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黄体酮软胶囊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的研究样本为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诊治的123例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将其参照不同用药剂量分为甲组(41例)乙组(41例)和丙组(41),甲组给予的是100mg/d剂量的黄体酮软胶囊治疗,乙组给予的是200mg/d剂量的黄体酮软胶囊治疗,丙组给予的是300mg/d剂量的黄体酮软胶囊治疗,分析并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持续出血时间、治疗总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乙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甲组、丙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组间比较,数据显示出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作比较,甲组、乙组均低于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和乙组间的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持续出血时间、治疗总时间均短于甲组、丙组的持续出血时间、治疗总时间,三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00mg/d剂量的黄体酮软胶囊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可取得更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作为优先选择的治疗剂量全面推广。
关键词:无排卵型月经失调;黄体酮软胶囊;不同剂量
本文引用格式:钱燕.不同剂量黄体酮软胶囊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2):209,212.
0引言
无排卵性月经紊乱属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一种功能障碍,导致卵巢排卵或排卵障碍现象导致本病的因素较为复杂,其中孕酮缺乏是主要原因,在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下,患者体内雌激素和孕酮分泌缺乏,会引起月经紊乱。目前临床主要选择黄体酮为患者进行治疗,其作为天然激素药物,可有效改善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量增多、雌激素不足、月经周期紊乱等病症[1]。本文选择的研究样本为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诊治的123例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现就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的研究样本为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诊治的123例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将其参照不同用药剂量分为甲组(41例)乙组(41例)和丙组(41),甲组的患者年龄分布30-47岁,平均年龄(35.4±3.6)岁;病程介于2-6个月间,平均病程(3.4±1.5)个月;乙组的患者年龄分布32-48岁,平均年龄(36.5±4.3)岁;病程介于2-5个月间,平均病程(2.8±1.4)个月;丙组的患者年龄分布31-48岁,平均年龄(36.2±3.8)岁;病程介于3-8个月间,平均病程(4.6±2.5)个月;对三组患者病例资料进行比较,组间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无可比性。
1.2方法
甲组黄体酮软胶囊(商品民:安琪坦;H20090062,药品规格:化学药品,0.1g)口服剂量为100mg/d;乙组黄体酮软胶囊口服剂量为200mg/d;丙组黄体酮软胶囊口服剂量为300mg/d。。在三组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观察其是否出现了恶心、呕吐、头晕等药物不良反应。
1.3疗效评价标准
患者在停药后有撤药性出血情况出现,出血量未超过正常范围,子宫彩超检查发现子宫内膜厚度水平恢复至正常厚度为显效的判定标准;患者在停药后有撤药性出血情况出现,出血量未超过正常范围,子宫彩超检查发现子宫内膜厚度水平比治疗前减少明显为有效的判定标准;患者在停药后未出现撤药性出血情况,子宫彩超检查发现子宫内膜厚度无明显改变,或病情继续加重化为无效的判定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百分比+有效百分比。
1.4统计学评析
全部数据的统计处理均运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完成,计数资料使用百分率(%)加以表示,组间行比较予以的是2检验,P<0.05可表示出现了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对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作比较
乙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高于甲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2.9%及丙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5%,组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数据见表1所示。
2.2对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作比较
甲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3%、乙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9%与丙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4.4%相比,甲、乙组显著比丙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与乙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2所示。
2.3对三组阴道持续出血时间、治疗总时间作比较乙组持续出血时间、治疗总时间(3.29±0.63)d、(5.80±1.34)d均比甲组持续出血时间、治疗总时间(6.48±1.28)d、(8.31±2.13)d及丙组持续出血时间、治疗总时间(6.50±1.27)d、(8.34±2.11)d短,组间所显示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与丙组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
3讨论
女性的生理周期是具有规律性的一种雌激素分泌过程,其属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与体内雌激素、孕酮共同进行调节的结果。无排卵性月经失调在月经初潮以及卵巢功能下降的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由于孕激素、雌激素严重失衡,会造成严重的月经量异常、月经周期紊乱,从而极大的影响广大女性的身心健康。通过补充黄体酮的治疗方式,借助雌激素的作用,子宫内膜可实现继续增殖,并向分泌期转变,促使子宫内膜萎缩出现脱落下来,停药后会有撤退性出血现象出现,进而对月经周期进行调节。
黄体酮属于天然的药物之一,其不存在雌激素的生物活性,在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功能性闭经等临床常见妇科病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相关文献报道[2],无排卵性月经紊乱选择黄体酮治疗,可有效修复受损子宫内膜,对子宫内膜过度增殖进行抑制,改善体内孕激素受体水平含量,发挥止血效果。
黄体酮可对雌激素受体起到直接调节作用,可促使胎儿生长速度明显增加,使妊娠期子宫兴奋性显著减轻,人工补充黄体酮的治疗方法,可使患者体内孕酮含量明显增加,止血效果良好。近年来,黄体酮的临床应用范围处于不断扩大的状态。月经紊乱患者以无排卵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为主要症状,接受黄体酮治疗后,患者血液中的雌激素水平会在短时间内明显提升。相比于常规剂量的黄体酮,大剂量黄体酮的治疗方法,可明显加快子宫内膜生长速度,并促使创面在短时间内得到修复,积极有效止血,但因为月经失调患者的子宫内膜稳定性比较差,容易受到内源性雌激素的负面影响。故此,临床将孕激素使用剂量和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直接相关联,以准确选择黄体酮的给药剂量。
本组研究显示:乙组治疗总有效率比甲组、丙组高,持续出血时间、治疗总时间比甲组、丙组短,不良反应发生率甲组、乙组均低于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和乙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足以证明,200mg/d剂量的黄体酮软胶囊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可取得更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作为优先选择的治疗剂量全面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红梅.不同剂量黄体酮软胶囊对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12):122-124.
[2]辛永丽.不同剂量黄体酮软胶囊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04):117-11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4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