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本文以《贵州罐子窑 - 茅口地区铅锌铜矿产远景调查》项目为基础, 针对该区开展的 1:5 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开展研究工作, 以往传统的化探解译往往存在高元素背景区掩盖低缓化探异常的问题,本次研究利用客观存在的玄武岩区、非玄武岩区两大地 球化学景观区分别进行数据处理,再进行叠加成图,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高元素背景区异常,突出了低缓化探异常。处理结果 与已知的矿床(点)吻合度高, 有效指导了该区找矿实践。
关键词 :1:5 万水系沉积物测量 ;地球化学景观区 ;化探异常 ;铅锌矿 ;贵州普安 ;罐子窑
近年来,贵州省普安罐子窑一带开展了大精查 1:5 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 共完成取样 7505(不含重复样),分析了Au、Ag、 Zn、Pb、Mo、Sb、Bi、Hg、Cu、Cd、As、F 共 12 个 元 素。但传统的化探解译往往存在高元素背景区掩盖低缓化探异常的问题, 本次研究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 [1]。
1 研究区地质背景
研究区属扬子区之黔西北地层小区,出露泥盆系、石炭系、 二叠系、三叠系、白垩系、第四系等地层,以海相碳酸盐沉积为 主(何良伦 ,2013)。
火山岩以峨眉山玄武岩为主,次为侵入的辉绿岩。断裂构造 呈北东向、北东东向、近南北向、北西向,褶皱常被后期断裂所 破坏,构造应变分带较为明显,强应变带呈线状延伸,弱应变具 明显区带分布特征(张德明 ,2014)(何良伦 ,2016)。
矿产以铅锌矿为代表,铅锌矿床(点)及地物化异常点均产 于上述构造 - 成矿带内, 断裂控矿明显 (杨光龙 ,2007)。
2 区域地球化学背景
区域上与近地表浅成低中温热液活动有关的亲铜元素(Hg、 Cd、Sb、Cu、As、Au、Pb、Zn) 及氧化物等元素在区内具有较高 的地球化学高背景。与基性岩浆活动有关的亲铁性、亲石性元 素在区内具不同程度的地球化学高背景,如Ti、V、Cr、Co、Mn、 Fe2O3、Ni、Nb、F、P、Y。造岩氧化物类元素及氧化物,Na2O3、 Ca2O 等在区内呈强富集,MgO 为中等富集,其余元素及氧化物 呈贫化态势。稀有稀土和放射性元素类,其富集态势不甚明显。 钨钼族元素类,除W在区内呈中等富集外,其余元素地球化学 背景接近贵州全省地球化学背景。分散、矿化剂类元素,除 Sr 具 中等富集外, 其余元素均接近全省地球化学背景(蔡冰堰 ,2015)。
3 区域元素离散程度特征
为了对比分析,将区域上变化系数≤ 1 的元素划分为相对均 匀类元素,将变化系数为 1< Cv ≤ 3 离散类元素,将变化系数> 3 的元素划分为强离散类元素。为此, 相对离散程度元素组合为 :
均匀类元素为 :Ag、B、Co、Cr、Cu、F、Mn、Ni、P、Sn、Ti、 U、V、W等 ;弱离散类元素为 :As、Ba、Cd、Mo、SiO2 等 ;强离 散类元素为Au、Hg、Pb、Zn、Sb 等。
4 研究区地球化学特征
研究区内主要元素在不同地层岩石以及土壤和水系沉积物 中的含量见图 1。可以发现 :
铅、锌 :主要富集于两个层位,火烘组至威宁组是区内铅锌 矿的主要含矿层位。栖霞组、茅口组是工作区内铅锌银矿的次要 富集层位。属高含量, 强离散类元素(陈士杰, 1986)。
铜 :主要富集于两个层位,一是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 组 ;二是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灰、灰绿色中厚层含铜细砂岩。属 高背景含量, 弱离散类元素 [2-5]。
银 :主要伴生富集于上统峨眉山玄武岩,二叠系中统栖霞 组、茅口组和石炭系威宁组至泥盆系火烘组碳酸盐岩中。属高含 量,强离散类元素(曾广乾 ,2017)。
金 :主要富集于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古化壳中,土壤、水系 沉积物中均有反应。属背景含量, 强离散类元素。
氟:主要富集于三叠系地层中, 属高背景含量, 强离散类元素。
砷、锑、铬、钼、汞、铋 :从三叠系至泥盆系中的岩石均有 反应。属背景含量, 强离散类元素 [6,7]。
综上,在峨眉山玄武岩地层分布区存在 Zn、Ag、Cd、Bi、 Mo、Sb、As、Hg、Au、Cu、F 元素富集, 上述元素富集往往与火 山岩成岩背景相关, 元素异常反映是岩石特征而非成矿信息。
5 异常的圈定
为解决高元素背景区(玄武岩区)掩盖低缓化探异常的问题, 本次研究利用客观存在的玄武岩区、非玄武岩区两大地球化学 景观区分别进行数据处理(图 3),根据异常下限计算公式T(异 常下限)=X( 背景平均值)+(1.5-2)×S( 背景标准离差) 计算出异 常下限参考值, 结合地质矿产分布特征, 对局部地段异常下限进 行调整, 调查区 1 :5 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各元素异常下限见图 1。
6 结论
1:5 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共圈定以 Pb、Zn 为主组合异常 28 个,其与有已知矿床(点)分布基本一致(图 2),异常有一定 的规模,强度较大,单元素异常套合较好,成矿主元素具二级以 上浓度分带, 所处地质环境比较有利, 验证了地球化学分区分别 进行数据处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有效指导了该区找矿实践。
参考文献
[1] 何良伦 , 许光鑫 , 杨致萍 , 黄庆 . 普安绿卯坪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 [A]. 贵州省地 质学会 . 贵州省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C]. 贵州省地 质学会 : 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 ,2013:5.
[2] 杨光龙 . 普安县龙吟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J]. 贵州地质 ,2007,{4} (02):97-100+160.
[3] 陈士杰 . 普安地区铅锌矿的找矿前景 [J]. 贵州地质 ,1986,{4}(01):79-86.
[4] 曾广乾 , 何良伦 , 张德明 , 黄磊 , 杨坤光 . 黔西罐子窑铅锌矿床Pb 同位素研究 及地质意义 [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7,41(02):305-314.
[5] 张德明 , 何良伦 , 曾广乾 , 杨坤光 , 戴传固 , 张慧 . 黔西罐子窑地区叠加变形及 其对铅锌矿床的控制作用 [J]. 贵州地质 ,2014,31(04):241-251.
[6] 何良伦 . 贵州丁头山铅锌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前景分析 [J]. 能源技术与管 理 ,2016,41(04):1-2.
[7] 蔡冰堰 , 彭红 , 陶平 , 李明琴 . 普安县丁头山铅锌成矿带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 其地质意义 [J]. 贵州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2015,32(05):33-3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ligonglunwen/34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