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目的 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诊重症心衰的效果。方法 将 98 例患者分成 2 组组,甲组常规西药治疗, 乙组辅以温阳养心汤,对比临床疗效和心功能指标。结果 乙组治疗总有效率远高于甲组,心功能显著优于甲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诊重症心衰患者,效果更优,值得推广。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温阳养心汤;急诊重症心衰;有效率
本文引用格式:蒲俊炜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诊重症心力衰竭的效果评价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3):144.
0引言
重症心衰是急诊常见病,多见于心血管终末期,不及时治疗,最终将危及患者生命 [1]。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应用逐渐广泛,现对中药汤剂温阳养心汤结合西药的疗效进行评价,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急诊重症心衰患者 98 例,随机分组。甲组男 27 例,女 22 例;患者年龄为 52-72 岁,平均(57.13±1.37) 岁,肺源性心脏病 23 例,缺血性心肌病 15 例,心肌代谢障碍 11 例;乙组男 28 例,女 21 例;患者年龄为 54-70 岁,平均(57.18±1.33)岁,肺源性心脏病 22 例,缺血性心肌病17 例,心肌代谢障碍 10 例。
1.2心衰诊断标准。
据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诊断。症状:端坐呼吸;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运动耐量降低;乏力、疲倦、运动后恢复时间延长;踝部水肿。体征:急性肺水肿; 颈静脉怒张;心脏扩大;第三心音奔马律。辅助检查:脑利钠肽;心电图;影像学检查(DR 片、心脏超声)。诊断依据: 病史 +2 项症状 +2 项体征;病史 +3 项症状 +1 项体征;病史+3 项体征+1 项症状;辅助检查 1 项为阳性;可确诊纳入研究。
1.3方法。
甲组:常规氧疗,限制钠盐及水分摄入,予利尿剂和强心剂,予呋塞米注射液 20-60 mg 静推,日剂量 <200 mg;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 0.4 mg,与 5% 的葡萄糖注射液混合后缓慢静注,8-12 h/ 次,日剂量 <1.2 mg;地高辛片0.125-0.25 mg/ 次,1 次 / 日;卡托普利片 12.5 mg/ 次 ,2 次 / 日; 酒石酸美托洛尔片,6.25-25 mg/ 次,2 次 / 日; 氢氯噻嗪片,20 mg/ 次,1 次 / 日;并据具体情况对症处理。乙组:辅以温阳养心汤。由人参、生龙骨、熟附子、生牡蛎、山萸肉、炙甘草组成,气阴两虚加麦冬、五味子等;痰多加半夏、陈皮等;肢体浮肿甚者加茯苓、车前子等;依症状加减应用丹参、红花等。日 1 剂,头 2 煎合并浓缩成 300 mL, 早晚两次分服。加水煎熬至 300 mL,两次温服,150 mL/ 次。治疗 2 个月。
1.4观察指标。
对比心功能指标,评估心功能,判断并比较疗效。疗效标准:显效:症状缓解明显,心功能升至Ⅰ级或升幅 >2 级,证候评分降 >7 成;有效:症状缓解较明显,心功能升幅 1-2 级,证候评分降 3-7 成;无效:未达以上效果。
1.5统计学分析。
应用 SPSS 21.0 软件,心功能指标以(±s)表示,对比以 t 检验,有效率以(%)表示,对比以 检验, 结果以 P 值为准,0.05 为界值,低于该值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效果。
乙组治疗效果更优,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1。
2.2心功能。
甲组患者的 SV、CO、EF 分别由(45.13±4.75)ml、(2.37±0.57)L/min 和(18.12±2.17)% 增 至(58.71±3.71)mL、(3.41±1.01)L/min 和(24.13±2.75)%, 乙组患者则分别由(45.17±4.73)mL(2.39±0.55)L/min 和(18.15±2.15)% 增至(65.17±3.75)mL、(5.46±1.27)L/min 和(27.12±3.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讨论
重症心衰病死率高,需长期服药。西医常用去乙酰毛花苷(西地兰)、地高辛,配利尿剂等治疗 [2]。中医认为,心肾阳虚是心衰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证,应温阳益气 [3]。研究给予乙组温阳养心汤治疗。以人参、生龙骨、熟附子、生牡蛎、山萸肉、炙甘草等组成,人参、熟附子补益阳气、山萸肉、生龙骨及生牡蛎潜阳滋阴,炙甘草解毒,中和与提升诸药药性,全方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不全。
经治疗,乙组患者的心功能及整体治疗效果均优于甲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心力衰竭,效果突出,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全雨峰. 益肾强心汤联合辅酶 Q10 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呼吸功能及运功能力的影响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8):864-866.
[2]何志良 , 高江宝, 甄杰武. 自拟心衰方联合超声脉冲电导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卫生经济学效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7,26(3):498-500.
[3]王永霞 , 毋领娟, 李彬, 等.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系统评价现状分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32(2):687-689.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诊重症心力衰竭的效果评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114/20181114044738666.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