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 > 正文

大数据时代移动智慧课堂教学管理应对策略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2-06-27 14:31:2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处在当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移动智慧课堂有效的对互联网和教育进行了整合,为师生获取教学资源提供了便利,转变了教师的教学形式,这就对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大数据时代移动智慧课堂教学管理现状和趋势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诊断,论述了大数据时期带来的种种机会和挑战,探究大数据时代移动智慧课堂教学管理策略,能够为学院实现大数据移动智慧课堂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移动智慧课堂;教学管理;策略
 
  Research on Strategies of Mobile Smart Classroom Teaching Management in the Big Data Era
 
  LIU Xiang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Art Design,Jiangxi Manufactur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Nanchang Jiangxi330095)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the current era of big data,mobile smart classrooms effectively integrate the Internet and education,provide convenience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obtain teaching resources,and change the teaching style of teachers,which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eaching management.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diagno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end of mobile smart classroom teaching management in the era of big data,discussing the variou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brought by the era of big data,and exploring the management strategy of mobile smart classroom teaching in the era of big data,which can realize big data for the college the application of mobile smart classroom provides useful suggestions.
 
  【Key words】:big data era;mobile smart classroom;teaching management;strategy
 
   教学管理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面对大数据时代移动智慧课堂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这就迫切的需要转变教学管理模式。探究大数据时代移动智慧课堂教学管理应对策略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改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1大数据时代开展移动智慧课堂教学管理的必要性
 
  大数据时代,我国在制定的教育改革及发展规划、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均明确提出要对网络教学课程进行研发,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并构建相配套的教育信息化体系、网络教学模式,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当前在高校的教学及管理工作中已经全面融入大数据技术等移动智能终端在教学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打造出了移动智慧课堂,实现了教育教学、网络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另一方面还增强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以蓝墨云班课为例,移动智慧课堂借此作为课堂辅助教学,对“互联网+教与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扩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移动阅读习惯,改善了教学效率,便于开展教学形成性评价[1]。然而,从传统课堂教学到移动智慧教学课堂的转变,对教学管理工作也会提出全新的要求,以往的课堂教学管理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下教育发展需求,所以迫切的需要建立同移动智慧课堂相匹配的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教学管理形式和路径,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快移动智慧教育的推广和发展,改善教学大数据服务水平,实现高校教学目标。

\
 
 
  2移动智慧课堂教学管理在大数据时代面临的挑战
 
  伴随着“互联网+中国教育发展”的新常态,以往的教学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需求,不仅阻碍了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还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无法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对此,高校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结合移动智慧课堂教学特点,构建相应的教学管理模式非常必要。
 
  2.1教育功能单一,教学效率较低
 
  当前精品课、慕课以及微课等全新的教学形式已经有效的融入到高校课堂教学中,实现了网络资源的共享,为师生搜索、获取知识信息提供了便利,支持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但是高校在应用移动智慧课堂开展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就是教学功能相对单一化,例如移动智慧课堂下的云班课虽然功能模块较多,但并没有真正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网络技术优势,影响了网络教学平台功能的发挥。虽然高校在移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之下,拥有的教学资源总量和种类不断增多,将网络教学视作重要的辅助教学形式,但是教学资源形式仅限于课件、教案和练习,仍有待多样化,只是在网络环境中转移传统教学资源,不能很好的吸引学生,虽然教师制作了精品课件,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源,然而实际上学生并没有实现有效的运用,教学资源库的效用得到有效的发挥[2]。很多学生只是迫于学分制、课堂考核的规定,被动的参与移动智慧课堂学习,而且教师在教学习惯、传统教学思维等因素的影响下,还是倾向于多媒体教学,所以也并未发挥信息教育教学平台的优势,真正落实移动智慧课堂教学,这就大大减低了移动智慧课堂教学效率。
 
  2.2学习效果评价方法不够健全,影响移动智慧课堂的推广
 
  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应用移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时,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就需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当前高校移动智慧课堂教学评价工作存在评价方法不健全,不利于教师调整教学方案,这就会使移动智慧课堂教学质量下降,影响移动智慧课堂的推广应用。以云班课教学形式为例,云班课给师生营造出了全新的教学环境,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只将学生成绩作为考核标准,必然会导致评价结构不科学、不准确、不全面,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是硬性地开展教学工作,被动完成教学任务,不能将移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作用重复展现出来,即使在完善的现代化教学环境之下,也无法真正借助移动智慧课堂来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
 
  2.3交互性较差,学生无法获得及时性的帮助
 
  虽然目前高效基本上已经普遍开展了移动智慧课堂教学,但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并未有效发挥其交互作用,尤其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对于所遇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也会减低学生的学习效果[3]。移动智慧课堂下的云班课交互功能有待进一步的健全,在模拟教学环境下学生仅可以借助讨论区对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并不能获得很好的帮助,学生缺少有效的交互平台。交互性较差的移动智慧课堂也不利于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提升,这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交互,给予学生和教师充分沟通、交流的机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3大数据时代移动智慧课堂教学管理应对策略
 
  3.1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高效整合教学资源
 
  数据类型多、总量大是大数据最基本的特点,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目的就是在海量数据中提炼、探寻出所需的信息,总结特征,进行合理的预测。所以当前高校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落实移动智慧课堂教学工作,并开展教学管理工作中,必须要提高对教师的要求。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引导者,应具备较高的信息数据处理能力、专业教学能力,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兴趣爱好,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中,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状况进行研究,做好数据的搜集、整理、归纳等动作。教师可以发挥数据处理软件的优势,深入的探究学生的学习过程,总结出学生的学习规律特征,结合反馈信息来优化课堂教学,从而改善课堂教学水平。

\
 
 
  高校学生在学习能力、基础知识掌握水平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对此高校教师可以借助学习分析技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研制出个性化的教学方案,确保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且学有所获[4]。高校教师在具备较高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情况下,可以在网络中的海量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为学生提供高质量、个性化的学习体验,保证教学资源迎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开拓学生的眼界,发散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分析、自我提高。
 
  3.2以学生为本,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高校移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下,要将学生摆在整体位置,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学习需求等各方面的内容,统筹规划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形式等内容,以云班课的方式落实各项教学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高校教师应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对网络教育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可以采取分组的形式,将不同的学习任务布置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对知识进行探索、学习,使学生的信息分析能力、知识提炼能力以及团结能力等均得到很好的增强。同时,教师也可以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对短小的微课视频软件进行制作,方便学生在课下开展预习、复习等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高校所采用的云班课为例,在实现移动智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音视频、图片等多种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突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积累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思考,运用所学的知识对事物进行深层次的理解,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观能动性[5]。高校还需要对移动智慧学习平台客户端进行引入和完善,面向学生开设交流学习群,并通过客户端及时向学生推送测试、课堂延伸知识,让学生能够充分参与沟通和研究,这样不仅能够实现课上和课下学习的有效衔接,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3.3创新教学课堂管理模式,改善课堂教学质量
 
  面对大数据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工作,要求高校教师应对以往的教学管理理念进行转变,形成全新的现代教学观念。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工作时,可以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对多种课程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化,并开展教学方案的设计工作,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更新,依靠全新的教学课堂管理模式来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好教育者、引导者的角色作用,让学生占据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6]。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实效性,教师也可以将社会关注度较高的话题、事件引用到课堂案例分析中,并将慕课、翻转课堂或微课等多项学习资源呈现在课程资源平台中,让学生进行自主分析、讨论和研究。高校在落实教学课堂管理工作时,教师要从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下复习三个层面入手,让学生通过小组的方式来选择学习任务,督促学生有条不紊的开展学习活动。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及时给予学生帮助,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学生解答疑惑,保证学生学习方向的正确性,还要让学生将总结学习心得传送至课程资源平台,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复习,也方便教师查看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最后进行点评分析,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最终达到改善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3.4追踪、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合理调整教学方案
 
  移动智慧课堂教学管理工作是一项间距、繁琐的工作,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发挥好教学活动实施者、设计者及参与者的作用,一方面要确保设计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另一方面还要认真考量学生的学习状况。高校要组建一批由教师构成的专业的移动智慧课堂学习效果监督小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效果进行追踪,并及时反馈信息。结合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能够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反映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所以,高校可以面向学生设计学习效果问卷调查表,综合性的考察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效果、学习态度等,以此来调整课堂教学方案,确保移动智慧课堂教学工作的稳步开展,保证学生学有所获。
 
  4结语
 
  面对“互联网+大数据”的时代发展背景,借助先进信息技术对以往高校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已经成为大趋势,这就使移动智能课堂更加普及化。但是在高校实践应用移动智能课堂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对此还需积极构建出相匹配的移动智能课堂教学管理模式,确保移动智能课堂教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进一步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有效的大数据移动智慧课堂管理策略,不仅可以关注每个学生的偏好,使个性化定制成为可能,还能够有效促进传统教学管理模式转型,使大数据移动智慧课堂教学成为学院的核心资源,并且最终实现智慧校园。
 
  参考文献
 
  [1]李晓娜.“四维一体”高职院校智慧课堂教学成效保障机制探索[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4):71-73.
 
  [2]何政权,陆浩,尹安明.精准教学视野下的智慧课堂研究:以重庆市大足区智慧课堂建设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9,29(10):115-120.
 
  [3]刘邦奇,李新义,袁婷婷,等.基于智慧课堂的学科教学模式创新与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9,40(4):85-91.
 
  [4]梁艳.“互联网+”时代智慧课堂平台设计与应用研究: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J].现代信息科技,2020,4(8):93-95.
 
  [5]孙曙辉,刘邦奇,李鑫.面向智慧课堂的数据挖掘与学习分析框架及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8(2):59-66.
 
  [6]刘邦奇.“互联网+”时代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51-56+7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suanjilunwen/3964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