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 > 正文

数字化视角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资源优化策略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2-08-29 14:16:0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信息化2.0时代对高校教师教学资源开发提出了更新的要求,高校教师教学资源独具有特点,因此研究教师教学资源优化策略是关系高等学校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地方高校教师资源优化配置操作原则,以教师教学资源优化配置为导向,从教师和教学需求的角度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化的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资源优化策略构建教师教学资源管理与服务平台系统,搭建“1个平台+2个中心”。系统优化了高校教师教学资源结构,加强考核激励,提升管理者综合素养和高校教师教学资源管理效能。
 
  关键词:数字化;教师教学资源;本科高校;优化策略
 
  Research on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Undergraduate Teachers'Teaching Resour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gitization
 
  ZHANG Bin1,WEN Zhijie2,LI Zonglu3,LI Yan4
 
  (1.Graduate Schoo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gdao Shandong 266590;
 
  2.School of Energy and Mining Engineering,Shandong University of Acience and Technology,Qingdao Shandong 266590;
 
  3.School of Grammar and Law,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gdao Shandong 266590;4.Network
 
  Security and Lnformatization Office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gdao Shandong 266590)
 
  【Abstract】:The information 2.0 era has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teachers'teaching resources.College teachers'teaching resources have unique characteristics.Therefore,the research on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teachers'teaching resources is an important issue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perating principles of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teachers'resources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Guided by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teachers'teaching resourc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ers and teaching need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digital based optimization strategy for teachers'teaching resources in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onstructs a teacher teaching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service platform system,and builds"One Platform+Two Centers".The system optimizes the structure of teaching resources of university teachers,strengthens assessment and incentive,and improves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managers and the efficiency of teaching resources management of university teachers.
 
  【Key words】:digitization;teachers'teaching resources;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optimization strategy
 
  0引言
 
  推进教育信息化2.0,实现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是数字化时代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有效途径[1]。随着2022年2月8日《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的发布,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已经全面开启,高等教育资源和教育信息化程度显著增强[2]。在高校的教学及运行过程中,教师始终是重要的支柱力量,直接影响了学校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3-5],为了进一步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需要构建全面的教师教学资源管理信息化平台和切实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才能促进高校教师的潜力挖掘,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科研能力[6-9]。基于此,本文以地方高校山东科技大学为例,构建教师教学管理提供服务平台,对全校组织机构进行信息化管理,包括组织机构的信息化设定、机构分类、分级维护管理等。实现机构信息增加、机构信息修改、机构作废及机构展现等功能。形成一套通用性与扩展性并存,极具推广价值的高校教师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系统按照教学院系、科研机构、行政机构、党务部门、公共服务、附属单位、后勤部门、校办产业、其他部门等九大分类,对学校部门、系、所、室进行配置与管理,确定部门名称、上下级关系、排序、编制等信息。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取消的部门进行废弃操作。将教学资源与教职员工相关的

\
 
 
  1教师教学资源管理与服务系统设计理念
 
  借鉴国内高校教师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先进经验,结合山东科技大学工作实际情况,系统设计理念以“标准化、开放化、安全化、智能化”为核心理念,搭建一个平台,打造两个中心:搭建人事基础资源平台,提供高效率的业务支撑;面向师生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打造服务中心[10];支撑学校发展战略,提升信息化决策支持能力,建立决策中心。
 
  (1)标准化。信息系统基础数据按照教育部统一标准要求,同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来进行建设,同时推动学校其他部门信息系统基础数据的标准化,保障各信息化系统在不同管理过程中数据的一致性、进行数据交换时的准确性。
 
  (2)开放化。系统按照工作流的思想进行建设,系统可根据需要随意添加字段以及修改整套工作流程,来满足实际业务工作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可变性,同时,全面对教师教学资源业务流程进行展示,以更方便用户使用。
 
  (3)安全化。系统应提供完备的用户权限管理,明确各级操作对象和权限,杜绝涉密信息上网,保护个人数据私密,并有相应的操作日志记录,数据库构架应该
 
  设计和配置合理,保障系统的运行稳定。
 
  (4)智能化。系统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尽量减少人工干预,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为学校决策和教职工职业发展提供智能化分析。围绕核心建设思想,搭建基础资源平台,提供高效率的业务支撑。
 
  2教师教学资源管理与服务平台设计方法研究
 
  将建设工作划分为三个层次:
 
  (1)以教师教学资源职能部门为主视角,覆盖教职工从招聘、进校、人事信息管理、职称、考核、离校的全生命周期的业务管理,为人事业务的基础数据与资源、业务流程、协同过程提供统一的平台,为上层的应用服务提供可靠的数据来源和业务支撑。
 
  (2)面向师生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打造服务中心。突破业务部门与应用系统的管理边界,按照教职工的需求和业务特点对服务内容进行重新组织,使得教职工面对的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系统,而是一站式、全生命周期、主动式、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各类用户能够便捷的获取到各类系统深层的资源和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并充分考虑对移动终端的支持。
 
  (3)支撑学校发展战略,提升信息化决策支持能力,建立决策中心。管理与服务质量的提升依赖于对服务与管理过程的数据分析以及各个时间点的静态数据分析。以人员从进到出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思想的教师教学资源管理理念,通过对各类业务数据的捕获,以及及时查询、综合报表、分析、预测、预警、评估等应用模型实时监控,了解办理进度、业务负荷量,以跟踪、度量管理与服务的过程,提供决策支持。
 
  教师教学资源管理与服务系统系统架构由基础设施层、数据层、支撑层、应用层和展现层构成,并实现与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综合数据中心平台、科研系统、教务系统等第三方系统平台对接。应用架构如图1所示。
 
  (1)基础设施层:包括网络资源、硬件服务器、存储以及操作系统、数据库等软件资源。
 
  (2)数据层:完成教师教学资源管理与服务系统自身数据库建设,结合实际业务应用需求,进一步规划为基础数据库、历史信息数据库、业务操作信息数据库、信息规范数据库和共享数据库等内容。与公共数据中心库相配合,共同为教师教学资源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3)支撑层:主要包括“基础工具与服务组件”建设和“服务接口”建设两部分内容。1)基础工具。教师教学资源管理由一系列成熟、稳定、高效的基础工具支撑,通过报表工具实现各类报表的快速生成;通过填表工具辅助各类业务启动的报表设计,满足学校每年大
 
  量报表填报的工作需求;通过数据建模工具快速满足学校个性化的业务需求;通过工作流引擎满足学校复杂多变的业务流程变化需求;通过统一通信平台实现各类消息的统一汇聚与发布;通过云存储平台实现文件的上传和下载。2)服务接口。全面的信息服务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所以需要设计良好、可扩展的系统架构,为不同类别的服务内容提供良好的整合接口,在新服务不断嵌入过程中,保证不破坏原有的系统架构和不增加系统复杂度,同时可以在服务的组织、展现、关联调用、安全性等方面进行高效的集成。
 
  (4)应用层:主要包括教师教学资源业务处理和决策辅助支持两部分内容。1)教师教学资源业务处理。围绕进校管理、在校管理、离校管理,为教职工提供从入校到离校的全生命周期的业务管理。对需求较为明确且稳定的业务模块设计子系统,并进行过程数据的采集。对系统构架进行“可插拔”式开发,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适时增减系统模块。2)决策辅助支持。依赖于积累的大量高质量的教师教学资源业务数据,进行深度的挖掘和分析,为校领导提供不同维度的教师教学资源主题分析与业务实时监控平台,辅助教师教学资源业务的战略发展决策。

\
 
 
  (5)展现层:通过教师教学资源自助服务、个人工作桌面、移动终端和信息门户,面向不同类别的用户提供友好而个性化的角色服务门户,满足资源、信息、服务快速访问、定位的需求。
 
  学校构建智能录播系统,应用于教育教学及资源建设。将录播系统用于学校精品课程资源的建设,扩大了优秀课程资源获益学生的范围,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观摩;实现了学校优质精品课件资源的网络共享,为教师参加课程比赛提供技术支持。将优质教学视频资源进行录像并自动上传到服务器,建立完善的优质教学视频库。录播系统部分代码如下:

         \
         \
         \
 
  3结语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教师教学管理的效率直接影响着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工作开展的效益,研究高校教师资源优化管理策略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因此,构建优化高校教师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应运而生。随着数字化和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高校教师教学资源管理应注入数字化的新理念和新方法,本文在数字化背景下从高校教师需求出发,对教师教学资源管理系统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系统的应用最终可以实现教师教学资源管理规范化和系统化,改变了传统的人工方式管理教师教学资源的方式,减少了传统资源管理出现错误的概率。文章分析了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任务,并探索构建了切实可行的教师教学资源管理服务系统。希望能够对同类兄弟院校教师教学资源管理水平提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陈清森.供给侧改革中的高校教师资源配置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1):46-48.
 
  [2]楚艳芳,申曦.关于我国高校教师资源配置的思考[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27):80-82.
 
  [3]吕霁,蒋枫霆,张昕华.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教师资源配置区域共享体系构建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3(10):109-110.
 
  [4]吴正端.我国高校教师资源配置的非优化现状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5]张红峰.高校教师资源配置中的科学发展观[J].煤炭高等教育,2008(4):102-104.
 
  [6]罗顺绸.福建省民办高校教师资源配置问题及优化对策[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8):127-128.
 
  [7]杨雪.绿色发展视角下我国高校教师资源配置研究[D].淮北:淮北师范大学,2020.
 
  [8]叶冲.“双一流”背景下区域高校教师资源配置的差异分析[J].教师教育论坛,2019,32(11):42-47.
 
  [9]刘艳闽,杨上影,韦永圣,等.基于多媒体学习理论的MOOC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以“‘互联网+’时代教师个人知识管理”课程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18):99-102.
 
  [10]程会敏,黄芳,白菁.从教师培养方面谈教学资源的管理[J].人力资源管理,2016(12):177-17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suanjilunwen/4222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