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与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术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论文

发布时间:2020-04-30 10:23:3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比较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与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到2019年6月我院收治并拟行手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观察组行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对照组行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术。观察比较两组手术及恢复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为(72.42±7.31)mL,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35.13±31.21)mL(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52.38±5.25)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64.61±6.12)min(P<0.05);观察组术后引流量(79.38±8.31)mL,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35.19±12.49)(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8.14±1.18)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2.42±2.41)d(P<0.05)。两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和矢状位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等特点,且对椎体高度和椎体矢状面后凸角的恢复效果不劣于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术。

关键词: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术;胸腰椎骨折

本文引用格式:赵小灵,潘飞龙,刘志元,等.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与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术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2):198,203.

0引言

胸腰椎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严重骨折类型[1]。车祸、高空坠落等外界高能量损伤是造成胸腰椎骨折的主要原因,加之人口老龄化,老年人骨质疏松也容易发生骨折,胸腰椎骨折发生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2]。胸腰椎骨折大多需要采用手术固定来联合骨折处上下的两个椎板,以恢复正常椎体高度和椎体矢状面后凸角,常用的临床手术方式有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与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术,各有特点[3]。本研究纳入2018年3月到2019年6月我院收治并拟行手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4例,分别采用以上固定术治疗,对比两者临床疗效。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到2019年6月我院收治并拟行手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观察组行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对照组行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术。观察组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23~66岁,平均年龄(38.7±14.2)岁,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A级2例,B级5级,C级13例,D级12例。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21~64岁,平均年龄(37.9±15.1)岁,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A级1例,B级6级,C级12例,D级13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分级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手术方法

对照组给予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手术方法为:患者麻醉起效后取俯卧位,碘酒酒精消毒手术区,铺无菌巾。以伤椎为中心取脊柱后正中手术切口入路,纵形切开皮肤约10cm,依次切开皮下脂肪、腰背筋膜。沿棘突两侧骨膜下剥离棘肌,彻底止血,暴露伤椎上下椎板关节突,以上关节突外援垂直延长线与横突中轴水平线的交点为进针点,于伤椎上下椎板两侧分别打入一枚Depuy椎弓根螺钉,置入预弯的连接棒,加压撑开,拧紧尾冒。C臂机透视见骨折复位满意,内固定在位。冲洗创面后,置入硅球引流管,缝合各层。

观察组予经皮椎弓根钉棒微创系统治疗,手术方法为:麻醉成功后,患者取俯卧位,碘酒消毒手术区,铺无菌巾。利用C臂机透视检查并确定伤椎位置,在伤椎上下椎体椎弓根外侧中点插入穿孔针,敲入穿刺针至椎弓根内侧缘,透视侧位见已过椎体后缘,置入导针,扩大切口,逐级置入套管,拨除套管沿导针扩髓后打入6.0*45mm空心椎弓根螺钉,透视正侧位满意。安装连接棒,旋入尾冒并撑开,再次透视满意,伤口生理盐水反复重新,逐层缝合伤口。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测量记录两组内固定前后椎体前缘高度和矢状位Cobb角。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数据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信度标准选择α=0.05。

2结果

2.1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详见表1。

2.2两组固定前后椎体前缘高度和矢状位Cobb角比较详见表2。


\

 
3讨论

手术是胸腰椎骨折主要的治疗方式,且提倡及时手术,通过对联合骨折处的上下两个椎板进行固定,从而使得椎体高度和椎体矢状面后凸角恢复正常[4]。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是一种微创的手术,切口小,采用C臂X线透视机辅助确定位置,相对于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5],术中无需反复牵拉及大范围剥离肌肉致腰背部肌肉纤维化,避免了术后出现慢性腰背部疼痛、僵硬等不适表现[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表明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在术者熟练掌握操作步骤的情况下,手术时间可以较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术更短。两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显著提升(P<0.05),矢状位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且两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和矢状位Cobb角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柳发有、姚士祥等[7-8]研究中均显示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术,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和矢状位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但是两组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述所述,微创的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的特点,且对椎体高度和椎体矢状面后凸角的恢复效果不劣于传统开放的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术,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肖峰.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11):19.
[2]张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5(2):187-189.
[3]袁振,陈赢,张群虎,等.触摸法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18,58(44):9-13.
[4]何文野,包肇华,季一鸣,等.过伸牵引弹性按压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18,58(44):6-9.
[5]宗路杰,袁振.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7,23(20):4094-4099.
[6]简灵,熊屹,朱全胜,等.经皮微创与传统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J].贵州医药,2017(3):281-283.
[7]柳发有.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经皮微创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疗效分析[J].世界复合医学,2019(1):61-63.
[8]姚士祥.经皮单向实心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9):27-3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4963.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