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理工论文 > 正文

能源隔离制度在冶金企业检修作业中的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2-06-08 11:47:1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发展以及生产水平的逐步提高,包括冶金行业在内的制造业所使用的能源种类不断的多样化,现场的作业环境越来越复杂。近些年来我国制造业在检修作业中出现的各起事故,多是由于能量或危险物质未得到有效管控,从而导致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因此,在检维修期间,如何对能量及危险物质采取行之有效的管控措施,是安全生产中最为重要的话题。
 
  关键词:检修设备;挂牌;上锁;危险源;能源隔离
 
  1实施能源隔离制度的背景及重要性
 
  目前为止,我国大多数制造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在日常检维修作业、抢修作业及定修作业中仍然执行的是“三方停电挂牌制度”,即在检修作业前,对检修设备断电后由该项目的项目负责人、检修单位负责人、生产岗位人员三方人员在该设备的配电室及现场操作箱挂好停电牌后开始检修作业。这种对能源及危险物质的管控方式的优点是执行较为简便,经济性较好。但是其缺点也很明显,比如可靠性较差,无法完全杜绝由于作业人员的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能量的意外释放等情况的发生,无法保证现场检修作业本质的安全,特别是在作业人员较多、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参差不齐、交叉作业及对现场设备情况了解不足的情况下,容易出现人员误操作能源开关,导致能量及危险物质意外释放,造成人身伤害和健康损害的情况。而且该种方法只是简单的将停电牌悬挂在开关箱或者阀门等上面,容易由于人员误碰或者风吹雨淋而导致停电牌脱落,从而失去对能量的管控及警示作用。综上所述,根据2017年5月12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制定发布的GB∕T33579-2017《机械安全危险能量控制方法上锁∕挂牌》国家标准,推行能源隔离制度迫在眉睫。

\
 
 
  2能源隔离制度的运用
 
  能源隔离是指进行设备保养和维修作业时,防止因意外启动、激活或意外释放储存能量,造成员工、第三方人员伤亡,以及设备损坏而采取的方法。能源隔离制度执行的方法是在能量源切断点上安装能源隔离锁具,用来隔离检修作业中各个能量及危险物质,将所有有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危险能量和物料进行控制,用锁定的方式来有效杜绝人员由于误操作使能源或危险物质失控而导致事故的发生。通过此种方式可以有效地防止生产及检维修作业中由于危险能量的意外释放而导致的人身伤亡及财产损失,保证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下面以炼铁设备为例进行分析,炼铁工艺设备的特点是各个设备间相对比较独立,具有模块化的性质,一套完整的炼铁工艺设备是由多个模块化设备拼接而成,炼铁设备检维修期间能源隔离的实施相对于轧钢类设备更加复杂,考虑的因素也就更多。
 
  2.1能源隔离相关术语
 
  (1)能量:对工作人员人身安全有威胁的一种物质,可归纳为热能、电能、化学能、机械能或其他能量。
 
  (2)能源:有以上能量的能源介质来源,将其进行归类为烟气、压缩空气、蒸汽、氧气、电、乙块、氮气、酸碱等危险化学品,动力源、重力源、热源及其他能量来源。
 
  (3)能源隔离装置:避免危险能量及物料在运输过程中释放能量,需采用有效的隔离装置,如管道阀门、隔离能源专用装置、盲板、隔离开关、机械阻塞等。
 
  (4)安全锁起到的作用是将隔离装置的安全器具锁定在固定地方。根据其功能性进行分类:
 
  ①个人生命锁:仅供受影响人个人专用的安全锁。②设备组锁:现场区域设备隔离点共用的安全锁,并包含有锁箱。设备组锁是一组同心锁。
 
  (5)锁具:是指保证能够上锁的辅助设施。如:断路器锁、闸阀锁、线缆锁、蝶阀锁、球阀锁、旋塞阀锁、六孔锁夹、锁扣等。
 
  (6)受影响人员:是指在能源隔离的情况下,对设备进行保养或者维修的人员,或者处于保养或维修区域内的人员。
 
  (7)集中挂牌人与验证人(授权人员):是指为了保养或维修设备,负责实施在这台设备上锁挂牌程序的人。同一个人可以既为受影响人员,又为授权人员,其一般为属地区域被授权执行危险能量控制即上锁挂牌的生产或点检人员。
 
  (8)单点隔离:是指不涉及上下游交叉连锁作业,切断一个隔离点即可安全检修的能量锁定方式。
 
  (9)带能作业:是指设备检修时需要短周期内不停的启动设备,对设备进行调整、打磨、加油等检修作业。
 
  2.2辨识工作任务风险及隔离点,绘制能源图
 
  实施能源隔离方案,工作人员要做到的第一步是辨别能源隔离工作任务,需全面了解,根据作业基本流程推测出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如判断出作业过程中的危险源则要立即采取切断措施。梳理现场作业逻辑关系,画出能源图,了解能源传输过程,在其传输过程中合理设置能源切断点(如安全销、介质阀门、电气隔离开关)。
 
\
图 1  能源图示例

 
  以上工作任务主要由以设备专业点检人员为主,生产岗位人员为辅进行,必须保证危险源辨识、能源隔离清单、能源图制作的全面准确,这些是进行能源隔离工作的基础,以炼铁设备为例,其能源隔离图及隔离点清单可以以各个配电室为单位进行制作,使其达到最优化。
 
  2.3编制能源隔离指导书
 
  在检修作业开始前,根据作业项目,以隔离点清单为基础编制能源隔离指导书。指导书的内容应包括:具体的工作内容或工作范围;每份指导书独有的指导书编号;编写或回顾日期;相应的隔离设备名称、单位、编写人、审核人、批准人;需要隔离的能量类型;关闭、隔离、阻断、固定或释放储存能量或剩余能量的具体程序性步骤;所需锁具及人力要求;安装和拆除上锁/挂牌装置的方法步骤;验证是否完成隔离和失能的具体要求。
 
  能源隔离指导书需要在检修作业开始前编制完成,对整个能源隔离工作的进行起到指导作用,所以为了使其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能够更好地兼顾安全与效率,在编制能源隔离指导书时,首先需要根据生产产线设备逻辑关系、检修单体试车、作业频率等实际情况,将生产产线划分为多个独立区域,每个区域制作各自的能源隔离方案,放置单独的能源隔离看板。各自区域的能源隔离指导书需要能够包括该区域内的所有作业项目,并有效控制全部危险能量,为区域内作业人员的安全作业提供可靠保障。其次根据前期梳理出的隔离点清单,将各区域作业任务有机结合,特别是涉及到交叉作业和单体试车项目,需合理安排作业任务,使指导书更具可执行性。
\
\

图 2  能源隔离指导书示例
 
  2.4能源隔离执行流程
 
  能源隔离制度是对整个作业过程中的危险能量或物质的全程管控,必须制定出一套具有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执行流程,执行流程的制定可如下所示:
 
  (1)前期准备: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锁具的准备和人员的配置,根据具体作业内容及能源隔离指导书,准备好相应数量和类型的锁具(个人生命锁、设备组锁、设备锁具),并配备好相应人员,避免出现执行时人员扎堆或无人执行的情况。能源隔离看板内所需的能源图、隔离点清单、指导书目录也需提前放置到位。
 
  (2)上锁与验证:根据能源隔离指导书中该作业项目需要的隔离点位,将阀门或电气开关调整至关闭状态,用相应的锁具进行锁定并挂牌,此过程需要一人操作,一人验证,按照指导书内的条目逐项进行。验证人需要在设备旁进行现场实际操作,若设备无动作,说明隔离效果良好,具备检维修作业条件。

\

图 3  能源隔离信息看板示例
 
  (3)安装个人生命锁:设备组锁安装完成后,需将设备组锁唯一一把钥匙放置能源隔离看板锁箱或者移动锁箱内,之后由集中挂牌人及检修作业人员共同在锁箱上悬挂个人生命锁,每把个人生命锁需配一张个人生命牌,个人生命锁及个人生命牌上需写清楚姓名、单位、联系电话。悬挂完成后方可开始该项目的检修作业。若工作时长超出规定范围,可变更挂牌人员,更换下一班次个人生命锁和个人生命牌,各班次人员交接需进行身份验证,避免出现能量不可控的现象。能源隔离区域确保一直挂有警示牌,及时将能源隔离信息板上的信息进行更换。
 
  (4)摘除个人生命锁:检修结束后,集中挂牌人及检修作业人员需本人携带钥匙打开个人生命锁,取出设备组锁钥匙,只要有一人未将个人生命锁打开,就不可强行撬锁取出设备组锁钥匙,规定是谁挂牌上锁,谁摘牌解锁,遇到特殊状况,无法及时摘牌,需向相关管理人员报备,由专人进行确认,保证工作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后,可进行摘牌解锁。
 
  (5)确认现场环境状态、拆除锁具恢复能源:检修作业项目负责人需核实现场无作业人员,受影响人员撤出检修区域,各安全装置已恢复到位,设备处于安全状态。按照能源隔离指导书中罗列的各隔离点,由集中挂牌人逐一拆除设备组锁,并将其重新放入能源隔离看板,恢复能源,组织试车生产。

\
 
 
  2.5能源隔离制度的实际应用示例
 
  下面以球团区域干燥机托辊轴承更换检修作业为例,对能源隔离的实际操作进行详细论述:
 
  (1)编制能源隔离指导书:干燥机托辊轴承更换检修作业需将干燥机主传电机及辅传电机两处能源隔离点进行隔离,需隔离能量为电能和机械能,所需锁具为卡箍式断路器锁两把,所需人员为集中挂牌人一名(一般为当班电工或者电气点检人员)、集中验证人一名(一般为该设备当班岗位人员)。检修作业开始前由该作业项目负责人将能源隔离指导书及工作任务放置在能源隔离看板指定位置。
 
  (2)能源上锁与效果验证:集中挂牌人和集中验证人根据能源隔离指导书,集中挂牌人从能源隔离看板上取下锁具(锁具一般分为两类,尼龙锁和钢锁,锁电气设备需用尼龙锁,钢锁用来锁阀门等非电气设备)逐项对配电室内各隔离点位进行上锁挂牌,设备组锁及检修牌内填写集中挂牌人相关信息。现场操作箱需悬挂检修人员、岗位人员、检修项目负责人三方检修牌。集中验证人在确定好锁具安装完毕后,去现场对主传电机及辅传电机进行实际操作,若两电机无反应,则说明能源隔离已完成。随后集中挂牌人需将唯一一把设备组锁钥匙放在能源隔离看板锁箱内,并召集检修作业人员一同在锁箱上挂上个人生命锁,并将信息看板各项内容填写完整。完成以上工作后检修作业方可开始。如果检修作业在一班内未完成,则接班人员需在能源隔离指导书“下一班次被授权人员签名及日期标注”一栏内填写好交接班情况,交班人员拆除本人个人生命锁,接班人员悬挂本人个人生命锁并更新能源隔离看板上相关内容。

\

图 4   能源隔离看板实际应用样图
 
  (3)摘除锁具,恢复生产:检修作业结束后,该作业项目的负责人(一般为点检方)确认现场无作业人员,各安全设施已恢复到位。确认完毕后召集集中挂牌人及检修作业人员摘除看板锁箱上的个人生命锁,集中挂牌人取出设备组锁钥匙,拆除配电室内锁具,为干燥机送电。送电完毕后项目负责人联系当班岗位人员进行试车生产,检修作业结束。检修作业结束后项目负责人需将本次作业中使用的能源隔离指导书和作业项目抽出并留存,擦去看板上填写的关于本次检修作业的相关信息。集中挂牌人将本次能源隔离所使用的锁具放回至原本指定位置。岗位人员需保持能源隔离看板的干净与整洁。
 
  3效果与评价
 
  我国企业正在蓬勃发展,对于制造业特别是像钢铁企业这样的重工企业,现场作业环境复杂,危险因素较多,安全是重中之重,能源隔离制度虽然较停电挂牌制度来说程序相对繁琐,但是对检维修作业中的安全系数有着显著的提升。通过制定标准化的能源隔离指导书,规范能源隔离执行流程,使检修作业区域内能量源可以得到全面而有效的控制。检维修作业时各方人员严格按照标准流程执行,有效杜绝了作业人员的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能量的意外释放等情况的发生,达到了检修作业的本质化安全。实行能源隔离制度,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环境,提高各职工的安全意识,降低检维修作业中的风险系数,使企业内各个危险源点得到有效管控,减少企业的事故隐患数量,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通过推进能源隔离管理,以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措施,持续优化安全生产作业环境,严格管控风险源点,切实强化设备设施运行和检查维修安全管理,从而为每位职工提供更有力有效的安全保障。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ligonglunwen/3887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