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抗菌药物处方点评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30 10:39:4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抗菌药物处方点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点评前)期间内儿科、外科、急诊科、手足口病5000张处方以及医嘱1000份,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点评后)5000张处方以及医嘱1000份,并随机抽取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前)1440张以及医嘱520份,抽取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后)1130张以及医嘱440份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临床效果。结果抽取的1440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占总体44.73%;处方点评后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了15.82%;处方点评后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使用率下降了12.00%;处方点评前我院抗菌药物处方不合格率为8.73%,处方点评后我院抗菌药物处方不合格率为4.15%,整体下降了4.58%。结论抗菌药物处方点评能够有效的提高处方质量,纠正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关键词:抗菌;药物处方;临床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苏延春.抗菌药物处方点评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5):222-223.

0引言

抗菌药物,通常是指具有杀灭细菌或者抑制细菌活性的药物[1]。抗菌药物是一种在临床上被广泛运用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2]。但是近几年来,由于使用抗菌药物不够合理,抗菌药物处方出现问题,往往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不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3]。因此,必须对这种现象进行有效的管理,以保障抗菌药物处方的合理。只有合理的使用抗菌药物,才能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4]。在本次研究中,2017年1月至7月以及2018年1月至7月,分别随机选取了1440张、1130张处方展开研究,分析抗菌药物处方点评的临床效果,现将报告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点评前)期间内儿科、外科、急诊科、手足口病5000张处方以及1000份医嘱,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点评后)5000张处方以及1000份医嘱,并随机抽取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前)1440张以及医嘱520份,抽取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后)1130张以及医嘱440份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本次抽取所有处方均符合《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1.2方法

1.2.1建立多学科专家组和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医院建立包括感染性疾病、药学(尤其临床药学)、临床微生物、医院感染管理等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专业技术团队;由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和合理用药知识并具有中级以上药学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人员,组成处方点评工作小组。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对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技术指导和咨询。

1.2.2制定点评标准:组成点评小组后,制定相关点评的标准,并严格遵守并执行。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处方管理办法》《药品说明书》等为点评的指导依据,严格对处方进行点评,并对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以及超常处方提出建议并反馈给开方的临床医师。

1.2.3处方点评内容:点评工作小组对点评处方进行整理、归纳、分类,并对诊断书写不全、违反分级管理规定、药物选择不当、给药途径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忽视配伍禁忌、联合用药不合理、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等处方问题进行专业性的点评,点评对象主要限于抗菌药物。

1.3评价指标。由点评小组对2017年1至7月抗菌药物处方不合理率进行对比,观察不合理率最多的月份以及不合理率最少的月份;对各科处方点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率进行比较;观察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以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对处方点评前后不合理项目进行分析比较,观察处方点评前后的临床效果。

2结果

2.1各月份抗菌药物处方不合理率比较。经对比,抽取的1440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占总体44.73%,其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2月份41.79%,比例最低的为6月份23.25%,见表1。

\


2.2各科处方点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率比较。处方点评后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了15.82%,处方点评后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了12.00%,见表2。

\

 

3讨论

3.1不合理处方分布以及抗菌药物使用率。经过对比可知,不合理用药处方占总体44.73%。由此可见,我院的抗菌药物处方应用不合理现象较为严重,应加大整顿力度,使其规范化。药物有利有弊,药物不合理的应用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损伤[5]。“能口服不注射,能注射不输液”,是抗菌药物安全用药的四项原则。由于口服药物在人体肠胃会被消化成小分子,同时能够起到分解一部分携带细菌的物质,甚至出现有害物质时,身体机能会迫使患者呕吐,将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因此抗菌药物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的使用。从本次研究中各科室处方点评前后的抗菌药物使用率来看,内儿科与急诊科应用抗菌药物较多,而外科、手足口病房应用抗菌药物相对较少,处方点评后我院门诊抗菌药使用比率下降了15.82%;处方点评后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使用率下降了12.00%。经过对比,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降低,这与滕威、沈皓、张丹、郭喜红(2016)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根据各科室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合理分析,为医院各科室的处方合理使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3.2不合理处方项目分析。近几年抗菌药物处方的合理应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直以来,由于外界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同时一些医生自身的专业能力比较低,很容易出现医疗事故,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从本次点评前后处方的不合理项目研究对比可知,处方点评前我院抗菌药物处方不合格率为8.73%,处方点评后我院抗菌药物处方不合格率为4.15%,整体下降了4.58%,此研究结果完全符合国家处方的合格率。通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相关文件以及医院处方点评制度的监督指导下,临床医师在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抗菌治疗方案水平、抗菌药物处方合理化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建议推广普及处方点评制度,以保障临床治疗中处方的合理应用。

4结论

综上所述,抗菌药物处方点评能够有效的提高处方质量,纠正了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有效的保障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要想保障处方的合理性,就必须实施处方点评制度,通过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对每月处方的不合理应用进行点评,及时反馈给开处方的临床医师,及时纠正不合理用药现象,提高处方合格率。除此之外,同时加强药师的专业能力培训,鼓励其自主学习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处方不合理的现象。

参考文件

[1]米仁莎·库尔班.消化外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J].名医,2018,12(08):31.
[2]黄宇,王云娜,欧阳婉筠.2039张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的专项点评分析[J].抗感染药学,2018,15(05):790-793.
[3]刘冉,刘然.处方点评对促进社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05):11+13.
[4]凡小燕,张燕娜.某院2016年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及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药业,2017,26(24):74-76.
[5]沈丽花,刘楚基,陈秋隆.某院2011年7月至2016年6月间门诊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的成效分析[J].抗感染药学,2017,14(02):284-28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98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