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膝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的DR诊断价值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2 13:53:1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所收纳的膝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病例所摄DR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年份内我院所收纳的经手术病理明确诊断为膝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的患者79例作为本次研究主体,均行常规DR正侧位片拍摄,7例加摄斜位,14例加摄负重立位,于60 kV,12 mAs曝光条件下拍摄,观察并分析其具体成像。结果79例患者膝关节囊内均存在1枚或多枚钙化或骨化结节的高密度显影,其中较大病灶呈现出中央高透光和圆环状边缘硬化,呈同心圆或年轮样显现。游离体大多为类圆形、石榴籽形,亦不乏多角形及不规则形状者,直径在2-3 cm间,大小不等。手术病理可见软骨结节数量均多于DR平片所计数,全部手术病例受累区滑膜组织镜下观察均呈程度不同的软骨化生改变。

结论DR检查操作简单,费用低廉,易于诊断业已出现游离体的典型膝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是十分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关键词:滑膜骨软骨瘤病;DR;游离体;悬垂体

本文引用格式:李志强.膝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的DR诊断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1):183.0引言
滑膜骨软骨瘤病乃关节内滑膜组织化生而引起的一种类肿瘤样良性关节病变,其典型特征为滑膜之上多发软骨结节的形成及关节内游离体或悬垂体的多发或单发[1]。

通常以膝关节受累最为多见,其次为肘、髋、肩关节,多为单关节发病,累及多关节者较为罕见[2]。本文针对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所收纳的经手术病理明确确诊的膝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病例的DR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以为临床治疗及手术方案的确定提供可靠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所纳资料。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年份内我院所收纳的经手术病理明确诊断为膝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的患者79例作为本次研究主体,其中男女患者性别比率为53:26;患者年龄横跨35-69岁,平均(48.7±6.2)岁;发病至今3个月至15年,平均(7.4±2.9)年;单侧膝关节发病74例,双侧发病5例;所有患者均存在程度不同的膝关节疼痛,其中膝关节肿胀34例,活动受限26例,关节僵直畸形1例,活动时膝关节弹响21例,浮膑试验呈阳性结果者8例,可扪及活动性肿块8例;曾有明确外伤史者41例。

1.2方法。本组所纳84个病变膝关节均行常规DR正侧位片拍摄,7例加摄斜位,14例加摄负重立位,于60 kV,12 mAs曝光条件下拍摄,观察并分析其具体成像。
 
\
 
2结果

2.1DR表现。79例患者膝关节囊内均存在1枚或多枚钙化或骨化结节的高密度显影,其中较大病灶呈现出中央高透光和圆环状边缘硬化,呈同心圆或年轮样显现。游离体大多为类圆形、石榴籽形,亦不乏多角形及不规则形状者,直径在2-3cm间,大小不等。病程愈长者游离体的钙化程度愈明显、数目愈多。其中合并增生表现者24例,表现为关节间隙的明显变窄及不对称;软组织肿胀者49例,影像表现为邻近关节周边脂肪影的浑浊不清以及髌下脂肪垫影因受挤压所致的变形或其内网织或条纹状的密度增高影像呈现。

2.2病理表现。79例患者均有程度不一的滑膜充血、增厚以及滑膜面大小不一软骨结节形成等表现,其中软骨结节数量均多于DR平片所见。肉眼所及游离体呈大小、数目不等的卵圆形、圆形或不规则形,呈乳白色或为透明,表面光滑,质地偏硬,剖开外层纤维组织可见钙化及骨化区。全部手术病例受累区滑膜组织镜下观察均呈程度不同的软骨化生改变。

\
 
3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影像学技术的不断持续发展,滑膜骨软骨瘤病这一慢性进展性关节疾病的检出率正在逐步上升。此病多于30-60岁成年男性发作,最为高发的部位为膝关节,患者主要表现为滑膜内结缔组织的持续化生及滑膜增生。当前医学界对于其病因病理过程尚未形成共识,生化学说系诸多发病机制学说中认可度最高的一种,大多数学者认为滑膜化生是该病病理变化中最关键、最重要的致病因素[3]。

当滑膜遭受各种内外在刺激之后,其内所含未及分化的间叶细胞进行生化,变换所成软骨体持续向外伸展,直至明显突出滑膜表面称之为悬垂体;当软骨体带蒂与滑膜完全断裂分离,兀自于关节腔内游走则称之为游离体,其大小、数目以及分布位置等的观察于疾病诊断及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X线检查是临床常用的诊断滑膜骨软骨瘤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尤其是近年来兴起的DR拍摄可更为清晰的观察钙化或骨化游离体、悬垂体,利于明确诊断。而对于尚未及钙化的软骨结节组织,可在充气造影下观其呈现大小皆有的类圆形或圆形充盈残缺,某些可见蒂部或宽底相连于滑膜,具有一定的本病诊断价值。轻微钙化者可加施CT检查强化鉴别。对于明显钙化或骨化的软骨结节组织,DR易于显示,但亦可因钙化程度、病灶重叠或摄片位置所影响,致显示病灶数与手术所见略有差异。

总之,DR检查操作简单,费用低廉,易于诊断业已出现游离体的典型膝关节滑膜骨软骨瘤病,是十分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但对于游离体或悬垂体尚未钙化者应结合MRI检查进行确诊,以提高检出率。

参考文献

[1]熊巧玲,杨富辉,黄秀模,等.滑膜骨软骨瘤病的影像诊断[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23):47-49.
[2]辛克武.滑膜骨软骨瘤病的X线片特征及其临床意义[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9):1279-1281.
[3]白真龙,何耀华.滑膜软骨瘤病研究进展[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5,36(6):411-41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170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