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理工论文 > 正文

基于温度限值的电子设备连接器电气过载试验与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3-11-01 14:07:2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了解电子设备连接器在不同电气过载情况下的异常升温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以便分析在不同过载电流下的增温速率以及到达产品运行允许的最高温度的时间,制定一套完整的试验方案。用步入式高低温实验室模拟产品的使用环境,按正常使用条件安装产品;通过恒流电源输出稳定电流并控制电流大小,以控制流过电子设备连接器过载电流的大小;用高精度温度巡检仪测量不同过载电流下电子设备连接器表面达到最高允许温度时所需的时间。对温度升高的速率进行分析,得到不同电流下的速率变化曲线,绘制出相对于时间的最大过载电流曲线。研究结果能够为产品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子设备连接器;异常升温;升温速率;过载电流曲线

  ConnectorsforElectricalOverloadTestandAnalysisofElectronicEquipmentConnectorBasedontheTemperatureLimit

  GongJiewei,WangZhaoyu,YueBaoqiang,ShaoJiemin

  (TianjinProductQualityInspectionTechnologyResearchInstituteElectricalEngineeringTechnologyResearchCenter,Tianjin300232,China)

  Abstract:Inordertounderstandtheabnormaltemperatureriseofelectronicequipmentconnectorsunderdifferentelectricaloverloadconditionswithtimeandtoanalyzethewarmingrateunderdifferentoverloadcurrentandthetimetoreachthehighesttemperatureoftheproduct,acompletetestprogramisdeveloped.Thestephighandlowtemperaturelaboratoryisusedtosimulationtheserviceenvironmentofproducts,productsareinstalledaccordingtothenormaluseconditions;throughtheconstantcurrentpowersupplyoutputstablecurrentandcontrolthecurrentsizetocontroltheoverloadcurrentflowingsizeoftheelectronicdeviceconnector;ahighprecisiontemperaturemonitorisusedtomeasurethetimerequiredfortheconnectorsurfaceofelectronicequipmenttoreachthemaximumallowabletemperatureunderdifferentoverloadcurrents.Therateoftemperatureriseisanalyzed,theratecurveofdifferentcurrentisobtained,andthemaximumoverloadcurrentcurverelativetotimeisdrawn.Theresultscanprovidereferenceforproductdesign.

  Keywords:electronicequipmentconnector;abnormaltemperaturerise;heatingrate;overloadcurrentcurve

  0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在全球呈现出大爆炸的发展态势。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电子设备的大量研发和不断深入到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其水平已经与国际接轨,甚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电子设备智能制造已成为我国电子制造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然而,技术的高速发展必然要求行业向着高质量发展转型,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越来越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问题。目前,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已经成为科技发展的关键。各种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生活、工程管理、农业、交通运输、教育、航空航天、军事国防等领域,因此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就显得尤为重要[2-3]。电子设备整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必然离不开每一个组成部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电子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发热问题是目前产品设计中绕不开的话题之一,如何降低产品使用过程中的温度甚至成为产品性能优良的关键[4]。然而电子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一旦发生过载其发热量将会成倍增加,电子设备过载运行是指在设备运行过程中电路中产生了高于正常工作时的过载电流[5]。一旦过载电流超过一定的界限且不能及时切断过载电流,则有可能对电路中其他设备甚至是整个电子设备造成损坏[6-7]。

  本文将通过试验模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电子设备连接器电路中突然产生不同额定电流倍数的过载电流时的情况,当流过的过载电流不断增大时,电子设备连接器的温度将会急剧增加。当温度达到最大允许电流时,应当及时切除电路中的电流。试验中实时监测流过这些电流时电子设备连接器的温度变化情况,并分析采集的温度变化数据,得到相应的结论并用于同类产品的开发设计,从而在产品中设计当达到电子设备连接器所能允许的最大温度时对整个电路系统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进而保证电子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同时提高整个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研究结果可为产品的设计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1电子设备连接器的电气过载试验

  1.1试验目的

  本试验旨在制定一个标准来评估电子设备连接器在有限的时间内流过过载电流的性能[8]。本试验测试过程基于测量在一定时间内过载电流流过连接器时产品预期的温度变化。指定过载电流为额定电流的整数倍,测量在相应电气过载电流施加期间的产品温度。进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处理计算出在有限时间内连接器通过过载电流而不至使触点损坏的倍数。

  1.2试验方法

  将3个产品串联通以过载电流,过载电流调整为产品说明中规定的额定电流整数倍。过载电流施加一段时间,当温度达到产品规定的温度上限时,立即停止通电,完成一次过载电流试验。在下一次试验时应将产品温度恢复至环境温度,然后再进行通电试验[8]。

  1.2.1试验环境

  进行试验时应防止受外来非正常加热和冷却的影响,产品所处的环境条件应是不受阳光照射或其他热辐射影响并且无外来气流的关闭的房间内。本研究在容积为3m×4m×5m的步入式高低温试验室中进行,高低温试验室的容积远大于试验对象的体积,在样品温度达到稳定后通电。可以很好地满足测试过程中对环境条件的要求[9]。

  1.2.2试验电源

  试验电流值应保持稳定,因为电器导体的电阻损耗功率P=I2R,即与电流值的平方成正比,所以试验电流的波动对电器温升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电流不稳定主要是受电源电压波动和电路与试品发热的影响[10]。为保持电流稳定,本文采用的是具有自动稳流功能的电源装置,且通电时间不会太长,因此可以基本忽略电流不稳定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1.2.3温度的测量

  (1)温度计测量

  温度计的优点是构造简单、价格便宜;缺点是读数不便、热惯性大且易损坏。由于温度计必须放置在被测点的表面,以测量该点的最高温度,因此只能在被测部位有足够大的触及面积且可以紧密接触,同时其温度也不会因温度计的存在而发生明显变化,并且不会破坏被测试品正常工作位置的情况下使用[11]。

  (2)热电偶测量

  热电偶具有尺寸小、便于放置、热惯性小、对被测点温升影响小、制造和使用方便等优点,在电器温度测试中被广泛使用[11]。

  对比两种测温方案的优缺点,本文采用热电偶测量的方法,以保证测试结果的精确性。

  两种不同金属导体A和B两端连接起来构成闭合回路,这种结构称为热电偶。若使两连线端1和2具有不同的温度t和t0时,如图1所示,这一回路中便会产生热电动势。

基于温度限值的电子设备连接器电气过载试验与分析论文

  如果t>t0,将温度较高的连接端1称为热端,温度较低的连接端2称为冷端,回路中产生的热电动势[12]可表示为:

基于温度限值的电子设备连接器电气过载试验与分析论文

  式中:eAB(t)和eBA(t0)分别为热端和冷端产生的电动势,分别为温度t和t0的函数;下标A、B表示导体间电动势方向由导体A指向导体B,若A、B顺序更换,则电动势符号也相应改变,故式(1)可改写为:

基于温度限值的电子设备连接器电气过载试验与分析论文

  如果保持冷端的温度t0不变,则eBA(t0)为一常数C,因而f(t0)=C,所以:

基于温度限值的电子设备连接器电气过载试验与分析论文

  因此,根据式(3),可以看出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动势只随热端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即一定的热电动势对应着一定的温度,因此可以把温度的测量转换为热电动势的测量。

  常用的热电偶测温线路有两种:一种是冷端放在空气中,直接把两种不同金属的两个端头接到电位差计两端;另一种是在热电偶测量线路中再反接串联一个相同的热电偶,并将串联的热电偶冷端置于保温瓶内的冰水混合物中,如图2所示。

基于温度限值的电子设备连接器电气过载试验与分析论文

  1.3试验过程

  过载电流承载能力受多种属性的影响,并受到触点、镀层、端子、外壳等的最大允许温度的限制。电流过载下的最大温升tb可以通过式(4)计算[8]。

基于温度限值的电子设备连接器电气过载试验与分析论文

  式中:tu为连接器根据详细规格的温度上限;te为连接器周围环境在应用中的最大允许环境温度。

  因电子设备连接器的额定电流、过载电流倍数、使用中的温度上限及在使用中的最大允许环境温度等具体技术指标会在相应的产品技术资料中详细说明,本文不做具体分析。

  1.3.1试验前准备

  试验前将电子设备连接器放入步入式高低温试验室中不少于24h,以便产品适应试验室的环境温度。在试验开始前先运行步入式高低温试验室,使试验室内环境温度达到试验要求的环境温度[13]。

  1.3.2试验设备

  (1)供电电源:是否能准确输出所需的电流以及输出电流的稳定性是试验结果准确与否的一个关键因素[14]。因此,选用具有自动稳流功能的电源装置电动调节电流。电流调节越快且电源稳定性越好,试验结果的准确性越高。

  (2)步入式高低温试验室:实现对环境温度的控制,保证在电子设备连接器最大允许环境温度下进行试验。

  (3)温度巡回检测仪:实时采集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动势,并通过采集模块内部处理测量电子设备连接器待测点的温度,设备实时采集,快速记录,准确度高。

  (4)电流互感器+交流数字电流表:用以监测试验过程中电流的波动情况。

  1.3.3试验过程

  在规格为50mm2,250A和70mm2,315A的样品上进行试验,样品制作采用相同的工艺,铜排铜含量99.9%,表面镀镍5~20μm,焊接工艺为银钎焊接,截面积分别为50、70mm2。产品技术指标:温度上限为125℃,使用中的最大允许环境温度为60℃,过载电流分别为额定电流的2倍、3倍、4倍、5倍和6倍。

  按照要求,每组试验将3个电子设备连接器样品串联进行试验,在样品连接中要注意尽量保证样品处于自由状态,保证软连接部分和焊接部分不经受额外的力以防止对试验结果造成影响。将试验样品安装至步入式高低温试验室时,要注意电子设备连接器与步入式高低温试验室壁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减少步入式高低温试验室壁的辐射热和温度的不均匀性对测试结果造成影响。样品布置如图3所示。

基于温度限值的电子设备连接器电气过载试验与分析论文

  试验时设置步入式高低温试验室温度为60℃,运行一段时间待试验样品的温度达到环境温度且步入式高低温试验室内温度稳定后通以相应的过载电流,测量样品温度到达125℃的时间。试验过程中要关注电流的变化情况,防止电流波动太大。完成一个过载电流试验后,进行第二个过载电流试验前,要保证样品和步入式高低温试验室内的温度重新到达初始温度(60℃)且稳定后再通电进行试验。重复完成6个过载电流试验,记录试验数据。

  2电子设备连接器的电气过载试验结果及分析

  2.1试验结果

  试验过程中用温度巡检仪连续采集电子设备连接器的温度变化情况,每1s记录一个温度数据。各过载电流下电子设备连接器到达允许最高温度的时间如表1~2所示。由于篇幅限制,试验过程中采集的数据在这里不再赘述,根据采集的数据绘制温度随时间和电流的变化和相对于时间的最大过载电流,分别如图4~7所示。

基于温度限值的电子设备连接器电气过载试验与分析论文
基于温度限值的电子设备连接器电气过载试验与分析论文

  2.2试验结果的分析与应用

  对温度随时间和电流变化图中的曲线进行拟合,图4中过载电流为500、750、1000、1250、1500A时,温度随时间的函数分别如下所示。

基于温度限值的电子设备连接器电气过载试验与分析论文

  式中:T1为过载电流为500A时连接器的温度;T2为过载电流为750A时连接器的温度;T3为过载电流为1000A时连接器的温度;T4为过载电流为1250A时连接器的温度;T5为过载电流为1500A时连接器的温度;t为过载电流持续的时间。

  图6中过载电流为630、945、1260、1575、1890A时,温度随时间的函数分别如下所示。

基于温度限值的电子设备连接器电气过载试验与分析论文

  式中:T6为过载电流为630A时连接器的温度;T7为过载电流为945A时连接器的温度;T8为过载电流为1260A时连接器的温度;T9为过载电流为1575A时连接器的温度;T10为过载电流为1890A时连接器的温度。

  通过计算可以得出规格为50mm2,250A的电子设备连接器和规格为70mm2,315A的电子设备连接器在过载电流为2倍、3倍、4倍、5倍、6倍额定电流时的平均升温速率,具体如表3所示。由表可知,不同规格的电子设备连接器在过载电流为额定电流相同倍数的情况下,50mm2、250A的升温速率是70mm2、315A的2~3倍,铜排的截面积对升温速率有一定影响。对于同一规格的电子设备连接器在不同的过载电流下随着过载电流的增大,增温速率也成倍增加。当过载电流为3倍额定电流时,两个样品的增温速率分别为2倍额定电流时的1.51倍、1.40倍,过载电流为4倍额定电流时增温速率分别为2倍额定电流时的2.29倍、2.07倍,过载电流为5倍额定电流时增温速率分别为2倍额定电流时的4.17倍、4.53倍,过载电流为6倍额定电流时增温速率分别为2倍额定电流时的5.97倍、6.93倍。升温速率随着过载电流相对于额定电流的倍数增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企业不具备大电流试验设备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小倍数过载电流时的升温速率进行相应的估算,但考虑到产品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最好是进行全部过载电流试验。

基于温度限值的电子设备连接器电气过载试验与分析论文

  通过运用相对于时间的最大过载电流图,可以在电子设备连接器的使用过程中通过对电路中电流的监测确定电子设备连接器的过载情况,进而根据相对于时间的最大过载电流图得到相应过载电流下最大允许通电时间。在电路设计和保护中可作为保护器件动作时间整定值的重要参考之一,避免因为线路长期过载造成设备损坏和发生危险。

  同时,通过分析两个规格产品的试验结果,可知不同规格的产品其过载电流和最大允许时间与产品的规格之间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因此,对于不同的电子设备连接器最好分别进行试验,验证其过载性能以便为产品的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3结束语

  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子设备连接器过载试验的试验目的、试验方法及试验过程中相关试验设备的使用以及在试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相关试验,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当过载电流维持在2倍额定电流时电子设备连接器的温度不会超过最高允许温度,因此2倍额定电流的过载电流可作为一个安全的过载电流考虑,可作为分析高倍过载电流的一个参考;(2)在推荐的额定电流系列中相邻额定电流的产品,小电流的电子设备连接器的增温速率是大电流的2~3倍,这与随着额定电流的增大铜排的尺寸也相应增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成本可控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电子设备连接器的载流面积以保证使用中的安全性。由同一规格的电子设备连接器的试验结果可知,当过载电流维持在低过载电流(4倍额定电流以下)时增温速率是过载电流与2倍额定电流的过载电流之比,但当过载电流维持在高过载电流(4~6倍额定电流)时是过载电流与2倍额定电流的过载电流之比的2倍,因此要特别注意电子设备连接器出现高过载电流时的安全性,因为产品会在几十秒之内就到达最高允许温度,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容易发生危险。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电子设备连接器的过载试验、应用以及电子设备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韩君,王菲.新发展阶段中国装备制造业智能制造发展测度[J].财经理论研究,2022,207(4):74-86.

  [2]李明.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5,284(11):196.

  [3]周晨.浅析我国电子设备安全及评定方法[J].中国标准化,2022,602(5):87-92.

  [4]KIFLEMARIAMR,LINC.Numericalsimulationofintegratedliquidcoolingandthermoelectricgenerationforself-coolingofelectronicdevices[J].InternationalJournalofThermalSciences,2015,9:4193-4203.

  [5]毛莹莹.热过载保护继电器双金导电系统的分析与试验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8.

  [6]江民.智能电动机保护器中的过载保护技术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16.

  [7]赵立帅.用于小型断路器过载试验的能量回馈型电子负载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22.

  [8]BSEN60512-10-4:2003ConnectorsforelectronicequipmentTestsandmeasurements-Part10-4:Impacttests(freecomponents),staticloadtests(fixedcomponents),endurancetestsandoverloadtests-Test10d:Electricaloverload(connectors)[S].2003.

  [9]GB/T2423.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S].2008.

  [10]李燕.浅谈矿用开关电器的温升试验[J].工矿自动化2014,40(6):106-109.

  [11]陆俭国,张乃宽,李奎.低压电器的试验与检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12]陈冲,黎斌,叶琳.低压电器的温升试验[J].上海电器技术2004,1:46-47.

  [13]郑美荣.继电器线圈温升试验浅析[J].科技与创新2017,11:142-143.

  [14]郑强.电连接器温升测试浅析[J].机电元件,2013,33(5):45-4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ligonglunwen/66076.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