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老年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40例老年浅表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配的方法进行分组,即治疗组(使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和参照组(使用奥美拉唑肠溶片),各20例。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优于参照组的总有效率65.00%。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10.00%明显小于参照组的不良反应率30.00%,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雷贝拉唑钠肠溶片使用的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在医院临床治疗老年浅表性胃炎的应用价值很大,值得在医院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老年浅表性胃炎;临床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燕楠,李雪,吕金刚,等.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老年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3):129,131.
0引言
消化内科疾病中肠胃炎是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引发其产生的因素较多,老年浅表性胃炎患者的发病症状为恶心、腹痛、胃部疼痛等,并且由于患者身体素质不同,使产生的症状程度不同[1]。为了研究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老年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40例老年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随机分配的方法对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40例老年浅表性胃炎患者(即本次实验研究对象)进行分组,治疗组与参照组各20例。实验研究对象全部被我院确诊,符合老年浅表性胃炎疾病的发病症状,治疗组中10例男性,10例女性,年龄51~77岁,平均(5 4.5±2.7)岁,参照组中10例男性,10例女性,年龄50~75岁,平均(65.7±3.2)岁,两组患者入院基本资料经过统计学结果分析,P>0.05,差异没有产生统计学意义。患者全部为自愿参加此项实验研究,研究结果不对其进行保密。
1.2一般方法
参照组患者使用奥美拉唑肠溶片进行老年浅表性胃炎的治疗。
治疗组患者使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进行老年浅表性胃炎的治疗,患者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药物服用规范为:每日进行2 g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的使用,服药频率为1次/d,对于临床治疗中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医生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的使用剂量进行酌情增加,连续使用此治疗方法30 d,对使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的患者出现的胃部不适、失眠、意识障碍等药物临床不良反应,进行详细观察并记录档案[2-4]。
1.3观察指标
此次雷贝拉唑钠肠溶片使用的老年浅表性胃炎治疗方法,其治疗结果分为三项指标,即:完全治愈,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并且使用药物过程中出现的全部临床不良反应基本消失;治疗有效,患者病情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并没有得到根治,对患者病情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解作用;治疗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病情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治疗过程中药物使用产生的临床不良反应没能消除。评估患者治疗疗效,治疗总有效率等于显效率加上有效率。无效指标:患者治疗后慢性炎症较加重或为改善,临床症状未消失。有效指标:患者治疗后慢性炎症有所改善,临床症状显著消失。显效指标:患者治疗后慢性炎症及临床症状均消失。对不同治疗方法中,治疗组和参照组的总有效治疗率进行对比,分析所得数据是否具有相应统计学意义,判断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对老年浅表性胃炎疾病的治疗效果。对比两组老年浅表性胃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包括:复发、轻度贫血、中度贫血和重度贫血。
1.4统计学分析
将此次研究中所得的研究数据输入SPSS 20.0数据运算系统中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对比
治疗组完全治愈1 7例(8 5.0 0%),治疗有效1例(5.0 0%),治疗无效2例(10.00%),总有效率90.00%;参照组完全治愈9例(45.00%),治疗有效4例(20.00%),治疗无效7例(35.00%),总有效率65.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2=6.8241,P=0.0000)。
2.2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10.00%明显小于参照组的30.00%不良反应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经医院临床调查可以知道,造成老年浅表性胃炎病症出现的原因一般为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或患者摄入的食物中含有引起老年浅表性胃炎的病原菌素,这两种情况都会造成患者出现恶心、胃部不适、腹部疼痛等症状,这些症状全部是老年浅表性胃炎的临床表现症状[5]。现阶段,医院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首选药物以抗菌效果明显、患者利用价值高、血液内浓度较高的奥美拉唑肠溶片药物为主,通常情况下都可以做到对老年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缓解和改善,起到对老年浅表性胃炎疾病的治疗作用[6-8]。
本次研究使用的药物为西药,且是质子泵抑制药。一般用于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良性活动性胃溃疡、雷贝拉唑钠肠溶片伴有临床症状的侵蚀性或溃疡性的胃以及食管反流征等。雷贝拉唑通过细胞色素P450(CYP450)代谢酶系统进行代谢。健康试验者研究表明,雷贝拉唑钠临床上没有明显的与其他的通过CYP450系统代谢的药物有相互作用。雷贝拉唑钠能够产生持续性的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由于雷贝拉唑钠使酸度下降,因此,与那些吸收与胃pH值有关的药物有相互作用。
正常受试者如果每天同时服用酮康唑与20 mg雷贝拉唑钠,会使酮康唑的生物利用度减少大约30%;同时服用地高辛,会使地高辛的AUC和Cmax值分别增加19%和29%。因此,病人在同时服用上述药物和雷贝拉唑钠时应进行监测。雷贝拉唑钠与抗酸剂同时服用以及在服用抗酸剂1 h后再服用时,雷贝拉唑的平均血浆中浓度曲线下面积分别下降8%和6%。
但是近年来,老年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治疗中,医院将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在对老年浅表性胃炎的治疗,使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的治疗效果对老年浅表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经过本文的研究实验数据可知,采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使用的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优于使用奥美拉唑肠溶片进行治疗的参照组的总有效率,而且,经过对两组中出现的患者不良反应率进行比对,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明显小于参照组的不良反应率,在对老年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治疗中,医院采取将雷贝拉唑钠肠溶片使用的治疗方法,可以对患者出现的临床不良反应进行有效改善,减轻患者因不良反应产生的不适感,同时对患者的住院生活质量进行了改善,而且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保障了药物治疗的效果。此项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使用治疗老年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更好,患者临床治疗时出现的不良反应也可以得到有效的缓解。
综上所述,雷贝拉唑钠肠溶片使用的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在医院临床治疗老年浅表性胃炎的应用价值很大,值得在医院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老年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4):103-104.
[2]魏斌.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老年浅表性胃炎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0):119.
[3]李玮.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老年浅表性胃炎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71):14009.
[4]郑永峰.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老年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70):13809.
[5]李定坤.应用替普瑞酮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有效性评定[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6):65.
[6]李焕杰,高峰玉.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老年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33(11):986-988.
[7]庄瑛瑛,饶紫兰,房太勇,等.瑞巴派特片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8,34(19):2273-2275.
[8]张玲玲.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应用分析及合理性评价[J].河北医学,2018,24(6):1021-102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