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SCI资讯 > 正文

悦刻科学团队又一发篇SCI论文,从细胞水平验证电子烟减害潜力!

发布时间:2022-01-21 09:06:5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7月3日,悦刻与中山大学共同在SCI期刊《生态毒理学和环境安全》(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发表学术论文。
  
  研究结论显示:
  
  在急性暴露24小时情况下,电子烟烟雾凝集物对人肺上皮细胞株(BEAS-2B)的影响远小于卷烟烟雾凝集物。从细胞水平验证了电子烟的相对减害潜力。
 
  悦刻科学团队
 
  这次的研究由中山大学药学院与悦刻共同开展。
  
  也是「中山大学-雾芯科技吸入产品评价实验室」2021年3月成立以来,拿出的首个科研成果。
  
  论文第一次以 “相同尼古丁浓度”为标准,采用悦刻某款电子烟和某款常见卷烟作为实验对象,制备电子烟和卷烟烟雾凝集物,以检测两者对人肺部上皮细胞株BEAS-2B导致的不同影响。
  
  实验人员进行了细胞活力、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细胞周期、转录组测序等系列实验后,数据显示:
  
  在相同尼古丁浓度的凝集物暴露24小时后,电子烟组细胞在形态、凋亡相关指标和炎症因子方面无明显变化,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性反应。
  
  实验还在基因层面进行了影响性对比。
  
  将实验细胞进行测序,再与参照组16881个基因对比后,研究人员发现:
  
  传统卷烟组细胞共计有8477个基因发生变化,主要集中在细胞周期、细胞分裂、DNA修复、蛋白酶体和磷酸化调控、代谢、癌症等多个通路;
 
  电子烟危害
 
  而电子烟组仅有25个基因出现变化,主要集中在核糖体调控信号通路。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毒理学剂量下,电子烟烟雾凝集物对人肺上皮细胞毒性和基因变化的负面效果相对较弱,提示电子烟潜在毒性较低、安全性较好。
  
  这是悦刻科学团队发表的第二篇SCI论文。
  
  今年3月,我们曾在《应用毒理学杂志》(Journal of Applied Toxicology)发表国内雾化行业首篇SCI论文,从动物毒理学评价角度证明了雾化吸入凉味剂WS-23的安全性。
  
  而第二篇SCI论文的发表,又从人肺泡上皮细胞水平再次明确了电子烟产品的相对减害潜力。
  
  这也是悦刻与外部科研机构合作的首次尝试:
  
  去年9月,我们宣布“1+4”科学战略,并准备与多所高校展开合作。
  
  本次研究的承接机构——中山大学-雾芯科技吸入产品评价实验室,就是悦刻与外部科研机构合作组建的首个全流程科研平台。
  
  雾化科学研究,悦刻是认真的。
  
  接下来,我们会和更多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努力建立雾化科学全流程研究模型。尊重事实,探索未知。拿出更多扎实的科研成果,填补国内雾化科学空白,也为每一位消费者的安心负责。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scizixun/35397.html
本文标签: 悦刻 ,科学 ,电子烟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