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 > 正文

抠图技术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22 10:28:2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微课是当下流行的一种网络授课形式,微课的制作离不开视频与图像的编辑与处理。主体影像要想和背景融合,就必须用到抠图技术。因此,本文主要从静态和动态两种素材入手讲解抠图技术的制作流程。
 
  关键词:抠图技术;微课制作;键控技术;静态抠图
 
  The application of matting technology in micro class production
 
  Yang Yanjuan
 
  (Department of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Daqing Normal University,Daqing Heilongjiang,163712)
 
  Abstract:Micro-lesson is a popular form of network teaching,the production of micro-lesson is inseparable from video and image editing and processing.In order to fuse the main image with the background,matting technology must be used.This paper mainly from the static and dynamic two materials to expla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matting technology.
 
  Key words:image cutting technology;micro lesson production;keying technology;static cutout
 
  一、引言
 
  微课(Microlecture)是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按照主体的认知规律来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及过程的一种教学形式[1]。通俗来讲,微课就是摆脱实体课堂的局限性,随时随地开展学习,呈现精彩的教与学活动的教学模式。微课呈现能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呈现一两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整章数学内容。
 
  近年来,随着信息时代互联网的发展,各教育实体大力发展线上教学业务。大部分教师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即教师录制微课视频,在每个小视频中布置一个任务或讲透一个知识点,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个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最后由教师采取各种方式验收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教学模式不局限课堂,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学会思考并带着任务去学习。这样,学生能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地学习,从而更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相当于一个设计师,需要拥有各种信息技术的技能,包括图像处理、音视频编辑及一些媒体素材的后期处理等。例如,幼儿教育操作技能课、体育技能实训课、舞蹈实训课等大多实践课都需要演示型的微课,以便更加直观地展示某个知识点。其间,因为视频的制作质量关系着微课教学效果,所以许多专业的微课制作机构在录制和编辑上下了大功夫。随着微课的普及,作为个体的教师也可以参与微课制作。对教师而言,除设计教学环节外,掌握整个微课制作的技术流程是必须的。
 
  在这个过程中,视频中的主体和一些教学场景需通过一定的技术进行重新组合,这个时候就会应用到抠图技术。
 
  抠图技术就是将图像的前景和背景分离开来,原理是提取画面当中的某个颜色,将其从画面中抠除,然后将背景调成透明,形成二层以上的画面叠加,最终获得加工后的神奇效果。正是基于这种神奇效果,抠图成为了生活和工作中的常用技巧,尤其在教学录课时常用。抠图分为静态抠图和动态抠图,在静态图片抠图时,大家通常会想到颜色键软件。但是,Photoshop软件的抠图技术只能对静态的图片起作用,而对于视频素材,由于主体具有动态特点,因此Photoshop软件往往无法发挥作用。这时,Premiere视频编辑软件则可满足用户的动态抠图需求。本文主要介绍两种软件在这两种类型的素材抠图中的使用方法。
 
  二、静态抠图
 
  静态抠图可以应用多种软件,如美图秀秀、可牛影像、PPT2010以上版本等。其中,比较专业的软件是Photoshop,其抠图原理是利用图像处理软件自动化工具定义颜色的差异性,并利用这种差异性选择元素[2-3]。
 
  (一)Photoshop抠图流程
 
  第一步:打开Photoshop软件,导入要抠图的人物,按下快捷键W,或单击工具栏的“快速选择”工具。
 
  第二步:调节“快速选择”工具参数大小,选中人物部分,在图像选择时,如果有部分位置选择失误,则可点击“+”或“-”进行加选或删选。
 
  第三步:将选区建立好之后,按Shift+Ctrl+I进行反选,按Delete删除选区,这时就可以将背景删掉。此时,如果边缘有残留颜色,则可以按下快捷键O,使用加深工具对边缘进行涂抹,以此保持边缘颜色的一致,然后按下Ctrl+D取消人物选区。
 
  第四步:拖入背景图片,在图层面板调整人物和背景的上下层关系即可更换背景。
 
  第五步:点击文件的另存为,将文件保存成psd格式(此格式可以保证再次编辑修改),然后另存一个图片文件格式,通常为jpeg格式(此格式为成品文件,可以在图片浏览器中浏览)。(二)PowerPoint抠图技术(2010以上版本)
 
  在课件或微课的制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以下问题,比如下面这张图片需要7个小动物,但是网上只能下载4个小动物的图片。那么,如何复制需要的动物呢?具体演示操作方法如下。
 
  第一步:要想复制小动物,首先要复制一个图片原素材,裁剪要复制的小动物区域,减少计算机计算的工作量,以达到最佳效果。
 
  第二步:点击菜单栏的“图片格式”选项卡,点工具栏上的第一个工具“删除背景”,在裁剪完的小动物图上选择要留下的区域,去除要抠除的区域,便能达到最佳效果。
 
  第三步:将抠出来的小动物拖到原图的上一层,同时水平翻转抠出的小动物图,然后框选两个图层,在上面点击右键,保存图片为png格式。
 
  三、动态抠图
 
  动态抠图可以应用多种软件,如AE、绘声绘影等,其中,比较专业的软件是Premiere。Premiere简称Pr,是一款实时性强、功能全面、专业度高的软件。视频抠图需要手动选择视频遮盖的背景色,虽然操作过程有些麻烦,但专业性强,可以直接对视频进行输出、加工和细化。动态抠图是利用pr自动化工具定义颜色的差异性,同时利用这种差异性选择去留元素。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准备工作。在开始制作前,在硬盘内新建名称为“绿幕抠图微课”的文件夹,并在此文件夹下继续新建名称为“视频”的文件夹,然后将已经拍摄好的绿幕视频存放至此文件夹内。
 
  第二,导入素材。通过快捷键ctrl+i找到文件所在位置,或者双击项目面板找到文件所在位置,然后选中文件导入,将绿幕人物从项目面板拖入时间线。
 
  第三,使用钢笔工具。素材成功导入后,可先用钢笔工具将人物大范围扣出,以节约电脑计算的时间。
 
  第四,最后一步,使用pr键控中的多个键控插件均可完成抠图,如keylight、超级键、颜色键、亮度键及非红色键。键控指的是按照图像素材中的特定颜色值(使用keylight、超级键、颜色键)或者亮度值(使用亮度键)定义透明区域和透明度。在设置相应值时,所有具有相似颜色或亮度值的像素信息都会变透明。下面依次以这几种键控效果为例进行讲解。
 
  (一)使用键控效果插件keylight抠图
 
  抠图使用After Effects中自带的Keylight控件效果最佳,pr也可以安装Keylight控件,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导入抠图视频素材,在效果面板里搜索Keylight插件,拖入效果控件面板,调整参数。
 
  第二,在效果控件面板中打开Keylight效果控件,使用吸管工具吸取人物旁边最靠近人物的背景色,然后调整容差值,选择抠图范围。
 
  第三,切换查看模式(sereen Matte),调整黑白灰三种颜色,将灰色部分变成黑色,展开屏幕蒙版的选项栏,调整修剪黑色和修剪白色即可将素材中的灰色变为黑色或白色,完成后查看画面。抠图到这一步已基本完成。
 
  (二)使用键控效果插件超级键抠图
 
  超级键是Pr中最常的绿幕、蓝幕抠图工具。
 
  第一,打开超级键效果控件,使用吸管工具吸取人物旁边占比最大的背景色,吸取时工具需离人物近一点。
 
  第二,调整输出通道为Alpha通道,这个通道是透明图通道,调整后会发现主体变成了纯白色,白色是抠图完成后不透明的区域,当背景变成纯黑色后,黑色即是完全透明的区域。这时,需调整遮罩生成中的数值,使黑的变得更黑,白的变得更白,抠出来的效果更好。

\
 
  第三,导入另外一张背景图,将它放在抠好的图的下方,把通道改成合成,这时视频便已抠图完毕。
 
  (三)使用键控效果插件颜色键抠图
 
  第一,导入需要抠图的素材,然后选择素材,在效果面板的搜索栏里搜颜色键控件,拖入效果控件面板。
 
  第二,使用拾色笔在画面中选择要抠除的颜色,然后调整颜色键的参数。其间,最重要的是调整合适的容差值,并细化边缘。
 
  第三,将背景拖入,然后使用钢笔工具拆分背景,使其分为前景和背景,接着合成场景。
 
  第四,完成抠图,将文件另存为工程文件,重命名为微课抠图,保存路径到视频文件夹下,导出视频文件进行应用。
 
  要注意的是,颜色键可以多次使用,通过不同的颜色细化抠图效果。当然,要想达到最佳效果,必须结合钢笔抠图技能。
 
  (四)使用键控效果插件亮度键抠图
 
  使用亮度键抠图时,素材明暗对比要强烈,否则效果不明显。它可以抠出素材的亮部或者暗部区域,也可以保留需要保留的区域,
 
  第一,将海底世界的视频素材和珊瑚的素材导入项目窗口,然后将其拖到时间线不同的视频轨道,并珊瑚放在上一层。
 
  第二,先在效果里搜索“亮度键”并将其拖入珊瑚层的效果控件里,然后调整阈值和屏蔽度参数至合适区间,以此达到最佳效果。
 
  第三,使用亮度键移除原始图像的背景,然后将抠出的珊瑚放在底层图层上合适的位置,对其进行合成操作。
 
  第四,将珊瑚复制几层后,应用效果“裁剪”将素材分开,然后重新排列大小和位置,以此达到预期效果。
 
  其间,要注意以下几点。
 
  阈值:指定透明的较暗值的范围。
 
  屏蔽度:设置由阈值指定的不透明区域的不透明度,比较高的值会增加透明度。
 
  用途一:暗部背景的抠图,低阈值,低屏蔽度。用途二:亮部背景的抠图,低阈值,高屏蔽度。
 
  四、抠图的注意事项
 
  (一)拍抠图视频的注意点
 
  第一,拍摄时必须使用纯绿色幕布或相近材料作为背景颜色,同时,被拍摄老师的衣裤、配带附件、教学用具等均不可以使用和绿幕背景相同或相近的颜色。
 
  第二,被拍摄老师的发型要整齐,无论是扎起还是披发,都不能有碎发,以免增加后期抠图的难度。
 
  第三,拍摄时应使用高清格式和大分辨率进行拍摄,传输时需注意减少画面的压缩,以免图像信息损失。同时,在后期编辑和生成中应避免产生过多的噪点。
 
  第四,拍摄时要保证光线均匀,色调在中间调整,背景墙光线均匀,不能有阴影和过强的色差。如果光线不均匀,存在过亮和过暗的区域,后期抠图制作的效果往往不佳。
 
  (二)抠图的注意点
 
  第一,要想去除两种以上的颜色,可以使用上述提到的pr键控中的各种效果,先去除一个颜色,再去除一个颜色,以此类推。
 
  第二,受客观因素影响,当主体外的杂项较多时,可在不影响运动主体的情况下将多余杂项尽量用钢笔工具抠除,以此减少工作量,保证抠图的最佳效果。
 
  第三,抠图完成后,在合成视频时,一般需要细化调整。如果使用Lumetri颜色控件,可以内置控件亮度对比度或曲线,以此融合新背景。
 
  第四,对新背景也可适当做些模糊处理。
 
  五、结语
 
  抠图技术是合成多个画面的技术,是视频编辑技术与课程微课制作的跨界融合产物,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容易营造出一种科技感,引发观者的强烈兴趣,更好地展示教师风采。不过,合格的教师要时刻记住,技术只是手段,教学才是本质,只有平衡好技术与本质之间的关系,才能充分发挥抠图技术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磊,蒋方剑等.教师融入式在线教学视频的制作方法[J].电子世界,2021(12).
 
  [2]周甜甜.微课在高校音乐专业教学中的功能性应用:从教学任务谈起[J].齐鲁艺苑,2020(3).
 
  [3]史又今.“互联网”引起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自学模式思考[J].枣庄学院学报.2019(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suanjilunwen/44989.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