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技校应改变教学方式,注重对学生专业、职业行为能力的培养,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基于此,为优化新时期技校教学特点,改善传统且相对僵化的教学模式,本文着重对行为导向教学内涵进行探讨,并深入探究该教学方法应用于技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合理路径,以期为相关教学工作提供有效参考建议。
关键词:技校;计算机;行为导向
The application of behavior-oriented teaching in computer teaching in technical schools
Wang Yang
(Cangzhou Technician College,Cangzhou Hebei,061000)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quality education,technical schools should change the teaching method,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professional and professional behavior ability,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mputer teaching.Based on this,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of technical schools in the new era and improve the traditional relatively rigid teaching mode,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nnotation of behavior-oriented teaching,and deeply explores the reasonable path of applying this teaching method to computer teaching in technical schools,in order to provide relevant teaching methods.Work to provide effective reference suggestions.
Key words:technical school;computer;behavior orientation
技校计算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输送技术型计算机人才,但是计算机教学的内容相对枯燥,教学模式单一,往往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导致学生的操作能力较差、毕业后学生不能适应社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技校应落实行为导向教学这一新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和实践操作的能力,引导学生理解学习重点。
一、行为导向教学相关概述
行为导向教学主要是指注重学生个体行为能力培养的教学指导思想。其中,个体行为能力包括多项能力,主要体现在专业实力、交往能力、思维逻辑能力等方面。在该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学生能成长为具有自我判断力、可持续性学习能力的应用型劳动者。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包括四种具体方式方法,分别为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及角色扮演教学法。在职业教育领域中,行为动向教学目标能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引下,教学方法能变得更加丰富。行为导向教学不会与其他教学方法产生矛盾,它只是教学中需要遵循的导向和准则,这是行为导向教学与其他具体的教学方法的本质区别。技校计算机教学坚持正确的教学导向,能够帮助教师在多种教学方法中寻找到更加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1]。
二、探究行为导向教学在技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一)组织项目任务,确立项目主题
将行为导向教学应用于技校计算机教学时,教师应坚持行为导向这一教学思想,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围绕学生实际需求布置项目任务,确立项目主题,整合教学资源,进而使学生在了解计算机学习目标的前提下全身心投入任务与活动、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其间,在开展行为导向计算机教学工作时,教师应根据知识的基础性、难易程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划分,并根据教学任务将其转变为针对性强的项目任务,然后组织学生参与任务与活动,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目标的指引下完成项目任务,以此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在技校计算机课程传统教学中,由于教材、教学方式的限制,教师教学时对知识点的罗列过于系统。以“输入和编辑工作表数据”这一知识点教学为例,在所用的教材中,教学流程为详细讲解教学内容(文本输入与数值输入方法)——围绕数字串开展文本输入——分数、日期输入等,整个流程十分规范与系统,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掌握相关知识。不过,这一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情况存在一定偏差,往往难以落实。从技校计算机教学课堂实际来看,这些零散且多的知识点给学生的主要印象是无趣、无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不了解Excel输入数据规则,也无法理解数字串作为文本输入的意义。在理解力较差的情况下,相对枯燥的操作学习会使学生内心出现抵触心理,使学生无法提高对计算机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应立足具体教学内容,注重项目主题的确立,在行为导向教学的引导下对相对零散的计算机知识进行有机整合,从项目任务入手引入Excel教学,以此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注意的是,在落实该教学工作前,教师应了解学生的Word操作水平,确保学生在已经掌握此项操作的基础上加强探索实践、有序开展相关操作。教师应将问题直接呈现出来,如输入的电话号码为什么参与了数值计算,输入的身份证号为什么变成了科学表示法等。事实上,只有将实际问题摆在学生眼前,学生才能发现问题,并主动探索问题发生原因和解决办法。教师应抓住教学机会,在引导学生完成项目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对常见问题的解决能力,或采用小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在自主意识的指引下解决问题、加深知识印象,更好地理解系统规则,弥补以往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另外,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解决学习问题,然后获得较强的成就感,进而激发计算机学习兴趣。随着学习经验的积累和自主探究次数的增多,学生能有效提升计算机学习的积极性,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自主思考意识与探究能力[2]。
以Excel教学为例,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直接将章节内容设计为大项目,然后围绕学生的入学基本信息、成绩信息等开展教学工作,以此实现知识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有效结合。例如,在注册学生入学基本信息时,可以融入特殊数值录入、填充功能等计算机知识;在录入学生成绩时,可以结合不同数值录入知识;在计算学生成绩时,可以结合公式与函数这一计算机知识;在统计学生成绩时,可以融入数据排序与数据筛选等知识;在分析学生成绩时,可以运用分类汇总、图标制作等知识。教师可通过明确项目任务目标,围绕教学章节开展项目设计,从而确保教学囊括Excel所有要讲的知识点,并将知识点细化到项目中,打破教材原有的结构。这样,虽然知识看似缺乏系统性,但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接受,也更容易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要明确项目操作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的关联,让学生在每一步操作中充分理解抽象概念与知识,消化所学的计算机知识点,并在课堂上积累一定的操作经验,以进一步理解技术原则。当前的职业教育需要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此,学生走上社会才能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未来才能得到更好发展。
(二)注重现实向教学情境,维持学习积极性
作为技校计算机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行为导向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教学法运用广泛。为加快学生对新计算机知识的理解,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现实情境与新计算机知识之间的联系,创设基于现实环境、情境及事件的教学情境,以此缓解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紧张与畏难心理,使其积极参与围绕教学知识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促进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在以往的技校计算机教学中,教师或多或少会创设一些学习情境,但是传统教学强调的是对知识点的掌握,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相对较少,因此教学过程只是单一的知识传递,学习活动与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容易被割裂,导致学生无法学以致用,参与教学活动也很难成为学生的主观需求。技校通常没有升学压力,因此学生的学习热情较低。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很多学生不愿参与课堂活动,不愿与教师进行良性互动,因此,教学与学习无法产生共鸣,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难以充分体现。将行为导向教学应用于技校计算机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生活化学习情境的创设,在维持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锻炼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以Excel为例,表格制作是计算机能力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如果在学生学习Excel前仅单纯地进行操作界面、菜单和基本功能的介绍,则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多数学生会以敷衍的态度完成操作和学习任务。基于此,为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在学生基本熟练掌握Word操作的基础上进行生活化经验情境的创设,比如,让学生对比分析Word和Excel,通过相对简单且参与性高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找出两个软件的相似之处与不同点,以此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这一教学环节的开展,不仅能够为Excel相关知识的引入奠定基础,还能够进一步巩固学生对Word知识的理解。而且,学生在讨论与分析过程中,能进一步了解表格软件的基本功能。在课堂氛围相对活跃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结合一些耳熟能详的社会性事件开展教学。如开展计算机硬件系统CPU芯片相关教学工作时,教师可以结合美国对华为芯片产业的控制,依托较新的社会事件引起学生共鸣,让学生主动说出他们的所知、所想、所感。在交流中,学生不仅学习到了知识,还获得了很好的情感及爱国主义教育体验。同时,在开展“计算机硬件组成”相关教学工作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配电脑”的实验情景创设,让学生结合自身需求,围绕“配电脑”目标要求对相关资料进行查阅,或通过网上咨询、电脑城现场洽谈等方式主动掌握计算机硬件组成及其代表的功能、性能等内容。相较于以往课堂的单一传授,这一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利用自身所学知识及经验解决问题,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及学习自信。通过创设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还能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3]。
(三)丰富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多样性
由于计算机教学存在一定的单一性和枯燥性,与学生心中的“玩电脑”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将行为导向教学理念应用于技校计算机教学工作中时,教师应充分优化多种教学方式,利用其不会与其他教学方法产生矛盾的优势特点,创新、丰富计算机课堂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的多样性、多元化。在基于行为导向的计算机教学工作中,教师既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认识到自身在课堂中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将自身当作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甚至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伙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在清晰、明确且层次化的问题下进行思考和讨论,并依托自由、轻松和积极的课堂氛围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应用能力。教师在选用行为导向教学中的教学方法时,应注重方法与知识内容的契合性,灵活、合理地采用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做好计算机知识内容的细化工作,同时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其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在将信息化技术引入课堂后,教师应进一步丰富教学方法,如微课、翻转课堂等,只要是符合行为导向教学理念的教学方式均应大胆尝试,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
(四)立足行为导向优化评价体系
为确保行为导向教学能够在技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教师应将其应用于评价体系中,提高教学评价体系的多元性与合理性,强化学生的学习意识、学习思维和学习能力。具体而言,在行为导向教学中,很多学生正处于计算机知识的建构阶段,这时呈现出的能力是多维度的而非单一的。因此,在开展教学评价时,教师应注重多元评价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评价的多元性可以体现在评价主体上,相较于以往的教师、学生,评价主体还可以增加家长、组别等,如果存在校企合作项目,评价主体还可以增加企业、客户等。通过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评价主体的作用,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进而使评价结果能更好地引导教学工作开展。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计算机学习过程的评价,即注重评价内容的多维化。教师不仅要查看最终结果,还要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等方面入手进行评价,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自身的付出得到重视,更愿意投入后续的教学活动中[4]。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应用行为导向教学于技校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解决传统教学理念、方式的弊端,注重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树立“能力为本”的教学观念,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屈正庚.基于产出导向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系统仿真技术,2020(03).
[2]黄海龙,兰娅勋.高校计算机教育教学课程改革研究——评《计算机教育教学课程研究与实践》[J].林产工业,2020(09).
[3]林基艳,张雅琼,张慧,徐盼盼.“互联网+”和“新工科”背景下榆林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20(01).
[4]段永平,安远英.基于行为导向教学法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2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suanjilunwen/44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