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SCI资讯 > 正文

SCI新收录17本国产期刊,其中一本被列为一区综合性期刊!

发布时间:2022-01-15 10:01:0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12 月 29 日,知名学术期刊评论人宁笔在其科学网博客发表了2021年SCI新收录的国产期刊统计。
  SCI新收录17本国产期刊
 
  2021 年内,有十七本国产期刊被收录进SCI,比起去年的 9 本显著增多;虽然与 2019 年的巅峰 27 本还有一些距离,今年国产期刊的表现与 2018 年的 15 本基本持平。
  
  与前两年新收录期刊的出版单位均为国内顶尖高校与中科院体系研究所不同,在今年的新收录名单中,出现很多不那么「知名」的大学。
  
  以沈阳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重庆理工大学、温州大学、东华大学为代表的一批具有优势特色学科的高校与地方性高校,凭借自身在特定领域积累多年后推出的期刊,很快获得了 SCI 的认可。打破了顶尖名校才能办SCI 期刊的「固有印象」。
 
  期刊
 
  今年入选的生物类期刊大多集中在农学、植物学领域。
  
  包括沈阳农业大学推出的第一本英文期刊,专注生物炭领域的 Biochar;南京农业大学植物表型组学期刊 Plant Phenomics;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和中国农业大学联办的植物病理学期刊 Phytopathology Research;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和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联办的 Plant Communications。
  
  它们的入选,彰显出我国在农学、植物学领域的优势地位。
  
  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今年入选的期刊中,超过三分之二的期刊创刊时间不足三年。与前两年「老牌」期刊被 SCI 慢慢挖掘不同,今年被新收录的期刊论文都是高开高走,创刊后以极快的速度获得了学术界的认可,并被 SCI 收录。
  
  其中有三本更是 2020 年创刊,2021 年就被 SCI 收录。如此快速的建立国际知名度,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不少国产英文期刊选择与国际上包括 Wiley,Springer,AAAS,NPJ 在内的老牌出版机构联合办刊,利用了它们成熟的出版体系打入国际出版界。
  
  但随着国产期刊的崛起,我们相信国内出版机构能够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国产期刊的崛起取代 Cell Research 的宝座
  
  说起国产期刊。
  
  Cell Research 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
  
  1990 年创刊的 Cell Research,在经历过艰难的起步阶段后,于 2006 年与自然出版集团建立了合作关系,并逐渐成长为了人尽皆知的「国刊之光」。
  
  从 2012 年影响因子破十之后,Cell Research 的影响因子一骑绝尘,一直是国产期刊中独一档的存在。
  
  2017 年,15.6 分;
  
  2020 年,20.5 分;
  
  2021 年,25.6 分;
 
  趋势上升
 
  Cell Research 影响因子变化趋势|图片来源:Academic Accelerator
  
  现在的 Cell Research,已经跻身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期刊的第一梯队,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占据了国产期刊影响因子第一的宝座。
  
  Cell Research 是地位是如此的「稳定」,以至于不少人还不知道 Cell Research 在 2021 年的影响因子评估中,已经失去了国产期刊最高分的宝座。
  
  2018 年,上海大学联合 Springer 创办了 Electrochemical Energy Reviews(EER),中文名为《电化学能源评论》。创办人张久俊院士给这个期刊定的第一个小目标是「把影响因子做到 20」。
  
  或许张院士在定目标时没有料到,他的这个目标,在期刊被 SCI 收录后的第一个影响因子公布时就可以实现。
  
  2021 年夏天,EER 获得了创刊后的第一个影响因子,28.905,一举击败 Cell Research,问鼎国产期刊最高分。
  
  就算综述期刊 EER 没有「拿下」Cell Research, 后者的宝座一样岌岌可危。
  
  2019 年创刊的 InfoMat,由 Wiley 和电子科技大学联合创办。在 2021 年获得的第一影响因子也来到了惊人的 25.405,与 Cell Research 不相伯仲。
  
  2011 年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创办的 Fungal Diversity,影响因子也屡创新高,在十周年之际突破了 20 大关。
  
  同时,一些刚刚创刊不久的期刊也虎视眈眈。
  
  比如由华南理工大学、聚集诱导发光(AIE)高等研究院和 Wiley 出版社联合创办的开放获取期刊 Aggregate,刚刚度过了它的一岁生日。
  
  这个 2021 年 1 月才创刊的期刊,编委会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成员是科睿唯安 2020 年度「高被引科学家」。很快 Aggregate 也会被 SCI 收录,在众多「高被引科学家」的加持下,其影响因子不容小觑。
  
  随着国产期刊的崛起,Cell Research 国刊第一的宝座已然易主,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国产期刊迈过二十分的大关。
  
  中科院分区的助攻
  
  除了 SCI 收录与每年影响因子的公布之外,还有一件事情能够引起科研工作者的关注,那就是中科院分区。
  
  这个分区表,直接影响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绩效考核与毕业,以及大家的投稿去向。
  
  2021 年 12 月公布的 2021 年期刊分区表升级版一经发布,就引发了学术圈的热议。
  
  除了讨论谁又喜提几篇一区,谁又喜提一堆二区之外,今年中科院分区对国产期刊的倾斜,也格外引人注目。
  
  刚刚被 SCI 收录的国产期刊 Research,直接与 Nature,Science 一起被列为一区综合性期刊。一同在列当然还有老牌国产综合性期刊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和 Science Bulletin。
  
  这种对国产期刊的「照顾」,也出现在其他学科的分区中。
  
  很多科研工作者表示,不少领域内口碑与档次都不错的老牌一区期刊,在 2021 年升级版分区表中被降为二区。而一些根基不深的新兴国产期刊,被「大跨步式」地升入一区;如果出现同档次国产期刊与国外老牌期刊都处在一区边缘的情况,最终入选一区的往往是国产期刊。
  
  这种倾斜将使得高水平的研究在选择期刊投稿时,会更多地考虑国产期刊,帮助国产期刊上发表研究的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尽管有人质疑对国产期刊的「照顾」有揠苗助长的嫌疑,但随着我国科学家在众多领域的发文量超过老牌科研强国,我们的确需要有自己的期刊来刊登国内的一流研究。
  
  同其他被卡脖子领域一样,期刊国产化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配合国内近年来发布的多条推动国产期刊发展的政策,国产期刊的春天,或许已经到来。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scizixun/3527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