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恩替卡韦新药的药理作用及其抗乙肝病毒的效果评价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11 15:14:2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恩替卡韦新药的药理作用,并评价其抗乙肝病毒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5例乙肝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采用恩替卡韦新药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对该药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结果65例患者经过恩替卡韦新药治疗后,HBV DNA转阴者57例(87.69%);ALT指标恢复正常者54例(83.08%);HBeAg血清学转阴者17例(26.15%);无HBsAg转阴病例。结论恩替卡韦新药在抗乙肝病毒方面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抗乙肝病毒;恩替卡韦新药;药理作用症

本文引用格式:万国靖,吴蓬,车丽萍.恩替卡韦新药的药理作用及其抗乙肝病毒的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4):187+192.

0引言

乙肝是临床方面对乙型肝炎的简称,其属于传染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乙肝病毒感染是导致其发病的主要原因。乙肝患者主要表现出肝脏炎性病变,其会导致多个重要器官受损。相关调查资料显示,近年来乙肝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其生命安全[1]。恩替卡韦新药的提出和应用,为临床治疗乙肝提供了新的选择。本文将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5例乙肝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现进行以下报告。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5例乙肝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36例(55.4%),女29例(44.6%)。患者年龄在17-38岁,平均(26.7±1.6)岁。纳入标准:①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呈现阳性,且时间6个月;②存在慢性HBV感染病史,肝功能处于代偿期;③bDNA检测发现HBC DNA水平≥20 mEq/ml。排除标准:①属合并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丙型或丁型肝炎病毒感染;②近期患有胰腺炎;③血红蛋白水平<100 g/L,血小板<8×10 g/L,绝对粒细胞计数<1.58×10 g/L,血清甲胎蛋白水平>100 ng/mL;④既往接受药物治疗时间≥12周;⑤正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

1.2方法。采用恩替卡韦(国药准字H20052237,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药品规格:化学药品,0.5 mg)新药为患者进行治疗,0.5 mg/次,1次/d,连续进行10个月的随访。

1.3观察指标。采用PCR法对患者HBV DNA进行检测,采用ELISA法对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进行检测。

2结果

经过恩替卡韦新药治疗以后,随访结果显示65例患者中57例HBV DNA转阴,占比为87.69%;54例ALT指标恢复正常,占比为83.08%;17例HBeAg血清学转阴,占比为26.15%;无HBsAg转阴病例。

3讨论

乙型肝炎作为临床发病率较高的传染性疾病之一,乙肝病毒感染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其对广大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随着近年来临床医学的持续发展和革新,核苷类似物治疗已经普遍应用于乙肝患者中。拉米夫定、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等是目前临床常用抗乙肝病毒药物,其中阿德福韦酯具有良好的耐药性,但临床治疗效果一般;拉米夫定可快速抑制乙肝病毒繁殖,且具有经济实用、安全性高等优势,但长期应用的情况下会引起耐药性。相比于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等,恩替卡韦新药在抗乙肝病毒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其同样可快速抑制乙肝病毒,且不易表现出耐药性[2]。

恩替卡韦新药是环戊基鸟昔类似物之一,其主要将HBV-DNA聚合酶、反转录酶作为靶点,并可实现有效抑制,与此同时能够抑制前基因组RNA逆转录复制HBVDNA负链,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正链,避免其发生逆转录、复制和DNA正链合成情况,阻断HBV DNA的延伸及装配。恩替卡韦新药进入到肝细胞以后,在磷酸化的作用下,会迅速生成恩替卡韦三磷酸盐。一般本品的半衰期在14-15 h左右,可发挥持久作用。口服给药的方式,生物利用度较高,0.63-1 h之内即可达到峰值浓度,给药剂量为5 mg,最大峰值浓度可达到4.3-6.7 ng/mL左右,且和血清蛋白结合力较低,肾脏毒副作用小,对于需要联合用药治疗的患者,其他药物不会影响恩替卡韦新药的抗乙肝病毒活性[3]。

根据临床研究结果可知,采用0.5 mg/d的标准服用恩替卡韦,可取得比拉夫米定更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尤其是对从未服用过核苷类似物的患者而言,治疗效果更好。应用恩替卡韦治疗不会导致耐药毒株产生。采用1 mg/d的标准服用恩替卡韦,可对拉夫米定耐药病毒变异体起到抑制作用,其对HBeAg阳性、阴性慢性乙肝活动期成年患者及HBN DNA阳性患者均可取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4]。

慢性乙肝患者选择恩替卡韦新药进行治疗,效果确切,相比于拉米夫定,其不仅可强效抑制病毒复制,还能促使HBV病毒载量明显减少,对组织学进行更好的改善。对于拉夫米定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新药进行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长期应用恩替卡韦新药可对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进行有效抑制,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能够对病毒复制进行迅速抑制,降低耐药性,可作为首选治疗药物[5-6]。结合恩替卡韦新药的具体药理作用及其适应症,临床提出的建议性剂量是:如果患者是初次接受恩替卡韦新药治疗的情况,换言之,患者既往未接受过核苷类似物治疗,可按照0.5 mg/次,1次/d的标准给药;如果患者既往接受过核苷类似物治疗并有耐药情况出现,也就是采用拉米夫定未取得理想治疗效果的情况,可按照0.1 mg/次,1次/d的标准给药。除此之外,对于正处于妊娠阶段的患者,运用恩替卡韦新药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还未得到证实,并不能对能否避免传染给婴儿进行确定,故对于妊娠期、哺乳期等特殊时期的女性应禁用恩替卡韦新药[7-8]。

既往曾有医学研究发现[9],乙肝患者选择恩替卡韦新药治疗的方式,可显著增强其抗病毒能力,并且具备多样性的作用机制,长期用药也不会引起较高的耐药性。恩替卡韦新药可对肝细胞中的cccDNA进行直接抑制,如果应用拉米夫定难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可尝试进行恩替卡韦治疗,本品在拷贝DNA以及改善组织学和临床治疗效果方面比拉米夫定的优势更为明显,通过对恩替卡韦新药的用药安全性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应用本品的过程中患者会出现失眠、头晕嗜睡、疲劳等不良反应,但发生率并不高,依据抗病毒原理,其可对病毒复制进行迅速一直,降低耐药性的产生几率,其在抗乙肝病毒方面可以说是非常高效的药物,安全性好,耐受性好,可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和生命质量[10]。

\

 
综上所述,恩替卡韦新药在抗乙肝病毒方面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希东.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研究[J].当代医学,2018,24(08):117-118.
[2]尹丹萍,陈春明.替诺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的荟萃分析[J].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2018,8(01):24-28.
[3]张晓艳,张海涛,杨立新,等.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J].海南医学,2017,28(21):3540-3543.
[4]王振州.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9):83-85.
[5]王雪媛,陈丽丽.浅谈恩替卡韦新药的药理作用及其抗乙肝病毒的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09):1610+1612.
[6]杨军,魏敏,石菡.两种抗乙肝病毒方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及对肾功能影响比较[J].四川医学,2017,38(10):1161-1164.
[7]崔速南,汪明明,刘春华,等.恩替卡韦初始治疗与接续阿德福韦序贯治疗的抗乙肝病毒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2018,22(10):905-907.
[8]周经维,吴俊辉,杨映玲,等.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应用效果及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改善率的影响观察[J].吉林医学,2019,40(06):1299-1301.
[9]曲燕燕,邹水兰.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30(04):456-458.
[10]于帆.为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使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对其免疫应答情况和肝功能水平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08):131-13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464.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