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对门诊外科伤口换药护理管理对患者治疗依从性、创面愈合速度的影响进行调查。方法 截取本院 70 例门诊外科伤口换药患者,将其视为研究样本,所有人员均为 2017 年 3 月至 2018 年 3 月间的治疗人员。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干预组(35 例)、对照组(35 例)。对照组患者仅开展换药治疗,干预组则同时开展护理告知管理,比较患者治疗依从性、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干预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6.4±1.5)d,对照组为(8.6±1.1)d,P<0.05。干预组患者依从性评估有效率为 94.3%,对照组为 77.1%,P<0.05。干预组无感染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 0;对照组有 3 例感染病例和 1 例伤口不愈合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 11.4%,P<0.05,卡方值为 4.27。结论 开展护理告知干预能够促进患者创面愈合速度。
关键词 : 门诊外科;换药;护理告知;影响
本文引用格式:李丽华 . 探讨门诊外科伤口换药的护理告知对患者的影响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1):271-272.
0引言
伤口换药对患者伤口愈合有着直接的影响,伤口创面抵抗力薄弱,很容易受到细菌侵袭而引发感染。换药的目的在保证创面无菌,避免创面感染,同时促进创面愈合。伤口换药同时能够清除坏死组织,但对于患者来说,其自身行为对伤口愈合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1]。本次研究以本院 70 例门诊外科伤口换药患者为调查样本,对门诊外科伤口换药护理管理对患者治疗依从性、创面愈合速度的影响进行调查,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截取本院 70 例门诊外科伤口换药患者,所有人员均为 2017 年 3 月至 2018 年 3 月间的治疗人员。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 35 例患者中,男性患者 19 例,女性患者 16 例, 锐器割伤者 11 例,擦伤者 14 例,挫裂伤 5 例,患者病程平均(4.4±0.9)h;对照组 35 例患者中,男性患者 18 例,女性患者 17 例,锐器割伤者 12 例,擦伤者 14 例,挫裂伤 4 例,患者病程平均(4.2±0.9)h。患者无破伤风、无重大创伤、无休克、意识昏迷症状、无精神类疾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一般方法
对照组:根据患者创面类型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包括清创、缝合等。患者换药时仅予以伤口换药处理,告知患者常规注意事项。
干预组:患者常规处理同对照组。在患者换药同时进行相应的告知管理,让患者了解伤口具体情况,包括创面愈合情况、肉芽组织生长情况等内容,指导患者如何观察皮肤温度、皮肤状态。针对患者的疑问予以解答,对于存在焦虑情绪的患者也要予以安慰和鼓励,避免患者过度焦虑 [2]。在换药过程中动作要精准、果断,避免拖拉给患者造成心理负担。患者在换药后要告知其下次换药时间,并提前进行提醒,保证患者按时换药。针对患者不同的情况合理调整换药时间控制换药频率,保证伤口健康愈合,避免增加换药的难度,同时也避免增加患者的疼痛。对患者康复锻炼、肢体活动进行指导,针对伤情较为严重的患者例如骨折、肌腱断裂的患者早期要保持制动。指导患者观察肢体末端血液循环情况,发现异常尽早就诊。患者伤口愈合后可逐渐开展活动, 运动以被动运动为主,而后过渡到主动运动,依据循序渐进原则逐渐增加运动量和运动时间。
对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进行告知,包括温度、季节、衣物穿着、活动等。室外温度较低时注意保暖,保护肢体血液循环,季节交替过程中注意衣物增减。患者衣物要以宽松舒适为主,尽量以纯棉衣物为主,避免创面受到摩擦,影响创面愈合。受伤部位在足踝部的患者要穿宽松的棉拖鞋,冬季做好保暖工作,避免冻伤。阳光较强时要避免紫外线照射,同时要避免汗液浸渍伤口。
针对需要拆线的患者要告知患者拆线具体时间,并做好提醒工作,拆线后 1 日内避免过度活动。
1.3观察指标
对治疗依从性、创面愈合时间进行观察,根据患者换药间隔、频率与医嘱吻合程度评估患者依从性。比较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伤口疼痛程度。
1.4评估指标 [3]
创面愈合:创面无感染、无渗血,缝合患者创面一期愈合者视为创面愈合。
依从性:患者能够完全遵照医嘱换药,并能够遵守医嘱注意事项视为依从性高;患者存在间隔换药情况,医嘱遵照率能够达到 80.0% 视为依从性一般;未达到上述标准视为依从性差。评估有效率 = 依从性高比例。
疼痛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估法评估,0-10 分,0 分为无痛,分数高者疼痛度更高。
1.5数据统计
本研究所涉及数据采用 SPSS18.0 软件处理,以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P<0.05 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比较
干预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6.4±1.5)d,对照组为(8.6±1.1)d,P<0.05,详见表 1。
2.2两组依从性比较
干预组患者依从性评估有效率为 94.3%,对照组为77.1%,P<0.05,详见表 2。
2.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干预组无感染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 0;对照组有 3 例感染病例和 1 例伤口不愈合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 11.4%, P<0.05,卡方值为 4.27。
2.4两组疼痛程度比较
干预组患者第 1 次患者疼痛值为(3.7±0.7)分、第 2 次换药为(2.2±0.5)分,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 3。
3讨论
伤口换药直接影响伤口愈合程度,在换药过程中会出现多种影响因素导致患者创面感染、不愈合,而患者自身因素、心理素质同样是影响伤口愈合的直接因素。此外,患者日常行为也是导致创面不愈合、创面感染的主要因素。在换药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指导能够让患者更好地了解换药的目的以及影响伤口愈合的危险因素,更有利于规范自身行为,提升治疗依从性,保证换药顺利进行,降低创面感染、不愈合发生率 [4-6]。结果可见,干预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6.4±1.5)d,依从性评估有效率为 94.3%。干预患者遵医嘱行为依从性更高,更能够配合治疗,因此患者创面愈合速度更快,愈合时间更短。此外,干预组无感染病例,也无伤口不愈合病例,进一步证明干预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理想。干预组患者第 1 次换药疼痛值为(3.7±0.7)分、第 2 次换药为(2.2±0.5)分,患者换药疼痛值更低。我们认为,由于干预组患者遵医嘱行为较好,创面愈合情况更理想,因此患者疼痛值也会随之下降,承受的痛苦更低 [7]。总的来说,针对门诊伤口换药患者非常有必要开展护理告知行为,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伤口愈合率,减轻患者痛苦 [8]。
参考文献:
[1]郝冬梅 . 探讨门诊外科伤口换药的护理告知对患者的影响 [J]. 智慧健康 ,2018,4(01):99-100.
[2]伊雪芹 . 外科门诊换药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探究和效果分析 [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7,32(02):230.
[3]曲广新 , 于克玲 , 丛圆圆 . 门诊外科换药患者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 [J]. 黑龙江医药 ,2016,29(1):180-182.
[4]卢蕴玉 . 门诊常见外科换药的护理及感染控制 [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8(31):204-206.
[5]邓小燕 . 外科伤口换药的护理体会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 18(48):241-242.
[6]张晶 . 分析外科门诊换药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和效果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15(43):241-241.
[7]杨远红 . 门诊外科伤口换药的护理告知对患者的影响 [J]. 医学信息 ,2015(12):297-297.
[8]殷彤,刘芳,韩冬梅,等 . 探讨门诊外科伤口换药的护理告知对患者的影响 [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14):34-34.
《探讨门诊外科伤口换药的护理告知对患者的影响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026/20181026051421183.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