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理工论文 > 正文

GPS-RTK 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11-16 15:18:0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近些年,我国采矿业高速发展,各种新式的生 产设备和理念,都纷纷应用到了采矿作业中,不仅提高了 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还降低了生产作业的难度,保障了 生产人员的安全。新时期的到来,我国采矿业需要进一步 优化生产结构,积极采用精密测量仪器,提高测量数据精 准性。由于矿山地质条件复杂,干扰因素过多,导致测量 难度较大。如何确保测量精准度,保证安全生产和充分作 业的双重需求,是摆在矿山测量人员面前的难题。而在生 产实际过程中,使用 GPS-RTK 技术,能够满足这些需求。 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 GPS-RTK 技术的应用优势以及价 值,并以矿山测量作业为案例,对 GPS-RTK 技术应用进 行探讨。

  关键词 :GPS-RTK技术,矿山测量,应用方法

  信息技术的发展创新,为各行各业生产力提升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对于矿山开采行业来说,矿山测量能够 确保生产的稳定性和生产安全。将各种新信息技术应用 到矿山测量中,可以推动行业发展进步。一般来说,矿山 测量需要野外作业和井下作业,如何保证结果的精准,是 测量工作的重要决定性指标。在具体的生产作业过程中, GPS-RTK技术在矿山测量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取得良 好的应用效果,大大降低了测量人员的工作繁琐度。伴随 着技术的革新换代,GPS-RTK 测量等级越来越高,能够 实现 CM 级别的精密测量,其精准度和效果是其他同类产 品无法比拟的。因此,将其应用到矿山测量作业中,可以 发挥重要的作用。

  1 GPS-RTK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优势与价值

  1.1 GPS-RTK技术应用优势

  GPS-RTK技术分为两个部分, 一个是 GPS, 也称之为 全球定位系统。GPS 技术最初是应用于军事领域,随着经 济的快速发展,GPS 逐渐开始向其他商业领域拓展,并且 得到良好的应用效果。另一个是 RTK,而 RTK技术是指 “实时测量技术”。RTK作为近几年新出现的 GPS 定位检 测技术,其核心内容是动态检测。相较于以往的 GPS静态检测,RTK 能够实现对动态信号的检测功能,可以显著提 高被测量对象的精度,广泛应用于矿产勘探、隧道、建筑 施工中。

  当前,将 GPS-RTK 技术应用到矿山测量中,能够发 挥重要的优势 :

  (1)GPS-RTK 技术相对于其他测量技术,拥有更加 显著的实时性特征,其放样精度能够达到公分量级,显 著提高测量效果。

  (2)GPS-RTK 技术依托 RTK 测量, 可以进一步分析 测量数据结果,并找出矿产的精准位置,其检测效果比常 规方法的要提高2-3倍。

  (3)GPS-RTK技术相较于常规测量手段,在人员、物 力和资金的投入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优势,是一般手段的 三分之一。

  (4)在现场实测过程中,GPS-RTK 的测试结果是实 时的,这样就可以进行现场校核,而不需要传统的测试 方法。

  (5)GPS-RTK技术能够达到快速、高精度的要求,而且 能够实现对卫星定位数据地再获取与测量,能够将信号延 迟降到最低。

  (6)由于基准站设置简便,往往一个测量人员就能够 在同一时间完成整个系统的操作工作, 还可以实现在同一 时间设置多个移动站的功能,工作效率显著提升。因此, GPS-RTK技术测量精度的高低,决定了其整体性能和应 用环境, 测量人员需要在严格按照规范开展测量作业的情 况下, 充分保障 GPS-RTK技术的应用价值。

  1.2 GPS-RTK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价值

  在以往的矿山测量作业中,测量人员会采用一般的测 量方法和工具,比如工程测量常见的大地测量、丝网测量 等等。这些测量方法不仅精度不高,往往还需要花费大量 的人力、物力,给后续的管理和成本控制带来很大的负面 影响。而伴随着 GPS-RTK 测量技术的发展完善,将其应 用于测量数据动态监测的标准也逐步提升,越发凸显出 GPS-RTK测量技术的价值,对于改善矿山测量作业流程。

  因此,加强对 GPS-RTK测量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推广应 用,对于降低生产作业成本,优化管理质量,提高测量结 果精准性, 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

 
  2 影响GPS-RTK技术在矿山测量中应用的因素

  2.1 基准站的选择

  (1)基准站应该设置精准坐标且地点已知。如果设置 在未知点坐标, 需要确保周围条件良好。

  (2)基准站需要设置在地势高,视野开阔,无明显遮 挡物的地区,最佳设置点是能够辐射整个测量区域的中 心点。

  (3)为防止靠近北极、南极的卫星有空白区域,基准 站的天线必须设置在 GPS 接收机的北面。

  2.2 转换参数

  GPS-RTK 技术测量WGS84 坐标系中的测量点的位 置,实际应用坐标系通常是北京坐标系。由于具体的位置 参数存在差别,两个坐标系之间的坐标也有所不同。往往 会导致不同测量人员测量结果相差几十米甚至数百米。严 重的,方向位置都会弄错。因此,考虑到这一重要影响因 素,在使用 GPS-RTK技术时,首先要确定矿山的基准转换 参数。在测量过程中, 转换参数决定着测量结果的精准性, 如果误差过大, 无论如何测量, 都不能得到理想的结果。

  2.3 观测时间

  GPS 是利用接收机从卫星获取某一个地理位置信息 的 3D 坐标,从而实现定位功能。GPS 卫星在定位和信号 传输以及接受过程中,都可能产生相应的误差。而使用者 端无法消除这些误差,因此,为了提高定位系统数据精准 度,使用者还需要使用卫星星历预测,选择合适的观测节 点和实践,将 GPS 接收机的 PDOD 值(反映 GPS 卫星地 分布) ≤ 6.从而实现精准定位的要求。

  2.4 仪器设备和使用者的影响

  除了各种外部因素外,GPS-RTK技术也受到测量仪 器、仪器性能及抗干扰性等因素也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 响。同时,因为仪器设备使用者的技术能力存在差别,因 此,对于仪器设备的技术水平、工作经验、故障处理方式 和软件的运用都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为了使测量人员 更好地进行实地观测,就必须先对测量人员进行实地观 测,积极开展 GPS-RTK技术训练。

  2.5 GPS-RTK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流程

  2.5.1 GPS-RTK 技术要以控制点为中心运行

  通过应用 GPS-RTK 技术,进行矿山测量过程中,首先要在矿山区域内,找出线路控制点,再将全站仪布设在 线路控制点上,使其发挥出更好的数据信号传递功能。可 以配备经纬仪实现对矿山测量点测量工作, 提高精准度。

  2.5.2 优化测量环节, 改善 GPS-RTK 技术运行环境

  随着矿山测量技术的日益成熟,野外和矿井作业的全 站仪以及地表地物编码电子手册已经被研发出来。通过 利用大比例尺地图软件进行地图描绘,能够有利于 GPS- RTK技术的应用。近年来,野外和矿井作业中的电子地图 绘制精度也得到了极大地提升。简单地说,由于开采环境 的特点和矿井勘探的不同条件的限制, 在测量站上难以实 现对周边地质环境进行测量。同时,在作业过程中,这些 信号点可能会相互关联。因为是基准站发出的信号,所以 极易产生电弧着火等现象, 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2.5.3 注意在矿区生产中的应用

  矿场工程学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由于矿山多 为丘陵、山地地形结构,外部还有大面积的森林覆盖,因 此,国控点位密集度较低,能见度较差。这就导致一些常 规的方法无法适应当前矿区生产工艺中的需求,而利用 GPS-RTK技术则可以改变这种情况。除了上述应用方法 外,GPS-RTK技术也能在矿井工程勘察作业中,比如,利 用 GPS-RTK技术对矿区中的矿井下聚落区域进行动态监 测,并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测量,实现钻孔定位、塌落度测 量等需求, 提高矿井作业成效。


\


 
  3 GPS-RTK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策略

  GPS-RTK技术具有很好的应用优势和价值, 因此, 将 其应用在矿山测量中,能获得更加精准的数据结果。本文 就 GPS-RTK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进行讨论。

  3.1 测量区域情况

  3.1.1 地理信息

  本 文 选 定 的 矿 山 测 量 区 域 位 于 我 国 西 北 地 区 甘 肃 省 玉 门 市 境 内, 地 理 坐 标 为 97 ° 15 ′ 29 ″ ~ 97 ° 25 ′ 29 ″, 北 纬 : 40° 36′ 31″~ 40° 38′ 31″。测量区域有一条便捷的 小路与主城区相连接, 交通较为方便。

  3.1.2 地貌情况

  矿山测量区域是一片丘陵地带,整体地势较高,起 伏 明 显,海 拔 位 于 1620 ~ 1800m 左 右,相 对 高 差 为 50 ~ 100m。测量区域整体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较 少。夏季炎热少雨, 冬季寒冷干燥。平均气温在36℃以下, 最低温度为27.6℃。勘查区人口较少,南部有一条正在开采中的脉石石英矿。其中,第一级 GPS 控制点的测量、横 剖面的测量以及 1:2000 地形图的测量是此次勘探的重要 内容。本文着重对 GPS-RTK技术在本次矿区测量中的应 用进行了分析。

  3.2 GPS-RTK技术在矿区测量中的应用

  3.2.1 控制测量

  本文选择了 CGC2000 坐标系统作为此次矿山测量的 坐标系统。选择全国 1985 高程基准作为测量参考。由于测 量区域的网络条件一般,因此,选择了 GSCORS 作为原始 数据, 利用 GPS-RTK技术进行测量。按照 GPS-RTK技术 规范(CH/T2009-2010)要求,还进行现场测量、数据采取 和误差处理工作。

  3.2.2 地点的选择和埋设

  GPS 控制点之间没有通视需求,点位的选择按照 GPS-RTK 技术规范(CH/T2009-2010) 要求, 选择交通便 利、地基稳固,距离 GPS 反射目标较远,观测范围较大的 地点, 最好是测量区域中心位置。

  为了提高地点选择的效率,可以在一张 1:10000 的地 形图上进行绘制。初步确定选点后,由测量人员实地考 察,根据考察的结果,进行相应调整,最终找到一个最佳 的测量点,再进行埋设。在选择点的时候,要综合考虑控 制点的覆盖问题。本次测量一共布置了 15 个 GPS 一级控 制点, 用WTJ1-WTJ15 来表示。各测量点与高压线、信号 站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受到信号影响。表示选择 10×10×40cm 标准, 桩面上用粉笔灰标注“WTJ”编号。 在标识埋设后,上传 GPS 网络中的各个标注点地理信息 位置, 绘制成电子地图。

  3.2.3 现场调查

  在测量项目中,选择了两台高质量的 GPS 接收机, 并根据相应的技术规范要求,进行了实验模拟。在使用 GPS 接收机之前,要进行对中、整平,测量开始前和结束 后,每一次测量的天线高度都要重新复测一次,两次测量 结果之间误差要≤ 3mm,然后取二者的平均值。确定最 后的天线高度,并记录在册。通过 CGC2000 系统采集 3— 4 个 E 级的 GPS 控制点坐标,并计算出参数转换。再根据 已有的矿山资料, 对控制点进行校准, 确保结果符合技术 规范要求。

  3.3 测量地形图

  为了满足矿山测量的需求,需要对矿区进行 5 千米的 1:2000 地形测绘。本次测量的矿山位于丘陵地带,坡度 在 25°左右,因此,在进行地形测绘的过程中,需要使用 5.0m 基础等高线,将其分割成多个测绘区域,具体数量 要根据西南角坐标千米数来表示。

  在矿山测量工作中,对地形测量的基本精度有以下几 个方面的要求 :(1)在相邻的图根点,高程落差不能超过 0.1 个基础等高距离,测量点之间的最大间隔需要控制在 40m~50m, 地形图高度注释需要精确到 0.01m。(2)在矿 山测量区域中,使用数字制图技术绘制测地形图,将所有 地表地貌元素通过数字表述出来。主要包括测量点、地理 位置、水文特征、土质、交通、植被等地理信息数据。(3) 数据地形图中的地理元素选择, 需要参考相应的比例尺图 形作为绘制标准,控制与数据质量相关的各个因素,包括 精度、完整性和逻辑等。

  3.3.1 图根控制测量

  测量时,使用 GPS-RTK进行具体的测量作业,在布 设控制网时,按照 E 级 GPS 点位置分布,以 E 级 GPS 点 的矿山坐标系结果作为参考站的初始值,采用 RTK 移 动测站,直接测量图根点的坐标和高程,RTK 工作半径 ≤ 5km。对每一个图根点,分别在同一参考站或不同参考 站上进行测量,点位偏差≤ 5cm,高程差均小于 0.1 基础 等高距。

  3.3.2 地形图测量要点

  (1)测绘方法选择。矿山 1 :2000 比例尺绘制地形图, 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运用 GPS-TRK 收集测量参数,在 成图之前,进行参数转换,转换后的参数不能超过规定运 算范围,来确保最终的参数精准度符合矿山的测量要求。 利用实测检查方式将检查点设置到测量区域的边缘、中部 位置。经过实测后,高程误差控制在 ±3cm,平面误差控 制在 ±4cm。

  (2)参考站设置。通过对地形、地貌的调查,掌握数 据链路通信覆盖情况,在地形图上合理布置基准站。参考 站需要选择视野开阔、地势较高的地方,测量半径不能超 过 8km,附近无高大遮挡物,无磁场干扰,确保能够正常 接收卫星信号。

  (3)流动站控制系统。流动站以固定结构为基础,有 效卫星个数不能少于 5 个,PDOD 要< 6.流动站参考站 的测量方式、参数选择、参数变化、通信频率要与参考站 相一致。选择视场较大的区域,对于流动站接收机初始化,防止受到任何其他信号的干扰。流动站开始测量前, 要对已知点进行测试。测试数目需要大于两个,测试结果 和已知点成果平面差要< 30cm。高程差要< 0.2 个基本等 高距。

  在使用流动站时,如果出现卫星信号失锁,操作人员 要立即对流动站进行初始化。初始化后重复对已知点测 验。测验结果精准无误后,才能开展下一步操作。测量结 束后,需要通过数据平台,将测量资料信息进行保存,做 好备份。

  (4)地貌的数字测绘。地貌数字测绘。在开展不同基 准站作业时,流动站要对地物重叠点进行测量。要求测量 点在测图上的平面差要< 0.6m,高程差距要< 0.3 个基本 等高距。在制图过程中,有测量点采取的数据,自动生成 草图,并与测量点编号和仪器编号进行对应。顺利完成制 图工作。测绘完成后,对测量点的标号进行校核,并对标 号中的标号进行及时更正 ;在数字地形测绘中, 采取了内 外业融合的方式,以外业数据为基础,实时绘制地图,实 时确定各测量点的层次,并维持各测量点之间的逻辑关 系,从而提高同步作业的效率。

  (5)校准数据。完成测量现场作业后,测量人员需要 对所有数据进行校准。将无效数据或作废数据剔除掉, 对 于缺少数据的测量点需要重新进行补测。确保所有测量 数据精准无误后, 输入到软件中生成原始数据, 并上传给 主机系统, 进行数据操作和备份。

  3.3.3 编辑程序

  数字地形图有别于传统的地形图,需要对其进行后期 编辑和处理,在编辑时,需要以RTK 实测资料为基础,利 用南方测绘仪表公司开发的 CASS9.1 成图软件,对相应的 数据进行处理, 从而实现图像的编辑。具体操作如下 :

  (1)用计算机将控制点数据、地形、地物点数据和修 改数据进行归类,并对每一种数据进行单独的编辑。在产 生等高线的过程中,首先要建立 DTM 网络,然后根据这 些网络对其进行定位,如 :地形线的走向、断裂线、边界 线等。在用等高线资料构造三角网时,等高线应当视为特征线。

  (2)用分层方式对数字地形图进行表达,每层命名都 是统一,利用 CASS9.1 软件与原始资料相结合, 计算机系 统能够自动产生图像。在生成图表的过程中, 可以对图表 进行人机交互的编辑,使所生成的图表能够满足使用的 需要。

  (3)将 DTM 组网修改、删线、连线、分幅、注记, 最 后生成符合实际情况的地图, 然后将地图以数字化方式保 存,并输出, 得到数字地形地图。

  3.4 勘测断面

  找矿剖面是为了准确地划分矿体,了解矿山各个部位 的构造和形状, 为矿井设计提供一定的依据。

  (1)测量路线剖面图。在进行测量时,应首先确定初 始剖面点的端点和剖面控制点。为了提高选点效率,在已 测量出的 1:10000 地质地图上选点,由现场测量人员选定 后,再进行埋设。采用 GPS-RTK进行联合测量,将所获得 的数据用作剖面的起点数据。从剖面的起点开始,根据每 一条剖面线之间的距离和方位,运用解析法,计算出理论 坐标,并以此为主要基础,使用 RTK进行准确放样和测 量。施测时,要保证精度指标符合规范标准要求,通过安 装基准站的方式,使用控制点数据,建立坐标系,并完成 点位改正。

  (2)剖面图。剖面图的主要内容有名称,编号,纵横 比,测量剖面方向, 高程线, 图廓线, 投影平面图, 剖面地 貌线等。

  4 结语

  综上所述,GPS-RTK 技术应用在矿山测量中,能够 提高测量精度,为生产作业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信息。因 此,随着矿山开采行业快速发展,生产企业要灵活运用 GPS-RTK技术,来提高企业生产效能,创造更大社会价 值,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ligonglunwen/6721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