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加密存储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但传统的信息加密存储技术安全性较低。因此,提出:基于NFS协议的计算机信息加密存储技术研究这一课题,运用NFS协议分析信息加密原理,NFS协议的加密的序列的效率比较高,因此,可在短时间内进行多次序列的产生提升的算法的速度。明确随机发生器的解密原理,避免序列之间因为相关性太强影响信息加密效果。基于NFS协议实现信息多层加密,最后通过测试实验证明,该计算机信息加密存储技术对信息的加密只需要124114μs~145012μs,是传统技术时间的一半。
关键词:NFS协议;信息加密存储;多次序列
Research on Computer Information Encryption Storage Technology Based on NFS Protocol
CAI Kangyu
(Fujian Police College,Fuzhou Fujian 350000)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information encryption storage technology is also improving.But the traditional information encryption storage technology has low security.Therefore,proposed:Based on NFS protocol computer information encryption storage technology research this topic,using NFS protocol to analyze the principle of information encryption,NFS protocol encrypted sequence efficiency is relatively high,therefore,can be in a short time for multiple sequence generation to improve the speed of the algorithm.Clarify the decryption principle of random generator to avoid the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sequences affecting the effect of information encryption.The multilayer encryption of information based on NFS protocol is realized.Finally,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is computer information encryption and storage technology only needs 124114μs~145012μs to encrypt information,which is half of the time of traditional technology.
【Key words】:NFS protocol;Information encryption storage;multiple sequence
0引言
计算机信息加密存储技术是当下的大数据分析下的核心技术,信息存储技术推动着计算机行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信息加密存储技术主要是为了保证用户的信息隐私,加密存储技术也是保证信息机密性的手段。在大数据的背景下进行信息加密比较困难,只能设置专属的设备锁,将解锁方式分享给需要进行信息保护的客户,单独发送保证用户密钥的独一性,而这种计算机信息加密存储技术对人的素质要求较高,数据信息的密钥不能传输给其他用户,否则只要拥有密钥的人就可以打开加密文件,对加密第三方的依赖性较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危险更多了一层。原始密钥可以被提供商破解,也加重了危险程度,第三方如果将隐私问题泄露出去,保密技术完全失去意义,第三方无法完全保证不将隐私信息泄露。因此需要对加密方式进行改进,避免在进行密钥分发的时候有被侵犯的风险。对密钥分发的机制进行改变,数据对于分发密钥的人也保密,但是这种方式依旧有很大的漏洞,在扩张性的检验中,笔者发现信息共享的用户增加的时候,加密工作的工作量会翻倍增长。会无限延长数据传输的时间。存储作为数据信息的载体,是信息的保密价值的延续。数据信息不仅分享和传输,还可以被保存下来。而保存的安全性也是应该考虑的,参考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加密技术,该加密技术融入了区块链的加密理念,设计了用于信息加密的加密算法,并通过加密算法的计算实现信息的保密性。在搜索的时候可以实现数据库的兼容,通过实验验证了该当时的信息搜索性能较好。满足信息隐私保护的要求,但是安全性不高,不能推广大面积使用。参考文献[2]基于移动终端安全的要求提出了信息加密技术分析,设计了分组算法,可以根据终端的使用人数进行数据密钥的分发,使用户访问数据与分配数据更加匹配,精准分配,减少了密钥分配属性不对应的情况。也提升了数据线传输的效率,文件访问的加密性更加的智能,通过仿真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文件的传输的速度很快,扩展性也很好,但依旧存在安全性较差的问题。本文基于以上问题进行基于NFS协议的计算机信息加密存储技术的研究,立志于改善传统的计算机信息加密存储技术安全性差的问题[3]。
1设计基于NFS协议的加密算法
NFS协议的应用场景如图1所示:
1.1 NFS协议加密原理
NFS协议的加密的序列的效率比较高,在进行统计特性分析后可以发现误差传递较低,可以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因此NFS协议在加密方法中使用范围比较广泛,密钥的加密性取决于序列的加密性质,安全保密性能好的序列是加密原理的首选[4]。解密是加密的逆向行为,密钥产生NFS序列恢复密文数据的正确信息,该方式的加密特点为:
(1)NFS协议的噪声特点随机性较高,在进行密钥破译的时候需要大量的时间,为了增强自身的安全性,还可以进行随机序列随机性的扩大,产生的随机序列随机性远大于其他协议[5]。
(2)NFS协议的重构性较低,系统中的序列也难以重构,这就增加了信息被打乱的难度,避免恶意插件在信息的传输过程中对信息进行删减和顺序的篡改,增强算法的抗破译能力。
(3)NFS协议的参数较多,改善了加密算法单一性的特点,也为密钥空间的增长提供了条件。
(4)序列与非线性反馈移位较短,可在短时间内进行多次序列的产生,间接提升了算法的速度。
1.2随机发生器的解密原理
将信息的正常序列定义为P,而加了密钥的序列定义为Pa,可以得到密文的信息为:
Pb={P}⊕{Pa}(1)
其中,Pb为密文的信息,而解密的过程与加密正好相反,可以表示为:
P={Pb}⊕{Pa}(2)
由于NFS协议对初始条件的依赖性较强,因此在NFS协议中要注意调节初始条件的敏感性[6]。本文设计的算法经过2000次以上迭代序列的取值升高。并对初始条件的误差进行放大,可以在计算的过程中及时纠正错误。而在加密的过程中也会将攻击的特征放大,可以轻易的察觉出与正常信息的不同。及时进行筛选和删除,增加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安全性更高加密效果更好。随机发生器的解密原理如图2所示:
由于本文设计加密的都是计算机信息,都是对数字量格式的信息进行加密。因此在算法的随机发生器设计中,要将序列{X}的实数映射伪随机序列来进行加密密钥处理,保证X为整数,取得的有效数字为整数,小数点后面的数字都省略。
2信息多层加密技术
多重加密存储技术可以改变信息传输的带宽,实现信息传输的多重加密,并在信息存储的时候也依旧延续信息的保密性。多重加密增强了存储信息对恶意攻击信息的抵抗能力,完成了用户信息存储的安全性提升的目的。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多重加密存储技术传输数据的步骤为:第一步:将保密信息进行密钥设置,通过加密算法进行多重加密,将多重加密后的数据利用发送端进行信息的发送。第二步:信息接收端口感应多重加密信息,感应到信息特征进行信息接收,感应不到信息特征判别为违规信息,不予接收,进一步保障加密信息不受攻击信息的侵扰。
3测试实验
为了验证本文设计的计算机信息加密存储技术的有效性,对本文的信息加密效果进行测试。将本文设计的加密技术与传统的区块链加密技术、混沌理论加密技术进行比较,比较信息的安全性。
3.1测试准备
NFS协议的计算机信息加密存储技术测试环境如下:将该协议部署在需要进行信息传输的两个设备中间,并将NFSA进行调整,企业的Linux用户和客户端搭建无障碍信息传输通道,并利用三种方式对传输中的信息进行加密,在Linux用户发送文件数据传输的过程中进行加密和解密,在Ubuntu 10.04的操作系统中进行数据的运行,实验机器型号为LEXTIP140DELLOP,该设备的CPU为8.75 GHz,数据的模型采用PPOULLN进行编程。设备的内存为12.00GB,在进行数据的储备的过程中网络存储设备选择FASApp。
3.2测试过程
将实验预选好的文件进行上传,在客户端签订NFS协议并将数据定义为承载数据,再通过三种技术对数据进行初级加密,并将加密后的文件通过NFS协议储存到计算机当中,在计算机中实现信息的存储,不对文件名进行改动,保证数据进行传输和接收的时候文件名保持不变。
文件传输到客户端的时候,进行文件下载测试,分别采用了有访问权限的账号和没有访问权限的账号。对三种技术进行加密的文件进行解密。并储存到本地的电脑中。对加密文件进行访问,采用有访问权限的账号和没有访问权限的账号。对三种技术的访问控制规则进行基于变动IP地址的控制测试,最后对安全模块进行测试,完成数据的密钥解密、文件恢复和数据备份。
3.3测试结果
利用三种技术对信息进行加密,进行六次实验,对比三种技术对同样大小的数据包的加密时间,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为了实验的偶发性,设计了五次实验,在五次数据传输中,本文设计的基于NFS协议的计算机信息加密存储技术的加密时间在124114μs~145012μs之间。而区块链加密技术加密时间最少的一次花费的时间也在203014μs,混沌理论加密技术的最少花费时间为302147μs。
因此本文设计的基于NFS协议的计算机信息加密存储技术的加密时间是最短的,有利于提升信息加密的效率。
4结语
基于NFS协议的特征对计算机信息加密存储技术进行优化和改进,研究结果表明NFS协议可以提升用户信息的安全性,且有效的识别出对信息带有恶意攻击意图的数据。提升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简化了数据保密的程序,网络信息在传输和储存的过程中不再需要担心攻击风险,弥补了传统的计算机信息加密存储技术安全性低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霍颖瑜,钟勇.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用户信息加密存储系统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21,44(21):60-64.
[2]郭翼.移动终端安全中的信息加密技术分析[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11):202.
[3]张攀.网络安全信息加密技术在石油领域的应用分析[J].中国新通信,2020,22(12):106.
[4]梁丰.信息加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16):143-144.
[5]梁胜利.IPsec技术在广播影视信息加密传输中的应用[J].现代电影技术,2020(5):14-16+23.
[6]王伟奇.计算机网络安全应用信息加密技术在石油行业中的运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12):3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suanjilunwen/39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