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浅析在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治疗中采取中医活血化瘀疗法的药用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104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病人为研究对象,分为西医治疗组和中医治疗组各52例,西医治疗组给予常规的西药治疗,中医治疗组则采取活血化瘀疗法,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中医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96.15%,西医治疗组为82.69%,组间比较区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治疗组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为98.08%,西医治疗组为80.77%,组间比较区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病人临床采取中医活血化瘀疗法疗效显著,可显著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药用价值高,值得推荐。
关键词:中医活血化瘀;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药用安全
本文引用格式:蒋晓野,任凤梧,姜小刚,等.浅析中医活血化瘀疗法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5):154+157.
0引言
冠心病是一种心脏病常见类型,主要因冠状动脉狭窄致使供血不足而引发的心肌功能障碍和器质性病变,也可称作缺血性心肌病[1]。发病后病人可存在不同程度心肌缺血,伴有心悸、胸痛、气短及乏力等,其中,稳定性心绞痛是冠心病常见的伴发症,中医将其称为“胸痹心痛”,对病人健康有严重的危害,需积极采取有效治疗干预以改善预后[2]。为探讨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有效治疗手段,本文对比西医与中医疗法在其临床治疗中的药用价值,现将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104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病人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与心绞痛的临床诊断标准相符,有典型的症状表现,心电图检查可见伴有心肌缺血,无附加疾病和精神疾病,对本研究知情和同意。将病人分为西医治疗组和中医治疗组各52例,西医治疗组男32例,女20例;年龄在47-79岁,平均
(58.64±7.13)岁;病程1个月至11年,平均(6.95±1.33)年。中医治疗组男30例,女22例;年龄在48-81岁,平均是(57.90±6.56)岁;病程1个月至12年,平均(7.34±1.45)年。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比较中,其差别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在本研究中有可比意义。
1.2方法。西医治疗组给予常规的西药治疗,即给予消心痛片(厂家:天津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816;规格5 mg×100片/盒)口服治疗,每次5-10 mg,每日2-3次,每天总量为10-30 mg,最大剂量不得超过30 mg。中医治疗组则采取活血化瘀疗法,组方为:陈皮5 g,红花、桃仁、薤白、五味子各8 g,丹参、人参、麦门冬各15 g,黄芪20 g。对于气虚明显者加党参、黄精各15 g,对于阳虚明显者加肉桂、制附子各8 g,对于淤血明显者加三棱、莪术各8 g,对于阴虚明显者加沙参10 g、百合15 g,对于肾虚明显者加肉苁蓉10 g、淫羊藿15 g,对于脾脏虚弱明显者加鸡内金8 g、茯苓和炒白术各10 g。将以上方剂用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服用,治疗15 d。
1.3观察指标
1.3.1心电图评价:显效:病人静息时心电图检查无异常,24 h内动态心电图无明显异常变化,病人运动耐受量明显提高;好转:病人静息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均有一定好转,运动耐受量2级以上;无效:病人静息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T波从平坦变成倒置,而运动耐受量下降2级。总有效率=(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3.2心绞痛评价:显效:病人疲劳时无心绞痛症状出现,或者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减少80%以上;好转:病人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减少50%-80%;无效:病人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减少50%以下。总有效率=(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将研究数据录至SPSS 23.0软件中做分析和处理,统计学差异以P<0.05为有明显的临床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后心电图情况评价。治疗后,中医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96.15%,西医治疗组为82.69%,组间比较区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两组治疗后心绞痛情况评价。治疗后,中医治疗组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为98.08%,西医治疗组为80.77%,组间比较区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3讨论
心绞痛作为冠心病最为危险的伴发症之一,在临床治疗时单独使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往往难以达到显著疗效,且西药治疗容易产生耐药性和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应用具有一定局限性[2]。而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需对病人心血管系统进行全面调节,对病人身体加强调理和防护,从根本上消除病因。中医将冠心病纳入至“心痛”、“心痹”等范畴,多因病人年老体弱、饮食不当或寒邪入侵所致,故中医临床鼓励以活血化瘀和舒筋通络作为治疗原则[3]。通过中医活血化瘀疗法,不仅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显著的消退作用,还可以改善并心肌代谢、血液流变学、心肌微循环及血小板功能等,从而改善预后。本组组方中,丹参有活血化瘀、排脓止痛及安神宁心等功效;陈皮可化痰止咳、降压疏通心脑血管;桃仁可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红花有祛瘀止痛和活血通经作用,薤白可通阳散结、理气宽胸;黄芪能利水消肿、益气固表;五味子有生津、滋肾、敛肺、收汗及涩精之效;麦门冬有滋阴润肺之效;人参对扩张冠状动脉有显著作用,可减少心肌毒性,抑制心肌再灌注,增强蛋白酶的活性,从而改善微循环[4]。将上述方药联合配合,对病人心血管系统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可显著扩张血管和增强心肌的收缩力,改善心脏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实现治疗目的[5]。
本研究西医治疗组给予常规的西药治疗,中医治疗组则采取活血化瘀疗法,治疗后,中医治疗组心电图改善和心绞痛改善情况均优于西医治疗组,组间比较区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病人临床采取中医活血化瘀疗法效果明显,药用价值更为显著。
综上所述,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治疗中选择中医活血化瘀疗法疗效确切,可大大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从而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对该方法进行大力推荐。
参考文献
[1]李臻,孙静.中医活血化瘀法对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影响[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03):128-129.
[2]黄玉晶,吴雪,孙龙全,等.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8
例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1):227+229.
[3]冯宁,阮冰冰.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02):43-44.
[4]辛秀丽.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活血化瘀法的治疗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09):145-146.
[5]李建华.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34):6991-699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