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理工论文 > 正文

齐大山铁矿富矿围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2-02-24 11:35:2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齐大山铁矿床位于辽宁省鞍山市东北部,是鞍山式沉积变质型铁矿的典型代表,其富铁资源量在鞍本地区仅次于弓长 岭二矿区,达到中型规模。本次研究以齐大山铁矿富矿围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镜下矿物鉴定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得出 :富铁矿 是由热液铁质活化贫铁矿再富集形成的,富铁矿围岩Eu 负异常明显低于贫铁矿围岩,这可能是具有较强Eu 正异常的成矿溶液 再富集形成富铁矿时,与具有较强Eu 负异常的围岩相互作用,造成富铁矿围岩的Eu 异常弱于贫铁矿围岩。贫铁矿围岩很可能 是与BIF 形成有关的区域变质成因, 而富铁矿蚀变围岩则是与富铁矿形成有关的热液成因。

关键词 :齐大山铁矿 ;富矿围岩 ;地球化学特征

        齐大山铁矿床位于辽宁省鞍山市东北部,是鞍山式沉积变质 型铁矿的典型代表,其贫铁矿石量超过28 亿吨,富铁资源量在 鞍本地区仅次于弓长岭二矿区,达到中型规模,是我国北方地区 BIF 型铁矿中仅次于弓长岭铁矿的主要富铁矿床之一 [1,2]。本次 研究以齐大山铁矿富矿围岩为研究对象, 在其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的基础上, 对该矿床的沉积环境、构造背景进行系统探讨。

\

1  研究区成矿地质特征

        齐大山铁矿床主要由前震旦系变质岩系构成,铁矿层产于 鞍山群樱桃园组 [3]。本矿床的区域变质程度为绿片岩相 - 低角闪 岩相。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太古界鞍山群、元古界辽河群和新 生界第四系(图 1)。其中,太古界鞍山群樱桃园岩组,主要岩性 有绿泥石英片岩、绿泥滑石片岩、绢云母石英岩、变粒岩、斜长 角闪岩、条带状含铁石英岩等,是本区主要的赋矿地层。辽河群 浪子山组,与下伏鞍山群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只在王家堡子一、 二矿区的矿体顶部和北一山至北四山有零星出露,其由底部砾 岩、石英岩和千枚岩组成,已知厚度大于200m。辽河群的地层 走向与鞍山群基本一致,倾向南西,倾角40°~ 60°。第四系 : 以冲积、坡积层为主,由砂、砾石、粘土组成。主要分布在山前 平原及河床中。各地厚度不一,山坡上一般厚 1m~3m,河谷中 最厚可达 50 余米。

\
图 1 齐  大山铁矿床地质简图

        齐大山铁矿区含矿地层为一走向 300°~ 340°的单斜构 造。倾向南西,倾角在 70°~ 90°,局部倒转。本矿区断裂构造 发育,且具多期性特征,由于多期性、继承性和叠加作用影响。 包括北北西向走向断裂、北东向及东西向横断裂, 其时代应早于 辽河群或大规模混合岩化作用之前。北北东向斜交断裂晚于辽 河群,但其上限不清。除断裂构造外本区地层沿走向、倾向两个 方向都显示出舒缓波状的褶皱。
矿床的西侧,分布有本区最古老的花岗岩(铁架山花岗岩)。 矿床的东侧,大面积出露有新太古宙花岗岩(弓长岭花岗岩,也曾称为齐大山花岗岩),远离矿体的区域,岩石呈淡红色,花岗 变晶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为微斜长石、奥长石、钠长 石、石英, 次要矿物为白云母、磁铁矿、锆石、磷灰石等。矿区内 见闪长岩、闪长玢岩、辉绿岩等脉岩。

2  齐大山铁矿富矿围岩的矿物学特征

       本区富铁矿体的两侧或一侧均发育有以绿泥石为主的围岩 蚀变,总的看来二者呈正相关 [4,5],一般情况下富铁矿发育处必 有蚀变岩石发育。蚀变岩呈现脉状、似层状、皮壳状依附于富铁 矿体的周围, 主要以绿泥石岩或绿泥片岩为主, 绿泥石化与富铁 矿关系密切, 分布也最为广泛, 从富铁矿体向外可见富铁矿体— 绿泥片岩—石英绿泥岩—混合岩化岩的蚀变分带。主要蚀变岩 石的矿物特征如下所示。
绿泥片岩 :由绿泥石蚀变而形成的绿泥片岩呈绿色,片理 发育,组成矿物中大多为绿泥石(图 2 A)。此外,还含有少量石 英、白云母、磁铁矿和黄铁矿。

\
图 2  齐大山富铁矿蚀变围岩显微图片。  A- 绿泥片岩(单偏光) ;B- 石英绿泥岩(单偏光)。
注 :Qtz- 石英, Chl-绿泥石。

       石英绿泥岩 :分布在蚀变带的外缘,处于蚀变强的绿泥片岩与混合岩化岩石之间。和绿泥片岩相比较,片理发育程度差, 组成矿物主要是绿泥石和石英,二者含量大致相同(图 2 B)。此 外还含有少量磁铁矿、绢云母、黄铁矿。局部可见白云母和黑云 母,偶见电气石。

3  齐大山铁矿富矿围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本文对获取的贫铁矿(QD-1-1、QD-1-12、QD-2-16)、富铁 矿(QD-2-3) 及其围岩(QD-1-7、QD-2-5~QD-2-8, 岩性为绿泥 石英片岩和绿泥片岩) 进行了全岩和稀土分析。测试单位是广州 澳实分析检测有限公司,全岩采用P61-XRF26s化验分析(硼酸 锂—硝酸锂熔融,XRF 定量),稀土元素采用M61-MS81 化验分 析(碱熔 + 酸消解, 等离子质谱 / 光谱定量)。

        铁矿石稀土元素测试结果显示 :贫铁矿石LREE/HREE 平 均为2.82,富铁矿石LREE/HREE 为 3.98,说明轻稀土元素相对 富集, 重稀土相对亏损。经标准化后(图 3a),贫铁矿和富铁矿石 均呈现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重稀土相对富集的左倾型稀土配 分模式。贫铁矿中 δEu 为2.67~2.74(平均2.70),具有明显 Eu 正 异常, δCe 为 0.88~0.90(平均 0.90),无明显正负异常,这与海底 喷气沉积产物的正铕异常、铈异常不明显的特征一致。富铁矿中 δEu 为 1.17,具有弱Eu 正异常, Ce 为 0.94,无明显正负异常 ,。

        围岩稀土元素测试结果显示 :贫铁矿围岩LREE/HREE 为 2.03, 富铁矿围岩LREE/HREE 平均为2.41,说明轻稀土元素相 对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经标准化后(图 3b),贫铁矿和富铁 矿围岩均呈现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重稀土相对富集的左倾型 稀土配分模式。贫铁矿围岩中 δEu 为 0.04,具有很强Eu 负异常, δCe为0.91,无明显正负异常。富铁矿围岩中 δEu 为0.21~0.51(平 均 0.37),具有较强Eu 负异常, δCe 为 0.94,无明显正负异常。
\

图 3 齐大山矿石(a)与围岩(b)稀土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蜘 蛛网
 
        从稀土元素分析可看出,富铁矿和贫铁矿具有相似的稀土 配分模式,配分曲线为轻稀土相对亏损的左倾型,以Eu 正异常 为主,Ce 无明显正负异常,并且从贫铁矿石到富磁铁矿石,稀土 元素总量呈逐渐上升趋势,说明富铁矿是由热液铁质活化贫铁 矿再富集形成的,成矿热液在带走 Fe2+ 的同时也将大部分稀土 元素一起迁移并富集在一起,因此富铁矿石继承了贫铁矿石的 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和 Eu 正异常。但是富铁矿Eu 正异常明显低 于贫铁矿,推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偏还原性的 成矿热液在迁移稀土元素时,将 Eu3+ 还原为 Eu2+,而在二 Eu2+ 性质与其他三价的REE 元素发生分离,出现异常行为。另一方 面可能是因为成矿热液再富集形成富铁矿时,与具有较强Eu 负 异常的围岩相互作用,使得富铁矿Eu 正异常弱于贫铁矿。贫铁矿围岩和富铁矿围岩具有相似的稀土分配模式,配分曲线为轻 稀土相对亏损的左倾型, 以Eu 负异常为主, Ce无明显正负异常, 但富铁矿围岩Eu 负异常明显低于贫铁矿围岩,这可能是具有较 强 Eu 正异常的成矿溶液再富集形成富铁矿时,与具有较强 Eu 负异常的围岩相互作用,造成富铁矿围岩的Eu 异常弱于贫铁矿 围岩。

       因此,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本文稀土元素的分析可推测 [6,7], 贫铁矿围岩很可能是与BIF 形成有关的区域变质成因,而富铁 矿蚀变围岩则是与富铁矿形成有关的热液成因。

4  结论

(1)富铁矿是由热液铁质活化贫铁矿再富集形成的,成矿热 液在带走Fe2+ 的同时也将大部分稀土元素一起迁移并富集在一 起, 因此富铁矿石继承了贫铁矿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和 Eu 正 异常。
(2)富铁矿围岩 Eu 负异常明显低于贫铁矿围岩,这可能是 具有较强Eu 正异常的成矿溶液再富集形成富铁矿时,与具有较 强 Eu 负异常的围岩相互作用,造成富铁矿围岩的 Eu 异常弱于 贫铁矿围岩。
(3)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本文稀土元素的分析可推测,贫铁 矿围岩很可能是与BIF 形成有关的区域变质成因,而富铁矿蚀 变围岩则是与富铁矿形成有关的热液成因。

参考文献

[1]  赵振华 . 某些常用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参数的计算方法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J]. 地 质地球化学 ,1985,S1:11-14.
[2]  付海涛 , 王恩德 , 刘陆山 , 付建飞 . 鞍本地区沉积变质型铁矿控矿条件与找矿 模型 [M].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 ,2016,13-65.
[3]  沈其韩 . 华北地台早前寒武纪条带状铁英岩地质特征和形成的地质 [M]. 北 京 :地质出版社 ,1998,15-60.
[4]  李厚民 , 陈毓川 , 李立兴 , 王登红 . 中国铁矿成矿规律 [M]. 北京 :地质出版 社 ,2012,5-10.
[5]  Zhang Z C,Hou T,Santosh M,Li H M,Li J W,Zhang Z H,Song X Y,Wang M.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and tectonic settings of the major iron deposits in China:An overview[J].Ore Geology Reviews,2014,57(1):247-263.
[6]  刘 军 , 靳 淑 韵 . 辽 宁 弓 长 岭 铁 矿 磁 铁 富 矿 的 成 因 研 究 [J]. 现 代 地 质 ,2010,24(1):80-88.
[7]  冷文芳 , 王恩德 , 武悦 , 刘陆山 , 付海涛 , 王娜 . 辽宁齐大山铁矿元素地球化学 特征 [J]. 地质与资源 ,2015,24(4):336-34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ligonglunwen/3597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