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理工论文 > 正文

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布局优化支撑能源产业集群发展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8-02 11:00:5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以能源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探讨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如何布局推动能源产业发展。以数据分析手段,量化评价新疆学科专业布局与能源产业集群发展之间的适应性水平,并提出优化调整对策建议。文章结合新疆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特殊需求,提出符合新疆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能源产业集群发展趋势的学科专业布局方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通过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来实现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具体路径。研究意义是促进新疆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推动能源产业集群发展集群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实现新疆经济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关键词:能源产业;集群发展;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布局;产业协同发展

  0引言

  新疆是中国能源战略的重要支点,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地带,拥有丰富的能源储备和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国家对新疆地区经济的重视和支持,能源产业集群发展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布局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和效益,并且对该地区的经济社会进步有着支持和引导的作用[1-3]。因此,研究服务能源产业集群的自治区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布局和内涵建设,不仅有利于促进新疆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也有利于推动能源产业集群发展集群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更有利于保障新疆经济社会的稳定和持久安全。基于此,本文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以数据分析为方法,以能源产业集群发展集群为对象,对自治区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布局与能源产业集群发展之间的适应性水平进行量化评价,并提出相应的优化调整对策建议。

  1能源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其对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布局的需求分析

  1.1能源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在化石能源方面,新疆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占全国的20%以上,是国家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和煤炭储备基地[4]。其可再生能源资源也十分丰富,如太阳能、风能等在全国都名列前茅,是国家新能源开发利用的重点区域[5-6]。

  能源产业集群发展集群面临着转型升级和碳达峰碳中和的双重任务和挑战。在转型升级方面,要适应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改变发展方式,调整生产消费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加速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新疆从能源大区到能源强区的转变[7-8]。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能源产业集群发展集群要落实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稳妥推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提高新能源消纳和外送能力,加强碳排放监测和管理,积极参与国家碳市场建设,探索低碳发展模式。同时,能源产业集群发展集群也要应对一些现实困难和挑战,如新能源消纳和外送的瓶颈、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的技术难题、能源产业创新发展的支撑不足、能源体制机制的改革不够深入等[9-10]。

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布局优化支撑能源产业集群发展研究论文

  1.2能源产业集群发展集群对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布局的需求

  1.2.1人才需求


  能源产业集群发展集群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高端化、创新化的,需要培养以下几类人才[11]:

  (1)能源开采与加工方面的人才。需掌握油气勘探开发、煤炭开采利用、具备新能源开发利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着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地质环境和市场环境,保障新疆能源资源的有效开发和高效利用。相关的学科专业包括地质工程、采矿工程、煤化工技术、地球物理学、风力发电技术、油气田开发工程、太阳能工程等。

  (2)能源转化与存储方面的人才。需掌握石油化工、现代煤化工、新材料、储能、氢能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着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推动能源产业集群发展向下游延伸,提高新疆能源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3)能源管理与服务方面的人才。需掌握能源经济、能源政策、能源法律、能源安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强的分析判断和协调沟通能力,能够为能源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有效的管理和服务支持,促进能源产业集群发展与国内外市场的对接和合作。

  1.2.2技术需求

  能源产业集群发展集群对技术的需求是前沿化、交叉化、协同化的。具体而言,需要培养以下几类技术:

  (1)智慧化技术。这类技术包括智慧矿山建设、智能化开采、智慧管网建设、智慧电网建设等方面的技术,目的是提高能源产业集群的数字化水平,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整合,提升能源产业集群发展的安全性、效率性和可持续性。相关的学科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

  (2)绿色化技术。这类技术包括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碳捕集与利用技术、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技术等方面的技术,旨在降低能源产业集群发展的环境影响,实现能源生产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推动能源产业集群发展的绿色转型和低碳发展。相关的学科专业包括,环境工程、生态学、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等。

  (3)创新化技术。这类技术包括新能源新材料开发技术、能源转换与存储技术、能源系统优化与集成技术等方面的技术,旨在提升能源产业集群发展的创新驱动能力,实现能源资源与产品的高附加值转化,推动能源产业集群发展的创新发展和优质发展。相关的学科专业包括物理学、化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储能科学与技术等。

  1.3能源产业集群发展对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布局的影响

  能源产业集群发展对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布局有指导意义。一是学科优化调整布局,遵循学科内外部发展逻辑相融合、多元主体共建设、多种因素共平衡的原则,对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进行系统、全局和前瞻性的思考,通过优化科类结构、增加交叉融合学科、强化应用导向学科、突出区域特色学科等行为来实现;二是学科与产业协同发展,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交流、促进产学研用融合、推动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人才等;三是学科与社会共同进步,关注社会问题和民生需求、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传播先进文化和价值理念、引领社会风尚和道德风尚等。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布局应与能源产业集群发展同步协调、互动联动、共担社会责任和使命。

  2自治区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布局现状及其对能源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撑分析

  在西部地区,新疆的经济发展迅速,高等教育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远超西部各省。据统计数据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最高,已达到50.06%。这意味着新疆高校教育将会迎来大变局,新疆高等教育的优化也将影响能源产业集群发展。本文将讨论新疆高等教育供给结构和能源产业集群发展之间将会如何相互影响。

  2.1新疆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现状

  截至2023年6月,新疆有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分别为18所和36所,18所本科院校共设置了225种本科专业,新疆本科专业和全国高校所设置专业(以下简称《专业目录》)。《专业目录》中所录入专业对比如图1所示。

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布局优化支撑能源产业集群发展研究论文

  由已得出的数据可知新疆工科专业数目最多,而且大部分和能源相关,说明新疆能源产业集群发展对于能源服务型人才的需求。新疆工科专业中能源相关专业较其他地区有显著的区别,这和新疆的地理环境有关。新疆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刺激了新疆培养能源产业相关人才的需求。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高校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以2023年本科生招生数据为例,可以看出新疆本科招收能源相关专业人才需求量巨大。由此可见研究教育结构和能源产业集群发展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

  2.2新疆高等教育供给结构

  高等教育供给结构从以下三个方面探究:层次结构,指的是高等教育中的学历层次分别为专科、本科、研究生;布局结构,指的是新疆高校分布状况和师资力量;学科专业结构,高等教育中根据学生所学的学科知识不同,所划分的不同专业,像工科、理科、文科、医科等。

  2.2.1供给结构整体

  据统计新疆的毛入学率从2009年到2021年呈现不断增长趋势,从2009年仅有20%到2020年接近50%,新疆高等教育已经达到大众化阶段水平,且高等教育趋势继续呈上升状态并较为稳定,预测2025年以后新疆全省将达到大众教育阶段。这与新疆能源产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说明新疆高校教育情况正在明显改善。由此可分析得出新疆教育状况正在不断改善,随着新疆能源之城的准确定位发展,稳中向好的高等教育必然会和能源产业集群发展相辅相成。

  2.2.2布局结构

  据统计北疆高校数远远高于南疆,其中北疆高校主要集中分布在乌鲁木齐市,共有24所,南疆高校主要集中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共有4所,新疆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的调整也顺应了新疆能源产业集群发展。以克拉玛依为例2015年该地区新建一所理工类双一流高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这与克拉玛依这座石油之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能源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催生了一批新的高校以及专业服务于能源产业集群发展。

  2.2.3层次结构

  表1为2010—2020年新疆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情况。研究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主要从学历层次研究,分别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

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布局优化支撑能源产业集群发展研究论文

  从表中统计的数据可以看专科和本科教育招生规模逐渐持平,研究生招生数逐渐增加。从在校生人数角度分析,学历层次人数均增长缓慢,但本科生在校生人数呈现逐年下降趋势。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能源产业相关高等教育人才也随之发展。

  2.3学科专业结构

  学科专业结构包括不同专业像工科、理科、文科、医科等。新疆普通高校共有62所,其中新疆高校中综合类大学和理工类高校分别为21所和23所占总量的约71%,由此可见新疆对工科人才的需求,这与新疆作为能源之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以新疆大学为例,新疆大学下属二级学院地质与矿业学院分别设置了资源勘察工程、地质工程、采矿工程等专业,以满足能源产业集群发展的人才储备。新疆地区开展研究新疆高等教育供给结构和能源产业集群发展的必要性,并探究新疆高等教育对能源产业集群发展的积极影响。

  3优化调整自治区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布局和内涵建设的建议

  为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布局,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入推进新时代新疆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改革,现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1)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以服务国家发展、突出优势特色、强化协同联动为工作原则,推动高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深化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自主性和质量,建设高水平高等教育体系;

  (2)结合新疆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特殊需求,制定符合新疆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能源产业集群发展趋势的学科专业布局方案,坚持以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建设为引领,稳固基础学科专业发展基础,深化重点产业领域学科专业创新发展;

  (3)针对新疆重点产业链的发展,加快高等学校专业布局优化调整,设立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撤销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推动现有学科专业改造升级和交叉融合。

  4结语

  (1)能源产业集群发展为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布局提供了机遇和需求,促进了学科专业的多样化、高端化、创新化和前沿化,培养了适应能源产业发展的人才和技术;

  (2)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布局为能源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支撑和服务,推动了产学研用一体化,提升了能源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推动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低碳发展作出贡献;

  (3)能源产业集群发展与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布局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共同承担社会责任和使命,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征,陈凤菊.新疆高校本科专业结构现状及对策研究[J].昌吉学院学报,2021(3):111-116.

  [2]茹仙古丽·吾甫尔,布买热木·艾则孜.高等教育投资对新疆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现代营销(上旬刊),2022(10):124-127.

  [3]邵秀花.新疆高等教育供给结构与能源产业集群发展的适应性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22.

  [4]班鑫.西北地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22.

  [5]谢成兴,王丰效.“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动态关系—基于熵权TOPSIS和VAR模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2(4):10-15.

  [6]张明媛,闵东,陈明月.基于VAR模型的新疆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互动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21,40(4):94-102.

  [7]刘洋.新疆职业教育资源布局结构优化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21.

  [8]曹旭.新疆大学生学业成就增值及影响因素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20.

  [9]艾尼瓦尔·麦麦提艾力,奥布力·塔力普.新疆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2):83-90.

  [10]向美林,马瑞雪,戴鹏鹏.“一带一路”视阈下新疆高等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9,35(1):84-87.

  [11]李烨,陈自娇,郭勤,等.新疆高校开设能源服务型专业的必要性[J].化工管理,2022(8):58-60.

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ligonglunwen/78525.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