者月经周期的影响,以供后续研究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5年5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共64例,年龄20~50岁,平均(31.20±7.44)岁,病程0.5~5年,平均(1.56±0.77)年。征得所有患者及家属同意以后开始研究,所有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接受常规精神分裂症诊断,根据患者病情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氯氮平(生产厂家: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31021152)口服,初始剂量25 mg/次,2次/d,后视患者病情逐渐增加至200~400 mg/d,单日最大剂量不超过600 mg;利醅酮(生产厂家: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050409),初始剂量1 mg/次,2次/d,后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及病情控制情况调整用量为2~3 mg/次,2次/d。奥氮平(欧兰宁)生产厂家: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052688,初始计量为10 mg/d,1次/d,后调整为5~20 mg/次;奥氮平(奥兰之)生产厂家:印度瑞迪博士实验室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150141,初始剂量为10 mg/次,1次/d,后调整为5~20 mg/d。用药治疗期间对患者治疗情况进行随访,时间为3个月,了解患者是否出现月经周期变化或月经异常。

1.3观察指标

比较不同抗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期间月经异常情况(包括经期改变、经量改变、闭经、泌乳等);治疗前后使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量表)调查各组患者精神状态,评定治疗效果,总分在18~126分,得分越高表示精神病性障碍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处理数据,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率(%)表示计数资料,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月经异常情况分析


随访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患者中均有月经异常情况发生,其中利培酮组月经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奥氮平和氯氮平组患者月经异常发生率较低,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

 

2.2疗效评定

各组患者治疗前BPR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疗效显著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


3讨论

随着近年来精神分裂症患者数量不断增加,患者治疗安全性也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目前临床精神分裂症患者多采用口服抗精神病药物的方法控制或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利培酮、奥氮平、氯氮平、阿立哌唑和氯丙嗪等[4]。口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机制基本都是通过阻断边缘系统与纹状体D2受体,以阻断下丘脑-垂体轴,特别是结节-漏斗部D2受体作用,以达到抗精神疾病的效果[5]。但近年来有研究指出,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神经内分泌系统还负责女性正常月经周期调节,若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导致下丘脑多巴胺受体阻滞,垂体前叶内分泌功能受限,提高催乳素水平,促性腺激素和雌激素含量会相应降低,女性排卵功能及月经周期都会发生改变,引发经期、经量改变、闭经和泌乳等不良反应,对患者正常生活影响较大[6]。为探讨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月经周期的影响,本文对收治的64例患者开展研究,根据使用药物不同将其分为奥氮平组、氯氮平组和利培酮组,服用药物期间密切检测患者月经周期,结果显示,各组中均有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月经异常,其中利培酮组患者月经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奥氮平组与氯氮平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提示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月经周期影响更大。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传统舒必利、氯丙嗪等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期间容易导致催乳素分泌增加,而利培酮因对DA受体抑制作用较强,使用期间也容易引起女性患者月经周期改变。相较于传统经典抗精神病药物,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氯氮平药理作用变化较大,对机体D2受体的刺激作用较小,亲和作用较强,对女性患者月经周期的影响明显更小。蔡松涛等[7]在研究中指出,不同种类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代谢影响不同,临床治疗时应根据患者机体及病情状况选择合适的药物,以保证治疗安全性。

综上所述,不同种类抗精神病药物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月经周期影响程度不同,其中利培酮作用最为明显,临床诊治时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药物,提高治疗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张敏,谷伟,邓克文,等.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3):6-8.
[2]陆如平,闫妍,高慧.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血尿酸水平与抗精神病药物应用的调查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5):90-92.
[3]Kulshreshtha B,Pahuja I,Kothari D,et al.Menstrual Cycle Abnormalities in Patients with Prolactinoma and Drug-induced Hyperprolactinemia[J].Indian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Metabolism,2017,21(4):545-550.
[4]张斌.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下肢动脉影响的差异性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2):100-101.
[5]王秀芳,郭红丽,孙克峰.阿立哌唑对抗精神病药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泌乳素水平升高的影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8,28(2):125-127.
[6]余燕儿,张景明.抗精神病药物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的影响结果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9(5):25-27.
[7]蔡松涛,何莲珠,胡晓虹,等.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代谢影响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8(31):47-4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27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