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理工论文 > 正文

聚焦语文要素 施整体教学— 以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3-08-12 15:37:0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 教师要有整体意识和全局思维 , 可以通过梳理统编教材单元 中的阅读要素 、表达要素 , 注意纵向比较和横向整合 , 具化单元 、课时 目 标 , 精 心设计 语文实践方案 , 为学生搭建支架 , 促进学生实现读写融通 , 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

  统编版语文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语文学 习要素 , 这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更加清晰 , 教 学也更加有章可循 。 因此 , 教师在备课 、教学时应 该有整 体 意 识 、全 局 思 维 , 可 以 加 强 单 元 整 体 教 学 , 整体精准把握教材 , 精心设计语文 实 践 方 案 , 落实课程目标 , 实现学生语文要素的获得 。
\

  一 、纵横相继— 统整阅读与表达目标

  教材中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 , 体现了编者对本 单元教学内容的整体设计意图 , 是整个单元的 目标 定位和学习导航 。温儒敏指出 : 备课要先有全局意 识 , 不能备一课是一课 , 也不能临时抱佛脚 , 克隆 现成的教案了事 , 一定要研究教材 , 梳理其“隐在” 的知 识 体 系 , 自 然 而 又 扎 实 地 体 现 在 自 己 的 教 学中 。

  以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为例 , 本单元的阅读要 素为 : 从人物的语言 、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 质 。表达 要 素 为 : 学 习 从 多 个 方 面 写 出 人 物 的 特 点 。如何把语文要素具化为单元目标 , 如何整合单 元的阅读要素与表达要素 , 具化为课时目标? 需要 纵向比较 、横向整合 , 以精准确立目标 。

  1. 纵向比较 , 具化单元 目 标

  纵观统编版教材中“写人”文章阅读序列 , 阅读 要素如下 :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通过课文中的动作 、语 言 、 神 态 的 描 写 , 体 会 人 物 的 内 心 ”,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是“从 人 物 的 语 言 、动 作 等 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是“通过人物的动作 、语言 、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写人”习作训练序列 , 表达要素如下 :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是“形 形 色 色 的 人 , 初 步 运 用 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 尝试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五年级下册第 四 单 元 习 作 是“‘他 了 ’, 尝试用动作 、语言 、神态描写 , 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五年级上册第二单 元 习 作 是“‘漫 画’老 师 , 结 合 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 点”。 四 年 级 下 册 第 七 单 元 习作是“《我的‘自画像’》, 学 习 用 多 种 方 法 写 出 人 物的特点”。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是“小小‘动物园’, 写一个人 , 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 来”。三年级 下 册 第 六 单 元 习 作 是“身 边 那 些 有 特 点 的人 , 写 一 个 身 边 的 人 , 尝 试 写 出 他 的 特 点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习 作 是“猜 猜 他 是 谁 , 体 会 习作的乐趣 , 用几句话或一段话介绍 自 己的同学 , 激发习作兴趣”。

  阅读方面 , 四年级上册已初步学习“通 过 人 物的动作 、语言 、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 本单元“从人物的语言 、动作等描 写 中 感 受 人 物 品 质”的 语 文要素训练就有了比较扎实的基础 ; 表达方面 , 学生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学习“用几句话或 一 段话写 一 个同学”, 之后“写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把家人想象成一种动物”, 都含有抓住主要特点写人物的训练 。 以《义务教 育 语 文 课 程 标 准(2022年 版) 》为 纲 , 以 教材中关于写人的语文要素的前后勾连为依据 , 教 师把本单元的核心目标定位为 : 找出课文中描写人 物语言 、动作等的语句 , 感受人物品质 ; 结合课文 内容 , 梳理 、交流通过语言 、动作等描写来表现人 物品质 、特点的方法 ; 能从典型外貌特征 、主要性 格 、最大爱好 、特长等方面说或写出 自 己 的 特 点 , 并能用具体事例说明 ; 能与同伴做自我介绍 、交换 评改习 作 , 能 听 取 他 人 的 意 见 , 修 改 自 我 介 绍 或 习作 。

  2. 横向思考 , 具化课时 目 标

  在单元语文教学中 , 教师根据单元选编课文的 特点 , 将这一单元的阅读要素和表达要素巧妙地融 合到单元课文 、 口语交际 、 习作和语文园地中 , 具 体化为与语文要素相关的课时 目标 。精读课文“古 诗三首”, 理解诗句的意思 , 感受诗句表现的人 的 精神品格 。精读课文《“诺曼底号”遇难记》, 找出描 写哈尔威船长言行的语句 , 说出从中感受到的人物 品质 , 结合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 , 试着说说自己 对生命的体会 。 略读课文《黄继光》, 找出描写黄继 光语言 、动 作 的 相 关 语 句 , 从 中 感 受 他 的 英 勇品 质 。在语文园地板块中回顾单元阅读方法 , 根据文 章中的语言和动作描写 , 了解人物特点 , 感受人物 品质 ; 积累表现人物品质和心情的词语 。 口语交际 板块自我介绍中 , 学生能根据对象和 目 的的不 同 , 调整自我介绍的内容 , 抓住自己主要特点做自我介 绍 。 习作《我的“自画像”》, 能从外貌 、 主 要 性 格 、 最大的爱好和特长等方面写出 自 己的特点 , 并能用 具体的事例来说明 。

  梳理出单元的阅读要素 、表达要素的课时目标后 , 在每课时的教学中强化语文要素的落实 , 注意 课文 、 口语交 际 、 习 作 、语 文 园 地 之 间 的 前 后 关 联 。教师要紧紧围绕统编教材“教读课文 、 自读 课 文 、课外阅读‘三位 一 体’”的阅读体系 , 实施单 元 整体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精读课文的 示例作用 , 旨在使学生获得方法 ; 利用自读课文迁 移运用 , 帮助学生沉淀阅读技能 ; 最后通过课外阅 读促使 学 生 自 己 能 读 书 、 自 己 能 作 文 。 每 一 篇 课文 、每一项训练都体现单元语文要素 , 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方法支持 。

  在编排 中 , 教 师 尤 其 要 关 注 阅 读 与 表 达 的 联系 , 重视引导学生由读到写 , 从阅读 中 学 习 表 达 。 这样通过纵向比较 、横向整合思考 , 可以让教师做 到目标明确 , 根据学生年段特点变 化 , 扎 实 有 序 , 层层深入 , 达成语文要素训练的目标 。

  二 、前后衔接— 统整教学与设计内容

  1. 单元整体 , 注意前后连贯

  在备课和教学实施中 , 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单元通读 , 关注单元整体 。教学这一单元时 , 切忌把单元内容进行 割 裂 , 应 该 明 确 每 一 篇 课 文 的 训 练重点 。

  例如 , 从精 读 课 文 到 略 读 课 文 步 步 推 进 , 还应关注语文园地 板 块 涉 及 的 内 容 。 在 教 学《“诺 曼底号”遇难记》时 , 聚 焦“吼 喝”部 分 , 引 导 学 生 品味“惊 恐 万 状 的 乘 客 , 一 片 混 乱 的 场 面”这 句 话 ,通过对比朗读 , 认 识 到 此 时 船 上 的 混 乱 状 态 。

  但是 , 哈尔威船长 却 能 冷 静 地 下 达 命 令 , 甚 至 还 考虑到了“妇女 先 走 , 其 他 乘 客 跟 上 , 船 员 断 后”这样的撤离顺序 。 在 鲜 明 的 对 比 中 , 进 一 步 使 学 生感受哈尔威船长 的 镇 定 自 若 , 这 是 语 文 园 地 板 块中要落实的内容 , 教 师 在 备 课 中 要 充 分 考 虑 到 前后的关联 。

  在习作教学中 , 教师也应注意前后关联 , 如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中哈尔威船长与洛克机械师及奥克勒福大副的对话 , 感受语言描写的特点 ; 回顾描写黄继光张开双臂 , 扑向火力点部分 , 感受动作描写的特点 , 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

  2. 聚焦要素 , 重视读写融通

  在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的过程中 , 教师应该始终遵循 : 在单元导语中点明要素 , 在精读课文里落实要素 、贯 穿 方 法 指 导 , 在 略 读 课 文 里 自 主 运 用 要素 , 最后在语 文 园 地 里 梳 理 总 结 , 让 学 生 进 一 步提炼写作 方 法 。 让 学 生 “从 人 物 的 语 言 、 动 作 等描写中感受人物 的 品 质”“学 习 从 多 个 方 面 写 出 人物的特点”, 无 论 指 导 什 么 样 的 方 法 , 都 应 始 终关注学生主体 的 感 悟 和 体 验 , 让 学 生 在 积 极 、 自主的语文实践中 感 受 、 理 解 、 运 用 , 实 现 读 写 融 通 。 在教学中 , 教师应 该 充 分 聚 焦 语 文 要 素 , 实 现 一 课 一 得 。

  如教学《黄继光》一课时 , 可主要聚焦两处语言 描写 , 重点感悟“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 点 , 他转 过 身 来 坚 定 地 对 营 参 谋 长 说 : ‘参 谋 长 , 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这 一 处 , 引导 学 生 体 会 黄继光的坚定 。 聚焦四处动作描写 , 重点品悟“只 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 ! 他张开双臂 , 向喷射着火舌 的火力点猛扑上去 , 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 口 。”这一处 , 引导学生感受黄继光坚强的毅力 、顽 强的斗志 、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决心 。

  在《我的“自画像”》习作评改时 , 为帮助学生把 握人物语言 、动作等描写方法 , 写出人物特点 , 可 以将《“诺曼底号”遇难记》《黄继光》中的语段作为习 作教学的素材 , 从学过的课文中 , 回顾追寻习作或 修改习作的方法 , 实现读写融通 。在教学中 , 教师 还应该重视口语交际的作用 , 将口语交际自我介绍 的目标落实到位 , 为后面的习作打下坚实的基 础 , 实现由说到写的过渡 。

  3. 搭建支架 , 提升核心素养

  语文课 程 培 养 的 核 心 素 养 , 主 要 包 括 文 化 自信 、语言运用 、思维能力及审美创造四个方面 。在 教学中 , 教师可以通过搭建学习支架 、融合学习方 法 、加强语言实践 , 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

  搭建学习支架 , 教会学生必要的语文知识 , 注 意引导学生语 言 积 累 , 教 师 在 教 学 中 可 以 这 样 落 实 : 在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时 , 注重发挥 语文自主学习记录卡的作用 , 让学生充分预习 , 在 检查预习环节 , 出示四组词语让学生认读 , 分别是 人名 、地名 、乘客表现 、哈尔威船长表现 , 这些词 语也是课文的难点和重点 。

  写字教学 , 在通过让学生 自 主 学 习 的 基 础 上 , 以学定教 。如 以 “巍”字 的 识 字 教 学 为 例 , 通 过 色 块 、写字口诀等进行细致的指导 , 同时与“岗”字进 行对比 , 找出不同点进行指导 , 让学生练习 , 帮助 学生实现举一反三 , 触类旁通 。

  在指导学生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方面 , 注意联系前面学过的“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 按照故事的起因 、经过 、结果来梳理课文的脉络 , 同时以小标题的形式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样 , 既降低了学习难度 , 又引导学生学会了方法 。

  在《我的“自画像”》习作讲评课 上 , 上 课 伊 始 ,教师通过出示 名 言 , 让 学 生 感 受 习 作 修 改 的 重 要性 ; 课的结尾 , 出示名家范例— 叶圣陶老先生对一位中学生的作文细心修改 , 成就了著名作家肖复兴这个故事 。这样既给学生提供了榜样 , 又实现了本节课的前后 照 应 , 叶 圣 陶 修 改 肖 复 兴 习 作 的 举例 , 也为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语文园地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在优秀习作展示 、评价的环节 , 教师通过评价导 航 的 设 计 , 巧 妙 搭 建 支 架 , 出 示 评 价 标 准“多个方面写主要特点 ; 具体事例来说明 ; 语 句 通顺 , 语言生动”引 导 学 生 对 习 作 进 行 有 效 地 评 价 ,从而促进学生在评价中习得方法 。
\

  三 、结语

  “聚焦语文要素 , 实施整体教学”要立足单元视域进行整体设计 , 围绕单元语文要素 , 系统地安排单元各部分学习内容的“学”与“习”, 使之形成 一 定的内在关联 , 产生相互作用 , 从而使单元各部分学习活 动 能 够 协 同 一 致 地 服 务 于 学 生 语 文 能 力 的提升 。

  参考文献

  [1] 温儒敏 .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 、特色与使用建议[J] . 课程 · 教材 · 教法 , 2016(11) : 3-11.
  [2] 范练娥 . “三位一体”单 元 整 体 构 设 的 阅 读 教 学[J] . 语文教学通讯 · D刊(学术刊) , 2019(3) : 1.
  [3] 马小兰 . 在语文课堂上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J] . 甘肃教育 , 2019(8) : 97.
  [4] 温儒敏 .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 、特色与使用建议[J] . 课程 · 教材 · 教法 , 2016(11) : 3-1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ligonglunwen/6137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