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研究将放射诊断技术应用在小儿肠套叠中的价值。方法 将近年来本院收治的肠套叠患儿共计 56 例作为研究资料,全部患儿均接受放射诊断技术检查(X 线诊断、超声诊断),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效果。结果 比较X 线与超声技术的疾病检出率情况, 超声诊断检出率明显高于 X 线诊断检出率,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对全部患儿均实施了科学有效的治疗,治疗效果佳。结论 在对小儿肠套叠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应用超声诊断技术,能够大大提升检出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儿肠套叠;放射诊断技术;X 线;超声
本文引用格式:杨斌 . 放射诊断技术在小儿肠套叠中的运用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71):167,173.
The Application of Radiological Diagnosis in Intussusception in Children
YANG B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Yuyao city, Yuyao, Zhejiang)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radiography in pediatric intussusception. Methods A total of 56 children with intussusception in our hospital in recent years were used as the research data. All the children were examined by radiological diagnosis (X - ray diagnosis and ultrasonic diagnosis)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two methods. Results The detection rate of the disease was compared with the X - ray and ultrasound technique. The detection rate of ultrasonic diagnosi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X - ray diagnosis, and the statistical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 All children were treated with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was good.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ultrasonic diagnostic technology in the diagnosis of intussusception in children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detection rate,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Intussusception in children; Radiographic diagnosis; X-ray; Ultrasound
0引言
小儿肠套叠是一种临床急腹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此病会导致小儿产生肠梗阻 [1],非常严重,死亡率较高 [2,3]。肠套叠的高发人群为婴幼儿(3-10 个月),多数患儿有严重的中毒性休克现象发生,这样就没有办法对患儿实施常规治疗,患儿不能积极配合,导致疾病致死率较高。要想及时、有效对患儿进行治疗,准确诊断是十分重要的,在临床诊断中, 放射诊断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超声以及 X 线技术,本研究就来比较分析一下这两种方法的效果。
1基础资料和方法
1.1基础资料
将近年来本院收治的肠套叠患儿共计 56 例作为研究资料,其中男性患儿有 33 例,其余为女性患儿。患儿的年龄为5 个月 -7 岁,中位年龄为(3.88±1.58)岁。在对患儿进行体检的时候发现有 20 例患者腹部具有可触及的球样包块物, 18 例患儿伴有果酱状大便。
1.2方法
全部肠套叠患儿均接受 X 线平片检查和 B 超检查,超声诊断仪是 ALOKA F37 以及 HITACHI HA500 型号的仪器。其诊断探头频率为经患儿腹凸阵围设置为 3.0-5.5MHz,高频浅表探头频率为 6.0-10.0MHz。协助患儿取俯卧位开始检查, 操作者要对患儿的腹部实施相应扫描。检查患儿腹腔中是否存在包块、肠管有无扩张现象、腹腔内是否存在大量的游离液体等,对患儿的病情进行分析。如果发现患儿腹腔内有明显包块的要使用高频探头检查,检查全面,测量出包块的实际大小。此外还要分析患儿腹部包块的形态以及结构等情况,对包块内的血流情况进行进一步探查。
患儿年龄较小在检查期间不能积极配合,常存在哭闹现象。对此,医生获取病灶图像难度较大。要选择在患儿安静的时候进行检查,获取其超声诊断的病灶图像,并对其进行留取。全部患儿均实施空气灌肠治疗。
1.3统计学方法
文中相关数据均录入至 SPSS20.0 软件中,进行核对和相关统计学分析。采用均数 ± 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数据采用 t 检验);采用率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数据使用卡方检验)。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则采用 P<0.05 表示。
2结果
2.1不同检查方法疾病检出情况见表 1。
2.2患儿的治疗情况
对全部患者实施空气灌肠复位后,患儿的病情均好转。所有患儿套叠的肠管均得到较好的复位,没有出现任何异常情况。
3讨论
在儿科疾病中,小儿肠套叠的发生率很高,此病属于一种严重的急腹症疾病,其中发病群体大部分为婴幼儿期患儿。此病主要指的是患儿的部分肠管被嵌套经附近的肠腔里,导致肠内容物不能正常排泄出来,导致肠梗阻等疾病发病率较高,严重损害小儿的身体健康,甚至会影响小儿的正常发育 [4],因此及时诊断与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诊断小儿肠套叠所应用的主要方法为 X 线扫描技术。尽管这种检查方法能够全面了解病情,但是漏诊率以及误诊率仍然较高,错过对患儿治疗的最佳时间,效果不佳。和 X 线检查进行比较,超声检查具有独特的优势。超声检查不仅可以及时、准确地对患儿的肠套叠情况进行诊断,并且能够为患儿的治疗创造良好的条件,治疗效果显著提升 [5]。
通过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超声检查后 [6],其小儿肠套叠的诊断检出率为 98.21%,明显高于 X 线检查的诊断检出率,两种方法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总之,对于小儿肠套叠应用超声检查方法进行诊断,总体效果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7,8]。
参考文献:
[1]赵学雷,耿小路 . 多层螺旋 CT 多平面及曲面重建在小儿肠套叠诊断中的应用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6):42-43.
[2]左汴京,祝黎伟,王丹,等 . 高频彩超在诊断小儿肠套叠中的应用 [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5):933-933.
[3]于兵,姜德云 . 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的临床意义 [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5,7(3):264-265.
[4]付茂利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的临床价值 [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5(1):96-98.
[5]陈玉涛,邓大平 .X 射线对小儿肠套叠诊治剂量优化价值探讨 [J]. 中国辐射卫生,2016,25(1):101-103.
[6]马新瑜,李瑞珍,卞红强,等 . 影像学在小儿肠套叠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J]. 武汉大学学报 ( 医学版 ),2010,31(6):822-825.
[7]丁雪丽,梁晓璐,宋天舒 . 彩超在小儿肠套叠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民康医学 ,2011,23(21):2654-2655.
[8]代燕增 . 空气灌肠在小儿肠套叠诊治中的价值及提高整复成功率的研究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4,14(27):116-116.
《放射诊断技术在小儿肠套叠中的运用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020/20181020021946510.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