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更新发展,快捷高效的信息系统逐渐取代高成本,低效率的人工系统。物流管理作为第三利润增长源,是一个生产企业不可或缺的环节,产品从发运到送达,都决定着一个企业的成本和经营状况。物流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物流效率,还能为企业节省成本,本文以大型国有钢铁企业SG为例,通过分析SG企业主要物流管理模式,从产品组织发运,物流跟踪,运费结算等等角度,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为SG企业带来较好的提升效果,为同类生产企业做借鉴。
关键词:物流管理;产销一体化;钢铁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
生产企业为满足外部(客户)需求,为客户定制提供其满意的产品,物流运输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企业在开拓市场时会挖掘到不同地域、不同要求的客户,为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方便企业内部对物流方面的管理,加之信息化、一体化在企业内部普及度越来越高,就需要企业强化自身物流管理系统。如何节省物流成本,方便内部物流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物流服务,是SG企业制定物流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要达到的目的,为其他钢铁行业企业提供优质的借鉴[1]。
1非一体化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1)非一体化物流管理时,系统外人工管理较多,计划编制走系统外,较为落后,所有信息都靠人工手动录入,效率低,过程繁琐复杂,人工无数据库,容易造成信息遗漏,且容易产生数据错误,信息丢失,信息重复等问题,影响物流发运业务的有序开展和进行。特别是部分物流核心环节完全通过系统外管理。例如物流发运主计划制定、配车计划制订、车辆安排、出厂核验等重要环节主要通过系统外纸质单据、电话沟通、邮件等方式进行管理。
(2)SG集团有三个生产基地,分别为SY公司,JT公司,QG公司,由于三个公司不在同一地区,基地代码不统一,系统不统一,系统较分散,功能分布于各个系统中,系统间数据传输不够通畅导致无法统一管理,未能形成一个整体的信息化物流系统架构,信息化系统支撑不足[2]。
(3)SG集团客户分布地区广,范围较大,有些客户对于物流时间和物流方式有严格的要求,非一体化物流无法为客户定制个性化物流模式,不能为客户定制提供其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不能满足顾客要求,降低顾客满意度,严重会导致一部分客户流失。
(4)SG集团物流管理中会有物流承运商来配合管理,包括水运服务商和汽运服务商,承运商素质能力参差不齐,造成承运商管理无序。
(5)非一体化物流管理时,物流管理主要靠人工管理,物流方案、运输周期、运输成本等的制定主要依靠人工经验,缺乏有效的实绩数据分析,且无法掌控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效率、以及员工分工问题,造成工作效果不稳定,影响物流发运业务的进度。
(6)非一体化物流管理时,未能实现物流管理的整体监控与调度,缺乏对物流数据信息的集中采集,无法及时准确获取库存情况、计划制定、车辆排队、运输组织、装船进度等需调度协调物流环节数据,从而无法实现对物流整体组织的调度与监控。物流跟踪需要登录多个系统进程查询,货运的到货信息暂时无法获取。
2构建一体化销售物流管理体系
物流一体化管理系统,即设计统一的物流管理机构,通过整合多个生产基地,协作承运商的管理,产成品仓库库存,产成品运输模式,各种运输模式的价格以及后期物流信息追踪等企业物流业务,围绕着物流仓库管理,物流计划管理,物流结算管理,物流追踪管理等一系列物流管理流程,搭建出一个整套的物流信息一体化系统,实现企业物流管理效率最高化,成本最小化,数据最准化,信息最细化的效果。
2.1统一信息系统架构
SG集团三个生产基地,在非一体化管理前处于分散状态,没有统一的组织架构,没有统一的要求标准,产品发运代码不同,不方便追踪查询,容易造成物流错乱,物流遗漏,利用一体化的物流信息系统,统一生产基地物流管理系统,各生产基地之间相互融通,相互交流,便于管理,减少物流运输错误。
2.2统一的物流系统平台体系
物流一体化管理体系确定了基本组织框架之后,整合搭建了统一的物流运输链平台体系,主要由仓库管理;计划管理,结算管理,跟踪管理等模块,形成各基地统一协同发展。
2.3整合销售物流业务,提高物流管控水平
(1)产成品一体化仓库管理。物流一体化管理系统将SG集团各分厂的销售库、物流库、厂外库以及码头库的件杂货资源进行分类汇集和整合,实现物流资源的集中管控、统一调配,材料轨迹可寻。
物流一体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材料自动准发入库,在库状态与位置信息的实时查询。按照发运计划,系统内自动转入或出库。引入码单管理的概念,对于同一需方、同一物流费用结算单位、同一发运地址在同一计划下、装载到同一物流工具上的材料系统自动生成一个码单。以码单为颗粒度进行后续的跟踪管理,包括财务结算,减少了资源占用,使物流管理更加高效便捷。
(2)物流一体化发运计划管理。物流一体化管理系统计划管理,实现直发、联运、直取等多种运输模式的计划编制。系统自动分配物流计划的承运商,并自动下发给承运商使用的3PL系统。承运商通过该系统反馈对应计划的工具号码和人员信息等,反馈给产销系统,开始执行物流计划。系统支持计划发生变化时及时做出调整、取消等逆向操作[3]。同时计划自动带有仓库出入库计划,匹配系统间仓库的入库或出库。最终的物流发运实绩通过PES系统将出厂码单、车号、材料号等主要信息反馈到产销。整个流程物流信息透明化,有计划性,随时查找计划履历,可操作性强,简单易懂,效率高。
(3)物流一体化结算管理。SG集团产品分别对汽运、火运、海运的费率、费用、保险、加固费等进行系统的维护,通过系统建设,实现系统按照发运实绩与费率生成运费结算清单,并传至承运单位,承运单位根据运费结算清单给客户开具运费发票并回传至财务系统进行报支。
为满足客户对保险进度的查询,将运输保险业务纳入系统进行管理,实现对运输保险理赔业务进度的跟踪。
建立费率管理系统模块,健全费用项次,结合物流运输方式生成不同费率模板。根据运输方式和作业类型以码单为单位读取费用模板配置表中的费率,自动匹配和计算,通过系统接口下发到3PL系统。承运商根据接收到的费用信息,按照运输方式开具运费发票,开票完成后将发票传回产销系统。产销系统接收发票后,进行码单与发票做二次匹配,确认发票信息,并落地发票实绩表。产销接收发票成功后,进行系统生成报支单,向财务系统进行报支。财务系统按照接收报支清单做结算,并给物流系统反馈付款情况,物流系统接收到付款信息后自动更新码单状态。
信息一体化系统结算管理,减少了数据错误,数据遗漏等问题,更能节省时间和劳动力。
(4)物流一体化跟踪管理。物流一体化管理系统利用信息一体化强化物流跟踪系统。以运输工具为单位进行物流轨迹跟踪,并细分到具体的材料轨迹上,实现按车(船)或材料的轨迹跟踪。汽运可基于手机APP跟踪定位功能,对物流计划中的计划节点收集节点反馈信息,实时展现每个产品的当前物流情况,根据物流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信息反馈,形成电子物流路径记录,提供物流路径回放、现场回放信息。火运可与铁总沟通,实现与铁路系统的对接,获取车皮信息。海运与船讯网对接,实现船舶信息的跟踪。
物流跟踪系统一体化,随时可向客户提供物流信息,便于客户了解掌握物流动态情况,有助于客户管理智能化,信息化。
(5)承运单位系统管理。物流一体化管理系统实现运输承运商系统管理,涵盖承运商的注册信息、财务信息以及服务工具信息等,并实现承运商的在线考核评价。并实现与集团主数据的同步,保障承运商代码唯一。
通过系统建设,将承运商准入、考评、资源分配等管理实现在线管理,使得承运商管理更加透明、公平、公正,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系统中3PL系统接收入库计划,做入库处理,并生成入库实绩抛送给销售物流系统,物流系统将入库实绩抛送SG集团制造系统。系统依据不同仓库将出厂发货计划下发各PES系统/厂内物流系统/3PL系统;物流系统块接收各PES系统/厂内物流系统/3PL系统的出厂码单信息,做出厂销账处理,将出厂码单信息抛送至SG集团制造系统。
库存变更时SG集团各个PES系统将库位变更信息发送到物流系统;3PL系统、厂内物流系统的库位变更信息也发送到物流系统;系统接收库位变更信息,做库位变更处理。
(6)运输质量管理。为提高运输质量,将运输质量纳入系统管理。将运输中质量问题的描述及照片等相关信息录入系统,便于系统性分析,为工作重点及方向提供决策依据。
(7)规范物流代码化管理。物流一体化系统建立一套完整的代码管理体系,更加规范的站点代码、物流方案代码、仓库代码、运输方式代码、结算区域代码、流向区域代码等等。建立代码手册,保障系统间代码的同步和唯一性。将所有的代码写入代码管理模块,便于各系统调用。
3跨区域多基地物流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实施效果
SG集团实施物流一体化管理,能提高物流精细化,准确化管理水平,减少了物流管理的系统繁琐,耗时费力,信息错误,效率低下等问题,提高了物流管理的高效性、及时性、准确性、服务性。满足了各基地高效协同物流管理的需求。
3.1工作效率提高
SG集团物流一体化管理体系实施后,计划编制全部实现系统编制,实现标准化的操作流程;产品发运由平均每车5小时提高到每车2个小时,提高效率60%;费用结算管理全部实现自动匹配费用价格,物流运费报支由24小时降低至1小时,工作效率整体提高96%。
3.2管控水平加强
一体化管理实施后,物流服务资源在统一的信息化平台进行管理,以全程物流信息贯通为抓手,实现一站式管理以及全程物流可视化监督。制造基地到客户最终交付地,建立面向客户全程物流标准路径设计。
3.3成本开支减少
系统实施后,99.6%的订单从人工24小时评审转为10秒自动评审,业务操作量减少50%以上,显著减少人工成本开支,工作差错率降低50%以上,减少了物流遗漏以及重复、错误的成本开支。
4结论
通过构建物流一体化管理体系对物流模块进行整合,SG集团实现了各基地物流一体化统一管理,异地多基地联合发运的业务模式。做到管理统一,资源集中,成本降低,效率提升,模式创新;树立了制造业集团品牌形象和规范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针对前期物流管理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和变革,为集团内部进行了升华,同时为行业内其他企业在物流管理整改方面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孙木亮.大型钢铁企业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11:28-31.
[2]赵海翔.钢铁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探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9,5:237.
[3]杜梵栋.钢铁企业深入推进产销研一体化运作必要性研究[J].冶金管理,2020,13:134-13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ligonglunwen/36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