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中,人们的生活模式和工作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电子信息工程建设 工作中,积极引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既可以持续拓展相关技术设备的应用功能,又可以引导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向着智能化和 集成化的方向稳步发展。因此,本文研究在了解电子信息工程定义和特征的基础上,分别从工程技术、信息传输、信息安全、 信息共享、设备研发等方面入手,深层探讨如何在电子信息工程中运用计算机网络。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Network i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WU Tong1. WANG Hang2. HUANG Yongtai3
(1.Zhengzhou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00;2.Graduate School of Information,Production and Systems, Waseda University, Kitakyushu Fukuoka Prefecture 807-0872;
3.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nzhou-Ke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00)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people's living mode and working mode have undergone earth-shaking changes. Especiall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he active use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can not only continuously expand the application function of relevant technical equipment, but also guide th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field to develop steadily towards the direction of intelligence and integration . Therefore, on the basis of understanding the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use computer network i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from the aspects of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formation security, information sharing, equipm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computer network;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information transmission;information security;information sharing
0 引言
从实践发展角度来看,电子信息工程是指包含多种 计算机技术的综合性工程。在当前社会环境下被广泛运 用在各行各业中,不仅取得了优异的研究成果,还充分 满足了人们对信息的多样化需求。但在经济全球化发展 趋势下,由于我国的电子信息工程发展水平较慢,需要 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改革创新。因此做好计算机网 络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相关研究,不仅能加快新时代下 各领域经济发展水平,还可以获取更多具有智能化和集成化的设备软件。
1 电子信息工程
1.1 内涵机理
从本质上讲,电子信息工程就是以网络通信技术和 信息技术为基础,将计算机集成电路看作控制主体的先 进技术理论。在早期的技术研究和应用中,电子信息工 程只包含计算机集成电路、信号传输、计算机图像等内 容。在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革新发展下,逐渐衍生出电 子信号传输、互联网数据传输等功能,整体技术领域开始向着智能化、集成化、移动化的方向全面发展。现阶 段电子信息技术已经全面融入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中,不仅能满足他们多样化的信息处理需求,还可以有 效解决以往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比如说电脑、智能手 机等都包含电子信息工程,实际作用是储存处理信息资 源,因此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在加快电子信息工 程革新速度的同时,使其成为人类日常所需的基础内容。
1.2 特征
电子信息工程具有以下特征:(1)便捷性。电子信 息工程主要是运用硬件设备和系统控制方式来处理大批 量信息数据,相比人脑更加便捷和迅速,并且随着硬件 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系统功能的不断优化,有关信息 的处理模式会越来越多,有关信息的应用速度会越来越 快;(2)准确性。无论是数据精确性还是处理效率,都 会受人为因素影响发生变化。其中人为处理信息是无法 保障最终处理的效果,但运用电子信息工程可以提前设 计结果处理命令,确保系统可以自动完成信息处理工 作,并将最终结果呈现给系统用户;(3)广泛性。电子 信息工程可以准确进行信息处理,因此被广泛运用在各 行领域中。
2 在电子信息工程中运用计算机网络
2.1 信息传输
信息传输不仅是电子信息工程中最基础的应用功 能,还是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最广泛的功能。在新 时代背景下,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大范围推广,人们 逐渐转变了传统生活思维,开始习惯于科技高效的生活 模式,会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传输信息,这不仅加快了电 子信息工程的革新步伐,还对计算机网络提出了更高要 求。与此同时,无论是社会管理还是经济发展,都需要 将信息传递作为基础的技术支撑,因此在信息传播范围 不断扩大以及信息数量持续上升的条件下,为了在电子 信息工程中合理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要将信息传输功 能渗透到工程建设和革新中。
2.2 信息接收
在电子信息工程中运用信息接收,需要利用计算机 网络技术中的结点和链路的相关技术,两者在统一化处 理信息时,不仅能为后续信息接收提供有效空间,还可 以确保信息接收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为了保障信息传 输到系统中更加完善,需要将计算机网络技术看作真实 条件,并结合应用功能进行开发设计。需要注意的是由 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本身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因此无论是 信息传输还是信息接收等过程都会出现安全问题,这就 要求在设计开发时加强信息的机密性,避免在处理期间出现泄漏等问题。
2.3 信息处理
在电子信息工程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就是信息处理环 节,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由于电子信息工程需要 处理的信息数量越来越多,因此在处理过程中要保障相 应技术功能的完善性和有效性。根据实践累积经验显 示,因为网络系统环境较为复杂,所以各项处理功能的 实现很容易出现安全缺陷,这就需要利用网络技术增强 信息的保密性,由此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技术处理。 比如说,防火墙作为当前最具代表性的网络信息安全防 护技术,不仅能对系统病毒进行全面检测,还可以准确 验证所接收的信息数据,确保信息处理过程具有安全性。
2.4 信息安全
在社会经济稳步发展中,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实践 工作,都会利用电子信息工程解决问题,虽然其在一定 意义上摆脱了传统单一化的工作模式,但也涌现出了较 多的信息安全问题。尤其是在人们越发依赖网络技术 后,有关电子信息工程的安全问题成为各领域学者探究 的焦点,比如说黑客木马攻击、手机病毒、计算机入 侵、恶意转账等,都是当前技术应用需要尽快处理的问 题。为了更好保障信息储存和传输过程的安全性,各领 域学者要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深层创新,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计算机网络在电子信息工程中合理运用。
2.5 设备开发
在开发新型设备时,要将计算机网络技术看作基础 支撑,这样既可以实现预期设定功能,又能保障设备之 间资源共享。在经济信息一体化发展背景下,计算机网 络技术被广泛运用到经济领域,电子信息开始在数字信 号的模拟和信息运行机制中渗透,这对新时代背景下的 经济发展而言具有积极影响 [1]。
3 案例分析
本文研究在了解电子信息工程中的计算机网络后, 结合信息安全系统的设计应用为当前电子信息工程的技 术发展提供有效依据。21 世纪作为信息化时代,数字 信息直接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面临的信息安全 问题越发明显,因此在信息化发展趋势下,设计推广安 全可靠的网络信息系统至关重要。
3.1 设计原则
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网络信息安全系统的设计, 要遵循以下原则:(1)整体性。信息安全系统要包含 3 种机制,首先是指安全防护机制;其次是指安全监测机 制;最后是指安全恢复机制。三者可以针对具体的安全 漏洞和安全威胁,提出有效地防护措施,全面监测系统运行的各个状况,在安全防护机制失效的情况下,会尽 快恢复和保护信息。(2)安全性。分析判断信息安全系 统是否安全,并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只需要考虑系统 的用户需求和应用环境,分析系统的应用规模和信息重 要程度。(3)动态化。由于被加密信息的生存时间较 短,可以变化的因素过多,系统的安全性能也会随之增 加,所以系统设计会定期更换口令,在安全传输时会选 用一次性的会话密钥。(4)自主性和可控性。由于网络 安全和保密问题,直接影响国家主权和社会安全,因此 网络安全产品绝不能依赖于国外进口,要着重解决网络 安全产品的自主权和制空权,构建具有个性化的网络安 全产品和技术产业,为避免安全技术被不正当用户使用, 还要提出相应地解决对策,比如说密钥托管技术等 [2]。
3.2 设计步骤
本文研究系统的设计方法选用了两种方式,一种是 指内核式设计;另一种是指外挂式设计 [3]。从实践应用 角度来看,外挂式设计会对现有信息系统进行改造分 析,可以在增加安全机制的基础上,强化系统的安全性 能。而内核式设计会在设计信息系统的同时上,提出相 应的安全机制,以此全面保障系统运行的安全性。换句 话说,这种方法是从安全内核逐层向上扩展,能较为完 整的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结合如图 1 所示的流程图分析 可知,整体设计涉及到以下几点:
(1)明确系统面临的攻击风险。在设计实现信息安 全系统时,要结合系统内容和应用环境,分析评估和确 定系统内部的安全漏洞和安全威胁。
(2)提出明确的安全策略。安全策略作为信息安全 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是解决系统安全的有效方案。从 实践应用角度来看,安全策略要从以下几点入手进行分 析:首先,要保障系统整体的安全性,注重结合用户需 求和所处环境进行分析,其中涉及到所有安全机制的 子系统,以及相应的安全目标和性能指标;其次,是否 会对原有系统的运行状况造成负荷影响,比如说数据扩 展、网络通信延迟等;再次,是否方便网络管理人员进 行管控配置;最后,是否设计可以拓展的编程接口用于 更新升级,整体用户界面的使用情况是否便捷友好等。
(3)设计推广安全模型。建立模型可以将复杂问题 简化处理,更好解决与安全策略有关的问题 [4]。从实践 应用角度来看,安全模型包含信息安全系统的所有子系 统,在设计实现时主要分为三部分内容,首先是指安全体 制;其次是指网络安全连接;最后是指网络安全传输。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引导下, 我国电子 信息工程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并在实践应用中呈现出 广泛性、精确性、便捷性等技术特征。为了在电子信息 工程中广泛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本文研究从工程技 术、信息传输、信息安全、设备研发等方面入手进行了 深层探究,并结合具体案例了解了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 的应用现状,最终提出了有效的技术设备应用途径。因 此,我国要在加强电子信息工程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 力度的同时,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积极引入 先进理论技术进行优化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构建更为规 范的信息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 白冰 .GABP神经网络算法模型在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估的应 用研究[J].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22.41(1):83-86.
[2] 赵加坤,刘云辉,孙俊 .基于PCDARTS改进的神经网络架构 搜索算法[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22.50(4):691-696+720.
[3] 张艳华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运用研究[J]. 进展:科学视界,2022(1):114-115.
[4] 孔莉,孔凡华,杨各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 用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22(10):213-21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suanjilunwen/61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