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矿山开采所产生的次生地质灾害和对空气、土壤的污染已经成为生态环境建设 所面临的重大生态障碍。如此大规模的矿山开采对我国土地和环境的破坏是惊人的,使原本已很稀缺的土地资源呈现加速减少 的态势。文章根据美术理念在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中的应用进行了梳理,以便人们更加巧妙地运用美术概念,使矿山废弃地规 划设计既不像传统规划式那样生硬或与自然环境格格不入。依据分析、研究成果,制定矿山生态恢复环境设计法则,从矿山生 态恢复影响、宏观、细节、整体三个方向上,确定环境设计基本方案,通过主题表达、空间、形态、感知等 5 种表达方式,设计恢 复矿山生态的环境。
关键词 :矿山 ;生态恢复 ;环境设计 ;美术理念 ;方案草图
矿产资源是当代工业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物质资源,但是, 在开采矿产资源的同时,却也对矿山的生态环境,造成无可挽 回地“重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开采后的废弃矿山,存 在严重的气候恶化、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等生态问题, 随 着时间的流逝, 生态危机还在不断加重 [1]。此时的矿山不仅不能 为工业发展增添助力, 反而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倘若, 废弃矿山 的生态环境, 能够得到恢复, 并重新设计环境景观, 不仅可以改 善用地紧张问题,还可以形成矿山特色的生态旅游场所,带动 附近经济发展。基于此,废弃矿山恢复成了当代社会经济发展 的热点重点。
如此大规模的矿山开采对我国土地和环境的破坏是惊人的, 使原本已很稀缺的土地资源呈加速减少的之势,带来一系列的 环境和社会问题。所以说,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使矿山废弃地得以 快速恢复,是摆在我们广大位科技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在 此,就美术理念在矿山废弃地恢复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且在废弃 恢复后,带动了矿山所在区域旅游业发展。可见,矿山恢复需要 依据矿山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合理设计矿山环境。为此,在矿 山生态恢复的环境设计中, 应用美术理念, 将矿山的发展、形式、 功能等完美结合, 充分发挥矿山环境经济作用, 提出矿山生态恢 复中环境设计的美术理念应用。
1 分析环境设计的美术理念应用特点
将美术理念应用在矿山生态恢复中环境设计,可以将美术 理念分为平面布局的抽象化、空间形式的流动化两个特点。
美术理念在于抽象的表现主义,并不是完全地复制和重现 自然环境, 即平面布局的抽象化的表现形式, 结合矿山在恢复过 程中,不能通过直接表现,展示矿山恢复效果,只能通过平面布 局,从横向和纵向展示矿山恢复环境设计效果, 都为矿山生态恢 复中环境设计, 融入美术理念提供了条件。
除平面布局的抽象化特征外,美术的自由、丰富、多元化的 表现形式、不同元素的衔接、空间立体感等,体现了空间形式的 流动化特征。而矿山恢复中环境设计,需要不同的生态景观色彩 搭配,形成特色鲜明的立体环境, 突出恢复后的矿山环境独特性。
2 美术理念在矿山环境设计中的作用
美术理念,设计矿山恢复环境,就是将美术元素,应用在矿 山环境中,进一步美化矿山环境。这种环境设计方式,可以展现 矿山优势,赋予矿山生态环境活力。矿山地质结构指在采矿过程 中所破坏的未经一定处理而无法使用的土地。矿山资源的开发能 够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大量的资源和能源, 对经济发展起到至 关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作为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破坏地表生态 系统的人类活动过程。可见, 美术理念在环境设计中的作用。
3 矿山生态恢复中环境设计的美术理念应用
3.1 制定矿山生态恢复环境设计法则
美术是抽象的,且人类对于美的感知,是存在一定的差异 的,若不在环境设计中, 制定美术理念设计恢复矿山生态的环境 法则,很可能因为美术的抽象特征,以及对美的感知差异,影响 矿山生态恢复效果 [2]。为此,在矿山生态恢复环境设计中,制定 如下设计法则 :重点、节奏、对称、协调、比例、均衡、对比、尺 度、主从、韵律等设计法则,让人们感受到环境变化、突出矿山 环境优点、环境整体的和谐, 来达到最优的设计效果。
3.2 确定环境设计基本方案
在环境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通过图形、图像,来表达自 己的设计方案, 形成符合矿山生态环境空间表象的视觉表达。此 时,就需要环境设计师, 在环境设计法则下, 不断应用美术理念, 通过速写的形式, 设计概念式环境表现方案草图。
应用美术理念设计草图的过程中,从不同的矿山生态环境 角度,得到的最终设计草图也是不同的,因此,需要设计师不断 发挥想象力,转变设计思维,直至到图纸完善阶段,思维也从广 泛缩小到微细的局部调整。在这个过程中, 充分表现了设计师的 主观能动性, 这就要求设计师不断提高自身美术理念, 通过美术 表达介质,如线条、图像等,适应自身思维的变化,把握环境设 计的每一部分。
图式是环境设计的基础,也是环境表达的主要工具,属于人 为创造性行为,通过人为的手段,将艺术与生态环境相结合,达 到视觉感官舒适的环境。因此,设计师设计构想,在遵守此次研究制定的环境设计法则的同时,可以将多元化和统一化相结合、 融合和反差相结合, 营造视觉上的舒适环境。

图 1 空间表达的四种表现形式
第一,多样与统一相结合。矿山生态环境设计中,实施美术 理念时,兼顾生物多样性特征,兼具相对统一的设计原则,即环 境在整体上具有统一和谐的感觉,从而在设计中,体会到秩序 美。与此同时,还能让矿山生态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矿山中的 所有资源, 都处于动态循环中, 加快矿山生态恢复速度。
第二,融合和反差相结合。环境中的每一种元素都是独立 的,因此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在这种特征下,让所有元素具有统 一特征,就需要融合每一种元素。但是,环境元素的统一,还需 要反差,如绿叶衬鲜花,以此突出景色特征,却又能体现出环境 的协调美感。
其次,还需要构想环境细节,凸显设计的主题。例如,最为 简单的白底黑字搭配, 会让人一眼看到黑字。这样才能体现出这 种基本细节设计的统一美感, 也可以避免环境设计中, 存在的细 节不协调问题。
最后,需要矿山整体的协调性,让矿山的每一个角度,所融 入的元素都具有自然的特点。因此,需要考虑矿山生态恢复环 境设计功能。若用于旅游产业, 需要考虑环境与矿山周围建筑之 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协调性。
除矿山生态环境的协调和美感外,在环境设计过程中,设计 师需要将环境设计对矿山恢复的影响、矿山资源利用、生态恢复 速度等,加入环境设计当中,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并通过循环利 用矿山能源和物质、改善能源利用方法等, 保证矿山的恢复水平。
3.3 美术理念的表达方式
美术具有多种表述形式, 其主要分为主题表达、空间、形态、 感知等 5种表达方式 [3]。每种表达方式, 又采用不同的表述形式, 表述环境设计。
美术主题表达主要分为抽象与夸张、展现与联想两种表现 形式。其中,形象的抽象与夸张,通过形式与形象、符号,展现 环境设计主题。这两种表现形式,经过抽象和夸张的作用,隐喻 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同时,还能表述设计美感,以快速的节奏传 达主题的信息。展现与联想,通过艺术意象、情境展示环境设计 主题,即通过客观事物,承载整体环境意象,渲染主题情境,从 而实现主题氛围的烘托。
空间表达具有封闭、围合、开敞、引导四种表现形式,如图 1所示。
如图 1 中的 a 图所示的封闭式表达形式,即是将独立的环境 设计元素,设计成一种封闭图案,来营造环境中的特殊氛围 ;b 图所示的围合式表达形式,是指看似封闭,实而开敞的空间,整体呈现出环形,但是存在中心点,可以形成领域效应 ;c 图所示 的开敞式表达形式,更容易产生协调统一的视觉感受 ;d 图所示 的引导式表达形式, 是连接空间与空间的重要表达形式, 也是环 境设计所必须的表达形式, 可以为观光者提供方向感, 体会到空 间的流动。
首先是对植被的恢复。因为矿山场地是原采矿导致的塌陷 区,地形非常复杂,所以在景观化改造中采取大范围、多品种的 植物种植, 尽量使绿化面积最大化, 以此为基础进行生态层面的 恢复。其次是对地形的设计。在改造过程中对于地形的处理颇 具特色, 改造之初并没有一味的将垃圾全部清走, 而是先因地制 宜地将垃圾场地内的塌陷坑填平,再在上面覆盖 1m 厚的好土进 行植被的种植。对于那些高差大的区域, 适当进行推平创造出微 地形。而在占地较大但较为平坦的垃圾场实施对山造景, 形成立 体景观。然后是对水系的营建,区域内因地形复杂,原本广阔的 水面有一部分被阻隔形成几十个大大小小的水面。针对这一现 状,将其挖通,形成近千公顷的广阔水域。对交叉凌乱的小水域 采取相对集中的对策, 尽量减少其间的阻隔。
感知表达分为生理感知、视觉感知、听觉感知、嗅觉感知等 4 种感知方式,可以直接体现出,一个人对环境设计成果的满意 程度。因此,应用美术理念,设计恢复矿山生态的环境,需要先 通过颜色、香味、质感等特性,激发大众的“有趣”心理感知 ; 再通过环境上的空间变化,吸引大众的视觉感知 ;通过天气环 境与植物接触, 产生的声音, 吸引大众的听觉感知 ;依靠独特的 花香, 以及自然的味道, 吸引大众的嗅觉感知。
综合上述研究内容,美术理念应用在矿山生态恢复的环境 设计中, 可以全方面提高环境设计效果, 增添矿山生态环境观光 性,加快矿山生态恢复速度。
4 结语
综上所述,美学理念与环境设计息息相关。针对矿山生态进 行恢复时, 将美术理念应用在矿山生态环境设计中, 增强环境设 计的表现形式、整体协调性和统一性。并且可以应用不同的艺术 手法,营造不同的心理生态环境,增强矿山生态环境观光性,提 高矿山的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 吴德兴。西方现代主义美术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研究 [J]. 遵义师范学院学 报 ,2021,23(01):161-164.
[2] 张 欣 娜。构 图 美 学 主 导 下 的 室 内 装 饰 设 计 与 环 境 设 计 [J]. 建 筑 经 济 ,2021,42(02):121-122.
[3] 张译尹。色彩美学的室内环境设计 [J]. 建筑结构 ,2020,50(23):16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ligonglunwen/35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