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分析研讨临床护理路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从我院 2016 年 3 月至 2017年 8 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抽取 80 例进行讨论,回顾分析其病历资料,依据其护理方式分组,对照组 40 例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 40 例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并比较。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 PSP 评分,护理前P> 0.05,护理后,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可明显改善其社会功能,应用价值大。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社会功能
本文引用格式:赵冬.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3):247+249.
0引言
对人们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精神疾病则为精神分裂症,病程迁延且慢 [1-2]。临床治疗时,大部分患者均需接受长时间治疗,虽症状可得到较好控制,但患者需长时间且反复接受治疗,仍然存在功能能力低下、认知功能等问题,回归社会的难度大 [3-4]。虽临床实践证实,临床护理路径可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但仍有部分学者不认可此点。现纳入 8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组讨论此点。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6 年 3 月至 2017 年 8 月收治的 8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历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分 2 组, 研究组 40 例,对照组 40 例。对照组女 21 例,男 19 例,平均年龄(46.5±1.1)岁,平均病程时间(15.2±1.1)年;研究组女 22 例,男 18 例,平均年龄(46.7±1.2)岁,平均病程时间(15.4±1.2)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 >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依据医嘱做好日常护理, 包含入院指导、协助照顾其日常生活、观察病情、发药、指导用药等。研究组则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①建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按照疾病治疗指南,成立由管床医生、护理组长、护士长组成的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并依据患者治疗状况和需求划分各工作人员职责。②制定护理路径:计划表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社交技能训练、学习技能训练、生活能力训练、个人自理能力训练、健康教育、饮食指导、护理、治疗、诊断、检查、入院指导等,制定计划表,详细说明和描述患者何时该接受哪种检查和治疗、何时出院、病情达什么程度等。③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每日责任护士均需依据临床护理路径计划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并在已实施内容后面签名、打勾,下阶段护理需加强重视未实施的内容,并做好交接班工作。主管护师每日需查房,检查护理措施实施状况和护理进展,发生不足,及时给予强化处理。连续进行教育与评价。出院前需判定临床护理路径是否达预期目标,并分析偏差状况。下阶段护理改善此点。
1.3指标判定。
干预前后患者社会功能状况采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进行判定,量表分值为 0-100 分,轻度困难: 70-100 分,不同程度的残疾:31-70 分,功能极差:0-30 分。记录其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并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 版本)分析数据,t 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 ±s),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 %,若 P < 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社会功能。比较两组患者 PSP 评分,护理前 P > 0.05, 护理后,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 < 0.05),详见下表 1。
2.2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研究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 < 0.05),详见下表 2。
3讨论
精神分裂症疾病具有一定特殊性,临床护理目的和任务为恢复其正常社会功能和生活能力 [5-6],让患者可更好的适应并回归社会。以往常规护理仅重视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服药和行为依从性等方面,且各护士在护理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7-8]。临床护理路径是针对某疾病综合医院管理、心理、营养、检验、护理、康复、药剂、临床等方面医学知识,并按照其住院流程,对治疗和检查项目、时限、顺序做出的规定, 确保治疗模式标准化,有效利用现有资源,降低医疗成本, 提升医护质量,优化服务流程。
本研究中纳入 8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组讨论后,结果显示,研究组 PSP 评分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提示临床护理路径可在节省医疗开支的基础上提升患者社会功能。依据临床护理路径计划表针对性训练和护理患者,并用奖励和表扬等方式鼓励患者,不断提升其日常自理能力和社会功能,内心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分类康复训练和指导,改善社会功能。通过标准化护理管理,缩短住院时间,为患者节省医疗开支,改善患者与其家属对此次诊治的满意度。且实践证实 [9-10],临床护理路径不仅可确保医疗质量,还可降低医疗费用,改善满意度。本研究结果中也同时证实了此点。综上,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 [11],可明显改善其社会功能, 应用价值大。
参考文献:
[1]闵海瑛, 王玲, 施美丽, 等. 系统认知治疗技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34(14):68-70.
[2]刘洋, 蔡军.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训练新进展 [J]. 中国康复 ,2016,31(5):335-338.
[3]葛聪聪, 张伟波 , 张琼, 等. 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需求的研究现状[J]. 中国康复 ,2017,32(6):522-525.
[4]吴仲心, 陈剑英 , 李琴芳.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J]. 医药前沿 ,2016,6(13):303-304.
[5]刘寰. 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研究 [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7,17(1):149-150.
[6]刘香凤.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6(1):104-105.
[7]李冬梅. 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对生活能力及社会功能影响研究[J]. 中国医学工程 ,2013,21(09):152+154.
[8]刘晓丽. 优质护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心理医生 ,2018,24(2):320-321.
[9]喻露杨, 朱政仁. 研究对精神分裂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J]. 当代医学,2015(27):122-123.
[10]黄泽慧, 李书琴. 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疗效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14(14):2124-2126.
[11]潘燕 , 朱意平, 陈超 , 等. 临床护理路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J]. 广东医学,2013,34(17):2742-2744.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117/20181117020245791.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