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 > 正文

基于职业胜任力培养的软件技术专业群实训平台建设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17 10:10:4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本文针对专业群发展的问题,从职业工作胜任力角度出发,通过研究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群实训教学情况,提出了 基于“职业工作胜任力”的软件技术专业群建设思路与解决途径,希望能够为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群实训建设工 作提供可供参考与借鉴的地方。

  关键词:职业工作胜任力,软件技术,专业群,平台建设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oftware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Group Training Platform Based on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Training

  ZHOU Sheng

  (Nanjing Polytechnic Institute, Nanjing Jiangsu 210048)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at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group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fessional work competency, by studying the practical training teaching of software technology specialty group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construction ideas and solutions of software technology specialty group based on "professional work competency" were put forward, hope it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oftware technology specialty group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Key words】:professional work competency;software technology;professional group;platform construction

\
 

  1 职业工作胜任力的含义

  职业工作胜任力的含义比较广泛, 对专业技术人员来 说,主要是指能胜任其工作的内容,包括相关的专业知识 与操作技能,还有敬岗敬业的工作态度。这 3 个方面的内 容决定了一个工作人员的胜任力, 也完全体现了其在今后 的工作当中所具备的能力, 是对于专业人员综合能力的一 个表现。职业工作胜任力 3 个方面简要表述如下:

  (1) 知识:具备的相关的专业知识, 进行过系统的 学习,了解自身知识的情况;(2)技能: 实践操作技 能,能将知识转化为具体应用;(3)敬业: 工作认真, 用户至上,将用户的需求放在首位。

  2 专业群的建设要求

  现阶段, 我国经济发展趋向高质量, 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以“云物移大智”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 技术飞速发展,并与各个产业相互融合,催生了一系列 新兴业态。在这种情况下,职业呈现出既高度分化又深 度综合的趋势,职业的跨界性也越来越明显。职业所 要求的岗位能力趋向综合化,单一技能已很难满足工作 需求。作为与产业发展联系极其紧密的高职教育,必须 适应这种产业发展新趋势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新变 化 [1]。当前我国高职招生专业近 800 个,全国高职学校 校均专业 40 个左右。大多数高职院校存在专业分类细、 数量多,导致办学资源分散,不少专业单体资源不足、 规模较小、实力较弱。在产业集群发展的背景下,单个 专业即使实力很强也很难适应产业集群发展对技术技能 人才素质和能力提出的新要求。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这种不匹配不适应的矛盾日益凸 显。在此情况下,国家针对目前我国经济和产业发展情 况,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提出专业群发展 的概念,要求高职院校从专业群与产业协同的视角打造 高水平专业群,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 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

  3 软件行业与软件技术专业群的发展情况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引领科技创新、驱动经济 社会转型发展的核心力量,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 撑。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软件产品行业发展趋势 研究与未来投资分析报告 (2022-2029 年 )》数据显示 : 近年来中国软件业务收入持续增长。从国民经济总体发 展水平来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发展相当迅速的 行业。软件技术专业群的构建,立足于服务国家战略, 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面向新职业,聚焦“云物移大智” 新业态,兼顾传统信息技术需求,以软件技术为主线, 拓展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移动应用 与开发、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专业方向。 专业群作为一个人才培养群体,需要具有稳定性,但在 保持专业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群内专业设置需要主动适 应行业与产业的发展,不断根据市场需求优化专业群结 构。通常来说,软件技术专业群一般包括软件技术、计 算机应用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大数据技术与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等这几大专业。

  4 软件技术专业群的人才培养研究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指出“我国软件 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还存在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 既懂技术 又懂管理的领军型人才、既懂软件技术又熟悉各行业领域 业务流程的复合型人才,以及具有持续专注力和熟练技能 的高技能人才紧缺, 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不相适应等问 题,亟须建立符合产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体系”。在以软件 技术为核心的软件技术专业群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是从 学校到工作岗位中间的重要环节 , 是学校从重知识教学向 培养符合现实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无缝转变的有效途 径 , 是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关键方向和关键环节。从 这个方面来看, 软件技术专业群教学改革的重点是针对软 件技术专业群职业岗位,培养学生的职业工作胜任力。

  目前,软件技术专业群刚起步发展, 人才培养建设 仍采用各个子专业与平台建设,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软件技术专业群中,各子专业基本上面临师资数量不足、 教学资源欠缺、教学和实训场地有限等情况,实训教学不 仅没有随专业群设置进行深化, 反而更有形式化、边缘化 的趋势,从而进一步导致了顶岗实习、毕业和就业等一系 列问题。在专业群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方面, 从设备设置类型上来看,包括了软件实训中心、网络实训中心、云计算 实训中心、大数据实训中心、产教融合 SPOC 课程平台等 实训场所,这些实训场所处于分散的情况,在实际教学过 程中,也基本上是独立运行的 [2]。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 软件技术专业群的教学受制于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 人才培养在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 是基于专业方式进行,没有达到专业群的效果。

  具体来说,问题如:(1)基于专业群的实训教学与 生产实际脱节。目前,不管是软件技术专业群角度还是 从各子专业角度来看,实训普遍存在实训教学目标与工 作岗位脱节、实训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脱节、实训教学 过程与工作过程脱节、实训教学环境与工作环境脱节、 实训教学管理与工作管理脱节等问题,导致专业实训教 学效果不佳,无法达到通过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的。(2)基于专业群的实 训教学组织和过程管理难度高。实训教学过程管理是保 障实训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在专业群中,因为学生实 际专业存在差异,实训学生数量庞大,教师很难轻松、全 面地监管每个学生项目实训的进度和质量,实训教学效果 存在较大问题。(3)专业群内各专业相对独立,实训教学 考核形式需多样化。专业实训除了训练学生的知识和技 能外,还要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目前,专业实训考 核形式比较单一,对于学生的基于专业群的实际工程实践 能力和团队协作、沟通、项目管理、时间管理等职业素质 考核不够。(4)师资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3]。基 于专业群的师资队伍,对教师本身的工程实践能力提出 了较大挑战,要求教师具有专业群的综合理论与实践能 力,同时 IT 行业的技术和应用快速发展和更新,也要 求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提升专业群教师的工 程实践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5 软件技术专业群的实训建设研究

  5.1 研究思路

  建设基于职业工作胜任力培养的软件技术专业群实 训平台,面向软件技术专业群中各类岗位,根据岗位确 定职业工作胜任力培养过程,遴选企业真实项目,按照 企业所要求的职业岗位工作能力,构建以实际项目为背 景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此过程中,核心是研究软件技术 专业群相关工作岗位,通过建设面向企业真实开发环境 的实训场景,整合目前的各个专业实训室,从专业群的 角度训练和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 [4]。软 件技术专业群相关工作岗位覆盖了传统软件开发、Web 前端开发、移动应用开发、网络工程、云计算、大数 据、人工智能等各个方向主流岗位、同时也拓展覆盖物 联网、智能制造等多个方向相关岗位。通过研究企业项目开发的流程、标准和规范,构建企业真实工作场景, 设计基于职业工作胜任力培养的软件技术专业群实训平 台,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企业真实项目训练。

  5.2 解决路径

  根据建设研究思路,基于职业工作胜任力培养的软件 技术专业群实训平台,围绕软件技术专业群所面向行业, 以项目开发实训室建设为基础, 按照职业岗位的规范和标 准,校企协同对企业真实项目进行功能分解、打造职业工 作能力培养体系,实施教学化改革,建设一体化、立体化 实训教学资源建设。软件技术专业群的职业工作能力核心 在系统开发管理。通过校企合作,搭建企业真实项目,这 类项目需要包括专业群所面向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内容包 括从网络工程到云平台搭建,在平台上进行大数据分析应 用、人工智能分析应用,进而进行页面及网站内容开发展 示等。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职业工作岗位要求,规范实训 教学,实现实训教学目标与职业工作岗位、实训教学内容 与职业工作内容、实训教学过程与职业工作过程、实训教 学环境与岗位工作环境、实训教学管理与职业工作管理的 无缝对接。同时借助专业群实训平台,进行信息化操作, 减少教师实训教学过程中机械、重复性的工作,进一步实 现基于专业群的考核评价、大数据统计与分析等功能。

  5.3 平台功能

  基于职业工作胜任力培养的软件技术专业群实训平 台,开发过程中遵循专业群所面向职业岗位工作能力要 求,遵循企业项目中流行的“看板模式”,主要依据项 目操作过程,从项目启动到用户需求分析,进行系统设 计、系统实现、系统测试、系统部署等系统实施过程, 最后进行项目总结这一项目整个周期开发过程,根据项 目操作中主要过程设置实训教学阶段,从网络工程到云 平台搭建,在平台上进行大数据分析应用、人工智能分 析应用,进而实现页面及网站内容开发展示,实现实训 教学的全流程信息化、标准化管理。

  在平台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职业工作胜任力的要 求,采用基于企业项目开发规范和项目化资源建设方 法,实现学校教学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共享。平台功能 主要分为项目资源建设管理,人员管理,工作及教学安 排、任务管理、实训过程管理、质量管理、项目构建部 署管理、纪要与讨论管理、评阅管理、数据统计分析 等。平台使用角色包括管理员、教师、组长和成员四个 角色,分别对应企业中的管理者、项目经理、项目小组 负责人和项目成员四个角色。通过角色互换,使学生提 前适应职场角色和管理方式,同时训练学生在项目管理 过程中的团队协作、沟通和项目管理等职业素质。

  搭建基于职业工作胜任力培养的软件技术专业群实训平台的核心在于实训体系中项目资源建设与管理,这 些项目与资源不仅是基于企业真实项目,而更是从职业 工作角度出发,从平台硬件到数据到页面及网站,全功 能实现。平台项目基于云平台,进行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方面的处理分析运用,进而实现移动应用开发、软件前 后台页面开发及网站网页开发,最终能通过网络工程应 用实现分布式项目部署。同时根据技术的发展和教学的 需要,不断丰富优化升级教学资源。

\
 

  5.4 系统架构

  基于职业工作胜任力培养的软件技术专业群实训平 台的建设过程中,根据教学需求及建设目标,在系统架 构上,将整个系统分为以下 3 层: 界面、业务、底层。 界面层分为前端与后台管理,前端主要基于 Internet 进行操作,后台管理主要在 Intranet 内进行操作,以 保证系统安全;业务层主要是通用服务、用户服务、业 务与查询服务等,工作中采用网络负载均衡方式,服务 器进行集群部署,将管理系统、门户系统分别部署到不 同集群中;底层主要是存储系统与数据服务。数据库服 务器采用故障处理双机模式,采用高可靠性和高稳定性 的磁盘阵列系统,构建 SAN 存储访问网络。

  6 结语

  探索基于职业工作胜任力培养的软件技术专业群实 训平台建设,通过研究专业群的组群逻辑,研究各子专 业的企业工作过程,找到相通点,从而能够实现对项目 教学资源建设与统一管理。同时,通过对软件技术专业 群的各子专业教学过程研究,研究专业群统一的实训 教学过程管理。通过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共通点与实训教 学类似点,在实训教学阶段,采用企业项目开发流行 的“工作板模式”,统一进行教学阶段设置,包括项目 分组、任务安排、评价管理、时间管理、统计分析等功 能,从网络工程到云平台搭建,在平台上进行大数据分 析应用、人工智能分析应用,进而实现页面及网站内容 开发展示,实现实训教学的全流程信息化、标准化管 理,也为其他专业群实训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吴升刚,郭庆志 .高职专业群建设的基本内涵与重点任务[J]. 现代教育管理,2019(6):101-105.

  [2] 张雪,王立鹏 .国内外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产业创新研究,2020(11):134-135.

  [3] 刘小洋,刘超,刘万平,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创新人 才培养模式研究[J].福建电脑,2016.32(4):68-69.

  [4] 李维勇,李建林 .基于数字工场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基地建 设探索[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20(4):15-1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suanjilunwen/5616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