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在早期肝炎肝硬化中的应用价值论文

发布时间:2020-02-29 16:27:3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在早期肝炎肝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4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肝脏活检穿刺检测和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检测。分析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检测结果与早期肝硬化的相关性。

结果Fibro Touch诊断早期肝硬化的AUC值(95%CI)=0.898(0.78-1.0),截断值为9.7 kPa,敏感度=81.4%,特异度=78.6%,PPV=89.6%,NPV=47.8%,相关性系数=0.589(P<0.05)。

结论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在测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脏硬度值与肝脏穿刺病理分期有良好的相关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早期肝炎肝硬化应用

本文引用格式:覃平,尹胜平,邱明好.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在早期肝炎肝硬化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1):184+187.

0引言

肝硬化是指慢性肝脏性病变导致弥漫性肝纤维化及假小叶形成,是全球范围内导致非肿瘤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数据[1]资料显示全球范围每年约有80多万人死于肝硬化,发病年龄段以35-50岁,男性多于女性。由于我国乙型病毒感染性肝炎患者基数较多,导致我国肝硬化发病率是全球最高的国家之一,可见肝硬化严重影响了我国居民健康。近些年发现,如果早期能及时有效进行病因治疗,可逆转肝纤维化,甚至早期肝硬化。

但早期肝硬化患者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又被称为亚临床病理改变阶段,增加早期诊断的难度。因此,寻找一种能早期准确判断患者肝纤维化情况、了解疾病进展情况,对早期干预、延缓和逆转肝纤维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有研究[2]表明瞬时弹性成像技术与肝纤维化分级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本研究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验证超声弹性成像在早期肝硬化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于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2015年中华医学会制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3];②ALT、AST水平间歇性升高或持续升高,在正常值2倍范围内;③胆红素正常范围内;④未服用抗病毒药物;⑤知情并同意该研究者。排除标准:①饮酒过量导致肝脏病变者;②肝炎合并脂肪肝者;③遗传性疾病导致肝脏病变者;④免疫性肝炎者。最终纳入44例,男36例,女8例,年龄34-76岁,平均(39.26±6.85)岁。

\
1.2方法

1.2.1肝穿刺和病理诊断:所有入组患者均在B超定位下,进行肝脏穿刺,穿刺组织经固定、包埋、切片、HE染色后,经病理专家阅片,并对肝纤维化进行分期评估,具体分期标准为①S0期:无肝纤维化;②S1期:纤维化局限于窦周或小叶内;③S2期:小叶内纤维化紊乱,早期肝硬化;④S3期:肝硬化。

1.2.2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 Touch)检测:所有入组患者均进行第三代瞬时弹性检测仪检测。患者仰卧位,右手抱住头部,最大程度拉伸肋间隙,依次检测右侧腋前线到腋中线第7、8、9肋骨间隙的肝硬度值(LSM),连续检测10次,中位数为检测结果。要求检测成功率大于60%,偏差小于均值1/3[3]为有效值。肝纤维化分级标准LSM:≤5.0 kPa(F0)、LSM:5.0-7.3 kPa(F1)、LSM:7.3-9.7 kPa(F2)、LSM:9.7-12.4 kPa(F3)、LSM:12.4-17.5 kPa(F4)。

1.3数据处理及分析。采用SPSS 19.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44例患者肝脏活检病理及Fibro Touch结果。病理结果:S0期17例(38.64%),S1期10例(22.73%),S2期8例(18.18%),S3期9例(20.45%)。Fibro Touch检测结果:F0期7例(15.91%),F1期13例(29.55%),F2期9例(20.45%),F3期6例(13.64%),F4期9例(20.45%)。

2.2Fibro Touch诊断早期肝硬化的性能。Fibro Touch诊断早期肝硬化的AUC值(95%CI)=0.898(0.78-1.0),截断值为9.7 kPa,敏感度=81.4%,特异度=78.6%,阳性预测值(PPV)=89.6%,阴性预测值(NPV)=47.8%。

2.3Fibro Touch与病理诊断的相关性。以肝脏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Fibro Touch结果与肝纤维化病理呈正相关,进行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相关系数=0.589(P<0.05)。

\
 
3讨论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是利用超声波(高频声波2.5 MHz)来测量剪切波(低频声波50 Hz)在肝组织中的传播速度,
进而推算出肝脏的硬度。剪切波在组织中传播速度在1-10 m/s,且在不同组织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传播速度与硬度呈正相关,利用速度不同从而评估组织硬度。超声波在传播速度可达到1500 m/s以上,超声波可以完成对剪切波传播过程捕捉,从而计算出肝脏组织的硬度。目前,该技术主要应用于诊断慢性肝病肝纤维化。多项研究发现证实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在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具有较好的特异度和灵敏度[4-5]。

2013年,我国自主研发的肝纤维化诊断仪Fibro Touch成功应用于临床,欧晓娟等学者对21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Fibro Touch检测,结果发现Fibro Touch在测定肝脏硬度值与进口Fibro Scan,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Fibro Touch检测成功率高于Fibro Scan。

本研究对4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脏穿刺病理检测和Fibro Touch测定肝脏硬度值,结果发现Fibro Touch诊断早期肝硬化的AUC值(95%CI)=0.898(0.78-1.0),截断值为9.7 kPa,敏感度=81.4%,特异度=78.6%,PPV=89.6%,NPV=47.8%。

以肝脏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Fibro Touch结果与肝纤维化病理呈正相关,相关性系数=0.589(P<0.05)。这与吴灵芝[6]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该方法具有简便易行、价格低廉、重复性好、无创性等优势。

综上所述,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在测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脏硬度值与肝脏穿刺病理分期有良好的相关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晓金.组织结构声学定量分析技术评价早期肝硬化的应用价值[D].安徽医科大学,2015.
[2]谭碧波.瞬时弹性成像评价肝纤维化的价值[D].第二军医大学,2016.
[3]彭得倜,童光东,邢宇锋,等.瞬时弹性成像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半定量评分在早期肝炎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6,26(06):338-340.
[4]张义涛,范治东.肝脏瞬时弹性成像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应用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21):74.
[5]邓淑娟.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价值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8,26(02):68-70.
[6]吴灵芝.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Touch)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D].首都医科大学,201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1668.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