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中的效果评价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10-11 21:05:5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探析小儿护理工作的肢体语言沟通效果情况。方法 将 94 例患儿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7 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方法护理,予以研究组肢体语言沟通。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将肢体语言沟通干预用于小儿护理工作中,其干预效果良好,对患儿临床治疗依从性的提升能起到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肢体语言沟通;小儿护理;护理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周群, 章国梅. 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0):256.

\

0引言

在护理工作中,因小儿护理相对特殊,行临床护理干预时,护理人员除了要对和患儿的沟通技巧、方式等情况予以全面掌握外,肢体语言沟干预的开展也非常重要,对患儿医疗效果的提升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本研究以我院接收的 94 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探究肢体语言沟通效果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于 2016 年 4 月至 2018 年 1 月我院接收的 94例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设对照组(n =47)与研究组(n =47)两组。在对照组中,男 27 例,女 20 例;年龄 2-10岁,平均(4.6±1.5)岁;急性扁桃体炎 12 例,肺炎 14 例,过敏性紫癜 21 例。在研究组中, 男 28 例, 女 19 例; 年龄2-10 岁,平均(4.8±1.4)岁;急性扁桃体炎 11 例,肺炎 13例,过敏性紫癜 23 例。把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的基本资料相比(P> 0.05),数据有比较性。

1.2排除标准与纳入标准。①排除标准:无严重精神障碍病症者;无先天性病症者。②纳入标准:被选患儿家长对此次研究均知晓,并已在同意书上签字;此次研究已征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3关切的表情安抚患儿,从而能有助于患儿护理配合度的提升, 给患儿留个好印象。③拥抱和握手。行临床治疗期间,对伴疼痛感病症患儿,其会出现显著的抗拒、 抵触表现,对此, 家长和护理人员可通过握患儿手等方式给予患儿鼓励,是其能有安全感,同时还能将患儿注意力转移 [2]。

1.4评价标准。此次研究所选用的护理依从性调查量表为我院自制,由患儿家属填写并统一回收,总分为 100 分,其中, 完全依从指量表评分 >50 分,部分依从指量表评分 ≥60 分, 不依从指量表评分 <60 分。

1.5统计学分析。本研究中,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卡方检验为组间对比,在 SPSS 23.0 统计学软件中处理,设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82.98% 为对照组患儿的依从率,95.74% 为研究组患儿的依从率,两组相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 数据详情如表 1。

\

3讨论

伴随临床对小儿护理工作的愈发重视,护理理念的更新转变已成为必然趋势。本研究说明,肢体语言沟通干预的实施, 对患儿不良心态情绪的改善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能有效保证护理配合度的开展更顺利,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3]。

总之,将肢体语言沟通干预用于小儿护理工作中,其干预效果良好,对患儿临床治疗依从性的提升能起到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章友仙. 评价个性化护理联合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 医学版 ),2018,32(01):81-83.
[2]马静波 . 肢体语言沟通应用于小儿护理工作的临床效果观察 [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30):160-161.
[3]贾丽娜. 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 当代医药论丛 ,2015,13(10):89-90.


《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中的效果评价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011/20181011090654328.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12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