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安全问题是矿山钻探施工中的重中之重,本文 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及安全事故加以分析, 同时通过D=LEC 定量评价法对其进行分级评估。在此基 础上,提出强化矿山施工安全管理认识、落实定期及不定 期安全检查制度、加大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力度、强化安 全文化及班组建设、注重先进技术的应用与融入等安全管 理及事故预防措施,实现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确保矿山安 全施工的目的。
关键词 :矿山钻探施工,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预防
矿山钻探施工大多分布在山区、荒漠等地带,作业环 境较为复杂,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高,同时具有突发性、 不确定性的特征,这也给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基于这样的情况,现场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 应对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有效识别,并做好风 险分级评估工作,进而有效根据评估情况落实合理的管控 措施。日常作业中也需要加强安全事故的预防,尽可能减 少人员伤害与财产损失。
1 矿山钻探施工中常见的风险因素及安全事故
1.1 施工环境因素
在矿山现场修建机场时,受到环境与场地的限制,需 要在悬崖或坡度较大的场地进行施工,进而导致 1 个或2 个钻塔脚处于悬空状态,若不能及时落实有效的加固措 施,则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矿山钻探施工现场有磁铁矿外露,机场设置在较为空 旷且无树木遮挡的空地上,在雷雨季节机台易受到雷电袭 击,施工过程中也会明显感受到触电感觉。
矿山钻探施工现场具有地质环境复杂、地层松散的特 点,在进行泥浆循环冲洗作业的时候,若处理不当就会导 致孔内坍塌、卡钻埋钻等孔内事故。若不及时分析事故原 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还会进一步导致连环事故的发 生,对施工现场人身及设备安全带来威胁。
1.2 机械设备因素
钻塔变形。在进行钻塔安装期间,没有及时按规定进 行变形矫正,对于部件缺失位置没有及时补充,存在部件少装漏装以及螺栓紧固性不强的问题。在施工孔内出现卡 钻埋钻等问题时,作业人员在没有进行螺栓加固的基础上 就直接强力提拔钻具, 导致螺栓滑扣以及断裂等问题。
传动皮带撕裂折断。没有针对传动装置设置有效的安 全防护装置,导致安全防护作用不明显 ;在对三角皮带进 行调节的过程中存在受力不均的问题,在长期不均匀磨损 下易造成皮带断裂,若皮带飞出还会对现场人身安全造成 威胁。
传动连接装置螺栓飞出。没有针对安全防护装置安装 相应的防护罩,导致安全防护效果不佳。相关作业人员没 有按规定对紧固件状态进行检查,导致紧固螺栓存在老化 问题, 运行期间会断裂飞出, 造成安全事故。
1.3 现场人为因素
没有穿戴安全防护用具。现场作业人员没有按规定戴 安全帽,在钻塔安装、拆卸等环节若高空坠物或紧固螺栓 等物件掉落时易导致安全事故。作业人员没按要求穿登山 鞋,鞋底打滑容易摔伤, 或被现场尖锐物体刺伤。
电路布设安全问题。作业人员在对施工现场进行照明 电路布设时,没有按规定进行施工,采用护套线或不经绝 缘直接将护套线绑在塔件上。经过长时间的摩擦后,易导 致护套线磨损引发火灾。
内燃机排气管安全。排气管位置与塔布距离较近,气 体从出口排出时有大量火星点燃塔布,进而引发火灾。同 时,作业人员没有针对排气管预留出相应的防火道,导致 排气管出口与周围杂草距离较近,大量火星会点燃杂草, 进而引发火灾。
活动工作台安全。作业人员没有对工作台进行检查, 导致防坠装置适老化损坏, 金属构件锈死, 自锁装置失灵 ; 或者活动工作台安全挂钩处理不当, 导致安全事故的出现。
钻孔安全事故。作业人员在进行钻孔作业的过程中, 存在钻孔偏斜的情况,日常作业中又疏于检查,施工期间 受到阻力影响,造成钻杆、接箍折断等安全事故。钻杆经 过长时间的使用后,易出现老化磨损的情况,在日常作业 中若不认真检查,则会进一步导致钻杆、接箍折断问题, 并引发跑钻事故。
2 矿山钻探施工风险因素与安全事故的分级评估
2.1 风险分级评估的方法
针对矿山钻探施工风险因素及可能引发的安全事故进 行分级评估, 通过D=LEC定量评价法, 其中L表示的是事 故发生的概率,E表示的是暴露于危害环境的频繁程度,C 表示的是安全事故可能引发的后果。围绕上述三方面对事 故进行综合分级评估,可以将风险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 险、一般风险以及低风险。其中,重大风险表示会造成系 统损坏及人员伤亡的风险因素 ;较大风险表示不会造成系 统损坏但会造成人员伤害的风险因素 ;一般风险表示不会 造成人员伤害但会降低系统性能的风险因素 ;低风险表示 不会造成系统损坏及人员伤亡的风险因素。L、E、C具体 的赋分情况包括事故发生概率“完全预料到”为 10分;“十 分可能”为6分;“可能但不经常”为3分;“意外,极少可能” 为 1分 ;“可预料,极少可能”为0.5分 ;“极不可能”为0.2 分 ;“实际不可能”为0.1分。暴露于危害环境的频繁程度 “连续暴露”为 10 分 ;“每天暴露”为 6 分 ;“每周暴露一 次”为 3分 ;“每月暴露一次”为2分 ;“每年暴露一次”为 1 分 ;“十分罕见暴露”为 0.5 分。安全事故可能引发的后 果“重大事故”为 100分;“较大事故”为40分;“一般事故” 为 15分 ;“较重危害”为 7分 ;“一般危害”为 3分 ;“轻微 危害”为 1分。因此, 基于D=LEC得出风险等级划分情况, D>320 时为重大风险需要进行整改 ;320>D>160 时为较 大风险需要进行控制 ;160>D>70 时为一般风险需要加强 关注 ;D<70 为低风险, 其后果可以接受。
2.2 矿山钻探施工安全事故分级评估
通过D=LEC定量评价法,对上述分析的矿山钻探施 工中常见的风险因素及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分别讨论了不 同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暴露于危害环境的频繁程度以 及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而有效对其进行分级评估。具 体的评估情况为由施工环境因素引发的机场及钻塔安全 问题,可能导致机械伤害,其L、E、C、D分别为 1、1、40、 1.风险等级为 1 ;运输道路安全问题可能导致机械伤害与 交通事故,其L、E、C、D分别为 3、2、15、90. 风险等级为 2 ;施工材料及设施安全问题,可能导致物体坍塌与打击 伤害, 其L、E、C、D 分别为 1、2、40、80. 风险等级为2 ; 机台雷电袭击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其L、E、C、D分别为 1、 2、15、30.风险等级为 1 ;钻探施工孔内安全问题可能导 致其他伤害, 其L、E、C、D分别为 1、6、3、18. 风险等级 为 1.由机械设备因素引起的钻塔变形问题可能导致物体 打击伤害, 其L、E、C、D分别为 3、3、7、63. 风险等级为 1 ;传动皮带撕裂折断可能导致机械伤害,其L、E、C、D分别为 6、6、7、252.风险等级为 3 ;传动连接装置螺栓飞 出可能导致物体打击伤害,其L、E、C、D分别为 3、3、7、 63.风险等级为 1.由现场人为因素引起的因没有穿戴安 全防护用具而导致的高处坠落及物体打击,其L、E、C、D 分别为 3、6、7、126.风险等级为2 ;电路布设安全问题易 导致触电、火灾, 其L、E、C、D 分别为 3、3、7、63. 风险 等级为 1;内燃机排气管安全问题易导致火灾, 其L、E、C、 D分别为 3、3、15、135. 风险等级为2 ;活动工作台安全问 题易导致起重伤害,其L、E、C、D分别为 1、2、15、30. 风 险等级为 1 ;钻孔安全事故易导致其他伤害,其L、E、C、 D分别为 1、6、3、18. 风险等级为 1.
结合上述分析情况来看,在矿山钻探施工过程中,易 出现机械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交通事故、触电、火 灾等多种安全事故,对于现场人员安全将造成十分严重的 威胁。因此在开展现场作业的过程中,应格外注重风险因 素及安全事故的防范,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合理有效 的安全管控措施,尽可能降低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并将 其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3 矿山钻探施工风险因素及安全事故的有效防控措施
3.1 强化矿山施工安全管理认识
为有效推进矿山钻探施工安全管理,应提升现场人员 对安全防范的重视,引导其树立起科学的安全管理认识。 首先,对于矿山施工企业来说,应在企业内部构建起完善 的钻探施工安全管理机制,引导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作 业人员等提高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积极参与到相关工作 中。例如,可以在施工现场落实环境安全监测体制,提升 现场人员对环境安全的关注 ;落实施工现场安全责任制 度,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并保证对作业人员的工 作行为进行规范与约束 ;在企业内部建立安全管理考核机 制,进而将安全管理有关内容同人员考核挂钩,提升其对 安全管理的重视,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应及时开展针对 性教育。其次, 矿山企业应针对各岗位人员开展安全教育, 引导其树立安全意识, 并掌握相应的安全防护策略。例如, 企业可以组织作业人员学习关于矿山钻探施工的法律规 定与行业规范,通过安全培训活动来转变其错误观念,增 强对施工期间风险隐患及安全事故的了解,保证可以将安 全管理放在施工生产的首要位置。最后,矿业企业还应加 强安全设备管理,保证其数量及性能可以满足矿山钻探施 工要求。日常应做好安全设备的维护与检修工作,对于不 合格的安全设备应及时处理、更换,避免因设备问题对人 身安全造成损害。对于安全设备的使用也需要加强培训,保证每一个作业人员都可以正确运用安全设备。
3.2 落实定期及不定期安全检查制度
针对矿山钻探施工的安全检查可以以定期或不定期两 种方式进行。对于定期检查来说,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展开。 一是根据地矿局规定,配合其开展相应的安全大检查工 作,通常为每半年进行一次 ;二是每季度由大队带领进行 一次安全检查 ;三是由二级单位牵头,每月开展一次安全 检查工作 ;四是由项目组负责,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工 作 ;五是每天交接班期间,开展有关于安全检查方面的工 作。而对于不定期的检查来说, 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一是在安全月前后,开展相应的安全检查工作 ;二是在年 末由大队牵头展开安全大检查 ;三是不定期进行特定安全 检查活动,包括危险化学品专项检查、车辆驾驶安全检查 等,通过一系列临时性安全检查活动来消除安全隐患。
3.3 加大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力度
开展矿山钻探施工期间,若存在设备陈旧、安全设施 不当等问题,就会导致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加大安 全生产方面的投入力度也是保证安全施工的重要前提。在 此过程中,矿山企业应针对各生产项目落实有针对性的安 全管理,构建完整的监管队伍来消除施工生产中可能存在 的安全隐患。具体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 应对钻塔安装情况进行检查,包括是否存在构件弯曲变形 问题、钻塔螺栓是否紧固 ;活动工作台安全勾是否按规定 安装 ;钢丝绳防缠绕装置是否安装完善等。其次,作业人 员应对设备安装牢固性进行检查,保证对传动部位安装防 护栏、防护罩等安全防护装置,保证传动装置螺栓安装紧 固,排气管出口位置应规定进行安全调节。再次,作业人 员到达施工现场后,应按规定穿戴保护用品,保证穿戴齐 全后才可以开始作业施工。最后,在施工现场应配备防触 电及防火装置,并在醒目位置安装安全警示标志。机台场 地的钻探材料、设备应摆放整齐,保证机台现场管理与文 明施工要求相一致。矿山企业通过对各个环节进行安全检 查,一旦发现问题应第一时间进行整改,若无法进行就地 整改, 则需要请示上级安全主管部门, 再下达整改通知后, 按规定展开整改工作,并对现场的整改情况进行汇报与备 案。综合来看,矿山企业应不断加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 加大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力度,进而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 将其转化为经济效益。
3.4 强化安全文化及班组建设
在开展矿山钻探施工过程中,矿山企业一方面应充分 开展安全文化建设,为钻探施工现场提供一个稳定的生产 环境。随着矿山施工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文化建设也提出更高要求。对于矿山企业来说,应注重 安全生产文化建设,并将其融入到各个生产环节当中。作 为生产的第一要素,矿山企业应将安全文化建设与日常作 业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地为钻探施工现场提供安全保障。 另一方面,矿山企业还需要针对钻探施工积极开展安全班 组建设,班组是施工现场的基本施工单位。为保证现场生 产安全,就需要针对各个班组进行安全建设,同时将安全 管理理念传递到每一个班组。随着矿山钻探施工的不断推 进,班组所面临的安全问题也会越来越多,在此期间应做 好对技术的严格管理,强调安全协作,积极落实“班后复 查、班中巡查、班前检查”的安全管理理念,为钻探施工现 场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3.5 注重先进技术的应用与融入
近年来,随着工业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更多先进技 术开始引入到矿山钻探施工当中,这对于现场风险预防及 安全管理也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在实际进行生产施 工的过程中,为保证安全管理水平,应格外注重先进技术 的应用,不仅提升钻探工艺的实施质量,还应进一步促进 相关生产设施及安全设备利用效率的提高。结合当前的生 产施工实践情况来看,矿山施工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 产生安全事故,其中比较突出的因素就是矿山设备问题。 因此可以将先进技术融入到设备运行过程中,提升设备运 行质量与运行效率,充分加强对现场安全因素的考量,为 钻探施工的安全推进提供保障。与此同时,为保证现场作 业安全,矿山企业还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增加技术与设备方 面的预算投入,保证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机电设备更新, 提升技术精度与设备安全性,最大限度上提升生产质量与 效率,尽可能避免因设备技术问题影响安全生产,为各个 环节的安全推进提供保障。
4 结语
综上所述, 开展矿山钻探施工期间, 易受到施工环境、 机械设备以及现场人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生成一系列风 险因素,导致钻探安全事故的出现。为实现对安全风险的 有效防控,现场人员应对其进行风险分级,并根据相应的 风险等级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在日常作业中,相关人 员也应树立科学的安全意识,将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于各个 生产环节中,进而将风险降低到可控范围内,保证矿山生 产的有序推进。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ligonglunwen/70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