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高校在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素养培育方面存在着对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教育不重视、网络信息安全教育机制不健全、对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认识不深入等问题。提高大学生自身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加强高校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引导、完善高校网络信息安全教育保障机制以及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信息安全教育进行有效的融合是十分必要的策略,有利于提升高校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素养。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素养;培育策略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Strategy of College Students'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Literacy
WEI Yingying,ZHANG Decai
(Mudanjiang Teachers College,Mudanjiang Heilongjiang 157100)
【Abstract】: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literacy,such as not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education of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awareness,the imperfect education mechanism of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and the lack of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education.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consciousness,strengthen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safety education guidance,perfecting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safety education guarantee mechanism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education is very necessary for effective fusion strategy,is advantageous to the promotion of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literacy of students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literacy;breeding strategies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截止到2021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已达10.1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1.6%,这也意味着中国绝大部分人都参与到网络活动之中了。在5G引领智慧生活的时代,新一代大学生可谓是互联网环境中生长起来的原住民,他们思想活跃、接受能力强,对网络非常熟悉。网络在方便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同时,越发频繁地成为网络诈骗、网络信息泄露、网络钓鱼、网络贷款、网络暴力、网络攻击等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主要受害对象,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素养的培育十分紧迫又必要。
1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素养的构成要素
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素养由以下四个要素构成:网络信息安全意识、网络信息安全道德素养、网络信息安全法律素养、网络信息安全知识与技能素养。
1.1网络信息安全意识
网络信息安全意识主要指大学生在应用网络过程中头脑中建立起来的分析、记忆、思考、辨别信息安全与否的思维活动和心理活动,也就是在网络信息工作中可能对信息本身或者硬件设施造成损害的一种戒备心理与警觉意识。对已经发生的和网络安全有关的并造成不良影响的事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与辨别,主要表现为大学生能够认识到潜在的网络信息安全风险,执行网络信息行为时规范与否的自我认知,以及对网络信息安全事件和安全警告的回应程度。网络信息安全意识的强弱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在进行网络活动时的行为尺度,具有较强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往往能降低大学生遭遇网络信息侵害的风险,同时也能一定程度的防止大学生成为网络信息安全的实施者。因此,网络信息安全意识作为网络信息安全素养必不可少。
1.2网络信息安全道德素养
网络信息安全道德素养是指大学生在应用网络中理应具备的网络安全道德意志、网络信息安全道德情感、网络信息安全道德责任以及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的自律能力。具备网络信息安全道德素养,意味着大学生从思想上建立一道安全防线,从而自觉免受网络有害信息的侵扰,自觉维护网络生态环境的安全。大学生是网络信息的重要受众群体也是网络信息的主要参与群体,提升大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道德素养有利于营造良好、和谐、安全的网络信息生态环境,有利于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参与网络信息生活。
1.3网络信息安全法律素养
网络信息安全法律素养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法律素养之一,在知晓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以及遭受网络信息安全的侵害后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素质和能力。简而言之就是知法、守法、用法。大学生自身具备的网络信息安全法律知识有限是其遭遇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甚至许多大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法律知识基础为零,这就造成了大学生在遭遇网络不良信息的危害后手足无措、无计可施的尴尬局面。提升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法律素养能有效降低因网络安全法律常识欠缺遭受身心损害和财产损失的风险。
1.4网络信息安全知识与技能素养
具备一定的网络信息安全基本知识与使用技能是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提出的时代要求。互联网信息安全知识主要包含计算机常用的信息保护系统、硬盘保护卡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以及网络系统中的数据保护、防火墙的工作原理等;网络信息安全技能包含计算机杀毒软件的安装与设置、系统管理用户的设置、计算机安全使用网络的方法以及网络信息、个人信息的保护技术等。大学生的校园生活离不开网络学习、网上购物、网络信息注册、网络支付、网络信息浏览等活动,这些活动的进行都需要具备一定的网络信息安全知识与使用技能才能保证活动的进行。因此,网络信息安全知识与技能素养也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素养之一。
2高校在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素养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为大学生提供便利性、快捷性、交互性的网络信息条件的同时,却忽略了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素养培育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2.1对网络信息安全意识的教育不重视
高校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命与职责,基于此在培养具有网络信息安全素养的大学生方面也具有重要责任。但是,就目前高校关于网络信息安全素养方面的教育比较欠缺,部分高校的网络安全教育也较粗放,大多流于形式,进行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形式陈旧乏味,主要以张贴宣传标语、开主题讲座、班会、填写问卷等形式,时效性不强、培育效果不佳。各高校开设的计算机课程也是理论学习为主,关于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知识宣讲较少,涉及到怎样防范、以及如何安全保护网络信息方的知识涉及更少。大学生是忠实的网民,刷屏已然是生活的常态,这也导致网络信息安全问题频现高校,但是从高校目前的培育现状来看,高校对网络信息安全素养的培育普遍不够重视[2]。
2.2网络信息安全教育机制不健全
纵观我国有关校园安全的法规制度,内容浩繁,涉及面广,有7部法律、11部部门规章、37部地方性法规、25部地方性规章,另有200多部其他规范性文件[3]。但是涉及高校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法律法规却明显不足,由于网络信息安全属于非传统的校园安全因素,到底属于高校信息部门的职责还是安全保卫处,其职责划分模糊,界限不清,由此多数高校没有建立网络信息安全的体制机制,更没有完善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应对策略,也没有相应领导组织架构。针对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频繁发生的网络诈骗、短信钓鱼、个人信息泄露等网络安全事件高校也仅是以事件本身作为提醒为主,没有从根本上将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纳入教育机制,导致高校对大学生虽然以个案通报的方式进行了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教育,但是收效甚微。
2.3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认识不深入
伴随着新时代互联网高速发展,新一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成长规律、行为特点也在发生变化,网络世界丰富多彩、虚拟变换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巨大,在信息大爆炸的背景下也给大学生带来了诸如价值观塑造、安全意识降低以及对现实社会产生错误认知等问题。很多高校对网络信息对大学生已经产生的影响还未有全面清醒的认识,在教育方式方法上还延续着传统方式,教育理念、教育内容上也缺乏创新,已经明显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求和学生的学习需要。网络信息安全大到事关国家安全稳定,小到事关学校稳定发展、学生身心安全与财务安全,网络信息安全是新时代高校安全稳定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需要加深认识,认真对待,创新举措,提高防范。
3大学生网络安全素养培育的策略
针对上述提出的网络信息安全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培育策略,进一步提升和培育大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素养,健全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素养的培育体系。
3.1提高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自我养成意识
大学生的自主意识的强弱是能否有效防范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提高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意识的自我养成是十分必要的。(1)大学生要重视网络信息安全问题,通过提高网络道德意识来规范自我上网行为,通过提高网络法律意识来提高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通过各类案件的警示教育来提高自我对网络信息的分析、判断和鉴别能力。(2)通过实践增强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辨别能力和计算机操作安全技能,从网络技术层面提高自我保护能力。(3)在网络道德和法律法规的引导下自觉规范网络行为,不断促进大学生将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与形,做一个新时代合格的“网民”。
3.2加强高校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教育的引导
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教育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信息安全观,提升大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义不容辞的使命和任务[4]。如果说最终目的是落实到提升大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素养,那么首要任务就是加强高校对网络信息安全意识的重视,只有高校把网络信息安全建设提到重要的建设日程上来,才能保证网络信息安全的目标得以实现。加强对网络信息安全意识的引导需要多方面的合力,(1)教育管理部门对高校高质量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突出培养高质量学生要具备良好的网络信息安全素养,适应新时代网络发展的更高要求。(2)注重社会需要对高校培养人才方向的引导,能够掌握对信息安全问题处理能力的学生是社会对网络信息安全从业人员的要求,因此高校要注意结合社会需求调整培养方案,尤其加强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信息安全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3)要坚持现实问题导向对高校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引导,大学生群体遭遇网络诈骗、校园贷、网络高利贷等屡见不鲜,部分学生因不堪网络催债走向极端的事例新闻也常见报端,高校要以问题为导向,切实提高对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重视,提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和实现路径。
3.3完善高校网络信息安全教育保障机制
高校网络信息安全教育不同于学校任何一门课程教学,出发点和立足点都是为了维护学生身心健康安全、财产安全以及高校信息系统安全,这要求高校做好顶层设计,健全高校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机制,从制度设计、制度保障、制度运行一体化无阻碍的教育保障机制加以落实,建设一套层次分明、权责明确、内容详实的网络信息安全教育体制机制,是保证高校大学生免于遭受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侵害的关键,也是重要的制度保障。此外,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出发,在高校思政公共课中加大网络信息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的课程比例,将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课程学习纳入考试机制,采取网上考试或者综合考察方式进行,还可以将网络信息安全素养纳入学生期末综合思想品德考察内容,都是切实可行的办法。
3.4注重思政教育与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融合
在高校课程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针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教育,伴随着大学生的整个学业过程。在网络信息安全教育方面也需要实现与思政教育的结合,充分发挥思政教育对塑造大学生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重要作用。(1)可以从发挥思政教师的育人作用着手,在思政课上注意将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相关的内容置于重要位置,作为重点章节讲授,与时俱进地增加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趣味性与吸引力,结合网络流行语、新媒体、短视频、热点新闻、热点事件、设问抢答环节等抓取学生注意力,让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参与到了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实现网络信息安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2)结合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在第七章节树立法治理念、维护法律权威和第八章节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中,引导大学生树立关于网络信息安全相关的法治观念,通过增设有关“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律法规”方面的教育内容,培养他们的网络责任意识、道德伦理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优良的网络道德品质[5]。与此同时也让大学生明白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在网络上也不能为所欲为,在网络中进行的违法行为一样会受到法律的惩罚,通过《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行基础的普法教育,让大学生明白网络行为必须在合法的范围内进行;(3)高校还需要构建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实践基地,增强大学生的安全实践能力,内化思政教育影响,提升大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21:6.
[2]马婷,邹国庆.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132-133.
[3]覃红,杨帆,龚炜.“互联网+”背景下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探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1):92-96.
[4]周盼盼.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提升的四维路径[J].吉林教育,2020(17):46-48.
[5]龚成,李成刚.浅析大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素养:从面向客体、构成要素和主体责任的角度[J].教育探索,2013(06):134-13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suanjilunwen/41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