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不同体育锻炼缓释长期夜班医护人员的效果探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06 11:50:2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不同体育锻炼缓释长期夜班医护人员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将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长期夜班医护人员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这些夜班医护人员均采用不同的体育锻炼,并分析体育锻炼对医护人员的缓释效果。结果通过对夜班医护人员体育锻炼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到,采用不同体育锻炼的方式对长期夜班医护人员的缓释效果显著,能够显著降低其心理压力,同时还可以明显提高其体能水平和锻炼积极性,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长期夜班医护人员采用不同体育锻炼的方式,能够显著降低其心理压力,并明显提高其体能水平和锻炼积极性,该方式的缓解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体育锻炼;缓释效果;夜班医护人员

本文引用格式:何江国.不同体育锻炼缓释长期夜班医护人员的效果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3):220-221.

0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相应提高,因此人们对健康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进而导致医护人员服务要求的不断提升,同时夜班属于医护人员常见的工作内容,其工作强度与责任均较大,容易导致医护人员心理压力的增加[1]。由于心理压力的增大会对医护人员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缓释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本研究针对我院长期夜班医护人员采取不同体育锻炼后,其身心健康缓释程度的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为相关的医护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具体内容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将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长期夜班医护人员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医护人员均为女性,年龄为22~41岁,平均(28.15±5.52)岁;其中已婚医护人员63例,未婚医护人员37例。所有参与研究的医护人员夜班情况为每周2次,并且有运动倦怠心理和运动逃避心理等情况出现。

1.2方法

对我院参与研究的100例长期夜班医护人员进行体育锻炼,并根据其喜好,自行选择合适的体育锻炼方式,包括羽毛球、自行车、太极拳和慢跑等。在进行相应体育锻炼前对这些夜班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体能水平和锻炼积极性进行评分;并在进行4个月体育锻炼后,再次对这三项指标进行评分,并对体育锻炼前后的评分进行对比和分析。

1.3观察指标

采用我院自制的量表,对所有参与研究的夜班医护人员的不同体育锻炼选择情况进行统计;同时对夜班医护人员参与体育锻炼前后的心理压力、体能水平和锻炼积极性进行评价,其评价参考标准为:心理压力自评量表的总分100分,分数越高则代表心理压力越大;体能水平量表的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代表体能水平越好;锻炼积极性量表的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则代表其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越高。

\

 
1.4统计学分析

对夜班医护人员的情况进行分析,运用软件SPSS 16.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t和(±s)来检验及表示计量资料,以卡方和(%)来检验及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长期夜班医护人员选择体育锻炼类型的统计情况

对我院100例长期夜班医护人员采用了不同的体育锻炼类型,可看到夜班医护人员选择羽毛球的最多,其后依次为慢跑、自行车和太极拳,如表1。


\
 

2.2长期夜班医护人员进行体育锻炼前后情况分析

对我院100例长期夜班医护人员进行体育锻炼前后的情况进行比较,可以看到,在进行体育锻炼后医护人员的体能水平和锻炼积极性都得到了显著提升;而心理压力也有明显降低,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

3讨论

医护人员具有职业特殊性,而夜班工作为医护人员压力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夜班工作可包括以下内容:对各种医嘱的输入与核对、各类登记本的填写、晨间护理、治疗室整理、危重病人的交接与护理、对新入院病人的安排以及各种意外情况等[2]。同时其职业的性质也决定了其工作量多且繁琐,更不能有任何疏忽情况出现。当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时,其身体常会形成一种应激状态,身心都会高度集中,这就导致了其心理压力的增大,体能水平出现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方式,帮助夜班医护人员缓释压力[3]。

体育锻炼是一种根据自身情况选用各种体育手段,促进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而经常性的体育锻炼能够改善其身体机能,并促进脑内部有益化学物质的分泌,使得人心情愉悦,能够更积极地面对生活和工作[4]。通过本研究看到,根据需求采用不同的体育锻炼,能够有助于长期夜班医护人员缓释其心理压力,并且还可以提高其体能水平和锻炼积极性,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对长期夜班医护人员采用不同体育锻炼的方式,能够显著降低其心理压力,并明显提高其体能水平和锻炼积极性,该方式的缓解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继军.不同体育锻炼参与程度医护人员心理压力比较研究—以南充市医护人员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6,6(31):153-154.
[2]陈晓芽,陈丽文,冯佩君.合理情绪疗法在夜班护士应对压力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8,25(8):969.
[3]冯洁,李慧娟,张云飞,等.外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状况及其相关因素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25(4):511-514.
[4]李榕,百哈拉木·阿布都外力,闫琪.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与医疗纠纷发生的相关性研究[J].职业与健康,2018,34(16):23-26,3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5052.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