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理工论文 > 正文

地质工程勘察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作用分析

发布时间:2022-10-24 11:05:1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地质工程勘察工作,对工程设计与施工的作用非常重要,属于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利用地质工程勘察,可以为工程建设提供有力保障,维护工程设计合理性。我国地质工程勘察技术发展晚,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必须注重技术创新,提升地质勘察技术水平,为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环境。本文研究中,围绕地质工程勘察展开讨论,分析其在工程设计与施工中的作用,仅供参考。
 
  关键词:地质工程勘察;工程设计;施工作用
 
  地质工程勘察目的,在于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理论依据,保证工程设计方案实施平稳性。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发展,尤其是科技创新水平支持下,地质工程勘察工作成为重要程序,对地质工程勘察提出技术细化要求。因此,注重改进和提升地质工程勘察技术,以确保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质量,当前,我国地质工程存在的问题较多,注重地质工程勘察技术深化改革,能够促进地质工程勘察技术发展。
 
  1地质工程勘察工作的作用
 
  1.1初期选址勘察作用
 
  初期对工程建设选址,是大型工程建设的重要工作。前期工作作用在于勘测地质时,能够综合考虑和衡量施工地质结构、基本水文特征等物理条件,考虑地质稳定性与适宜性,能够作为地质评估、技术经济分析的标准。地质工程勘察,能够降低工程建设项目的不良影响,控制经济损失。
 
  1.2中期地质勘察作用
 
  施工地址地质勘察时,按照前期总结的地质勘察报告,在选定工程建设地区开展建筑工程,衡量建筑基本项目类型、规模大小、建筑高度、地质稳定性。中期勘察工作,能够帮助设计人员防治工程地质,做好地质论证工作,设计建筑工程雏形,属于建筑工程在施工设计、建筑实施中的条件。

\
 
  1.3选址详细勘察作用
 
  详细勘察工程选址,为建筑地施工图设计提供详细说明,包括建筑工程设计的技术参数、施工地质工程勘测评价,为工程地基加固、建筑基础设计提供设计参数,提出建筑不良地质防治方案,并且做好讨论与论证工作。
 
  2地质工程勘察内容与目的
 
  在工程设计与施工之前,需要做好地质工程勘察工作,属于重要操作环节。地质工程勘察,主要是勘察地质属性与现象。为了更好地设计工程建筑,了解和掌握地质条件,应当注重物理属性与化学属性,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第一,地质工程勘察工作,涉及到地质勘探、测绘、原位试验等,掌握施工场地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内部构造。利用遥感技术定位与测试,制定详细报告,掌握工程区域内地质地貌与地壳活动特点。收集和整理资料后,结合测试报告与工程经验,理论分析地质调查与测绘工作。第二,分阶段开展地质工程勘察,工程设计与施工具备阶段性。针对大型工程项目,跨区域比较大,地质条件复杂,必须按照实际施工与设计,分批次开展地质勘察工作。针对小型工程项目,地质条件简单,合并地质工程勘察。第三,地质工程勘察目的,在于提升设计方案可行性,防止施工过程受到地质作用影响。同时,地质工程勘察,必须按照项目设计方案变更,做好阶段性勘察,维护施工进度与质量。
 
  3地质工程勘察问题
 
  3.1勘察人员
 
  分析勘察现状可知,工程设计理念影响大,多数人员不太重视勘察工作,设计人员将勘察报告作为数据参考,没有详细分析水文地质情况,无法发挥出勘察工作积极性。勘察人员重视勘察报告理论与专业性,不太注重报告阅读性与实用性,增加工程设计人员阅读难度。工程设计与勘察人员沟通不足,相应增加工程设计、勘察施工成本,对建设企业经济效益影响大。在实际工作中,勘察人员缺乏标准意识,不注重文字校对重要性,在数据信息表达、公式应用方面,存在不规范现象,比如数据单位、计量、符号不符合标准。由于存在上述问题,会影响勘察报告质量,还会影响工程设计与施工工作开展。部分工程勘察人员开展工作时,按照自身想法勘察,认为完成勘察内容即可,不太重视勘察现场固定。部分人员勘察作业时,不重视文字校对重要性,勘察工作存在计量、数据、专业术语使用不规范问题,影响勘察作业质量。部分勘察人员,并未按照勘察规定实施操作,无法保障勘察质量。
 
  3.2勘察单位
 
  地质工程勘察工作开展,对周期性要求高。然而部分工程,前期投入因素不足,在明确项目之后,要求勘察单位提交地质勘察报告,不太重视勘察工作周期性。此种背景下,勘察单位为了满足报告提交时间要求,无法确保报告全面性与可靠性,重视后期施工需要做出较多改动,增加工程施工安全隐患。部分勘察单位,为了减少经费支出,极易出现不遵循标准规范的操作行为,造成误差影响,无法有效保障工程勘查进度。在实际进度中,如果没有发现误差问题,不仅会增加安全隐患,还会引发安全事故,无法为工程人员提供生命财产保障。
 
  3.3勘察管理问题
 
  开展勘察工作时,如果不注重管理工作,将无法保障勘察质量。分析当前发展可知,勘察操作中存在技术管理不到位问题,引发较多不规范问题。部分勘察人员专业素质较低,无法有效应对复杂勘察工作,无法确保勘察质量与勘察报告的精确性。在实际勘察工作中,没有应用现代技术工艺,勘察条件与装备考虑不足,创新意识薄弱。
 
  3.4岩土工程评价问题多
 
  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工程评价结果对项目施工质量影响大。多数施工企业不太重视项目工程评价,选择不合理的评价方法,影响项目勘察结果合理性。部分施工企业检测项目地基均匀性,以高层建筑地基评价标准,科学评价一般性建筑时,导致评价结果存在不合理问题,对评价结果科学性及合理性影响大。部分单位检测地基承载力时,为了降低检测成本,查阅地区相关地质参数,并且计算明确地区地基承载力,没有开展专项评测,致使测量工作随意性强,影响测量结果可靠性。
 
  3.5地质工程勘察认识不到位
 
  部分施工企业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工程地质勘察重要性。在工程施工之前,虽然会开展项目地质工程勘察,但是仅为形式流程,没有深入开展地质勘察。针对项目区域地质条件,只是开展表面勘察,无法确保项目所在地区地质状态,也不能满足项目施工要求。当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缺乏完整性时,工程施工设计未结合地质状态开展施工设计,相应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地质工程勘察人员,为了确保工程勘察报告的专业性,在撰写报告时,应用大量专业术语,导致报告内容晦涩难懂。同时,施工单位设计人员与勘察人员沟通不足,当设计出现分歧时,不能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处理,相应增加企业经济损失。

\
 
  4提升地质工程勘察工作的处理对策
 
  4.1提升勘察工作重视度,加强勘察人员素质能力
 
  第一,单位应当认识到地质工程勘察重要性,增加地质工程勘察工作重视度。同时,提升地质工程勘察部门重视度、资金投入度,更新和升级地质工程勘察部门的技术设备,推广应用高新测试技术,确保数据信息真实性与有效性,详细分析数据信息,对比调查资料,确保工程设计参数可靠性,维护工程设计与施工质量。第二,地质勘察人员,定期参与专业性培训,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以维护地质勘察工作质量。地质勘察部门,实行轮换岗位制度,注重不同专业的交流与沟通。通过座谈会方式,可以加强地质勘察人员认知。第三,规范地质勘察人员行为,强化标准化工作意识,使其认识到地质勘察数据准确性的价值。做好员工绩效考察,提升工作。同时,引入高新技术人才,能够完善地质勘察工作队伍。
 
  4.2规范地质勘察工作规程
 
  当工作缺乏严格规章流程时,无法发挥出工作意义与价值。地质工程勘察,必须遵循规程执行,如果不按照流程方式开展,则会对工程设计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增加工程安全隐患。建立地质工程勘察行业规范,要求政府部门建立相关,严格监督和管理地质工程勘察、工程设计施工过程。注重工程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监督评价,以确保地质工程勘察工作规范性,确保数据信息准确性,以提升项目工程设计与施工质量。此外,在地质工程勘察作业中,也应当优化地质勘察程序。勘查人员掌握工程建设顺序,确保勘查工作内容遵循程序流程实施,保证勘查工作不会和工程建设流程冲突。地质勘察程序优化,有助于加强工程建设质量。在具体实施中,按照相关法律政策,补充程序内容,全程监察和督促作业内容与步骤,从而完善勘察工作程序。比如在山区地质勘察中,应当遵循工作程序,充分考虑每一个环节的问题,确保勘察作业的有序性。
 
  4.3注重地质勘察市场规范化
 
  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需要预先开展地质工程勘察。按照勘察获取的水文地质信息数据,执行工程设计与施工作业。上述操作顺序出现混乱,则无法确保施工建设顺利开展,还会对工程质量造成阻碍影响,增加建筑企业经济损失。此外,地质工程勘察部门,应当严格遵守相关管理规范,制定和完善管理机制。为了确保地质工程勘察全面发展,政府部门应当提升勘察市场重视度,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科学监督和管理工程设计施工工作。

       4.4定期更新勘察技术
 
  针对地质工程勘察工作重要组成,勘察技术对勘察工作执行难度的影响大,相应影响勘察结果。因此,勘察部门注重更新和完善勘察技术,融入先进科技与科学设备,保证地质工程勘察高效完成操作,为后续工程设计与施工奠定基础。此外,地质工程勘察也应当引入新技术,以获得准确的数据信息,确保调查资料的科学性。比如X射线荧光技术,勘察人员发出一条射线,在接收信号后发出,X射线的波长明显长于激光射线。地面人员接收新信号后,能够判断地质构成与土层深度。采用射线信号,可以防止盲目挖掘,环境保护效益高。
 
  4.5注重紧急情况处理
 
  在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中,如果不太熟悉施工现场地质,则会增加安全隐患。从地质角度分析,地质机构内部构成存在问题时,则会带来灾害问题,例如塌陷等。因此在工程设计之前,应当做好灾害准备工作,制定应急处理预案。在具体工作中,勘察人员应当保证数据处理的完善性与准确性。此外,地质勘察无法彻底杜绝灾害事件,需要在作业现场增设安全通道,一旦发生灾害事件,勘察人员能够及时逃出。
 
  5案例分析
 
  对某地区建筑项目地基,开展一次性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工作精度满足详细勘察要求,工程项目包括住宅、地下车库、商铺。
 
  5.1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土工程性能
 
  第一,勘察方法、探孔布置与工作量:勘察工作,应用钻探、井探、标准贯入试验方式,综合勘察室内土工试验。根据场地条件与拟建建筑性质,勘探点沿建筑外轮廓线、地下车库为方格网布设。项目为高密度建筑群,高层建筑角点为取土标贯孔,中间区域为标贯试验孔、鉴别孔。附属商业、地下车库,为鉴别孔、取土孔。项目设置70个勘探孔,3个探井,6个波速测试孔,勘探点间距为30m。住宅建筑一般性孔深为35m,控制线勘探孔深超过地基变形深度,设定为40m~45m;商铺孔深为15m~20m。第二,工程地质分层与特征:此次勘探孔深为50m,揭露地层为粘性土、粉砂土,按照工程地质特点,划分为八个工程地质主层。按照现场地层性质,联合土工试验、原位测试结果,分析勘察场地地基土层特点,第三,次勘察时,在勘察深度50m内未见地下水。按照区域资料显示,地下水位呈现下降趋势,无需考虑抗腐设防、地下水对基础施工的影响。
 
  5.2湿陷性评价
 
  此次工程实施3个探井,编号为T4~T6。按照探井获得土样试验结果,新近沉积黄土状粉质黏土层、黄土状粉质黏土层,具备非自重湿陷性,湿陷系数最大为0.051,湿陷程度为轻微至中等。湿陷起始压力为26kPa~161kPa,湿陷带下限为粉质黏土层。
 
  项目住宅楼层为25层,建筑与地下车库基础埋深穿过湿陷带,无需考虑土层湿陷性影响。其余住宅楼与附属设施,如果应用浅基础,自表下1.5m计算,湿陷量计算值为62.14mm~72.45mm,按照标准规定可知,场地为非自重湿陷场地,湿陷等级为1级。
 
  地下车库设计基底压力为150kPa,设计基础埋深为7.5m,地基持力层为粉质黏土层、细砂层,为不均匀地基。细砂层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无需处理。黄土粉质黏土,经修正处理后,承载力特征值为138.5kPa,不满足设计要求。建筑地基挖除换填粉质黏土层。商业楼为地上二层建筑,基底压力设计为150kPa,基础埋深为1.5m,地基持力层为粉质黏土层,地基土层均匀。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无法应用天然地基,建筑地基可以应用基底以下土层,换填粉质黏土层,也可以挤密夯实水泥土桩。地下车库、商铺承载力要求低,地基土层采用换填方式处理。夯实水泥土桩成孔工艺,可以应用挤密成孔方法。建筑地基修正后,承载力特征值不满足标准,因此不能应用天然地基。此次工程项目基底压力设计为430kPa~480kPa,对地基承载力提高幅度要求大,按照场地地层结构、强度特征、建筑物性质,参考地区类似施工经验,地基基础加固方案,以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为主。
 
  6结语
 
  综上所述,地质工程勘察属于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勘察质量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大,属于工程建设前提。采用地质工程勘察,以物探、化探、钻探技术为主,收集工程相关地质资料、水文资料、地形地貌数据,编制勘察设计报告,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确保工程质量控制效益。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ligonglunwen/4506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