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理工论文 > 正文

金属矿山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04 15:39:5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我国金属矿山点多面广,是重要的基础性产业 之一,做好金属矿山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人 民群众的财产安全,而且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矿业经济的健 康发展。随着近年来金属矿山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不断健 全,国家政府机关监管力度的增加,矿山安全生产状况得 到了很大改善,生产安全重特大事故多发、频发的现象得 到了有效遏制。笔者基于如何高效提高金属矿山企业安全 管理水平,结合多年从事金属矿山企业安全管理的经验, 分别从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 重机制、安全标准化建设、职业健康管理、应急管理体系 建设、安全管理基础工作六个方面介绍本企业在安全管理 方面形成的完整体系,为金属企业的安全管理提供依据, 指明方向。

  1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

  新《安全生产法》把“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 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三管三必须”要求写 入法律,从顶层强调了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法律职责。 同时,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 放在首位”写入法条,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方略。

  为了破解金属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中的责任划 分和体系构建难题, 本矿山企业结合实际, 全面安排部署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始终将安全生产工作放在首位, 把安 全生产工作提高到讲政治的高度,嵌入生产经营全过程。 全面识别并掌握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国家 标准及行业标准,发布并实施以《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为主线,涵盖安全生产考核及奖惩、安全生产管理组织 机构设置、安全生产事故管理、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 检查、危险有害因素管理、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应急预案 制定等一系列适用于金属矿山企业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尤其是针对《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详细规定了从企业 主要负责人到一线职工的安全生产职责,并严格按照责任制的要求,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科学规划、 逐级分解安全生产目标及任务,形成了安全生产责任“横 向到底、纵向到边”的全链条责任模式,真正做到“安全 生产人人都是主角,没有旁观者”。另外,通过目标考核、 过程考核, 将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情况与薪酬考核、职务 晋升、职称评聘等挂钩, 切实增强全员安全生产的主动意 识和内生动力。
\

  2 强化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机制

  2016 年国务院安委办相继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 大事故工作指南》《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 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意 见》,要求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 级管控,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尽快建立健全相关工 作机制和规范,完善技术工程支撑、智能化管控、第三方 专业化服务的保障措施,实现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 患自查自治,形成政府领导有力、部门监管有效、企业责 任落实、社会参与有序的工作格局,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 控能力,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本金属矿山企业在双控机 制的实现和运用方面取得成效,至今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 全事故。

  一是强化风险辨识。金属矿山矿山企业常见的风险包 括冒顶片帮、矿井透水、爆炸、物体打击、机械伤害、中毒 窒息、高处坠落、触电、车辆伤害、坍塌、滑坡、泥石流及 粉尘及噪声等伤害。风险辨识应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通 常应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对辨识出的安全风 险进行分级,该方法是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风 险进行半定量的安全评价方法,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 因素 :L(likelihood,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exposure, 人 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consequence,一旦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三者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人们 在具有潜在危险环境中作业时危险性的大小。针对评价出 来的风险制定风险控制措施,通常采用工程技术措施、管 理措施、教育培训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管理措施等 确保所有危险源风险处于受控状态。

  二是加强隐患排查治理。本金属矿山企业改变传统单 一的检查模式,采取“兄弟单位联合检查,专家指导诊断” 的模式开展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全年紧盯重 点领域、重点环节、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专项整治,对排查 出来的隐患,逐个登记建档,逐项落实整改措施,采取技 术、管理措施限期整改到位,对于一般隐患立行立改,对 于重大隐患,严格落实整改措施、资金、整改期限、责任 人及应急预案的“五到位”原则进行整改。积极开展“安全 吹哨人”活动,建立安全生产合理化奖励制度,发动全体 员工一起找隐患,对员工反映的事故隐患和不安全生产行 为以及其他安全生产合理化建议进行登记、核实、评估, 并视采纳情况给予一定奖励,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鼓励 员工积极落实岗位安全职责,促进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 落地。金属矿山作为高危行业,要特别关注自然灾害引发 的生产安全事故。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所带来 的地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对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 用,使矿山地质环境越来越恶化,从而引发各种各样的地 质环境问题。最常见的矿山地质灾害有崩塌、塌陷与地裂、 滑坡、泥石流、地热、矿震、突水,这些地质灾害极易引 发生产安全事故,严重威胁矿山工作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 全。所以矿山企业要针对当地的天气和所处的地理位置, 对地质灾害预判分析,全面提高防灾减灾和重大突发事件 的处置保障能力。

  民用爆破器材是金属矿山日常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主 要生产手段, 同时又是一个高危作业。爆破作业中有很多 不安全因素,包括爆破准备、药包加工、装药、起爆、爆 后检查等。爆破地震波、冲击波、飞石可产生对人及建筑 物的危害, 早爆和盲炮处理可引起大的生产安全事故, 所 以,加强金属矿山爆破器材和爆破作业的管理至关重要。 金属矿山企业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爆炸物品管理条例》 《爆破安全规程》《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 2006)等有关规定。另外,国家大力推进危险化学品企业 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工作,形成建立领导机构—编 制实施方案—开展全员培训—完善管理制度—划分安全 风险分析单元—辨识评估安全风险—绘制安全风险空间 分布图—制定管控措施—实施分级管控—明确隐患排查 任务—开展隐患排查—隐患排查治理—持续改进提升的 全过程跟踪模式,鼓励企业开发或者改造双重预防信息 化系统, 实现隐患排查任务和预警信息接收、现场隐患排 查情况实时上报、隐患排查任务推送、动态监测安全风险 管控措施落实、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跟踪监督、异常状态自 动预警及考核奖惩、隐患治理全过程跟踪的新型安全管理模式。

  3 推动安全标准化建设

  金属矿山企业要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作为提升安全 基础管理水平和保障能力的重要抓手。根据金属矿山企业 的业务特点和监管要求,收集和梳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 法规和标准、规程、规范,建立清单,为依法治安提供条 件、奠定基础。鼓励金属矿山企业取得安全标准化证书, 并在证书有效期内,保持安全管理高标准,严格按照《企 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地质 勘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等开展工作, 对照《金 属非金属矿产资源地质勘查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 加大自评力度定期开展“自我体检”、找准“病因”、靶向“治 疗”,逐项完善改进,保持安全标准化高质量运行。积极开 展以项目为基础的现场标准化典型示范样板的创建工作, 树立标杆典型,抓好示范引导,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和 成功做法,积极组织与其他单位开展安全生产对标,吸取 借鉴先进有益做法,着力行成“示范一个、带动行业”的创 建范围, 提升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特别强调的是要强化安全标准化成果在现场运行,防 止建设认证和运行“两张皮”,努力实现管理标准化、现场 标准化,管理标准化促进现场标准化,确定标准化成果在 生产一线落地生根、有效运行。编制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 手册及《作业现场安全绿色文明生产管理规定》,重点突出 现场安全绿色文明施工管理,包括作业现场围挡、工地大 门和施工图牌、作业防护棚、临边围挡、机械防护、物料堆 放、劳动防护等。

  4 强化职业卫生管理

  金属矿山企业中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主要有生产性 粉尘、生产性毒物、噪声、振动及不良气象条件等。这些职 业性有害因素的存在严重危及矿山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企业应加强职业危害的防治与管理,做好作业场所的职业 卫生和劳动保护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职业危害,保证 作业场所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为防止职业危害因素对 生产劳动过程中的职工的安全健康造成危害,有效预防职 业病的产生,企业应建立健全相关的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和 操作规程 ;采取湿式作业、洒水降尘等措施有效控制或降 低生产过程中粉尘、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 ;建立健全符合 卫生标准的生产卫生设施,做好卫生健康检查统计和作业 环境监测工作 ;开展经常性的安全卫生教育,提高职工职 业安全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从业人员严格实行岗前、岗中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体检,建 立健全劳动者个人职业卫生档案 ;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 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其按照 使用规范佩戴、使用。

  5 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 分,事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切实提高防范化解重 大安全风险的能力,担负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 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金属矿山企业的应急管理工作是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矿山发生生产安全 事故以后,积极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对最大限度地减少人 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尽快恢复生产、迅速稳定矿区秩序起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金属矿山企业应根据各类事故的特 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要根据组织机构和人员变 化,及时动态调整更新应急组织体系和人员,特别是金属 地下矿山企业,要针对所有井下人员进行专门的预防中毒 窒息和火灾事故的知识培训,并组织现场应急演练,提高 员工的现场应急处置能力。金属矿山企业(包括生产和建 设矿山的企业) 均应设立矿山救护队,确保救护队伍人员 具备必要的知识、技能、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做到各层 级都有明确的应急救援人员,重点岗位、重点场所设置的 应急处置卡中,要明确现场处置程序、人员和联系方式等 信息。生产规模较小、不具备单独设立矿山救护队条件的 矿山企业应设立兼职救护队,并于就近的取得三级以上资 质的矿山救护队签订有偿服务救护协议,签订救护协议的 救护队服务半径不得超过 100km。储存必要的应急救援物 资,所有应急设备、器材都要有专人进行管理,保证完好、 有效、随时可用。企业应建立应急设备、器材台账, 记录所 有设备、器材名称、型号、数量、所在位置、有效期限,还 应有管理人员姓名、联系电话,随时更换失效、过期的药 品、器材,并有相应的跟踪制度和检查措施,确保所有应 急物质完整有效。
\

  6 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安全管理基础工作是为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和有 效的执行安全管理职能,提供资料依据、基本手段和前提 条件的工作,在整个安全管理工作中占据重要位置,对提 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整体安全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金属矿山企业要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规范性建设,深入 贯彻金属矿山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 度,做好制度的贯彻执行,并结合在管理中发现的问题逐 步改善企业制度,为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地提供制度 保障。企业要系统性的规范教育培训,要将教育培训纳入 标准化中加以规范,下大力气解决基层培训的实效和质量 问题,严格执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突出新入职员工和劳 务分包队伍教育培训,所有新入职员工上岗前必须经过三 级安全教育培训,所有劳务分包队伍必须纳入本企业的安 全教育体系予以相应分包业务内容安全技能培训和交底, 保证上岗前 100%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具备岗位安全操作、 自救互救以及应急处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在进行常规化 的教育培训的同时,特别要根据金属矿山行业特点和生产 工艺流程,系统策划,将安全技术法规标准、岗位风险及 控制措施、事故案例、应急处置纳入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确保培训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对不同的工种,精准 辨明、管控的风险,保证按工种进行安全交底,保证安全 交底的有效性。严格按照《企业安全生产费用和使用管理 办法》的标准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并保证安全投入落 到实处,每年要根据实际开展的项目或工程制定安全生产 费用使用计划,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费用使用登记台账,做 到用途、金额、票据一目了然。金属矿山企业应建立标准 的基础管理台账, 规范档案的记录、整理、归档程序, 确保 归档文件齐全、完整、准确、系统。鼓励金属矿山企业建立 安全信息化系统,形成由核心控制系统、安全信息采集系 统、动态监控与预警系统、安全决策支持系统、安全管理 信息化等多部分组成的安全信息化金属非金属矿山基本 构架, 持续推动企业安全管理稳步向前。

  实践证明,通过构建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风险管 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机制、安全标准化建设、职业卫生 管理、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安全管理基础工作为核心的安 全管理“六大体系”,近年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取得重大成 就,未发生一般类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提高了企业本质安 全水平。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ligonglunwen/6851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