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属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通过有效整合土地资源并合理优化配置利用,能够在提高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率的同时,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专业化生产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稳定性,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尤其是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的关键时期,我国迫切需要对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提质增效。目前,基层地区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工作正如火如荼进行,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呈现出诸多的问题。为提升基层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水平,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现存问题迫在眉睫。本文以大纵湖镇为例,概述了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现状;分析了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问题;探讨了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现状,问题,对策建议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劳动力选择进城务工,导致农村人口数量明显减少,而且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甚至产生“空心村”,“谁来种地、如何种地”成为热议的话题。大纵湖镇是农业大镇,近年来农业农村部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模式,多方位打破现阶段小农户分散经营工作存在的困局并提高其生产效率,带动农业农村向着现代化方向不断进步。但是从现有农业生产机制及社会化管理方案应用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结构性供需失衡问题突出、服务供需环节衔接不足等,因此要求相关工作者主动对现阶段存在的各类问题开展更具针对性的处理。
1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现状
1.1现状
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行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模式,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促进农业强国建设的有效手段。我国强调,要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及核心竞争力。大纵湖镇地处盐都区西南部,其总面积为13000hm2,其中可耕地面积为6000hm2,粮食播种面积达到了5万~6万亩,人口为7.06万,是典型的人口大县和农业大县。近年来,大纵湖镇深入贯彻“三农”及安徽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探索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路径,以承接农业生产全托管、单环节托管、重点环节托管服务为切入点,引导小农户广泛接受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衔接,加快推进农业强镇建设,确保粮食颗粒归仓[1]。
1.2做法
1.2.1积极宣传培训
大纵湖镇农业农村部门通过在乡村开展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单页,为基层干部和民众、服务主体宣传讲解与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相关的政策与内容,并在农忙季节通过深入现场进行观摩、召开现场会议等方式,落实培训工作,提高各方参与积极性。
1.2.2示范引领带动
大纵湖镇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制定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专项工作方案,吸引农户参与其中。首先,通过选取农耕机械多、农作物种植面积大的村开展试点活动,打造示范地块。其次,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中,实行对机械设备、种子、肥药的统一化供应,降低作业成本和采购成本,提高农户参与托管服务的积极性[2]。最后,通过定期开展培训会、观摩会、座谈会,提升社会及民众对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的认可度。
1.2.3托管模式多样
大纵湖镇在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中,制定了多样化的托管服务模式。例如,合作社+农机手+农户的模式,由村集体带领合作社统一对接农机手、农户,合作社通过租赁相应的农机设备,为农户提供服务,避免农户重复购机,提高资源利用率,该模式在大纵湖镇深受欢迎。土地入股型托管模式是指农户将承包地入股给村集体合作社,合作社通过自行开展服务或者和服务组织对接开展服务,经营所得归属合作社,合作社向农户分红。
1.3成效
1.3.1服务质效显著提升
大纵湖镇通过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模式,重点为小农户提供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小农户、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参与热情,使得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也极大地解决了农村劳动力资源匮乏的困境,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为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衔接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3]。
1.3.2推动适度规模经营
大纵湖镇通过积极引导小农户和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主体相对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集中成片的生产托管,降低了经营成本,解决了土地小而分散的问题,为农业生产适度规模化经营发展奠定了有利的基础。
1.3.3粮食综合产能提升
大纵湖镇在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环节,通过大力推广应用粮食绿色化、优质化、高效化生产技术,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秸秆粉碎还田技术、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等,有效改善了土壤质量和粮食生产环境,使得粮食产能明显提升。
1.3.4实现了多方共赢
大纵湖镇积极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实现了对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充分利用大型农机设备开展集中连片的社会化服务作业,使得农业生产更加便利化,也降低了社会化服务组织转场成本,业务量明显增加,促进了粮食生产节本增效目标的实现[4]。
1.3.5种地务工两不误
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模式下,劳动力得到了解放,将土地托管给社会化组织经营,促使更多的劳动力脱离土地,投入第二、第三产业,在享受农业补贴的同时,能够赚取更多的薪资,真正实现了离乡不丢地、务工双收益的双赢局面。
2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存在的问题
2.1结构性供需失衡问题突出
目前,农业生产广泛存在供给结构失衡情况,其中相对具有代表性的情况便是服务流程供给超出实际需求。但是其他环节存在资源供给不达标的问题,无法实现全程化的托管服务。服务供给质量结构不均衡,目前,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环节主要以低端化、单一化的服务供给为主,缺少优质化的服务供给,这就诱发了不必要的竞争问题,并降低当前服务工作的供给质量。
2.2多元化服务主体参与激励不足
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中所涉及的社会化服务主体种类较多,如集体经济组织、农业企业、合作社等。当前,多元化的社会化服务主体所受到的激励并不一致,部分小规模的服务主体,极易遭受排挤,尤其是一些规模虽小但具备较高亲农度的本土服务主体,极易在竞争中淘汰。同时,招投标方式过于简单化,致使具备一定规模的服务主体出现了短期的投机行为,如为了补贴而进行短期化的服务。此外,集体经济组织参与服务项目的激励不足,致使其并不愿意主动对外联系一些服务主体,也降低了对内组织农户参与社会化托管服务的积极性。
2.3服务供需环节衔接不足
首先,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项目多采取的是从上到下的实施方法,服务主体只能够被动地接受一些服务项目,致使供需匹配缺乏精准性。其次,服务补贴方面存在服务供给不足、服务供给饱和共存的现象。大纵湖镇对于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的补贴大多局限在耕、种、防、收等方面,补贴范围较狭窄,无法满足全程化的服务需求[5]。最后,服务主体和小农户衔接难度较大,服务主体更愿意为规模化的经营主体服务。
2.4配套措施和政策不完善
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项目尚未实现全过程的监督控制,极易出现赶工期、随意使用项目资金的现象。项目验收环节工作量大、环节众多、验收方式不先进,这就影响了项目验收效率和质量。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项目配套保障措施并不完善,目前所推进的耕地保护补贴及粮食生产津贴与农业生产需求之间存在较高的偏差,进而无法适配当前生产主体的各项需求,亟须更多、更加系统性的政策予以支持。
2.5专业化的服务人才队伍匮乏
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项目的实施,对服务人才队伍的能力、水平、素质均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当前大纵湖镇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领域专业人才非常匮乏,尤其是农机维修保养人才、农机操作手、农产品深加工人才、电子商务人才等,无法很好地满足新时期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发展需求。
3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对策建议
3.1强化服务主体能力建设
构建多元化服务主体培训方案,将具备实际应用效益的示范评定活动整合到其中,以此来筛选出重点扶持对象。要积极鼓励服务主体发挥技术优势并开展土地流转工作和农业规模化经营工作,通过社会化托管服务和农业经营双重收入,促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主体可持续发展。要加强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构建合作机制,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整合服务资源,推动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朝全程“保姆式”的领域发展。
3.2促进社会化服务供需高效匹配
首先,要畅通服务需求表达渠道,构建服务需求征集、表达机制,推进服务信息平台建设,积极鼓励服务对象利用平台发布服务需求,实现“订单式”服务。其次,要完善供需对接制度,为服务市场的良性发展奠定有利的基础。最后,建立小农户服务带动机制,服务主体可居间协调经济组织、合作社,为小农户提供服务,使其从中受益。
3.3激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多维度参与
首先,构建服务主体和集体经济组织利益联结机制,制定居间服务费、组织协调工作费,鼓励集体经济组织,促使其积极主动联系服务主体和农户。其次,积极鼓励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合作、自营等多种方式参与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项目。最后,发挥集体经济组织的监管作用,将集体经济组织纳入服务质量监管主体,提升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的质效。
3.4优化社会化服务监管机制
首先,构建动态化监督机制,加大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过程的监管力度,根据现实状况提出有效的优化措施和建议,防止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内容走偏。其次,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监管环节,如云计算技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提升服务质量监管标准化水平[6]。最后,构建服务绩效评价制度,认真做好对各类服务对象服务项目的满意度测评工作,以此为基础衡量服务质量。
3.5强化社会化服务保障支撑
首先,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构建以中央为主,以地方为辅的财政支持体系,保证中央财政资金投入的稳定性,并设置地方专项资金用于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重点补贴薄弱环节,满足资金需求。其次,要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积极制定并实施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行业规范,不定期做好对服务主体的技术指导与培训工作。要定期开发适合服务主体的金融产品,积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为农业服务主体、设施提供更多的金融资金,充分利用资金,为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行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合力促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的提升[7]。
3.6组建专业化服务人才队伍
为更好地保障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工作的持续化、高效化开展,建立一支专业化、复合型服务人才队伍非常重要。要加强对优秀人才的引进,面向高校、社会公开招聘人才,严格考核,择优录取,确保其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与水平、丰富的经验,提高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组织的管理服务效率和水平。要定期做好人员培训工作,积极鼓励农业技术人才、机械人才参与培训,促使其转变为职业农民[8]。要积极鼓励青年人才到农村创业和就业,为新时期农业产业发展助力。只有畅通服务人才引进和培训机制,并有计划地开展服务组织和人员的培训工作,才能够培养出一批真正懂业务、会管理、善经营的服务带头人,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项目,保障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项目可持续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大纵湖镇是农业大镇,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模式是大势所趋。针对当前大纵湖镇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所暴露出的各项问题,农业农村部门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有效性的解决对策。本文提出了可行性的意见、建议,以提升大纵湖镇农业生产社会化托管服务水平,推动大纵湖镇农业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确保粮食安全、稳定,助推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王金辉,芦千文.山东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发展成效与思考[J].中国农技推广,2024,40(02):10-14.
[2]吴小青.示范托管优势提升现代农业——记浦城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临江镇城墙畈展示基地[J].中国农民合作社,2023,(07):71-72.
[3]吴英姿.铁岭县2022年度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托管项目实施情况[J].新农业,2023,(11):70-72.
[4]秦伟.东营市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发展的问题和研究[D].淄博:山东理工大学,2024.
[5]张云鹤,赵亮.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解决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痛点——以安徽省宿州市为例[J].中南农业科技,2023,44(05):105-108+112.
[6]郭明.浅谈山西农业生产托管为民解难题——以平陆县农业生产托管为例[J].农村实用技术,2023,(04):22-23.
[7]林慧茹.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模式探索——以福建省尤溪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项目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22,28(05):33-34+58.
[8]蔡岸雯.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地生产模式比较研究[J].山西农经,2024,(18):116-119.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ligonglunwen/81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