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理工论文 > 正文

校企合作模式下数控加工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07 10:07:1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数控加工教学 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去落实这一根本任务。 这意味着数控加工教学当中,必须要充分对接社会行业标准(技 术标准、职业精神标准) 来实现精准教育。故而职业学校形成问 题思维, 在校企合作中形成动态分析, 对于数控加工教学而言意义重大。

  关键词 :校企合作,数控加工,中职教学,教学实践

  如今自动化技术已经逐渐普及,数控加工已经成为了一些 从事生产企业的重要组成。在这样的背景下数控加工教学有必 要向校企合作模式转变,以期整合校企各自资源为学生提供良 好的理实一体化学习平台,达成做中学、学中做,培养学生精湛 加工技术,给予学生工匠精神。明确数控加工教学难点、校企合 作模式优势、分析目前数控加工教学现存问题, 能够为数控加工 教学的改进提供方向。

  1 数控加工教学难点分析

  第一,存在大量的代码,加大了学生记忆难度。数控加工教 学需要学生掌握复杂的代码,例如在 FANUC 当中包含了 G00、 G01、G02、G03、G04.这些代码对应的功能不同,学生在记忆上 难度较高, 需要教师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去降低理解难度, 让学生 最终能够掌握这些代码。

\

 

  第二,在教学当中还广泛地存在一些相似的知识,这些知识 需要学生加以区分避免混淆。例如数控车的刀尖半径补偿和数 控铣的刀具半径补偿就比较考验学生的区分能力。

  第三,如何有效融合思想教育成为难点。数控加工教学培养 的是专业的数控加工人才,需要人才具有较强的技术操作能力 之外, 还需要有工匠精神, 这样才能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稳 定性。然而如何结合数控加工教学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 成为了 教师面对的难点。换言之, 目前数控加工教学当中缺乏双师型教 师,导致了思政教育、“1+x”证书模式的执行不力。

  2 校企合作模式具有的优势

  2.1 利于实现项目化教学

  对于数控加工教学而言,因为其需要学生拥有实体操作空 间才能掌握系统的加工技术。而实现这样的实体教学平台, 对学校而言具有一定的考验。校企合作实现了双方资源整合, 在实现 三赢(校方、企业、学生)基础上, 构建了利于项目化教学的平台, 保证了中职院校数控加工教学可持续发展。例如合作企业让企 业内师傅和校方专业教师沟通,将一些特别的零部件加工融入 到教学当中, 让学生可以充分掌握切割、打磨等技术。

  2.2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精神

  以往中职教育当中偏重于技术教学,对学生思想教育、职业 精神教育、心理教育等存在不足,造成了学生职业素养的缺失。 校企合作模式将社会岗位所需技能标准、思想水平、道德要求等 输送到了学校之内, 利于学校形成技能、思想、心理等综合教育, 这对于学生的职业精神而言具有很强的推升作用。

  2.3 实现了教育对接产业链

  目前各行业竞争不再是个体竞争而是价值链、产业链的竞 争,故而学校要凭借自身知识产权优势来融入到产业链内。校企 合作模式为校方进入产业提供了跳板,使得校方能够结合产业 链当中人才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等有效设计课程,确保课 程实用化、教育有用化。

  3 目前数控加工教学现存问题分析

  除了数控加工教学内容具有上文所述难点之外,数控加工 教学现存的问题还包括校企合作效果差、教学方法创新不足、思 想教育等意识形态教育缺失、双师型教师缺乏、教学评价不科学 等问题。

  3.1 校企合作效果差

  一部分校企合作处在鸡肋状态,而导致这一情况的是 :第 一,校方在校企合作当中没有认真审核合作对象的资质、实力以 及价值观,只是将“为学生提供技术学习以及实际操作空间”为 全部诉求, 忽视了合作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评价、合作企业对接人 素养等。甚至因为管理不当,造成了学生在合作企业实习期间 发生各类事故。第二,企业缺乏深度认知,只是将学生作为廉价 劳动力。在这种思想指引下, 企业难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环 境,也不会悉心指导学生技术, 更无法融入思政教育。

  3.2 思想教育等意识形态教育缺失

  在中职数控加工教学当中,校方的思想教育、心理教育、职 业精神等培养意识不强烈,在校企合作模式的双元制教学之下,意识形态层面的教育仍然匮乏。学生没有充分地融入到合作企 业的文化氛围当中,体会不到职业自豪感 ;企业师傅缺乏工匠 精神,不能在“工匠精神”方面做出榜样,不仅如此有的师傅还 会传授给学生不良思想。最为重要的是, 校方和企业并不能联合 起来对学生思想动态、心理状况进行评价, 并在这一基础上去融 入针对性的思想及心理教育。所谓的心理教育、思想教育、职业 精神培养都只是写在了校企合作的协议当中,无法转化为具体 的教学活动。

  3.3 教学方法创新不足

  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是由有关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工 具等组成的具有教学做合一的平台。在校企合作当中, 校方的目 的非常简单, 即 :第一, 联合企业建立利于学生掌握技术的学习 平台;第二, 让学生走入企业做到学用结合, 保证教学的实用性。 但是在具体操作当中, 校方和企业缺乏深度沟通, 二者没有在综 合考虑学生情况、客观条件、社会行业发展趋势基础上去形成科 学的教学方法。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 大部分以旁观形式完成 学习, 操作经验不足。

  3.4 双师型教师缺乏

  如前文所述校企合作双元制教学存在的沟通问题、教学当 中缺乏科学的教学方法,都是源于学校缺乏双师型教师的缘故。 所谓双师型教师对于数控加工教学而言指的是精通数控加工理 论、数控加工实操技术,并且能够灵活地根据课程内容、教学环 节有效融入思政、心理等教育的教师。目前,中职学校当中的大 部分教师毕业于各大高校,就职时间短,教学经验少,无法与企 业师傅深入对接, 去深度改善校企合作项目。即便是聘请的工程 师也因为本身工作忙而不能全面参与教学工作。

  3.5 教学评价不科学

  校企合作教学项目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不然无 法明确教学质量,也找不到学生短板,导致教学失去了根本方 向。而事实上很大一部分校企合作在教学评价上并不科学。主 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 制定了考核指标, 但企业师傅评价松 散,大部分学生都是良好,而且缺乏十分精准的评价 ;第二,考 核指标不精细,无法体现出教学内容,而且缺乏思想、心理等方 面的评价 ;第三,在评价工作当中教师和企业师傅的互动不良, 所以对学生全面评价时必然会出现偏颇。

  4 提高校企合作质量提升数控加工教学水平的对策

  4.1 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平台

  以校企合作模式来提高数控加工教学质量,平台建设是基 础工作, 平台质量差自然会影响到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为了建 立好校企合作“理实一体化”教学平台,需要中职学校做好以下 工作 :

  第一,深入理解校企合作,要积极反思以往校企合作当中存 在的问题。对于致力于校企合作模式培养人才的中职而言, 必须 要有自纠自查的机制,要不断地去寻找校企合作当中存在的问 题, 以问题思维主导工作, 才能保证学校在校企合作当中更好地 发挥主导作用, 让学生群体获得更大的利益。

  第二,积极筛选合作企业,避免粗放式管理。以某校为例, 该校在数控加工的校企合作模式当中,学校全面地调查各个企 业最终选择了某钻具公司为合作对象。不仅如此,该校与该钻 具公司形成教学小组,结合该企业生产线特点,特地将毛坯制 作到成品整个过程形成了教学平台,将学生分散在各个岗位之 上,达成了企业管理、产品设计、制造维修、质量监控等多方面 教育教学, 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换句话说, 通过这样的校企合 作教学让学生能够形成多面手,精通多个领域,提高了学生就 业竞争力。

  第三,校方要积极迎合地方政策,联合有关部门来对合作企 业加以评价。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很难全面了解某个企业, 此时就 需要校方凭借地方政府推出的与校企合作有关的政策去联合有 关部门协同考察合作企业。有关部门向校方提供企业的有关信 息,帮助校方遴选合作对象。如此在有关部门协助下,避免校方 选错合作对象。

  4.2 积极地融入意识形态教育

  在就业竞争越发激烈的背景下,中职学校必须要重视学生 意识形态教育,而且需要将加强意识形态教育的要求传递给合 作企业,便于合作企业结合具体情况调集本企业党支部力量来 完成职业安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心理咨询。具体双方要做 好以下工作 :

  第一,建立意识形态教育小组。小组由校方专业教师、思政 教师、企业师傅、企业党支部等有关人员组成。该小组必须要认 识到于数控加工教育中渗透意识形态教育是需要在充分考察学 生情况、专业特点、行业特质与课程的关系,能够形成以培养学 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以“思政教育 + 心理教育 + 职业 精神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保证意识形态教育和技术学习融 合起来, 真正地给予学生职业自豪感。

  第二,合作企业需要积极地设立活动环节,引导学生融入到 企业文化当中。这其中包括企业史介绍、企业文化活动等。企业 要委派技能突出、思想先进、能力出众的主体对接校方,使其成 为企业师傅, 并严格要求其以身作则, 以自身强大的技能以及职 业精神阐释“工匠精神”。以“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为例,就需 要企业师傅能够在言传身教当中将职业要求、数控行业前端知 识等充分地传输给学生,要让学生认识到职业发展不仅仅依赖 技术,还需要有较高的思想水平。“工匠精神”的植入,不仅依赖 企业师傅, 更需要整个企业所有人员具有这样的意识, 让学生完全浸入到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氛围当中, 能够由内而为认识到 “工匠精神”。

  第三,校方和企业必须要形成人本意识,联合起来对学生的 思想、心理展开动态评价, 便于二者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融入具 体的意识形态教育。这其中需要校企双方通过信息化管理能够 经常性交互, 并且通过科学合理的指标来评价学生。

  4.3 积极创新教学方法

  校企合作属于教学模式,需要具体的教学方法来保证该模 式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校方和企业都必须要看到教学方法的重 要性,在充分交流探讨基础上根据数控加工教学特点以及校企 联合模式提供的“理实一体化”环境,建议融入以下教学方法 :

  第一,视频教学法。教师联合企业师傅来围绕某个零件的加 工形成包括图纸设计、毛坯加工、成品加工整个流程的视频,要 让学生观看视频之后,掌握某个零件加工过程涉及到的各类知 识。视频教学法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意识, 为下一步实际操 作打下了基础。

  第二,项目教学法。该教学方法需要首先确立目标,一般可 以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职业素养目标、成果目标四个维度。 ①知识目标指的是通过项目教学法让学生掌握数控加工有关的 理论知识。例如数控理论知识、编程理论知识等。②能力目标主 要集中在编程操作、数控加工技术、产品性能分析等方面。③职 业素养方面要集中于学生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观念乃至于 通过一定时间的培养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习惯。其次要确定 任务, 任务必须要和目标紧密呼应, 要确保学生完成任务后能够 实现以上四个维度的目标。根据数控加工有关内容、行业特点, 可以将任务锁定在学生的数控编程、具体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分 析三个层面。为了提高学生参与热情,要将学生科学分组,以小 组竞赛形式展开项目教学法。这样利于学生在学习和操作过程 中形成内部合作, 彼此交流知识点和操作感受, 提升学生的学习 效率。再次,学生要搜集资料完成方案。在这一阶段企业档案部 门、中职学校图书馆或档案室要提供方便, 便于学生搜集与具体 任务有关的资料。企业师傅和专业教师对学生的方案一一审阅, 提出一些意见,便于方案更加科学圆满。然后,需要建立成果展 示环节, 引导学生彼此评价, 能够促进数控加工技术更深刻地印 在学生的大脑当中。需要注意的是, 企业师傅要积极记录学生在 整个过程中的表现, 要通过设定的评价指标评价学生, 并将评价 结果共享给专业教师。

\

 

  4.4 积极培养双师型教师

  第一,积极地动员本校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搭队,确保专业教师能够学到思政理论知识。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保证思政教 师、专业教师结合数控加工教学形成创新的思政教学方法。中职 学校要积极鼓励教师向这个学习方向发展。这不仅决定了数控 加工教学质量,对于学校发展而言也意义重大。若是情况允许, 还可以让心理学教师参与进来,目的是保证专业教师具有思政 教育能力、心理评估能力。

  第二,中职学校要积极建立双师标准,要让专业教师能够结 合标准衡量自身,做到针对性发展。但凡符合双师型标准的教 师,中职学校都要在工资、奖金、福利等方面有配套政策,这样 才能激发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化的积极性。

  第三,鼓励双师型教师负责校企合作项目,充分发挥出双师 型教师优势, 保证教师和企业师傅同频沟通。鉴于目前中职当中 年轻教师较多的现象, 可以鼓励年轻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 让他 们在数月时间里充分地摸透行业企业特点,这是保证他们教育 教学紧跟社会发展的关键一步。

  4.5 提高教学评价的科学性

  第一,专业教师联合企业师傅一同制定数控加工有关的学 习评价指标。在这一环节就需要将意识形态教育指标融入, 这也 是确保二者对意识形态教育取得一致观点的根本保障。

  第二,指标制定之后, 要切实评价, 不得出现人情分等情况。 对此,专业教师、企业师傅必须都要有统一认识,这是确保后续 评价严密科学的前提。诚然,也要设立学生申诉机制,即学生对 于企业师傅评价、专业教师评价不满意, 认为二者评价没有体现 实际情况,允许学生申诉。这样才能保证申诉机制对专业教师、 企业师傅形成监督。

  第三,在评价过程中专业教师、企业师傅要展开良性互动。 或者形成的评价指标要有企业师傅评价指标、专业教师评价指 标,二者各负责一个领域, 同时还需要专业教师对企业师傅评价 来展开监督。

  5 总结

  如今人类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大部分行业更新速度为 2 ~ 3 年。这也意味着很大一部分技术会被淘汰。故而数控加工 教学在新时代背景下必须要融入校企合作模式,这样才能保证 学生学到的知识领先于时代。在校企合作当中要抓住平台建设 质量, 这是根本前提, 在此基础上要实现双师型教师与企业师傅 对接,并在教学方法上勇于创新,要积极融入意识形态教育,这 是培养新时代综合型技术人才的关键。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ligonglunwen/5420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