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理工论文 > 正文

某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壤和地下水现状评价论文

发布时间:2025-04-10 10:52:0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为研究某生活垃圾填埋场对周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对该生活垃圾填埋场周边土壤和地下水进行采样分析。同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开展评价。结果表明:该垃圾填埋场周边土壤及地下水质量均达到《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第二类用地筛选值及《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Ⅲ类标准要求。填埋场周边土壤及地下水均未受到污染,土壤污染程度为安全,地下水污染程度为合格。
 
  关键词: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壤,地下水,现状评价
 
  0引言
 
  生活垃圾是城镇居民日常生活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是城镇化的必然产物[1]。目前,我国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填埋、焚烧、堆肥以及堆放简易处理等。其中,60%以上的生活垃圾采用填埋法进行处理[2]。填埋法处理生活垃圾的优点是技术成熟且处理成本低,缺点是占地面积大,填埋过程产生的渗滤液可能对土壤和地下水产生污染[3]。
 
  文章针对某生活垃圾填埋场周边土壤和地下水进行了采样分析,了解该填埋场土壤、地下水环境现状,识别填埋场土壤、地下水污染环境风险。
 
  1项目概况
 
  1.1垃圾填埋场概况
 
  本次研究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属于山谷型填埋场,始建于2011年6月,设计库容为180万m3,可填埋垃圾约144万t,处理对象为城市生活垃圾,设计服务年限为25 a,2023年已完成封场。
 
  填埋场地处皖南山区向沿江丘陵平原过渡地带,场地主要地层中第1层为种植土和层卵石,第2层为全风化砾岩,第3层为强风化砾岩。地下水类型为红层裂隙水,地下水流向为东北向西南。
 
  1.2样点布设与样品采集
 
  本项目土壤和地下水监测布点方案参照《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T 16889—2008)、《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GB/T 18772—2017)、《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和《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164—2020)等相关要求进行设置[4]。
 
  1.2.1土壤布点数量和位置
 
  本次研究布置了6个土壤监测点(S1—S6),在填埋场上游布置1个对照监测点,填埋区两侧各布置1个监测点,填埋区下游布置1个监测点,渗滤液收集池下游布置1个监测点,整个厂区下游布置1个监测点。S1土壤钻探深度为0.8 m,S2土壤钻探深度为0.6 m,S3土壤钻探深度为0.5 m,S4土壤钻探深度为2.5 m,S5土壤钻探深度为4.5 m,S6土壤钻探深度为2.5 m。
 
  1.2.2地下水布点数量和位置
 
  本次研究布置了4口地下水监测井,其中,上游对照点1口,污染扩散监测井3口。填埋场上游布设1个监测点,填埋场周边布设3个监测点,在垂直地下水流向填埋场两侧各布设1个监测点,在填埋场的地下水下游方向布设1个监测点。
 
  实际采集土壤样品共计11份、地下水样品共计4份,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分析。
 
  1.3监测参数
 
  土壤检测参数为《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基本项目以及pH值,共计46项。地下水检测参数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分类指标中的pH值、铁、锰、铜和锌等项目,共计37项。
 
  1.4评价方法
 
  1.4.1单因子污染指数法
 
  单因子污染指数法是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方法之一,可以确定主要的污染物及其危害程度[5],计算公式如式(1):
 
\
 
       式中:Ci为污染物i的实测质量浓度;Si为污染物i质量浓度的标准评价值;Pi为污染物i的单因子污染指数。
 
  根据Pi值大小,可明确是否受到污染。Pi≤1,表示区域内土壤及地下水未受到污染。Pi>1,表示区域内土壤及地下水受到污染。
 
  1.4.2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
 
  内梅罗指数法也是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方法之一,能够综合考虑多个因子的影响[6],计算公式如式(2):
 
\
 
  式中:Pi均为采样点i所有污染指数平均值;Pi,max为采样点i污染物污染指数最大值;Pi综为采样点i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
 
  根据Pi综值的大小,将土壤污染程度分为5级[7],地下水污染程度分为4级[8],具体如表1所示。
 
\
 
  2检测结果
 
  2.1土壤检测结果
 
  本次调查土壤样品所有检测项目均未出现超标现象,检出项目为砷、镉、铜、铅、汞和镍,六价铬、半挥发性有机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指标均为未检出。土壤样品的pH值范围在5.5~6.9之间,砷检出浓度(本节“浓度”均指“质量分数”)为7.7~33.8 mg/kg,镉检出浓度为0.13~1.18 mg/kg,铜检出浓度为9.5~23.9 mg/kg,铅检出浓度为17~34 mg/kg,汞检出浓度为0.006~0.396 mg/kg,镍检出浓度为10~23 mg/kg,各样品检出结果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第二类用地筛选值。
 
  2.2地下水检测结果
 
  本次调查的地下水样品所有检测项目均未出现超标现象,检出项目为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铁、铜、锌和铝等12项指标,检出结果均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Ⅲ类标准值。所有地下水监测点位中挥发性酚类、镉、六价铬和三氯甲烷等24项指标均未检出。
 
  3环境现状评价
 
  3.1土壤环境现状评价
 
  经统计分析,各土壤监测点位所有检测参数单因子污染指数Pi均小于1,最大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0.40,各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0.7,如表2所示。表明填埋场周边土壤未受到污染,土壤污染程度为安全。
 
 \
 
  3.2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
 
  经统计分析,各地下水监测点所有检测参数单因子污染指数Pi均小于1,最大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0.60,各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1,表明填埋场周边地下水未受到污染,地下水污染程度为合格。地下水监测点位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结果如表3所示。
 
 \
 
  4结语
 
  根据调查评估结果可知,该垃圾填埋场周边土壤及地下水检测参数均满足相应标准限值要求,填埋场周边土壤及地下水均未受到污染,土壤污染程度为安全,地下水污染程度为合格。
 
  参考文献
 
  [1]胡雅娟.城市垃圾扩散现象引发的环境哲学思考[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8.
 
  [2]李文灏.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发展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9,31(1):196.
 
  [3]李婧,陈森,周艳文,等.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3):75-78.
 
  [4]张问问.某工业园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方案编制实例分析[J].广州化工,2023,51(10):105-107.
 
  [5]王世明.上海市某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壤和地下水现状评价[J].广东化工,2022,49(14):142-144.
 
  [6]马艺铭.垃圾填埋场周边土壤及地下水环境污染风险研究[D].阜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21.
 
  [7]李翰青,陈莹,邓娟.重庆市某生活垃圾填埋场周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J].绿色科技,2022,24(12):147-150.
 
  [8]王凯莹,厉晓飞,李宽宽,等.北方某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壤和地下水现状评价[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4):7-8.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ligonglunwen/8159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