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本文以实证分析法对目前“互联网 +”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大数据时代的到 来,使得计算机网络安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针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方面存在着的风险,本文从及时更新、加强病毒治 理及防范、构建黑客防范工作体系、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的管理制度、强化对网络安全的持续性监控 5 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应对 措施。
关键词:大数据,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解决措施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in the Era of "Internet Plus" Big Data
CHEN Haonan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ianjin 300401)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in the era of "Internet Plus" big data with the empirical analysis method, and concludes that the advent of the big data era has made the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face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In view of the risks of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problem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rom five aspects: Timely update, strengthening the virus governance and prevention, building the hacker prevention work system, establishing and perfecting the network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ntinuous monitoring of the network security.
【Key words】: big data;computer network;safety problem;solutions
1 “互联网 +”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现状
1.1 用户安全意识较差所带来的安全问题
截 至 2022 年 6 月, 我 国 网 民 规 模 达 到 10.51 亿, 网络普及率达到 74.4%。在众多的网络用户中,难免会 出现个人安全意识较差的用户,这些用户就会成为黑客 和不法分子的目标。用户的个人安全意识较差,缺乏网 络安全观念,对个人信息的保护程度不足,对企业信息 的管理不当等都会给黑客和不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一 些用户没有给自己的电脑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或者 说虽然安装了杀毒软件和防火墙但是并没有及时更新病 毒库,这些都会使得计算机暴露在高风险的环境之中。 除此之外,一些用户缺乏足够的风险规避意识,这也会 造成安全问题。经常浏览高风险网站、安装某些没有安 全保障的软件等行为会将自己的个人信息泄露出去,而这些信息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那么造成的损失和危害 无疑是巨大的。
1.2 计算机系统漏洞所带来的安全问题
自从 1956 年 Bob Patrick 发明出世界上第一个计 算机操作系统 GM-NAA I/O 之后,计算机操作系统的 发展便一直处于飞速增长的状态。现在基本上每年都会 出现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更新换代。但是,无比迅速的更 新换代难免会出现操作系统出现系统漏洞的情况。这 时,一些黑客以及不法分子抓住操作系统产生的漏洞, 向计算机中植入病毒,破坏计算机中保存的文件,更严 重的还会导致系统瘫痪。
1.3 网络病毒所导致的安全问题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种类 越来越多、感染性越来越强的新型计算机病毒,它们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由于计算机病毒 具有可复制性,能够通过 U 盘、移动硬盘等存储器传 递到其他计算机中。因此,计算机一旦中了病毒,其所 运行的每一步都蕴含着潜在的危险。病毒很有可能运行 并对计算机内部存储的数据造成破坏,甚至让整个计算 机系统陷入瘫痪。
例如 2017 年爆发的 WannaCry,这就是一种“勒 索式”蠕虫病毒。企业内部的应用系统和数据库文件遭 到加密,无法正常工作,影响巨大。据统计, 100 多个 国家和地区的 30 多万台计算机遭到其攻击,影响涉及 到金融、能源、医疗等众多行业,造成的损失达到 80 亿美元。由此可见,一旦黑客抓住计算机系统漏洞并成 功攻击到计算机设备,如果在短时间内难以产生反制措 施,那么就会对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造成社 会恐慌,这种破坏无疑是毁灭性的 [1]。
1.4 网络黑客攻击所产生的安全问题
企业或者政府的内部网站会有许多机密文件,而这 些网站也都面临着被一些不法网络黑客攻击的风险,甚 至个人账户都会有着被盗取信息的风险。在大数据时 代,网络黑客对计算机网络的攻击更加隐蔽和具有破坏 性。如果黑客成功窃取到了一些重要的数据,那么一旦 其利用这些数据从事一些非法的行为不仅会对个人和企 业本身造成危害,也会对社会造成恐慌。同时,在海量 的数据中,难以及时识别网络黑客的攻击行为,这对于 计算机网络安全而言也是严重的威胁。
1.5 网络管理不到位所产生的安全问题
在网络安全维护中,网络安全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环节。但是目前使用的很多个人以及企业对于计算机网 络安全并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从而使得计算机安全受 到各种威胁,最终导致大量计算机安全事件频繁发生。 网络系统自身的漏洞固然是无法避免的,而有些不法分 子正是利用了这些漏洞才得以对计算机网络实施破坏, 对人们的隐私、财产等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2“互联网 +”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应对措施
2.1 及时关注各类软件、系统的更新
系统发布方会定期为用户提供一些漏洞补丁用来防止 因漏洞产生的危害。因此,我们需要及时关注这些补丁的 更新信息,并及时安装这些补丁。如果错过了这些补丁的 最佳安装时间,系统漏洞将会对计算机的安全运行产生影 响,造成巨大的损失。当提示软件或系统需要更新时, 尽快更新,以免系统、软件的漏洞被不法分子利用。
2.2 加强病毒治理及防范工作
在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病毒的种类层出不穷, 数量也日渐增长。计算机一旦被感染,后果将不堪设想。因 此,对于个人及企业来说,计算机病毒的治理及防范工 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注意的是,防范的重要性应当 远远大于治理。因为防范工作相比于在感染某种不知名 的病毒后再治理更加简单容易,对于计算机的损害也降 到了最低。只要计算机使用者有着正确的病毒防范意识, 在计算机日常使用中,加强计算机的防火墙部署,对计 算机进行及时杀毒,更新病毒样本库,不去下载来源不 明的软件等,这样就可确保计算机不中病毒,即使计算 机处于风险中也能够及时识别病毒并对其进行处理 [2.3]。
2.3 加强黑客防范工作
企业应积极整合大数据的海量信息优势,建立网络 黑客防范攻击的科学模型,以提高网络黑客的认知度, 做出更快的响应。同时,企业还可以制定完善的安全体 系。可以根据不同企业不同情况进行安全指数评估,依 靠有资质的机构进行安全体系制订,利用漏洞扫描、等 保测评、SSL 证书、DDoS 高防 IP、Web 应用防火墙 等安全产品对企业网站安全进行保护。
而对于个人而言,在平日里使用计算机时保持良好 的使用习惯,对计算机进行定期的杀毒清理,就可以防 止大部分的病毒木马入侵计算机系统 [4]。除此之外,也 要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不要随便打开陌生网站、下载 陌生软件、打开陌生邮件等,防止黑客盗取个人信息, 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关闭不需要的服务,如 FTP 客户 端、Telnet 和 Web 服务等。
2.4 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的管理制度
使用计算机的个人和企业,需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 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熟悉大数据特征和性能的基 础上采取更加安全的管理措施。从技术上给予网络安全 保障的同时还需要通过有效的网络安全管理措施来实现 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对于企业等大型 机构而言,需要从宏观上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 建立系统的、合理的网络安全规章制度,依托于云技术 构建一个更加高级的智慧平台来加强防范 [5]。对于个人 而言,需要意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养成规范化、文 明化使用计算机的好习惯,尤其是对于钓鱼网站、诈 骗链接等需要格外警惕。这些东西隐蔽性较强,难以察 觉,即使被黑客窃取个人信息也很难及时察觉,等到个 人财产受到损失后就会发现为时已晚。将网络安全问题 尽可能消灭,不去传播含有安全隐患的链接。
与此同时,我国计算机网络的建设也正在加速推进, 5G 技术的发展更是使得我国在信息化网络的竞争中取 得了优势地位,目前我国已累计建设 5G 基站 185.4 万个,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位置。因此,网络安全保障 工作是必须且迫切的。对使用互联网的企业和个人加强 管理,加强网络技术培训和网络道德宣传,引导企业和 个人严格遵守国家网络安全相关法律,组织相关技术人 员定期排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计算机网 络始终处于安全的状态下 [6]。
2.5 强化对网络安全的持续性监控
进行网络安全的监控工作能够为当计算机被攻击时 提供安全保障和追踪手段。加强网页、应用程序的网络 安全监控,及时发现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风险与威胁,为 确定安全保护策略,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体系提供依据可 以减少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网络安全监测的主要方法 包括: 网络流量监测、系统网络通信状态监测、系统操 作系统进程活动监测、系统用户活动状况监测、系统地 址解析状况监测、系统进程资源使用情况监测等。根据 计算机在近期内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网络监 控措施,这也是实现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
2.6 增强用户的安全意识
用户的安全意识也是在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中非常 重要的一环。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定期开展相关的宣传 活动来提升用户对于网络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以此来防 止各种因用户操作不当而导致的网络安全问题。用户在 浏览网页、使用应用程序的过程中应当对网络中的各 类信息加以分辨,拒绝点击高风险连接、访问高风险网 站,减少个人信息在网络平台上的发布与传播,这些都 有利于防止黑客和不法分子利用个人信息进行网络攻击 进而造成损失。
3 结论
安全问题始终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 “互联网 +”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发展越来越快,各 种新技术正在兴起和应用,网络安全也将面临更加严峻 的问题和挑战,因此,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还有很多工 作要研究、探索和发展。在大数据时代,虽然网络安全 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但解决问题的方式越来越多。 只要企业做好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相关培训,让更多的人 了解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每个人养成良好的计算 机使用习惯,那么就可以保证在“互联网 +”大数据时 代下的网络安全。我们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计算 机网络出现的种种问题,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我 们需要从问题本身出发,深层次剖析问题所在,并结合 当前网络发展现状,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任小娟 .基于HotRank算法的非结构化数据检索技术的研 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19):173-174.
[2] 刘菁 .浅析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有效防范[J].数码 设计(上),2019.(3):2-3.
[3] 王春海 .探究大数据时代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范措施[J]. 数码世界,2018(4):242.
[4] 杨金国 .浅析大数据时代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J].通讯 世界,2017(22):11-12.
[5] 朱丽萍 .大数据时代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范策略分析 [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32):58-60.
[6] 张杰,邱洪军 .大数据环境下统计数据安全防护的要素[J]. 中 国统计,2016(1):19-2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suanjilunwen/53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