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 > 正文

新形势下移动端 App 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的设计与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17 10:55:3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形势下,课堂上开始逐步实现了由“板书时代”到“多媒体教学课件信息时代” 的飞跃,由于手机、平台计算机等智能移动终端的广泛应用, App 教辅软件系统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视和运用,将促进课堂整体 迈入“App 信息时代”。所以,通过产品设计、研发适合于 Android 操作系统或者 IOS 操作系统,学生可以在手机、平台机器 上自由操作的 App 应用软件,并将其有效果地用到课堂,而不仅仅是教学模式的改变,是中国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 一个必然趋势,而移动互联网技术和 App 的辅助将会对中国高职的教师培养方式带来进一步的影响与冲击。

  关键词:智能移动终端,App 教学软件,可行性

  The Design and Research of Mobile App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New Situation

                                                                  TAO Deli

  (Basic Department of Wanbo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fei Anhui 230031)

  【Abstract】:Du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e classroom has gradually realized a leap from the "blackboard writing era" to the "multimedia teaching courseware information age". Due to the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mobile phones, platform computers and other intelligent mobile terminals, the importance and application of App teaching aid software system in classroom teaching will promote the overall classroom into the "App information age". Therefore, through product desig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App application software suitable for Android operating system or IOS operating system, students can freely operate on mobile phones and platform machines, and effectively use it in the classroom, not just the change of teaching mode, which i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in China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e assistance of mobile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App will further influence and impact the teacher training mode of China'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intelligent mobile terminal;App teaching software;feasibility

\

 
  0 引言

  中国的教学工作多年来始终受到多媒体技术发展的 冲击,我们讲究利用简单、形象、生动的方式把繁琐、 抽象的事物呈现给学生,从而有助于学生的认识与记 忆。近年来,随着移动化网络的越来越完善,以手机、 平板手机、智能佩戴装置等为代表的智慧移动端配备广 为普遍,移动网络也开始渗透到了每个人日常生活。新形势下,移动网络和 App 等教学软件也将使得学校课 堂教学方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

  1 移动端教学 App 在教学中的功能

  1.1 教师平台课程建设

  移动端 App 的应用基于教程内容,使学生能够通 过课程门户阅读有关该课程的信息。主要信息包括 : 课 程章节、教师小组、资源、教学方法、课堂条件、教学方法、课堂规范、参考资料等。此外,学生将通过 App 在线平台了解教学材料的主要结构,以了解教学要点 以及学习过程的要点和方向。在学生的参考信息和文档 中,学生还可以下载 PPT 文件,以将其与感兴趣的学 习点相关联。App 平台还提供教学视频供下载,一方 面, 学生可以通过 PPT 学习 ;另一方面,他们可以通 过在课后更好地了解课堂要点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还 可以在教程各章之后创建一个主题库,以查看教学过程 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1.2 师生课程教学互动

  师生们应当积极配合,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与课外活 动中充分利用好 App 的功能与作用,使之既可以具有 活动教学气氛的作用,又能够充实教学形式。教师们在 课后审查课程内容,以扩大学生的活动和学习方式。实 际的教学中可以执行以下活动 :

  (1)签到。App 应用程序提供了多种签到方法,例 如普通签到、手势签到、二维码签到等,并且还支持照 片验证。传统的课堂点名方法已经彻底改变,使学生能 够使用移动设备完成工作,从而节省时间。

  (2) 讨论。教师可以使用 App 应用程序移动端讨论 教学主题。课堂中只能有一个学生回答问题的传统班级效 率低下,耗费时间长。App 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阅读有关个人的信息。

  (3) 投票。使用 App 进行实际的调查后, 会在参 与者投票后自动进行统计分析,以准确确定学生的偏好 和条件,并根据结果促进教育活动。

  (4) 选人。在常规课堂教学中,学生解答问题或与教 师交流的兴趣不高,教师可以指定其答案。App 移动客户 端可以随意选择答案,这样比较公平,也增加了学生的练 习积极性。同时还可以抢答,移动客户端自主排序。

  在普通课堂上, 学生回答问题时与老师交流不感兴趣 时,教师通常会选择学生回答问题。在 App 移动教学课 堂之上,可以通过移动端智能选择学生回答问题,这既锻 炼的学生的积极性,同时答案可以通过移动客户端排序。

  (5) 任务。在课程各章中设置任务点, 以指导学生 进行练习。教师可以设置学生进行练习、浏览视频、查 看 PPT 等,让课堂变得更有趣。同时,学生可以通过 提前学习和根据老师的参数重复来更好地了解学习内 容,任务响应还支持视频、照片等格式。

  2 新技术对课堂教学手段影响

  近 30 多年来,我们不断的探索和运用各类多媒体 技术,努力把抽象、繁杂的理论知识直接、形象、生动 的呈现给学生。按照课堂使用的多媒体工具不同,人们一般把课堂教育分成了 3 个时期 :(1)白板书 + 幻灯片 时期,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至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 伴随着中国高职的建立与完善,学校已开始允许老师动 手制做各类幻灯片,课堂老师使用旧式的投影设备将完 成前预备好的教学内容投射在屏幕或者房间里的墙面上, 但此时的投影设备都是通过灯具的光学反射原理而制成, 对教学的要求满足程度受限 [1]。(2)在计算机的多媒体教 学阶段,自 20 世纪 90 年代末以来,由于电脑多媒体的蓬 勃发展,全国大部分高职均设置并普及了多媒体教学课 堂,老师们能够及时编制和选择好 PPT、Word、音频电 视资源等,并综合利用音频、图形、视频等各种媒体把 抽象的知识点直观的呈现出来,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在课 堂单位时的知识传递效果。(3)在智慧 App 使用发展阶 段,由于智能移动终端装置的广泛应用, App 使用的方 便性、互动性、及时性、亲和度等多个层面均高于一般 的多媒体教学,因此我们可以预测,从现在开始到未来 10 年,将是智慧 App 使用在教师课堂教学的一个逐步发 展阶段,更多的老师将通过 App 使用的方式开展多媒体 教学,同时各级各类院校也会逐步地在校园内使用无线 网络,从而逐渐地替代了多媒体课堂的使用。

  3 智能移动终端与 App 应用

  3.1 智能移动终端的类型

  现阶段, 针对于智能移动终端使用的方式不同,主 要分成了手机、笔记本、PAD 智能终端、平台手机、车 载智慧移动设备、智慧穿戴产品等共 6 大类别,而我们 也将除使用于制造业和生活行业的 PAD 智能终端和车 载智能移动设备之外,其余的 4 大类智能移动终端设 备,均能够在学校课堂教学中实现使用。

  3.2 常见 App 应用软件的开发手段

  为区别于在手机上执行的应用系统软件,我们通常 把执行在手机机器上的应用软件叫做“App”或“App 应用”,因为其本质是指装载在智能手机上的一种使用系 统软件,它也是 Application 的简称。在学校中,大部 分的学生电脑都是使用了微软公司的 Windows 技术。 3.3 常见 App 应用开发手段编写程序应用软件一直在人的印象中都是非常专门 和繁琐的一个系统工程,研发 App 应用时就面临着原 生态开发和现场制造 2 个渠道,所说的原生态开发便是 使用Java、ObjeCtive-C 或 C++ 等程序设计语句, 根据 各个控制系统完成的应用软件。显然,这些 App 应用开 发的方法都比较适合于教育专业技术人员,对许多缺乏 电脑编程语言背景的高职老师而言,我们的重点只是简 单、快捷的发布了一个教育或辅助 App 应用领域,而并没有重新学习过任何编程语言,所以,选择使用简单 简便、一键式的 App 在线制作工具是十分有必要的。

\

 
  4 高职院校学生的基本特征分析

  对于高职学校的基本特征的探讨与研究,在中国教 育领域业已开展了数年。但由于适龄人数的逐渐减少, 目前中国几乎全部的高职学校都存在着生源不足、学生 素质较差的现象,中国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在学习效 果方面并不理想,且普遍存在着逻辑思辨水平、形象水 平、自学能力、学习水平、学习积极性等方面的欠缺, 而在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处理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上 [2], 中国高职院校的学生却普遍存在着优势。高职教育专业 的学生,不喜欢坐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解一些高深的概 念,而喜欢用形象、活泼的教学方法和简洁、务实的内 容,这也为 App 教学软件的普及与使用带来了良好的 平台,学生能够利用 App 学习软件的某些优点来克服 传统课堂上单调、抽象的教学问题。

  5 移动端教学 App 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5.1 移动使用中的诚信问题

  因为学校上课点名、作业等活动都是由手机端进行 的,所以我们只要拿别人的移动设备,就能够协助其他 人完成老师的工作, “代学”“代考”会更加方便的使 用,班级管理工作也会失控。但是,单纯利用移动设备 来构建新的师生关系,却减少了人际联系,学生无法代 替教师面对面的沟通,甚至在一个学期结束后,学生的 姓名也与一个人完全对不上。

  5.2 学生依赖搜索引擎

  由于 App 形式的练习、交流, 部分学生懒于思索, 利用百度搜寻等引擎来查找问题解决方式,并且干脆采 用拷贝粘帖的方式,使作业效率大打折扣。有些案例题 目本身就无确定回答,而产生了部分学生回答完全一致 的现象,显然也不能够提高他们的真正复习意识,相反 会使他们感到复习无趣,价值不高 [3]。

  5.3 App 系统不稳定

  在实际使用时,登录的情况并不是很完美,与微 信、QQ 等相比,也不是很安全。如老师设置了点名 2min,但开通后就一直没有登陆,等上线后,时间已 过,干扰了老师上课的节奏,有时也会扰乱了正规教学 秩序。当然这和上网是否顺畅有一些联系,因为全校师 生的使用时间,特别是在上午,出现卡钝的现象比较频 繁,网站也不能刷新。

  6 智能移动 App 在教学中运用的建议

  6.1 引导学生诚信文明

  通过将传统教学与 App 教学结合起来,加强诚信培训。如果在签到时,不定期点名,还能够和他们互相 认识,使教学显得更加亲切,而不会简单让人觉得是移 动终端来管理。保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是教师 共同发展的主要平台。即使 App 的教学是彼此分开的, 面对面的说教、授业解惑仍然是教师的主要责任。

  6.2 教师必须不断创新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学生可以比较简单地学习新思 想,发展新思想 [4]。为了留住学生,教师必须研究教学 材料,设计有趣的模式,增加原始科目的份量,并尽可 能不将网上的材料用作教材,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 空间。尽管教师的工作有所增加,但通过鼓励学生独立 思考仍能帮助学生取得良好的成绩。

  6.3 改进 App 应用系统

  我们希望移动 App 的应用系统能够更好地运行, 移动客户端能够进一步得到整合,并且可以同时运行多 个用户,用以确保应用程序系统的安全性。但是在我们 看来,有很多 App 应用与 QQ 和微信相比,教学 App 应用系统的社会功能相对较弱。简化繁琐的任务是有 趣的,并且通过将应用程序结合起来而变得更加富有 活力。

  7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计算机科学、网络系统多 媒体技术的发展,并不断地给当前教学工作和传统授 课方式带来新冲击,而伴随智能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基于智慧与移动终端信息技术的 App 教学软件也会逐 渐替代现有的多媒体教学方式,这并不仅仅是传统教学 模式的改变,也是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新发展 趋势,而新形势下移动端 App 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 也会给高职学校的教师培养体系带来进一步的影响与 冲击。

  参考文献

  [1] 田明,王新.基于移动端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计 算机应用基础》中的应用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4):158- 159.

  [2] 王新江.手机端教学App在高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 导航,2018(32):84-85.

  [3] 许艳平.移动端App辅助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D].上海:上海 外国语大学,2019.

  [4] 陆叶,唐浩,张宜凡. “微课+蓝墨云班课App”混合式教学在 药物分析课程中的应用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0. 19(2):156-15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suanjilunwen/5617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