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临床中如何安全有效的进行针刺活动,是每个针灸专业人士首先考虑的问题。笔者经过多年整理李民老先生的四维立体针疗法临床资料,总结了一组既安全又行之有效的针型组合,即该针法特有的基础针配合透三焦。此组合符合祖国医学异病同治的范畴,经过临床反复验证,疗效确切。
关键词:四维立体针;基础针;透三焦
本文引用格式:李宁,李民.基础针配合透三焦在临床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8):176.
0引言
自上世纪张颖清提出生物体结构的三定律,全息胚这个概念开始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及治疗。全息律认为,任何一个在结构和功能上有相对的完整性并与周围的部分有相对明确边界的相对独立的部分都是全息胚[1]。四维立体针疗法则是李民老先生在生物全息律、衍生律、经纬律、相对论、阴阳学说等理论基础上,经过多年临床观察及反复验证所产生的一套较完整的针疗体系,四维八纲,自成一律。临床应用以全息及半息[2]理念为指导,通过刺激颅骨及手骨即可达到治疗全身疾患的相对理想效果。
1基础针的定义
人体是一大太极,各部位都存在着小太极,大脑及五脏都存在着太极两仪。就是说整个人体是一个大阴阳合抱体,而其他各部又都是小合抱体[3]。该针法认为,百会穴亦是一阴阳合抱体。是故头针的临床应用,一般以百会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成放射状。
人体从大脑到各脏、各部位都存在着两半阴阳的偏差。大脑两半球在结构上、生化上都有明显差异[4]。
基础针,顾名思义是针型中的基础,临床以简单有效见长。基础针的出现,便是沟通左右,连接生物体的左右两半阴阳的偏差。基础针的临床应用,以百会[5]为中心,透百会从阴引阳,透百会从右向左[6]。也就是以百会为中心,十字交叉(提线木偶的十字控制器)。沟通阴阳内外,连接上下左右。
2基础针的机理
2.1解剖学认为,头颅冠状面,从左右方向,沿人体的长轴将人体纵切成前后两部分;矢状面把人体分成左右两面。基础针,则是冠状面与矢状面在头颅上,以百会为中心的缩影。根据生物全息律推演,以百会为中心的基础针,即可包含以百会为中心的冠状面及矢状面上所含信息。
2.2天干地支论认为,干直立,为天,向上向下竖直生长;支横向,为地,向左向右横向生长。基础针,以百会为极点,包含上下左右四象,沟通天地,纵横交错。
2.3经纬律认为。人体同一横的或纵的线上的各细胞群的化学组成相对于其它线上的各细胞群来说相似程度较大[7]。以百会为极点的基础针,即可治疗同一经线上的疾患,即人体整体与各部分的内外左右。
3基础针配合透三焦的临床应用
百会,百脉交汇处。是人体上下左右四方的交通枢纽,对人体的整体调节至关重要。故以百会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沟通四象,连接内外,即可达到改善全身症状的目的。新合谷[8]透腕骨穴,在临床上具有促进三焦气血疏通的作用,故称之为透三焦。反之,腕骨透新合谷则为反透三焦,适用于虚补及反向调节。
王某,男38岁,左下肢麻木不适1年余。经多处治疗,时好时坏。X线示:腰椎生理曲度消失。给予头针透百会从阴引阳一针后,患者述症状已减轻8分。遂添加透百会自右向左一针,基本已无明显不适。配合新合谷透三焦加强头针效应,留针30分钟。共计3次,愈。
张某,女,42岁,脘腹胀满不舒3年余。经口服中药、西药时好时坏,查无器质性病变。给予基础针配合透三焦,针后矢气不断,遂胀满感减轻大半。留针45分钟,共针3次,愈。
潘某,女,26岁,常年手脚冰凉数年。经多处暖宫治疗及口服药物调理,效果不佳。给予基础针反向扎(第一针透百会从阳引阴,第二针透百会从左到右),配合新合谷反透三焦(腕骨透新合谷),针后有发热感。留针1小时,共计7次,随访无复发。
赵某,男,61岁,不识家人半年余。家人代述,1年前出现健忘,并逐日加重。半年前开始不识妻儿,亦不记得自己姓名及家庭住址。四处求医,效微。寻闻我处,针前问及姓名年龄,均不记得。施以基础针配合透三焦,留针1小时。
针3次后便能准确指出妻儿。共计5次,痊愈。
4结论
临床多年应用发现,无论是功能性还是器质性疾患所表现出来的身体整体或某部位的不适症状,使用基础针配合透三焦均可取得相对理想的治疗效果。万事万物不离阴阳,百会穴亦是如此。临床应用将百会穴当做立体的概念,兼顾百会之上下内外及阴阳。百会穴既是百脉交汇,又是人体最高处的穴位,如同水之上源。以百会为中心的四面八方做向心或者离心针刺,于整体而言具有强大的调节作用。同样是透刺百会,针尖方向不同效果亦不同。基础针便是加强百会穴效应的同时,兼顾左右内外四象,注重整体的同时又不失局部。头面合谷收,配合新合谷透三焦,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张颖清.生物全息诊疗法[M].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3.
[2]李民.四维立体针法假说研究与临床全息及半息效应[M].国际针灸技法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2005:366-368.
[3]杨力.周易与中医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16-217.
[4]Elkhonon Goldberg.大脑总指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57-59.
[5]李宁,李民.四维立体针疗法假说对百会之新解[J].现代中医药,2014,34(2):53-54.
[6]赵红,李宁.不平衡轮在四维立体针疗中的临床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7),161.
[7]张颖清.生物体结构的三定律[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882:35-40.
[8]李宁,李民.四维立体针介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4),12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