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对比经发际内耳前 - 耳后联合入路及常规口腔颌面“S”形切口切除腮腺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2015年 12 月至 2018 年 1 月在本院收治的腮腺肿瘤患者 12 例,按照手术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口腔颌面“S”形切口方式,察组患者选择经发际内耳前 - 耳后联合入路方式,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情况,评价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随访评价患者外观满意度。结果 在手术指标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面神经损伤率等方面对方面对比差异不显著(P> 0.05);在外观满意度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术后外观满意度评分分别(6.7±2.4)、(8.5±2.7),观察组患者术后外观满意 度评分明显更高(P<0.05)。结论 经发际内耳前 - 耳后联合入路应用在腮腺肿瘤患者临床治疗中,疗效确切, 能够更好的满足患者在外观方面要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发际内耳前 - 耳后联合入路;常规口腔颌面“S”形切口;切除腮腺肿瘤;临床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魏宝山. 经发际内耳前- 耳后联合入路及常规口腔颌面“S”形切口切除腮腺肿瘤的临床疗效对比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74):45.
0引言
腮腺肿瘤在口腔颔面外科较为常见,手术切除属于最佳治疗方式,能够实现对患者肿瘤的根除。传统手术方式治疗, 术后会遗留手术瘢痕,对患者美观性有较大影响,很难被患者接受,发际内耳前 - 耳后联合入路方式能够实现对这一问题的有效避免 [1]。本文选择 2015 年 12 月至 2018 年 1 月在本院收治的腮腺肿瘤患者 12 例进行研究,对比经发际内耳前 - 耳后联合入路及常规口腔颌面“S”形切口切除腮腺肿瘤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 2015 年 12 月至 2018 年 1 月在本院收治的腮腺肿瘤患者 12 例,男 5 例,女 7 例;年龄为 17-63 岁, 平均(42.5±2.7)岁。7 例患者为多形性腺瘤,2 例患者为腺淋巴瘤,2 例患者为腮腺囊肿,1 例为嗜酸细胞腺瘤。排除其他因素干扰,按照手术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分别 6 例、6 例,对照组男 3 例,女 3 例,观察组男 2 例,女 4 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差异不显著,P > 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口腔颌面“S”形切口方式,完整切除肿瘤,缝合腺体残端。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选择经发际内耳前 - 耳后联合入路方式,自耳屏前向上,自耳轮角位置向前进入发际内,绕过耳垂,顺耳后沟向上,结合实际需要适当延长或者缩短切口, 将肿瘤及腮腺浅叶组织切除,缝扎腺体残端 [2]。术后注射青霉素抗感染,1-2 个月内禁食酸性和刺激性食物。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情况, 评价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随访评价患者外观满意度, 0-10 分,0 分不满意,10 分非常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所有试验数据均运用 SPSS20.0 数据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其计量资料通过 t 来进行检验。P < 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面神经损伤率等方面对方面对比差异不显著(P > 0.05),具体情况见下表 1。
2.2两组患者术后外观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术后外观满意度评分分别(6.7±2.4)、(8.5±2.7),观察组患者术后外观满意度评分明显更高(P < 0.05)。
3讨论
本次研究表明,在手术指标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面神经损伤率等方面对方面对比差异不显著(P> 0.05);在外观满意度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术后外观满意度评分分别(6.7±2.4)、(8.5±2.7), 观察组患者术后外观满意度评分明显更高(P< 0.05)。
综上所述,经发际内耳前 - 耳后联合入路应用在腮腺肿瘤患者临床治疗中,疗效确切,能够更好的满足患者在外观方面要求 [3],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邹弘驹, 李永生. 改良型腮腺切除术治疗腮腺肿瘤疗效观察 [J]. 海南医学,2018,(4):540-542.
[2]王雯文, 白岫峰, 胡一帆. 改良腮腺切除术与传统腮腺切除术对腮腺肿瘤的疗效对比 [J]. 实用癌症杂志,2017,(5):754-756.
[3]吴平安, 陆钊群, 关亚峰, 等. 改良耳后发际切口在腮腺浅叶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7,(12):905-908.
《经发际内耳前-耳后联合入路及常规口腔颌面“S”形切口切除腮腺肿瘤的临床疗效对比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122/20181122041500768.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