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 > 正文

“互联网 +”环境下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探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2-10-13 09:38:0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新时代全球化的趋势正在不断加快,在此情况下,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必须顺应这一趋势,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以提升这一课程的教学质量。本文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探究,再对“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以期为这一方面的教学工作提供更多帮助。

  关键词:“互联网+”;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新方法

  On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Internet+"

  Liu Fugang

  (Huainan Union University,Huainan Anhui,232001)


  Abstract: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 in the new era is accelerating.In this case,the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course must conform to this trend and innovate the teaching mode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is course.This paper first explores the teaching status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courses,and then analyzes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cours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Internet+",in order to provide more help for the teaching work in this area.Key words:"Internet+";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new teaching methods


  当前阶段,一些高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仍然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即为学生安排固定的学习内容,然后针对基础知识、史论及专业知识这三个方面开展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控制,易导致学生的学习空间受到很大限制,严重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抵触心理。因此,高校要想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当前阶段,社会的发展非常迅速,计算机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只有顺应这种趋势才能够更好地应对挑战,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师只有及时更新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才能满足教学模式的创新需求。

\
 

  一、“互联网+”技术及其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现状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伴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发展,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技术陆续兴起。在80年代末,“普适计算”理论被提出。90年代初,相关技术呈现指数增长态势。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研究员和学者提出了大数据概念。21世纪初,全球掀起大数据研究热潮。

  2012年初,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维克托·尔耶斯·舍恩伯格在其著作《大数据时代:从美国到全球》中提出了2亿美元的“大数据研究与发展计划”,旨在推动大数据相关产业的发展。2013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主席艾伦·霍金发表了《万物皆数》一文。2015年3月,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发表了题为《大数据:新经济引擎》的文章。大数据既非技术又非产品,它是抽象概念,是近几年继云计算和物联网后的又一热点。2013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布《大数据报告》正式确立大数据这一术语。2014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要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大数据和传统的海量数据有本质的不同,其定义还没有得到统一。2008年,发表于美国《Science》杂志上的文章指出大数据“代表着人类认识过程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从大量无序的数据集中提取出有用的知识或技能,而这些知识或技能往往会随着数据集规模的增大而逐渐丧失”。Gartner公司认为大数据具有高容量、高生成速率等特点,能够从海量的数据中发现有意义的信息,挖掘潜在的信息价值,提供新的处理形式以提高用户的洞察力。麦肯锡认为大数据是比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更加强大的数据集合。百度将大数据定义为用大数据(Big Data)技术从海量资料中提取出有用信息的工具,是目前最先进的软件工具之一,广泛应用于企业经营决策等领域。正如著名科学家Rauser所说,“大数据是指利用计算机处理能力产生的数据量”。大数据涉及的数据类型包括结构化、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等,其特征是4V(volume)。在IBM看来,它还具备第五个V特征——真实性,即Veracity特征。尽管定义还没有统一,但大数据本身便是一种价值、一种资产,目前正以指数级的速度逐年递增。

  一些高等院校与教育机构开始意识到大数据对人才的需求。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各高校纷纷开设计算机学科。当然,为了使我国高等教育与国家经济建设融合在一起,教育部门必须加大对这方面人才培养的力度。计算机学科包含很多内容,如计算机的使用与维护、信息获取等。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及提高创新意识、综合素质与应用分析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能为学生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培养机制已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当前,对大数据的研究状况、特点及处理技术等进行分析后发现,如何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高效教学,如何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提升教学质量,如何与时俱进地培养人才等这些问题已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

  二、“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方法

  (一)改革教学模式

  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因此,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点就是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将一些抽象的学习内容转变为形象的内容,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取一些适合自身学习的内容,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此外,教师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首先,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为学生选择一些相关案例,并将其上传到微课视频,以供学生学习,之后为学生设置一些相应的训练题。其次,为了确保教学活动的科学性,教师需要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整理和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等,这对教师及时、准确地调整教学内容非常有利。最后,由于这门课程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性,因此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要求比较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让学生掌握相应软件的操作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应用能力[1]。

  (二)重视基础课程

  现阶段,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最主要的一个方向就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同时要在这一课程的设计理念当中融入一些现代化的元素。实践教学是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理论知识没有价值。实践与理论是相互促进的。由此可见,要想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教师必须将基础课程作为入手点,将其作为教学的前提及学生实践活动的基础。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不能仅重视实践教学而忽视基础课程教学,这会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
 

  (三)加强实践教学

  设计来源于实践,因此,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就是加强实践教学研究。实践教学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能够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实践教学可以将知识转变为设计对象,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便于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目标、完善知识体系。由此可见,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中加大实践课程教学的比重十分必要。教师要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来强化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认识到“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价值,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自觉融入一些多元化元素,在设计方法及理念方面进行创新[2]。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将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融合起来,使教学体系更加科学完整,进而促使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工作得到持续、高效开展。职业拓展课程需要以培养学生职业拓展能力为主,该课程为选修课程,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本领域工作打下基础(如图1)。

\
 

  (四)提高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师专业能力

  高校可分期、分批组织教师到企业岗实习,提高教师实践技能。高校可开展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活动,通过指导学生产业项目开发,提高教师的职业教育能力。高校应加强团队建设,组织教师申报各级科学项目;组织团队进行示范专业、精品课程的建设;组织团队申报教育研究课题。同时,通过教学研究和科研工作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在大数据背景下,教师首先要理解掌握大数据的特色与规律,运用大数据进行教学创新,主动与企业进行大数据研发合作,提升自身实践能力,为教学做好充足准备。高职院校对师资应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为目标,即要求教师具备不同系列的技术职称。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引进、外聘、挂职、培训、进修等方式来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3]。

  三、结语

  在“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必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不断推进课程改革。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运用好信息技术,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谭旭,邓果丽,陈宝文等.高职学生成功素质培养实践探索——以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5(2).

  [2]方昕.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探索[J].微型电脑应用,2014(11).

  [3]刘云霞.大数据时代企业情报研究的对策与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suanjilunwen/4457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