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理工论文 > 正文

冶金机械设备的质量管理及维护措施论文

发布时间:2024-11-28 17:58:5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随着冶金行业的快速发展,冶金机械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设备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冶金生产的安全、效率和成本,也是提高企业效益的关键。因此,对冶金机械设备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及维护,是切实提高设备性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举措。然而,对于冶金机械设备而言,其所处的环境相对苛刻,对质量管理以及维护有着高要求、高标准,若不注意管理与维护,极易给冶金机械设备带来很大的损坏,所以,持续提升冶金机械设备的运行质量和效益是重要研究课题,这对于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和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冶金机械设备,质量管理,维护措施
 
  随着时代的进步,冶金工业也在快速发展,给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冶金机械设备是冶金企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设备,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运行状况和经济效益,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养护,提升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防止由于复杂的工作环境而对设备的正常运转产生不利影响。
 
  1冶金机械设备管理概述及原则
 
  1.1概述
 
  冶金机械设备的管理既包括冶金企业设备的采购、运输、存储等方面的管理,也囊括了设备因运行周期较长而导致的零部件损坏、设备故障等方面。在实施设备管理工作时,除了要做好运行前的前期准备工作外,还要做好设备在安装和维修期间的管理工作。
 
  从管理实践来看,强化对冶金企业机器设备的管理,是保证企业正常生产、持续改善生产力、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而定期对冶金机械设备进行养护,能使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推进企业生产活动按照计划目标顺利进行。反之,倘若冶金机械设备一旦出现了重大的损坏,不仅会对企业的生产造成很大的伤害,而且还会导致大量的能源损失。

\
 
  1.2管理原则
 
  由于冶金机械设备在冶金企业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引进设备所需的费用也相对较高,同时各项管理和维护工作也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使其达到均衡,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不断提高冶金机械设备的质量管理和维修水平。
 
  实际执行过程中,设备管理的原则包括:①清洁原则,任何在运转中的机械,都有可能沾染上粉尘,在进行质量管理和维修时,要尽量降低粉尘,保证设备不受粉尘污染,平稳地运转;②润滑原则,要科学、合理地加入润滑油,以避免机械磨损过大,使其处于最佳工作条件;③定期检查原则,通常情况下,冶金机械的工作周期很长,负载也很大,所以技术人员要按照其使用频率来制订一套比较严格的检查周期和维修计划,同时要确保计划的执行,通过定期检查设备及时发现设备是否存在故障隐患和安全风险等,并及时、妥善处置,避免给生产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④多层面考虑原则,冶金企业在落实质量管理和维修过程中,要从成本、环保、质量和安全等各个方面综合考虑,旨在更好地发挥管理与维护的作用[1]。
 
  2冶金机械设备质量管理与维护的现状分析
 
  2.1设备前期管理准备不充分
 
  当前,国内许多冶金企业在进行设备的预处理时,因未做好充分的准备,导致在后期的运输、储存、安装等方面,经常会出现许多的问题,直接影响了设备使用效能的发挥。探究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企业管理层对此不够重视。长此以往,势必会增加企业的资金投入,还会影响冶金机械设备的质量管理和维护效果。
 
  2.2设备维护管理不到位
 
  冶金机械设备在运行期间,因零件的损耗和老化,经常出现故障,这是由于高温、高压、电磁污染等恶劣工作环境所导致,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就要求相关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定期的维护与保养,以确保正常生产。然而,较多冶金企业对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管理不够重视,导致在日常的维护与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难以保证冶金机械设备的运行安全和运行质量。
 
  2.3设备管理制度不健全
 
  管理制度不完善或者缺乏可操作性,必然会影响管理质量,例如,冶金机械设备的润滑油可以降低零件间的摩擦,提高其使用寿命,但在实际运行中,由于缺少有效的润滑过程,导致在日常的维修与维护中出现严重的缺陷。对设备进行润滑管理,既可以减缓机械设备的腐蚀和老化,又可以使其保持最好的状态,持续减少其失效的概率。但设备的润滑管理是一件较为烦琐的工作,所以在平时的管理工作中,要有足够的耐心。
 
  2.4操作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在冶金行业的人才市场中,人才招聘机制缺乏标准化、规范化,导致冶金企业的技术人员在工作经验、技术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方面较为欠缺。也正由于这一原因,导致冶金生产操作阶段人为故障频率高发,对企业的生产运行造成了直接影响[2]。
 
  3冶金机械设备质量管理的有效策略
 
  质量管理不是单纯地对某一阶段进行管理,而是要贯彻落实到生产运行的每个阶段,以确保整个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效提升设备的工作质量。
 
  3.1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
 
  完善的设备管理体系是冶金机械设备质量管理和维修工作的保障。第一,有关工作人员要注意设备的保养,熟悉冶金机械设备管理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机械设备的性能等方面的特征,并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设备维修制度,以此来推动冶金机械设备的有关管理工作的开展。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界定冶金机械设备管理的要求。对于冶金机械设备的质量管理工作而言,企业不能一味地按照行业规范来进行,要综合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行业规范,确保管理体系的适用性、有效性,高效开展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另外,有关部门也要加大执法力度,在建立完善的相关制度后,重点管控制度的执行情况,保证管理制度作用的充分发挥。
 
  3.2明确质量管理的要点
 
  3.2.1前期管理
 
  不同的冶金企业,其冶金生产的发展方向有很大的区别,对冶金机械和设备的需求也各不一样,如果要使其本身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维修和维护费用,就必须在企业的具体条件下,做好前期的设备选型和设计,选出更符合公司发展的设备种类,从根源上减少日后设备的使用问题。
 
  首先,做到科学选择和设计机械设备的型号、类型,综合考虑企业原设备的生产状况、企业的未来发展计划和实际生产需要、设备的可靠性和适用性等多个方面,以保证后续的设备能够稳定地运行。其次,要合理地投入设备,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机械设备的使用大多是被行政部门所掌控,这就造成了前期管理和运营管理不能同步,从而导致了费用的增加,浪费大量资源[3]。对此,还需要企业结合自己的经济条件,对冶金机械和设备进行合理、合理地引入,并且把前期管理也列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有效的交流平台,让前期管理和运营管理同步开展,从而提升质量管理的效果。
 
  3.2.2安装管理
 
  冶金机械设备作为冶金工业中尤为重要的一种重型设备,其安装的好坏与日后的生产质量、生产进程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务必要保证设备的安装质量,做好这一阶段的质量把控,将其放在首位。
 
  首先,要取得设备的使用权,从合法的渠道采购设备,并在设备购置和安装之前,经过严格的检验,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是合格的;其次,动态地把握和记录冶金机械设备的安装状况,安装工程师要按照图纸的规定来做好安装过程,确保安装后的设备精度;最后,进行安装状态检测,其中,设备的使用年限、维修年限、使用影响因素等是重点掌握内容,当安装作业按照既定规范要求完成之后,要对所有的数据进行分类,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数据,为以后的设备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据,以便于开展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
 
  3.2.3阶段管理
 
  由于冶金行业的严酷环境,以及长时间的高频率运转,使得其在服役期间极易发生操作故障,因此,应针对具体的情况,采取分阶段的管理和维修措施,将失效问题给生产带来的冲击降到最低。如果冶金机械设备停止工作,技术人员可以加强监督,对其实际状况进行动态监控,将全部数据汇总形成详尽的报告,以此来排除安全隐患。
 
  在设备正常运转时,要根据不同的阶段对各个操作参数进行分析,如果发现参数不符合有关标准,就要进行细致的检测,通过对比,找出造成偏差的主要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这样可以缩短故障维修所耗费的时间,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更好地利用冶金企业的资本费用[4]。
 
  3.2.4润滑管理
 
  由冶金机械设备的工作环境决定,设备损耗相对较大,从而大幅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此时,设备管理人员要安排修理人员或操作员对机械设备进行适量地补充润滑油,目的是减少设备在运转时不需要的摩擦,降低损耗,给设备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在选用润滑剂时,要根据冶金机械设备的具体条件和工作环境,使润滑剂的积极作用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防止不合格的润滑剂流入机器中,引起反作用,造成机械零件的损伤。

\
 
  4冶金机械设备的维护措施
 
  冶金机械设备工作在比较恶劣的工作环境中,加之长时间的高强度高负荷运行,使得设备极易发生磨损,从而引起各类故障,如果要降低磨损对设备的运行造成的影响,提高设备的服役寿命,就需要采取合适有效的维修措施,为其安全、稳定地运行提供有利的条件。

       4.1强化日常维护
 
  日常维护工作的首要目标,就是要降低设备的损失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设备的操作状况,采取相应的对策和对策,杜绝隐患,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第一,工作人员要按照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使用要求等,详细记录相关信息,通过比对以往资料与应用程序、线路管道等实际情况,客观判断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和标准,对于其中不正常的地方,要及时报告;第二,要注意把控给冶金机械装置上加润滑油的时间,确保所有管路畅通,这是因为生产现场粉尘比较多,所以需要由管理者进行定期的清洁和保养,做好安全保护措施,确保内外零件都没有出现质量和破损的情况;第三,对净化设备来说,内部和外部都应保持没有灰尘、没有腐蚀,按照有关标准和要求,对输油、油线、油毡等进行标识,确保管道的清洁畅通,将员工的疏漏降到最低,让一切工作都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提高日常维护的能力。
 
  4.2完善设备维护制度
 
  制度始终是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和保证。缺少严格的制度,维修人员容易产生懈怠、工作懈怠等现象,不能为冶金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提供良好的环境。因此,冶金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现有的制度进行分析,贯彻维护为主、维修为辅、有效预防的思想,将各种维修要求、人员职责、维修周期等都写在制度里,给员工的工作提供具体的参考。
 
  此外,为了确保各种制度的实施效果,还需要实行问责制和巡回制度,两者相辅相成,将巡回、检查、维护的具体职责落实到每个班组的个人,使其对工作有清晰的认识,并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特别是要加强员工的责任心,避免以后发生推卸责任的现象,从而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5]。要特别注意的是,有必要建立起激励机制、奖惩机制和监督机制,对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对于企业发展有帮助的员工要给予奖励,失职、工作失职的员工进行惩罚,赏罚分明,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
 
  4.3注重使用过程的维护
 
  冶金机械设备在生产中产生的各种数据,是设备工作状态的直接反映。所以,企业应该配备专业的维修人员,做好设备在生产中的维修和管理工作,保证设备处于更为平稳的状态。详细的数据记录,是评定设备运行状态的前提,在此阶段要对程序装置、管道、线路等是否存在损坏、不畅通等问题进行重点检查,逐步完善机械设备维护档案,以高效率开展后续的维护工作。另外,要挑选专业的技术人员,组建一支高精尖的巡检团队,团队中的成员,主要负责检查和维修各类冶金机械设备。
 
  相比其他类型的设备而言,冶金机械设备的维修难度更大,加上现代自动化设备数量的大幅增加,当机械设备出现运行故障时,可以进行自动化的故障检测。在运行中的设备,通过对生产情况、产品质量、参数读取和测量等方式,就可以初步掌握设备的操作过程,一旦出现异常,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设备故障带来的经济损失。
 
  5结语
 
  综上所述,冶金行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机械设备则是保障冶金企业有序、高效生产的关键要素,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产效率,也与工业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冶金工业的蓬勃发展,对冶金机械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要想更好地提升冶金机械设备的管理水平,强化落实对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是使其质量管理与维护水平持续提升的有效举措,营造安全可靠的生产环境,保障冶金企业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张彬,董志刚,赵庆宝,等.冶金机械设备的质量管理和维护分析[J].山东冶金,2023,45(3):79-80.
 
  [2]于新华.冶金机械设备的质量管理与维护策略[J].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2022(18):115-117.
 
  [3]罗照军.冶金机械设备的质量管理与维护分析[J].冶金管理,2021(1):52-53.
 
  [4]李杨.冶金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策略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9(11):208.
 
  [5]马瑞鹏.冶金机械设备的质量管理与维护分析[J].冶金与材料,2022,42(1):169-170.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ligonglunwen/7991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