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理工论文 > 正文

新型复合材料在环境污染处理中的分析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3 11:55:2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有效降解有机物及避免其二次污染,提高水污染治理效果。利用共沉淀法,制备出新型复合材料RF/Fe3O4。经研究发现,RF/Fe3O4更易于在酸性条件下反应,且RF/Fe3O4对苯酚的降解性能随Fe3O4负载量的增加为先增加后降低;经过二次循环后,降解率由84%下降至77%,并在之后的二次循环中保持不变;当pH=8.2时,可实现对RF/Fe3O4产双氧水粉末的高效回收,表明RF/Fe3O4在有机物中降解效果好,绿色环保。

  关键词:新型复合材料;环境污染;RF/Fe3O4;降解性能

  0引言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水体的污染尤为严重,对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影响巨大[1]。作为主要污染源的是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而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手段有吸附法、膜分离法、离子交换法、化学处理技术及共沉淀法[2]等,其中,吸附法成本低、操作简单且无二次污染;膜分离法是利用不同组分的流体在滤膜中不同的透过性,通过滤膜的过滤完成不同组分的分离,操作简单安全且不产生相变[3];离子交换法是利用离子交换数值法对污染物进行去除;化学处理技术是利用加入化学试剂等,与水体污染物反应生成不溶物或者无毒物,并被分离出来,有化学、电化学还原法和铁氧体法[4];共沉淀法是当溶液中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阳离子,加入沉淀剂,经沉淀反应制备出含两种或者多种金属元素的复合氧化物,制备方便且快速[5],应用前景好。因此,基于间苯二酚甲醛(RF)树脂属于一种新型非金属半导体光催化剂,在水污染治理中优势显著,因此,本文应用共沉淀法,将Fe3O4负载在RF上,制备出RF/Fe3O4复合材料,有效降解有机污染物,且其粉末可通过磁性回收,避免造成二次污染,从而保证RF产双氧水的绿色环保。

  1 RF/Fe3O4的制备

  有机污染物处理技术中被广泛使用的是Fenton氧化法,其属于一种高级氧化技术[6]。但是,由于铁泥和pH的控制,造成Fenton系统处理污水的局限性。而RF树脂作为一种半导体光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的光催化效果好,且在模拟阳光照射下稳定形成H2O2,因此,本文利用共沉淀法,在RF树脂上负载Fe3O4,制备出新型复合材料RF/Fe3O4,不仅增大树脂的可回收利用性,且在有机物降解中效果好。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RF/Fe3O4,具体流程为:先在15 mL蒸馏水中加入0.1 g RF,然后加入FeCl3·6H2O(36 mmol)、FeSO4·7H2O(36 mmol),并于超声分散中分散1 h。上述流程结束后加热溶液到80℃,并在该溶液中逐滴滴入2 mL的1 mol/L氨水溶液,待3 h反应结束后收集物料,过滤洗涤到中性,此时得到Fe3O4占比为5.3%的RF/Fe3O4复合材料。

  2 RF/Fe3O4的光催化性能

  2.1 pH值的影响


  由于反应体系中的酸碱度会对Fe2+的活性产生影响,使pH值影响Fenton反应速率,因此,本文首先分析RF/Fe3O4在不同pH值下的降解情况,如图1所示。图中:ct为光照时间为t时的样品苯酚浓度,μmol/L;c0为光照前样品苯酚浓度,μmol/L。

  在酸性条件下,RF/Fe3O4更易于反应。图1中,pH=4时的反应速率比pH=3时的降低30%;当pH=5时,由于Fe3O4的亚铁离子的活性随pH值的升高而降低,反应速率会更慢,此时反应速率仅为pH=3时的1/3,且开始急剧下降。

新型复合材料在环境污染处理中的分析应用论文

  2.2 Fe3O4负载量的影响

  通过对FeSO4·7H2O、FeCl3·6H2O的加入量进行控制,可得到不同Fe3O4负载量的RF/Fe3O4,因此,本文通过设计4组实验对比分析Fe3O4负载量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其中,其负载量分别为2.7%、5.3%、10.6%和15.9%,如图2所示。

新型复合材料在环境污染处理中的分析应用论文

  RF/Fe3O4对苯酚的降解性能随Fe3O4负载量的增加为先降低后增加,是因为当Fe3O4负载量低时,会降低Fe2+的含量,同时降低与H2O2反应形成的·OH;当Fe3O4负载量高时,与Fe2+参与反应的量足够,但是会在RF表面负载过多的Fe3O4,造成RF的光催化面积减少,使其活性降低,从而使形成的H2O2减少,因此,最终降低反应速率。

  2.3对降解苯酚的循环性

  光催化材料的可循环性及稳定性决定着其在实际中的可应用性,因此,本文研究当pH=3时,该复合材料的可循环性,如图3所示。

新型复合材料在环境污染处理中的分析应用论文
 

  图3中,经过2次循环后,该复合材料的降解率由84%下降至77%,略有降低;后又经2次循环后,降解率基本不受影响,这主要是由于一部分Fe3O4在RF最外层没有完全固定,随反应出现一定的脱落;后两次循环中,由于大部分Fe3O4很好地固定在RF表面,此时苯酚的降解仍保持着较高效率。经4次循环后,该复合材料仍具有一定的磁性,可利用其磁力再回收,这也就说明该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可回收性,因此,RF/Fe3O4具有绿色环保、可实现有机物的稳定降解。

  2.4 RF/Fe3O4机理分析

  RF/Fe3O4的反应机理为:在可见光作用下,RF会产生电子-空穴对,氧气被电子还原形成H2O2,并在RF表面形成,与Fe3O4中的Fe2+发生Fenton反应生成Fe3+、·OH,其中,Fe3+与氧气竞争电子,造成部分Fe3+被还原为Fe2+,并不断和H2O2反应;而·OH对苯酚进行降解,实现该复合材料的光催化作用。

  3双氧水产率的循环性能

  有相关研究[7]发现,RF在弱碱环境下的双氧水产率最高,因此,当pH=8.2弱碱性环境,反应时间为3 h时,分析该复合材料的产双氧水循环性,如图4所示。

新型复合材料在环境污染处理中的分析应用论文

  图4中,对比RF,由于Fe3O4使RF的光催化表面积减少,并使产率降低,因此,该复合材料产双氧水的速率有所降低。该复合材料的双氧水产率在经过4次循环后虽有所降低,但是产率仍较高,且留有原有的磁性,可利用磁力回收。表明RF/Fe3O4复合材料不仅拥有可磁性回收性,且极大地促进催化剂的分离,保证RF产双氧水的绿色环保。

  4结论

  为实现废水的有效处理,本文基于光催化材料的降解效率高,且可避免二次污染,利用共沉淀法,制备出新型复合材料RF/Fe3O4,并分析不同pH值、Fe3O4负载量的影响及其对苯酚的降解循环性,最后分析其对双氧水产率的循环性能。总结如下:

  1)不同pH值时,pH=4时的反应速率比pH=3时的降低30%;当pH=5时,反应速率仅为pH=3时的1/3。不同Fe3O4负载量时,RF/Fe3O4对苯酚的降解性能随Fe3O4负载量的增加为先增加后降低。经过2次循环后,对苯酚的降解率由84%下降至77%,略有降低;后又经2次循环后,降解率基本不变,表明RF/Fe3O4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可回收性。

  2)当在pH=8.2弱碱环境下,经过4次循环后RF/Fe3O4仍具有较高的产双氧水性能,可实现对具有磁性的RF/Fe3O4产双氧水粉末的高效回收,极大地促进催化剂的分离,保证RF产双氧水的绿色环保。

  参考文献

  [1]李燕萍.浅谈环境保护中的水污染治理措施[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2(1):96-99.

  [2]何晓海,提越,崔君泽,等.环境保护中的水污染治理措施[J].化工管理,2020(12):57-58.

  [3]张睿媛,王欣喻,惠玲,等.利用植物提取液制备铁基纳米粒子及其在水污染处理中的研究进展[J].环境化学,2022,41(2):683-693.

  [4]陈辉.工业水污染环境治理中的重金属监测与防治对策研究[J].山西化工,2022,42(9):156-158.

  [5]涂舜恒,郑佳玲.静电纺丝法制备纳米纤维在水体污染治理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9,46(16):244-245.

  [6]李亚,巩冠群,张英杰,等.多孔碳材料在水污染处理过程中的应用[J].应用化工,2023,52(2):524-528.

  [7]于会娟,张英杰,权泓.碳改性光催化材料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J].工业水处理,2023,43(8):38-4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ligonglunwen/7787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