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联合静吸复合麻醉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76 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8 例。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联合静吸复合 麻醉, 比较两组麻醉前 10 min(T0 )、气管插管时(T1 )、手术 30 min(T2 )、术后 10 min(T3 )的平均动脉压(MAP) 和心率(HR) 水平, 术后恢复情况,手术前后 1 d 去甲肾上腺素(NE)和血清补体(C3、C4)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T1、T2 时, 观察组 MAP、HR 水 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 后 1 d,观察组 NE 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补体 C3、C4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硬膜外麻醉联合静吸复合麻醉应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可降低应激反应指标水平,维持血清补 体水平,缩短术后恢复时间,且安全性较好,其效果优于单纯静吸复合麻醉。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硬膜外麻醉;静吸复合麻醉;不良反应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是临床治疗子宫肌瘤、子宫 腺肌病等妇科疾病的常用术式,其创伤比开腹手术 小,但麻醉和手术仍会对机体造成刺激,引起应激 反应 [1] 。静吸复合麻醉可起到良好的镇痛、镇静效 果,缓解患者手术应激状态,但全身麻醉不能有效 抑制手术牵拉刺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波动,而增大麻醉药物剂量又会增加不良反应 [2] 。硬膜外麻醉起 效快,可有效抑制手术区域感觉神经传导,与静吸 复合麻醉联用能提高麻醉效果 [3] 。本文观察硬膜外 麻醉联合静吸复合麻醉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中 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3 月至 2020 年 9 月 本院收治的 76 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指 征并接受手术治疗;无麻醉禁忌证;术前无酗酒 史。排除标准:既往有腹部手术史者;既往有呼吸 或循环系统疾病者;合并肝、肾功能异常者。患者 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 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 K201801)。按 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8 例。对 照组:年龄 42~67 岁, 平均(52.39±2.47) 岁; 病 程 6~18 个月, 平均(12.49±1.23) 个月;美国麻 醉医师协会(ASA)分级: Ⅰ级 18 例, Ⅱ级 20 例; 子宫腺肌病 11 例,子宫肌瘤 20 例,顽固性功能性 子宫出血 5 例, 其他 2 例。观察组:年龄 43~68 岁, 平 均(52.45±2.54) 岁; 病 程 7~20 个 月, 平 均 (12.51±1.26) 个月; ASA 分级: Ⅰ 级 17 例, Ⅱ 级 21 例;子宫腺肌病 12 例,子宫肌瘤 18 例, 顽 固性功能性子宫出血 5 例,其他 3 例。两组一般资 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对 照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面罩吸氧 3 min 后行 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咪达唑仑注射液(江苏恩 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43222. 10 mL ∶ 50 mg)0.1 mg/kg、丙泊酚中 / 长链脂肪 乳注射液(Fresenius Kabi Deutschland GmbH,国药 准字 J20150658.50 mL ∶ 1.0 g)2.5 mg/kg、枸橼 酸芬太尼注射液(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 药准字 H20113508.2 mL ∶ 0.1 mg)4 μg/kg、注 射用苯磺顺阿曲库铵(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 司, 国药准字 H20060869.10 mg)0.15 mg/kg。麻 醉起效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调节吸入氧流量 为 2 L/min, 通气频率为 14 次 /min, 维持呼气末二 氧化碳分压为 35~40 mmHg(1 mmHg=0.133 kPa), 间断吸入 1.5% 吸入用七氟烷(上海恒瑞医药有限 公 司, 国药准字 H20173007.250 mL), 静脉持 续输注丙泊酚 4~12 mg/(kg·h)、注射用盐酸瑞 芬太尼(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43315.2 mg)0.1~0.3 μg/(kg·min)、苯磺 顺阿曲库铵 1.0~2.0 μg/(kg·min) 维持麻醉, 脑 电双频指数维持在 45~60.缝合时停用瑞芬太尼和 丙泊酚,在患者自主呼吸、意识恢复后,符合拔管 指征者拔除气管导管。
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联合静吸复合麻醉。麻 醉前 30 min,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液(福鼎康乐 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H20064959.500 mL)300~500 mL。协助患者调整为左侧卧位,在 L4~5 间 隙行硬膜外穿刺,采用直刺法,穿刺成功后置入硬 膜外导管;先给予试验量 1% 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 (河北长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57825. 5 mL ∶ 0.1 g)5 mL,5 min 后无全脊麻征象,注射 盐酸布比卡因(安徽长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34021983.5 mL ∶ 25 mg)10~12 mg, 控制麻醉 平面于 T6 以下。待患者的麻醉平面固定后实施静 吸复合麻醉,麻醉方法同对照组。两组均在有效麻 醉后放置举宫器,同时建立二氧化碳气腹,随后置 入腹腔镜探查盆腔和腹腔情况,并在腹腔镜直视下 切除子宫。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各时间点应激反应 指标水平,包括麻醉前 10 min(T0 )、气管插管时 (T1 )、手术开始 30 min 后(T2 )、术后 10 min(T3 ) 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 水平, 采用 多功能监护仪检测。(2)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 包括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3)比较两 组手术前后 1 d 去甲肾上腺素(NE)和血清补体水 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NE 水平,采用免疫 比浊法测定血清补体 C3、C4 水平。(4) 比较两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 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各时间点应激反应指标水平比较 T0、T3 时,两组 MAP、HR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 P>0.05); T1、T2 时,对照组 MAP、HR 水平 均高于T0 时,观察组MAP、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MAP、HR 水平与 T0 时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T3 时,两组 MAP、HR 水平与 T0 时比较,差异均 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2.2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自主呼吸恢 复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P<0.05)。见表 2.
2.3 两组手术前后 NE 和血清补体水平比较 术前 1 d,两组 NE 及血清补体 C3、C4 水平比较,差异 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 1 d,观察组 NE 水平与术前 1 d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 NE 水平高于术前 1 d,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血清补体 C3、C4 水平均低于术前,观察组高于对 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3.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 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3 讨论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因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 优势成为子宫切除首选术式 [4-5] 。临床常用麻醉方 案为静吸复合麻醉,但该方案麻醉起效较慢,且 在手术切皮、拔管等操作时,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 较大 [6]。
补体系统 C3、C4 水平可反映机体免疫功能及 免疫病理性损伤情况,手术应激和术后疼痛均可激 活补体的旁路途径和经典途径,机体通过消耗补体 而抑制机体免疫功能,且创伤应激的严重程度与 免疫功能的抑制程度呈正比 [7] 。本研究结果显示, T1、T2 时,观察组 MAP、HR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 1 d 的 NE 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补体 C3、C4 水平 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硬膜外麻醉可通过快 速阻滞脊神经而抑制交感神经系统兴奋,维持机体 儿茶酚胺的正常表达,阻滞手术部位疼痛传输至中 枢神经,强化静吸复合麻醉效果,减轻机体应激反 应,稳定血流动力学水平,维持机体免疫功能,降 低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8]。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 示联合麻醉未增加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硬膜外麻醉联合静吸复合麻醉应用 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 可降低应激反应指标水平, 维持血清补体水平,缩短术后恢复时间,且安全性较 好,其效果优于单纯静吸复合麻醉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清娟,陈健,陈宏才 . 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联合麻醉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J]. 中国现代医生, 2018. 56(1): 111-114.
[2] 范慧慧,范翠翠,佟新建 .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在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 响 [J]. 中国实用医刊,2019.46(23):103-105.
[3] 王凯,张玉,韩威利 .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 [J]. 临床医学,2020. 40(1):39-41.
[4] 鲍春燕 .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围术期疼痛介质的影响 [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8): 1047-1050.
[5] 苏更生 .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中血流动力学及血清纤溶功能影响 [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9.27(9):1166-1169.
[6] 练生全 . 不同麻醉方法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效果 [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7):29-30.
[7] 边长荣,王冬梅 .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与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应用观察 [J]. 贵州医药,2020. 44(6):898-900.
[8] 廉海光,李建,吴红发,等 . 脊椎硬膜外麻醉联合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观察 [J]. 老 年医学与保健,2020.26(6):980-98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据媒体报道,三大运营商目前均已制定了2020年... 详细>>
如何设计有效的环境治理政策, 是学术界和政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