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智媒技术的应用为观众观看更高质量的赛事节目提供了多样化路径。本文基于智媒时代背景下的体育赛事转播承载技术进行分析,以省际大学生马拉松体育竞赛为例,以转播车为切入点,结合赛事转播目标,围绕卫星转播车的供配电与车体布局、卫星传输系统、视频系统、音频系统、智媒制作与分发系统等方面,对体育赛事转播传输技术进行深入探究,旨在进一步深化卫星转播车技术在赛事转播传输中的应用,为提升赛事转播传输实效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媒时代;赛事转播;传输技术
Research on the broadcasting and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of sports ev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lligent media era
Xu Xiaoxuan
(China Radio and Televisi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echnical Cooperation Corporation,Beijing,100124)
Abstract:The 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media technology provides diversified ways for audiences to watch higher-quality sports programs.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sports broadcast of media background bearing technical analysis,a provincial college students marathon sports competitions,for example,vans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the target sports broadcast,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in satellite trucks and the layout of the body,satellite transmission system,video system,audio system,intellectual media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infive aspects,in order to further deepen the application of satellite transmission vehicle technology in the transmission of sports events,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ransmission of sports events.
Key words:the age of intelligence media;event broadcast;transmission technology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公众对体育赛事关注度的提高,体育赛事转播的质量也需得到相应的提高[1]。在智媒时代背景下,赛事转播观看平台愈发多样化,为满足社会公众的多样化观看需求,相关人员有必要对智媒时代背景下赛事转播传输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一、智媒时代背景下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承载技术
智媒体赛事转播传输技术的出现使观众可以观赏到表达更加自如的赛事内容,为观众提供了以观众感官为本位的观看视角[2]。智媒体技术的发展有效弥补了既有媒体转播技术的缺陷,平衡了体育赛事转播与观众感官间的关系。从传统体育赛事转播技术到AR(增强现实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MR(混合现实技术)等新媒体技术,再到5G+AI技术的应用,这一过程不断强化了电视转播传输技术的服务范围与媒介功能[3]。体育电视转播业务承载技术可实现各场馆TOC系统(转播技术运行中心)、CCR系统(评论控制室)至IBC系统(国际广播中心),以及IBC系统、风景摄像机、媒体直播间至国外电视台网络电视的信号传输。整体而言,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承载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两类。
第一,有线承载技术。在智媒时代背景下,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有线承载技术主要有SDH/MSTP、PeOTN和智能IP三种[4]。其中,SDH/MSTP传输技术具有可靠性高的特点,适用于点对点或点对多点的场景。PeOTN传输技术具有时延稳定、可靠性高等特点,适用场景较SDH/MSTP传输技术的适用场景而言更多,如POTF网络、BCN网络等[5]。智能IP传输技术相对以上两种技术的可靠性较低,适用于可靠性不高的点对点、点对多、多对多场景。
第二,无线承载技术。无线承载技术主要是卫星传送。传送流程:先通过调制器将视频、音频信号调制成中频信号;再将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将光信号传送至卫星地球站;然后通过地球站中的视频光端机转换为电信号;接着通过高频功率放大器转换为卫星可接收的信号,将信号发送至卫星;最后传输至目标地点。卫星传输具有使用灵活等特点,可以应用在通信应急车上。在智媒时代背景下,以5G传输为主要部署的通信区域,可以通过移动网络将传输信号回传到TOC系统,再结合有线承载,将信号传送至IBC系统。
二、智媒时代背景下赛事转播实践分析
(一)赛事转播前期准备
转播的体育赛事为省际大学生马拉松体育竞赛,比赛全程42km。
为保障赛事转播传输顺利进行,技术团队以面向4K、立足智媒融合为根本目标,以降低赛事转播成本为要点,以赛事转播点位选择为重点,针对比赛路线进行4G、5G覆盖测试。通过上述要求,技术人员发现比赛路线中,有4公里线路达不到5G直播转播要求,但通过4G低码率传输,可以满足赛事转播要求。基于上述技术分析,技术人员在比赛路线上固定了6个机位,并在植物覆盖率高的区域布置了航拍与移动机位。同时,为保证赛事转播具有全面性,技术员在比赛总出发点处设置了两辆转播车与一辆卫星车,并设置了一辆辅助车为转播车与卫星车提供充足电量。
在通话系统测试方面,技术人员使用了主转播车的车载通话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可靠性测试。在演播室安排方面,团队将演播室放在比赛现场附近的体育中心,以方便主持人及时了解最新现场情况。
(二)转播车系统方案
1.转播目标
赛事转播以满足高清信号的全媒体制作发布需求为目标,保证转播车系统具备卫星信号上下行能力。结合制作成本与系统规模分析,技术团队采用了12G-SDI、HD-SDI接口设备系统[6]。在制作过程中,技术团队采用基带信号处理,并配置6个超高清迅道。转播车系统应具备一致性,并在运行过程中具备立体声音频制作能力及TALLY、监控等辅助功能,也应具备移动设备接入能力。转播车具体应具备以下功能:第一,可以实现Ku波段的卫星传输、5G移动网络传输、互联网IP传输、光缆传输与基带传输;第二,可以输入或输出4K超高清信号、网络流媒体信号等,可满足超高清节目制作转播、智媒体节目制作转播的不同要求;第三,卫星转播车配备不间断电源,可以维持技术设备持续应用30分钟以上,可以有效满足卫星传输要求。
2.系统设计方案
(1)卫星转播车的供配电与车体布局
由于卫星转播车主要在户外运行,受户外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因此,为保证卫星转播车的有效运行,技术人员需要保证转播车电源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和接入便捷性。对此,技术团队在卫星转播车内部设计了220V单相电源,在外部设计了可以接受380V三相交流电与220V单相交流电[7]。同时,技术团队需要保证卫星转播车与发电机互为备份,以实现整个系统的供电。卫星转播车车内设置了设备区域和技术制作区域,以满足体育赛事高质量转播传输的要求。
(2)卫星传输系统
卫星传输系统设计目标在于保证信号传输满足高清、超高清节目转播需求,并能够与SNG现场快速连线。卫星传输系统上行发射部分与下行接受部分的具体配置如表1所示。
在表1内容的基础上,卫星传输系统配置了1台频谱仪。同时,系统进行了BISS加扰,以形成DVB AST码流。为有效提升监测图像的传输质量,系统需设置测试输出口,并通过LNB接收下行信号,将信号输送到卫星接收机与频谱仪中,以有效保障体育赛事的转播质量。
(3)视频系统
视频系统是卫星传输系统的核心系统之一。现阶段,社会公众对超高清节目的要求逐渐提高。为满足社会公众观看需求,视频系统设计应统一满足4K HDR超高清节目与HD SDR高清节目的制作需求。出于经济性考虑,视频系统可应用12G SDI传输接口,并将XVS-X6000与Ultrix矩阵作为切换台的处理单元。在切换台中,技术团队可以设置高清节目制作模式、4K超高清节目制作模式、4K超高清加高清节目联合制作模式。
在HDR与SDR同播制作结构方面,技术团队设置了一个切换台,同时,设置了联动切换,确保系统在接收各类信号时能够对信号进行同步切换。这样一来,在视频系统运行过程中,工作人员只需要对HD信号、4K信号进行切换。
SDR优先制作流程与4K超高清节目、高清节目制作不同。SDR节目制作需要注重其分辨率、高动态范围及宽色域方面,使之可应用于高动态范围电视的伽玛包括HLG、PQ。但从制作流程上看,HLG与SDR制作流程相同,而PQ与SDR的制作流程不同。PQ需要应用非实时调色流程制作。因此,视频转播系统采用HLG超高清制作方式,通过SDR对HDR进行调光。具体而言,应用SDR调光的优点在于以下三点。
第一,应用SDR调光可有效保证高清节目转播质量,能获得高质量的超高清视频图像,有利于增强观看者的观看体验。
第二,应用SDR调光可对画面中的人物肤色进行精准曝光,并提升画面调光的精准度。与其他调光相比,SDR调光更具备精准性。在体育赛事转播画面调光中,肤色是最重要的调光内容,而人体肤色电平恰好处于SDR的调光范围内。
第三,应用SDR调光可以让现有技术人员使用传统经验制作转播节目,有利于降低节目制作难度,为保证节目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4)音频系统
体育赛事转播车的音频系统设计需要满足音频的一级或二级调音需求,同时要满足单声道、立体声的节目制作要求。
为保证体育赛事转播质量,音频系统采用2台YAMAHA QL1作为数字调音台,并与其他辅助设备构成音频制作系统。该系统包括MADI转换设备、I/O接口等,可通过MIDI链接形成一个完整的镜像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第一,备份功能。音频系统中应配置2台一致的调音台。技术人员对任意一台调音台进行操作,都可以保证2台调音台同步工作,这样可有效提升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第二,调音台扩展功能。若在节目转播过程中出现主调音台操作界面不足的情况,工作人员则可以通过备份功能进行调音台扩展,以此实现音频的高质量传输。
第三,扩展功能。在特定条件下,转播车需要同时制作两套节目,备份调音台可以完成第二套节目的音频制作工作,并成为通信信号的调度中心。同时,音频系统可以将模拟音频信号与数字音频信号同时送入调音台,并通过调音台的信号交换处理实现音频信号的传输。
(5)智媒制作与分发系统
在智媒时代背景下,各类媒体逐渐融合。为保证体育赛事转播节目制作满足智媒传播与分发需求,技术人员需对转播车进行智媒制作分发系统设计,以此实现无线网络信号覆盖,以及5G、联通、移动、电信等网络信号的覆盖。技术团队在转播车中设置专用的解码设备,可以对各种信号进行解码,并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为HD、SDI信号,实现用户端、摄像机、网络流信号等各项信号源的整合,最终实现智媒节目制作目标。另外,在节目制作过程中,系统配备一台切换台,可以对MCX-500进行快速制作,还能根据媒体服务工作站,结合节目制作与转播需求,对体育赛事现场制作、网络平台管控等进行处理,以此实现智媒节目制作。在节目信号传输发布方面,智媒制作与分发系统配置了Haivision编解码器。互联网络传输协议的应用,能实现互联网视频的远程制作与信号传输,保证视频能在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发布与传播,为多元媒体融合的业务发展、体育赛事转播传输体系的完善提供技术支撑。
三、结语
在智媒时代背景下,社会公众获取赛事信息的方式愈加多元化,且社会公众对赛事节目观看的要求逐渐提高。为进一步发挥转播传输技术的价值,提升社会公众的赛事转播观看体验,本文以省际大学生马拉松体育竞赛为例,以转播车为切入点,对智媒时代背景下的赛事转播传输技术进行了深入探究。实践表明,通过应用卫星转播车的综合设计及智媒制作与分发系统,可以有效实现赛事节目的多媒介传输。
【参考文献】
[1]解植岗.智媒时代高新视频冬奥赛事应用场景探究——以5G高新视频体育融合创新应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实验室实践为例[J].广播电视信息,2021(12).
[2]闫志成.技术·奇观·权力——智媒时代体育赛事转播的再审视[J].传媒观察,2021(06).
[3]宗永怡.全媒体时代4K超高清转播车车体建设思考分析[J].电视技术,2022(04).
[4]韩强.科技冬奥与转播创新——兼论北京冬奥会对体育赛事转播的未来影响[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2(04).
[5]张益强.马拉松赛事转播传输技术探讨[J].电视技术,2022(01).
[6]张武.安徽广播电视台4K超高清融媒体转播车视频系统架构[J].广播电视信息,2022(05).
[7]王刚.8K公共信号制作彰显科技冬奥创新理念——北京冬奥会滑雪大跳台赛事转播概述[J].现代电视技术,2022(0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suanjilunwen/47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